《大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天下-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赵匡胤同志发迹的故事就好比一部提前了1000多年开播的《上海滩》。

  如果有朝一日,哪位有眼光的导演看上了我写的《大宋天下》,有心把它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我建议:由周润发同志饰演宋太祖赵匡胤同志。

  至于赵匡胤同志的弟弟赵匡义同志,我觉得:应该由万梓良同志饰演。

  我的每一个建议都是事出有因的,我推荐的每一个演员都和他所扮演的剧中人物很贴切,无论外形还是气质。

  当然,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表。

君临天下
君临天下

  兵不血刃,就夺得天下,赵匡胤同志实在是太幸运了!

  君临天下之后,该论功行赏了!史称:“论翊戴功”。

  原后周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同志列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并兼任归德军节度使,也就是赵匡胤同志原来的主要职务之一。

  原后周的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同志仅次于石守信同志,位列第二,移领义成军节度使,并升任殿前司正长官。

  原后周的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同志位列第三,升任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候。

  原后周的殿前都虞候王审琦同志位列第四,升任泰宁军节度。

  原后周的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同志位列第五,升任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

  原后周的龙捷右厢部指挥使赵彦徽同志位列第六,升任武信(遂州,今四川遂宁,时属后蜀辖区)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

  当然,以上只是位列前六位的开国功臣,其余的就不一一介绍了。

  从以上的名单,我们可以看出:赵匡胤同志正是通过这些高级将领,掌握了后周禁军精锐的大部分兵力,从而确保了兵变的成功。

  赵匡胤同志建立宋朝以后,仍然留用范质同志、王溥同志等后周重臣。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赵匡胤同志也不想用这些老古董,只是刚一上台就大换血,不利于稳定团结。

  毕竟,稳定压倒一切嘛!

  当上皇帝之后,赵匡胤同志的日常生活依然非常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对自己的家人也较约束。(天下都是他的,当然能省则省,节约归己嘛!)

  但是,他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一律给予非常优厚的待遇。(优待俘虏的传统恐怕由此而来。)

  作为皇帝,赵匡胤同志非常关注民生问题,实行了宽减徭役的政策,以便农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赵匡胤同志还积极治理黄河,年年拨专款对堤坝加固维修,并在沿河两岸大量植树造林,既防止水土流失,又美化了周边环境。

  由于当年后周世宗柴荣同志的知遇之恩,赵匡胤同志没有杀掉柴荣的儿子柴宗训小朋友,只是将他降级为郑王。

  赵匡胤同志还给柴家颁发了“丹书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凭此券,柴家的子孙犯罪,永远免死。(他总是心太软!)

  柴宗训小朋友在被废8年后去世,我相信:他一定是因忧郁致死的。

  因为,他曾经留给世人一句非常心酸的话:孤儿寡母的天下被人夺去哪!

  赵匡胤同志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言:永远不能杀柴家的人!

两朝名相范质
两朝名相范质

  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同志陈桥兵变后返回汴京,对着后周宰相范质、礼部尚书王溥、枢密使魏仁浦等同志痛哭流涕,一再声称自己是被逼当上皇帝的(脸皮确实够厚!)。

  范质等同志来不及答话,赵匡胤同志身边的军校罗彦环同志(此角色非已故香港著名演员,大傻成奎安同志莫属!)拔出寒气森森的宝剑,杀气腾腾地威胁道:“谁敢不从,就让我的宝剑说话!”(暴力面前,人人平等!)

  一帮后周重臣大惊失色,只差没大小便失禁。

  礼部尚书王溥同志好汉不吃眼前亏,首先下跪,宰相范质同志不得已,只好跟着跪下,口呼万岁!

  宰相,历来都是朝廷第一重臣,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当朝宰相范质同志的个人情况。

  一代名臣范质同志生于公元911年,一生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六朝,五朝为官,两朝为相,德高望重。

  在军阀连年混战,王朝更迭频繁的复杂环境下,范质同志不但能够做到自保,还每每受到朝廷重用,位极人臣,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才华出众,无可替代。

  二、 清正廉洁,满朝敬仰。

  三、 胸怀宽广,磊落坦荡。

  范质同志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九岁能诗文,十三岁攻读诗经,十四

  岁招生收徒,从事家教工作,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考中进士出仕,时年22岁。

  后晋时,宰相桑维翰同志相当欣赏范质同志的出色文才,将其逐步举荐到户部侍郎(副部长)的高位。

  后汉初年,范质同志升职为中书舍人,官居户部侍郎(副部长)。

  后周太祖郭威同志起兵以后,范质同志为躲避战乱,藏匿于民间。

  郭威同志仰慕范质同志的文才已久,派人四处打探,终于找到他。

  时值隆冬,大雪纷飞,求贤若渴的郭威同志脱下龙袍,亲自为范质同志披在身上,随后请他为太后起草诏书。

  面对浩荡皇恩,范质同志受宠若惊,当即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尽管时间仓促,郭威同志阅读诏书后却非常满意,封范质同志为兵部侍郎(副部长)、枢密副使(副总司令)。

  范质同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推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后周世宗同志病危之际,范质同志作为顾命大臣,入内接受遗诏,扶持后周恭帝同志继位,同时,范质同志本人被敕封为萧国公。

  宋太祖赵匡胤同志发动陈桥兵变之后,宰相范质同志被迫与礼部尚书王溥、枢密使魏仁浦等同志拥立赵匡胤同志为天子。

  作为宰相,范质同志一生任人唯贤,“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一代名相赵普同志就是由他举荐的。

  此外,范质同志还举荐了吕庆余同志、窦仪同志等一大批栋梁之臣。

  范质同志为官清廉,从不接受馈赠,他把自己的俸禄和皇室的赏赐大多捐献给老弱孤寡,是一位热心祖国慈善事业的政府高官,由于对慈善事业过于热心,他临终时“家无余资”。

  作为一名文人,范质同志饱读诗书,博闻强记,尽管每天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等著作百余卷。

  公元964年,两朝名相范质同志溘然长逝,享年53岁。

我眼中的范质
我眼中的范质

  在前文中,我花了大量笔墨介绍范质同志的文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范质同志如此才华出众,不可多得,为什么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没有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一名传统文人,范质同志的文才得到了国家元首的高度认可,不但请他书写诏书,还亲自把龙袍披在他身上,进而任命他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如此高的政治地位,如此皇恩浩荡的知遇之恩,可以说,范质同志得到了历代文人所梦寐以求的一切!

  表面看上去,范质同志的一生圆满无憾!

  但是仔细想来,范质同志其实只能算是一个成功的官员,绝对称不上一个成功的文人!

  原因在于:范质同志丢掉了文人最重要的东西:气节!

  真正的文人可以贫穷,可以卑微,但是,绝对不可以随波逐流!

  范质同志的公文写作水平,确实堪称举世无双,他的文笔迎合了统治者的口味,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完全就像是为上司量身定做的一样!

  但是,一个文人为文,如果仅仅是投上司之所好,那么,我将送给他两个字:悲哀!

  如果你不认可我的观点,你可以对照一下比范质同志更“失败”的文人,比如李白同志、杜甫同志、韩愈同志、欧阳修同志、范仲淹同志、苏轼同志、柳永同志……

  也许,范质同志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临终前,要求儿子不要为自己请封谥号,不要为自己立碑刻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