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点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点子王- 第38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坐在讲台上的赵海、张康、赵向前,也跟着水涨船高,知名度越发达到了一个新高点。

    宋之佳主讲的作家励志故事,因为所提到的作家,都是此时华国知名的中青年作家,所以,更能激发出教室内外同学们的兴趣。

    随着宋之佳时而幽默、时而肃然的讲述,听课的同学。不断地发出一阵阵笑声和一声声感叹。

    立志文学创作、甘愿承受成功之前的寂寞、奋勇攀登文坛高峰的信念,就那么一点点地深入到了听课的同学心中。

    杨志强的课。就像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啦家常。

    他首先介绍了《黄土文学》的内部结构情况,从社长到主编,再到责任编辑,从小说编辑到诗歌、散文编辑,再到美术编辑,从后勤到发行等等,一一道来。

    这样的介绍,让那座遥远的文学殿堂,慢慢地展现在了数百名文学爱好者的眼前,使它变得清晰,变得有些亲切了。

    接着,杨志强就以《黄土文学》为例子,现身说法,详细讲了应该如何朝文学刊物编辑部投稿等等。

    要用标准稿纸啦——字迹要工整清楚啦——尽量减少错别字啦——信封上的地址和名称要核对正确啦——三个月不见退稿信,才可以朝别的刊物投寄了等等,等等。

    最后,杨志强讲了一些小说写作技巧。

    虽然杨志强讲的那些东西,大多散见于指导写作的书籍和文章中,但他作为一名小说编辑,不时地举一些他编发的小说为例子来对照讲解,这便增加了新意,从而受到了听课同学的热烈欢迎。

    让大家更感兴趣的是,杨志强在讲课中,还多次提到了赵海的《班主任》和《伤痕》这两篇小说。

    小说的作者和责任编辑就在面前,同学们如临其境,对小说创作的认识,无形中更上了一层楼。

    讲座临近结束,当宋之佳宣布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可以向他和杨主编提问时,教室里,举起了一片手臂。

    近四个小时的讲座,在不断的笑声和鼓掌声中结束了。数百名同学,意犹未尽,他们站在101教室内外,热烈地讨论着刚刚听到的课。

    其中,有好多老生,因为听课入了迷,竟然把下午要上的课给忘记了,成了未请假而翘课者。

    即时性的文学讲座结束后,趁着宋之佳和杨志强还没离开101教室的时候,赵海把随身带着的《枫》、《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致橡树》三篇稿子拿了出来。

    他双手递给杨志强说:“杨老师,这是我们文学社成立后创作的第一批作品,请您带回编辑部,给看一看,指点一下,好吗?”

    杨志强接过稿子,习惯性地翻了翻,浏览了几眼,然后,满脸震惊地问赵海道:“赵海,这两篇小说和这首诗,都是你写的?”

    赵海摇摇头说:“不是。《枫》是张康写的,《致橡树》是赵向前写的,那篇《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是我们学校华文系二年级的一个叫于宁的学姐写的。”

    “啊?!这——这分别是三个人写的?!”杨志强脸上的震惊之色,更加浓重了!

    杨志强把三篇稿子递到身旁的宋之佳手上,急切地说:“主编,你读读,大致读读赵海带来的这三篇稿子!”

    看着杨志强的急切样子,宋之佳满怀疑惑地开始翻看起稿子来。

    宋之佳先看的是篇幅短的《致橡树》。

    读完了《致橡树》,宋之佳沉默了半晌,接着。就盯着赵向前。感叹道:“啊!自古英雄出少年!虽然我不大懂诗。可我敢肯定,赵向前小同学写的这首诗,肯定是经典之作!”

    “经典之作?!”

    宋之佳的一声经典之作,将杨伟和郑洁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他们二人凑到宋之佳的身旁,一起俯首看起宋之佳手中拿着的那篇《致橡树》来。

    数分钟后,杨伟和郑洁都呆若木鸡了!

    杨伟喃喃地道:“虎父无犬子!虎父无犬子啊!!依我看,在艺术造诣上,赵向前小同学的这首诗。远远超过了他父亲拍摄的那些电影!”

    宋之佳转头问杨伟:“虎父无犬子?他父亲是——”

    杨伟附耳对宋之佳说了几句话,宋之佳连连点头,悄声地道:“难得!难得!!元帅门下,竟然出了文曲星啦!”

    赵向前在一边侧耳细听,小胖脸激动得变了颜色,他对宋之佳说:“宋爷爷,这首诗,是我在赵海的指点下写出来的。张康和于宁那两篇小说,也是在赵海的指导下写出来的!”

    一边的张康紧跟着道:“是啊!昨天中午,我们在一起吃饭。庆祝夏荷文学社成立。赵海给我们三个出点子,教我们怎么写小说和诗。他讲了两个故事。我和于宁昨天晚上就把它们写成了这两篇小说。”

    “主编,虽然我刚才只浏览了几眼那两篇小说,可我也敢肯定,它们和这首诗歌一样,都是难得的佳作!”杨志强满脸的震惊,仍未消退。

    “啊?!那你们等我一下,我看一看这两篇小说!”宋之佳双手捧着稿子,埋下头去。

    十几分钟后,宋之佳抬起头来,只见他的两只眼睛里,泪水滚滚而下!他对大家感叹道:“真是想不到啊!这两篇小说,和赵海的《班主任》、《伤痕》一样,都是开山之作啊!华京大学,不愧为我们华国第一名校,奇才辈出啊!”

    宋之佳感叹了一番后,用手背轻轻擦了擦满脸的老泪,对杨伟说:“杨校长,今天的晚宴,你看,我可不可以邀请赵海和他的这三位同学一起吃啊?”

    杨伟道:“怎么不可以啊?我知道宋老几十年来,素有爱才之心,您是想在饭桌上,好好指点他们一番吧?”

    宋之佳摇摇头,道:“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现在看,赵海才有资格当他们的写作导师啊!我呢,只想在今天晚上,和他们好好交流交流,以便在《黄土文学》上集中推出他们!”

    杨伟答应道:“好!我也有好长时间没和年轻人在一起吃饭了。一会儿,在饭桌上,我也好好感受一下这几个年轻人的文采!”

    杨伟说完,就转头对赵海说:“那个女同学在哪个班?你们去把她叫到第一食堂吧。”

    赵向前跳了起来,一边朝外跑,一边回头说:“我知道她的班级和宿舍在那里!我去找她!”

    ——

    夜深了,宋之佳和杨志强在华京大学教职员工的第一食堂门前,和杨伟、郑洁告了别。赵海、张康、赵向前、于宁四人,簇拥着他们俩,出了华京大学南大门。

    顺着文化路,穿过文化路和教育路的交叉路口,赵海他们一直把宋之佳和杨志强送进了黄土文学出版社的后院。

    两个月前,杨志强因编发和评点赵海的《班主任》而升职后,如愿以偿地住进了黄土文学出版社的家属宿舍,和宋之佳成了邻居。

    从此之后,杨志强也像王玉龙、周文华等人那样,把赵海当成了他命中的贵人。

    夏荷文学社刚刚成立两天,就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文学讲座,这使得它名声大震,立即成了华京大学社团中的佼佼者。

    作为夏荷文学社的社长,本来就名气很大的赵海,一时间,成为了华京大学校园内,无人能出其右的超级明星。(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 打马岩的脸
    坐在218宿舍里,杨伟瞅瞅一屋子激动不已的女生,问赵海道:“你们宿舍是在举行什么活动吗?”

    赵海道:“杨校长,我和张康、赵向前同学申请成立了一个夏荷文学社。这些学姐,都是来报名的。”

    “嗯?文学社?我记得,你们华文系,不是有一个叫——叫春柳的文学社吗?”杨伟诧异道。

    赵向前在一边哼道:“杨校长,春柳文学社那个社长马岩,瞧不起赵海,不让他参加文学社,没办法,赵海就自己成立了夏荷文学社。”

    赵向前趁机在校长面前告了马岩一状。

    “呵呵,这个马岩,是有点恃才傲物。也好,一个学校里,有两个文学社团,这样,大家也可以比学赶帮超,掀起文学创作的新热潮来嘛!”杨伟打着哈哈道。

    说完,杨伟瞅着赵向前微微笑了笑,扭头对郑洁说:“郑老,你不用担心了吧?你看,赵向前小同学才过了两天,就和赵海同学把关系处理好了!”

    赵向前立即道:“郑爷爷,校长,我现在是夏荷文学社的副社长了!赵海对我可好了!他这个人啊,不但文武双全,而且,为人处事,宽宏大量。那个狗屁马岩,和他比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啊!”

    赵向前在讨好赵海的同时,还没忘了再次攻击他的新敌人马岩。

    杨伟呵呵笑了两声,没接赵向前的话茬。他扫了一眼满屋子里的人,看着宋之佳道:“宋老。您和杨主编今天下午有没有事情啊?”

    宋之佳道:“我们俩下午没什么事儿。杨校长。你有什么事儿吗?”

    杨伟道:“择日不如撞日。我看这里有这么多爱好文学的同学,您和杨主编又正巧来了,那能不能麻烦你们俩给他们开一个文学讲座啊?”

    “开文学讲座?哈哈哈,杨校长,你真会抓差啊!怎么?我如果和杨主编给你们学校的同学上一堂课,晚饭你管啊?”宋之佳爽朗地笑着道。

    若论级别,宋之佳还比杨伟低了一等。他现在是华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属副部级。

    可宋之佳年高。资格够老,名气也够大,又担任了华国第一大刊物《黄土文学》的主编,所以,杨伟称他宋老。而宋之佳在杨伟面前,也是一副随心所欲的样子,任意和他开着玩笑。

    “哈哈,宋老,今天就算我代表华京大学邀请你们来讲课吧!讲座结束后,晚饭我管!我请你们到食堂里吃最高一等的大餐!”

    说完。杨伟对皮元吩咐道:“皮处长,你马上到食堂安排安排去。把晚饭准备得丰盛一些!”

    宋之佳还没来得及阻拦,皮元就起身下楼去了。

    宋之佳看看人满为患的宿舍,道:“杨校长,要开讲座,总不能就在这间宿舍里吧?”

    杨伟道:“等会儿看看,若人不算多,咱们就到那个春柳文学社的活动室里。若人太多,我就给你们安排一个大教室。”

    宋之佳和杨志强对望一眼后,说:“好吧,就这么办!我们俩也没什么准备,我随便讲一些作家的励志故事,杨主编讲一讲投稿须知和小说作法吧!”

    赵海没想到,夏荷文学社刚刚成立,就会有这么好的事儿上门!他赶快吩咐孙小胖去二年级女生宿舍,通知于宁和梁小燕,组织入社的同学来听课。

    宿舍里的那些女同学,一听宋之佳接受了杨伟的邀请,要和杨志强在学校里举办文学讲座,也都急匆匆地下楼,呼朋唤友去了。

    由杨伟和郑洁亲自陪同,宋之佳和杨志强在赵海、张康、赵向前等人的簇拥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