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点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点子王- 第3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得益夏荷文学社的名头。夏荷文学社的十几个写作功底比较厚实、又肯努力的骨干。在赵海的指点并提供素材的情况下,也陆续发表了小说处女作。

    赵海个人的丰硕创作成果和张康、于宁、赵向前等人的佳作迭出,使得夏荷文学社,受到了华国文学界的瞩目,获得了华国第一文学社团的美誉。

    现在,每天里,赵海除去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外,还会收到几张校园邮电局的稿费领取单。

    吕丽在赵海动身来华京前缝在他短裤上的那五百元钱。非但没有因为每天中午和晚上负责买五个人的饭而减少,相反,倒越来越多了!

    而收进马岩的那两千元钱,干脆被赵海当成了王玉珍专用基金。今天给王玉珍买一件衣服,明天给她买两瓶化妆品,后天再给她买点放在宿舍里和同学一起吃的零嘴

    这期间,赵向前多次提出,要再去华京国际饭店搓一顿,而孙小胖也大力支持赵向前的提议,因此。赵海还带着大家,叫上于宁和梁小燕。去吃了几次大餐。

    当然了,赵海没给赵向前机会去点尼曼罗酒和那些昂贵的花样菜,他说既然他做东,那就必须由他来点酒点菜。因此,七、八个人的大餐,一次拿出一笔稿费,就足够了。

    赵海的做派,让赵向前直抱怨他白白让华京国际饭店得了近四百九十万元的大便宜。

    现在的赵向前,今非昔比,他不但敢抱怨赵海,而且,偶尔也敢学着赵海对待他的腔调,骂赵海几句呢。两人的关系,也因此越加铁了起来。

    赵向前背后告诉赵海,因为他现在和赵海称兄道弟、变成了铁哥们,华清园里那十几个小弟,把吕丕奇当了老大,与他分道扬镳了。

    不过,赵向前说他并不后悔。失去了十几个纨绔小弟,却获得了朦胧诗派祖师爷的称号,得到了无数美少女的追随和拥戴,他为此干感到心满意足。

    在这段时间里,赵向前凭着每天记录赵海有意无意说出的那些名言佳句,然后写成诗,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很快就开创出了朦胧诗一派,一时间,跟风模仿者众。

    赵向前的两首短诗在《黄土文学》第十期发表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诗句,迅速在全国传播开了,成为了大家口口相传的名句。

    无数中老年人回想起十八年浩劫中的前事,放眼百废待兴、气象万千的今朝,再品味这句诗,无不心领神会,感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思想怎么就这样深邃呢?

    《致橡树》和《远和近》这两首爱情诗,更是给赵向前引来了无数女性读者的崇拜。他每天收到的求爱信,几乎可以和赵海媲美了。

    赵海在华京大学的日子,就是这样,过得的确充实而快乐。但他没有想到,一个针对他的阴谋,却在他志得意满的时候,悄悄地包围了他!

    华京大学校园里,赛西湖的荷花,只剩下了干瘦的莲蓬,孓然而立。南北甬道两旁的梧桐叶子,随风飘去。深秋过去,初冬来临,昼短夜长的日子开始了。

    又是一个星期天。为了能让乾坤圈吸纳到足够七天炼化的土灵气,赵海和龙行约定,今天提前一个小时上路。

    清晨的天色,仍有些朦胧,到了旺县县城,才大亮了起来。从祝家洼通往八先陵的山间公路,刚刚修建完毕。虽然路面并不宽敞,但是,两辆汽车对向通行,已不成问题。

    华京市电厂和旺县的供电部门在政府的督促下,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已将光明输送到了八先陵。

    八先陵和祝家洼之间的三个小村庄,也跟着八先陵沾了光,告别了油灯,用上了电灯。

    八先陵风景区里,李朝太宗陵和太宗的一个孙子辈帝王的陵墓,经挖掘整修,可供游客参观了。

    风景区里的八先陵展览室,属于重点建筑物。一座精致的木石二层小楼,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装修与打造展柜了。

    赵海经询问龙行得知,那批龙行十分看重的冥器,已经被龙行偷梁换柱,截留下了十几件。其中,当然就包括了那支血珊瑚。

    此时,那批无价之宝,夹杂着那十几件赝品和假货,已被龙行和李四代表八先陵风景区,暂且交给华国政府保管。

    收到这批珍宝后,华国政府有关部门,立即轰动了!数十位专家,被安排进了一个由武警守卫的秘密所在,对它们开始了认真的鉴定和研究。

    从八先陵村北通往小山半腰的神道两边,除去移栽上了一棵棵松柏之外,那些成双捉对的石像生,也已经竖立了起来。

    残缺的翁仲禽兽,保持了原貌。彻底损毁的,则另请巧匠,重新雕刻做旧,填补上了空位

    关于石像生和翁仲禽兽这些名词,还是龙行告诉赵海的呢。对于帝王陵墓,赵海的知识储备,连李四都不如呢。

    按照两人的老习惯,到了八先陵之后,赵海继续作散步状,在四周漫游。龙行则仍然盘坐在那棵古柏下,手按膝盖,微闭双眼,习练金钟罩第二关。

    李四像以往每个星期天那样,全天候地陪伴着这两位大贵人。虽然惊异他们固定不变的举动,但李四从来不问他们一声为什么要那样做。

    八先陵龙穴泉眼冒出的土灵气,已不如过去浓厚了。乾坤圈随着赵海的四下走动,从人眼不可见的空气中,一丝丝,一缕缕地吸纳着。

    直到一轮血红的夕阳,没入到了西边的山岭之下,八先陵村中,亮起了一盏盏灯,乾坤圈才出言道:“赵海,可以回去了。”

    告别陪伴了他们一天的李四,龙行轰隆隆地发动开了摩托车,顺着山坡中间的神道,冲下八先陵,绕过八先陵村,沿着新修的山间公路,朝祝家洼驶去。

    穿过一条小山涧,公路蜿蜒盘旋着,朝上而去。路有些陡峭,龙行加大了摩托车的油门,摩托车吃力地吼叫着,渐渐驶上山岭的顶部。

    放眼四顾,只见夜空晴朗,山野辽阔,十几公里外,靠山间公路最近的一个小山村,透来几点迷蒙的灯光。

    “砰——砰——砰!”三声枪响,震耳欲聋!

    摩托车在山坡路上猛然趔趄起来,左晃右摆,摇摇欲倒!只听龙行叫道:“小师叔,有人伏击我们!摩托车前轮给打爆了!”

    龙行的话声刚落下,摩托车就在原地打了个旋儿,嘎地刹住了。

    放倒了摩托车,龙行翻转身,抱住赵海,爬起身来,就要朝路边的沟里跳。

    赵海抓住龙行的两只手,和他紧紧地贴在一起道:“趴下,不要动!看看是什么人伏击我们!”

    龙行道:“小师叔,你别抓着我的手啊!你让我掏出枪来,咱们好躲在路边的沟里,反击他们啊!”

    “听我的,别拔枪!趴下等他们过来!”赵海死死地攥住龙行的手,和他抱在一起,躺在摩托车旁。

    在嘱咐龙行的同时,赵海询问乾坤圈:“乾坤兄,你费心看看,从哪里打来的枪?!”

    乾坤圈骂道:“卧槽!几个不长眼的小蝼蚁,胆敢打扰劳资!难道他们不知道劳资正在抓紧时间炼化灵气吗?”

    赵海想笑,相处的日子久了,乾坤圈说话的腔调,越来越像他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 名人的烦恼
    赵向前吆喝了一番,拍完了赵海的马屁后,贼兮兮地问赵海:“二哥,你说周老师是什么时候看上了我呢?上她第一节课的时候,她不是还说我贼眉鼠眼、不是个好学生吗?”

    赵海笑骂道:“小四,你犯花痴了吗?周老师看上了你?你这不是大白天说梦话吗?”

    “二哥,你别打击我!周老师如果看不好我,她能给我写评论吗?”赵向前挤眉弄眼地道。

    “嗯?小四,你别搞错了!周老师那是给《致橡树》写评论,不是给你写评论!”赵海纠正赵向前的说法。

    赵向前哼道:“周老师又不知道那首诗是你给我的,她评论它,和评论我,有什么两样呢?”

    “当然不一样了!你好比母鸡,《致橡树》好比你下的蛋,周老师爱吃鸡蛋,可她不一定就爱吃母**?”赵海想到了前世那位异国前辈打的比喻。

    赵向前道:“二哥你别妒忌我!那天周老师指着我,叫我赵海同学旁边的那位小同学时,我还认为她不认识我呢!现在才知道,她像是对待马岩那样,装作不认识我啊!”

    “哈哈哈!小四,你说的有道理!周老师肯定是知道你这个校园小霸王的!”赵海让赵向前给逗笑了。

    赵向前得意地道:“不对不对!她肯定是先知道了我的诗名,才认识了我!其他人知不知道我,我不在乎。我能在大美女眼中成为文学名人,那就值得庆贺啦!”

    “成为文学名人有什么好啊?你看现在。有多少人在骂我呀?!”赵海笑道。

    赵向前一愣。随即。就和张康、于宁一起,呵呵呵笑了起来。

    ——

    关于《伤痕》这篇小说孰是孰非的大辩论达到了**之时,一个重大新闻,在华国传播开来!

    那是一天的早晨,八点整,全国各地各处的广播喇叭,突然播放起华国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则新闻节目——

    华国公有会中央部召开重要会议,会议中。华国公有会中央部对教育大革命做了全面总结,进行了功过是非的客观评价。

    紧接着这条重要消息播放的,就是华国公有会中央部此次会议的决议公告。

    在这篇数万字的决议中,华国公有会中央部将历时十八年的教育大革命定性为一场浩劫,称它给公有会和华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华国公有会中央部在这篇划时代的、十分重要的决议中宣布,华国公有会要领导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医治创伤,开创一个公有社会的新时代。

    当天的《华国日报》,也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华国公有会中央部的决议公告,并且。还同时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

    《华国日报》主编胡雪署名的这篇评论员文章,赞颂了华国公有会的英明伟大,高度评价了华国公有会勇于开创新时代的精神。

    在评论华国公有会是如何高瞻远瞩、顺应民心时,胡雪竟然提到了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进行的那场关于《伤痕》的大辩论!

    华国人都知道,《华国日报》的社论文章,历来代表华国公有会最高领导层的思想,在这样一篇重要的社论中,提到一篇小说,可见这篇小说的影响有多大!

    华国公有会中央部的决议公告和胡雪的社论文章一经发表,关于《伤痕》的大辩论,便立即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

    第二天,全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转载、转播了华国公有会的决议公告和《华国日报》的社论,而批判和反对《伤痕》者,则全都销声匿迹了!

    华京大学218宿舍里,张康和孙小胖两人忙成了一团。从包括华京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