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丑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丑夫- 第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桑榆摆手制止了他,向他道:“你去帮我把砍柴刀找出来吧。一会儿秋阳哥过来找你到山围子那儿,你准备准备下套的东西、诱饵什么的。”

    季南山点点头出去给她找柴刀了,梨花嫂拉过桑榆小声感慨道:“都说媳妇跟婆婆不亲,为啥啊?哪家哪户都一样,儿媳妇从来是外人。”

    桑榆揽着她胳膊往外走,小声回道:“她也是从媳妇熬成婆的,不过是一代人欺压一代人罢了。”

    到了院里,季南山将砍刀递给她,又帮她裹紧了外面的厚棉袄,再将几道草绳系到她的腰上,嘱咐道:“用这个捆柴火,累了就回来,别贪多,仔细明日膀子疼。”

    桑榆点了点头,旁边梨花嫂笑道:“还好,自家汉子是个知冷知热的,知道心疼自个儿媳妇。”

    桑榆听她调笑,红着脸反击道:“秋阳哥才知冷知热、知寒知暖,秋阳哥才知道心疼、肝疼、肺疼、肚子疼……”

    季秋阳刚迈进大门,闻言笑道:“我脑袋疼!这一大早的,刚上门就被骂,可见我人缘不好啊!”

    桑榆低头跑了过去,经过季秋阳时扔下一句:“是我嫂子人品不好,带累了你。”

    季秋阳冲梨花嫂一乐:“这败家媳妇!”

    梨花嫂快走两步去追桑榆,还不忘还给季秋阳一句:“这缺德爷们!”

    季婆子听到外头动静,打开屋门,拿着一双黑色熊皮靴子走了出来,对季南山道:“进山啊?穿上这个。”

    季南山瞥了一眼,回道:“不用了,那是我爹的,我脚没那么大。”

    季婆子急道:“这个傻孩子,靴筒边上不是有系带吗?里头塞点棉花就成。”

    季秋阳见了也说道:“这可是好物,暖和清便不湿脚,正合下雪天穿。靴筒过了膝,进不了雪去,回来鞋袜都是干的,怎么不穿呢?”

    他不知前情,季南山也不好再说什么,低着头过去,接过了靴子,回屋换了双干净鞋再套上,再套上件厚棉袄,腰里系了道草绳子,将进山需用的东西往肩上一搭,同季秋阳一起出了门去。

    季婆子看着他的背影:“我这是为了谁啊!臭小子,拉着张脸,别以为我不知你啥意思,好心当了驴肝肺,有了媳妇忘了娘。娘护着你还招埋怨!”

    季婆子说完,又抬脸看了看远处的天色,心里一阵儿的发慌:“看着跟那年有点像。”说完连呸了三声,“什么毛病!这不说好话还传人!老天爷,这刚吃得饱穿得暖,可别再弄啥夭蛾子!”

    这时,屋里的小七七忽然哭叫起来,吓了季婆子一跳,她用手揉着发紧的胸口向屋里走去,边小声嘟嚷着:“节省柴火,算计口粮,有备无患,天可怜见啊。”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又逼迫着老公给码出来一章,希望大家喜欢。

    s
58第五十八章:各自行动
    山坡上;屋后面的小树林里,一棵较为粗大的树后面;猫着两个圆滚滚的小身影,正是春树和香草两个娃娃。仔细一看;春树的手里头还攥着一根细草绳。

    小香草把脸挨过去小声的问:“哥,你说能不能逮着?”

    春树没有回头,目不转睛的盯着远处那支起的竹匾;小声回道:“你不说话就能。”

    小香草捏着鼻子更小声的道:“哥,我想打喷嚏。”春树还是没有回头小声道:“忍着。”

    小香草安静了一会儿,松开了鼻子,扭扭身子道:“哥,我想放屁。”

    春树这次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气呼呼地盯着他妹妹;正想说什么,忽然小香草咧着嘴笑了,小声道:“我放完了,大臭屁。”

    小香草说完,忽然小身子往前一扑,将他哥撞到一边,抢过草绳猛地一拉,大呼小叫道:“扣着了!扣着了!”

    春树气呼呼地站起身来:“上次你也这么说,结果拉早了,底下什么也没有。你就会捣乱。”

    小香草往竹匾那边跑去,边跑边大喊:“是真的,还动呢,快拿网来。”

    两个小人儿挤在一处一通忙活,春树收网,里面一只野山鸡正在扑腾挣扎。

    小香草乐道:“还有两只家雀儿。”春树喜道:“还真叫你碰着了。”

    小香草得意道:“你光听婶婶的,耐心等,可谷粒儿都快被它吃完了,再不拉它就走人啦!”

    春树笑道:“什么走人?是走鸟!不对不对,是鸟走,鸟飞走。”

    小香草拖起地上的竹匾,用绳子拽着往前走,边招呼春树道:“走,哥,让娘和婶婶看看去。对了,刚才我骗你,我没放臭屁。嘿嘿,嘿嘿。”

    春树上前把那竹匾的拖绳也拿了过来,用肩膀撞撞香草道:“嘿嘿什么嘿嘿,就知道唬弄你哥。”

    小香草已经开始分配起战利品来:“哥,这山鸡毛真好看,你给我弄个毽子踢着玩儿;家雀儿就烤了吃,要不就zhan(攒)着,再多逮几只让婶婶给炸肉丸zhi(子)……”

    春树听她说着说着口齿不清起来,扭头一看,发现她正在往回吸溜口水,那个小馋样儿,惹得春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林子的另一侧,桑榆与梨花嫂都忙活得微微见汗。雪地上一棵大树旁,已堆了三捆合抱粗的树枝子,都是拣着不粗不细的树枝砍的,最粗的也不过是婴儿手臂那般。

    桑榆停下柴刀,对梨花嫂道:“嫂子,还是你手脚快,足足比我快一倍啊。我发现这树枝子还真不好砍,膀子都酸了。梨花嫂也停了手走过来道:“你是第一次干这活,不会用巧劲,来前儿南山特意嘱咐你别贪多,就是怕你明日膀子疼得抬不起来。”

    桑榆揉揉膀子道:“我也是有点着急,刚来的时候你带我到灌木丛那边,因为那边比较好砍伐,柴的粗细也合适,没想到已有人捷足先登,将那边灌木砍伐了个七七八八,我们只好到这边。这说明村里有人也觉得年景不妙,甚至没待雪停就已行动起来。我怕这雪再飘起来时,所有眼睛都会盯到柴上来,到时再难砍到粗细适中、能够弄个半干的柴。”

    梨花嫂笑道:“所以说吗,村里也不少精明能干的人,咱们能够想到,别人也能想到。这片树林本是无主之物,只要不是撺伐得空出地皮来,谁都可以到这里弄柴禾。”

    桑榆抹抹汗道:“这我知道,刚才灌木丛那边,那人也是错落着砍伐的。”

    这时春树与香草两个娃娃已经找了过来,小香草显摆着那只野山鸡,高兴得很,桑榆将她大大的夸了一顿,收了山鸡和家雀儿,放到早就带来的竹筐子里。这竹筐子是有竹编的盖子的,边缘还坠着拳头大的石块,这样山鸡就飞不出来。

    春树带着小香草在桑榆的指点下,又向与她们相反的方向走去,准备再接再厉,多逮些野物。

    梨花嫂满意地笑道:“真没有想到,这两个小人还能有所收获。”

    桑榆夸奖道:“春树沉稳,草儿机灵,年纪虽小却都聪慧非常,你这两个小儿生得极好,叫人相处起来忍不住地喜欢。”

    梨花嫂却夸起了桑榆来:“这孩子交给不同人带,真能带出两样儿来。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只知道吃饱了不饿的娃娃,每日里出去撒欢儿,只要不磕着碰着,我就知足了。至于干活,草儿能替我搓搓线头跑跑腿儿,春树能帮我烧壶开水喂喂鸡,就是极限了。但在你那里,草儿居然能做叫化鸡,春树也能捕山鸡了,这可都是大人们做的事儿,我都没想过他们能干成。”

    桑榆闻言道:“只要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他们还能做得更多。哎呀不说了,歇了这一会儿,身上都有点凉了,咱再砍起来吧。”

    。

    季南山这次进山虽说有点小危险,差点陷进一个雪窝子里去,但成果却颇让人心喜。他逮了一窝大小七只狍子,用箭射得了四只山鸡,还在一个落满雪的草窝子里,捡着两只又冷又饿命不久矣的灰山跳。季秋阳的收获要小些,但也逮到两只肥狍子、一只野山鸡、一只野鹁鸪。季南山还在雪地上做了不少陷阱,静待野物自己送上门。

    季南山回到家,放下东西就去了小树林,发现桑榆已弄到两大捆柴,那两个娃娃都出人意料扣着一只山鸡,一只鹌鹑。季南山往返两次,将柴火弄回了家,看到季婆子将晌饭做好了,又喊了她们收工回来。

    吃饭的时候,桑榆说起灌木丛已被人抢先砍去的事儿。季南山回道:“正常,咱们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这年景眼瞅不太妙,这冬几乎已断定十分难熬,心思活泛的人,准备不足的人,都会着急起来,这也是意料中事。”

    桑榆又关心道:“山那边积雪多深?你可得小心点儿,不熟的地界儿千万别去,也不要见猎心喜深入林中。我们今冬的储备尚算丰足,一切以安全为主。”

    季婆子难得与桑榆同气连枝,跟着细细嘱咐起季南山来。

    季南山吃完饭一抹嘴,对季婆子道:“娘,你帮我收拾一只山鸡,拿老姜炖上,用瓦罐。这几日先生一直身子不太爽利,我想给他补补。”

    对于溪和先生的事,季婆子倒是从不吝啬,一口答应下来。吃完饭,果然就去忙活起来。桑榆也跟着帮忙,将那狍子野鸡的都收拾出来,只是那两只灰山跳儿看着又缓过劲来了,似乎能养活的样子,桑榆就没急着杀,反正家里做饭做菜也总有些下角料留下来,干脆就先养着它们。

    这一忙活就是一下午,等把狍子肉、野鸡肉都收拾出来,撒了盐巴,季婆子找了个鼓肚子的小缸来,将肉放进去,盖上木盖子,上面又压了块青条石,就将缸放到了外头院里去,外面的天气极冷,不久就会上冻,也坏不了。

    只是这样一倒腾,季婆子发现一个敞口鼓肚儿一尺多高的灰缸底子裂了缝,心疼嘟囔了好半晌。又赶紧地从院子里抱了点稻秸秆来,不一会儿编了个稻草围子,出去围上了刚放到外头院里的盛肉的缸,显然是怕那个缸也冻裂了。

    那个裂了缝子的灰缸,季婆子不得不扔出去,却让桑榆拦了下来,将缸弄去了自己屋子,说有用。能废物利用自然是最好,季婆子也大方地给了她。

    这次虽得了不少野味儿,那肉却被季婆子都冻到了外头,桑榆用剔出来的一副野鸡骨架炖了俩土豆,又熬了一瓦罐骨头汤,里面添了些红枣、枸杞、山蘑菇,味道鲜得很。虽说主食只是杂面菜饼子,但有汤有菜,一家人都吃了个饱足热乎,足足吃掉了十五个菜饼子,季南山一个人就吃了八个。

    桑榆估计着这几天得将那鸡骨架什么的都吃了,琢磨着有阵子没吃着菜蔬了,想了想就泡了一瓦盆黄豆,放到自己屋里炕头上了,下面还特意垫了个季婆子下午编出来的草围子,省得炕太热豆芽发不好。泡完黄豆,又想起来能长点蒜苗吃,秋里备菜的时候,家里买了六辫子大蒜,桑榆又找了两个瓦盆,装了水,各自放了十来头大蒜,也放去了自己屋里。桑榆腌渍的酸菜也到了开缸的日子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