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中堂- 第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个阻止她前行的事,就是秦峥已经成家,有了夫人,她再去看他有何意义?莫不是平白让他和他夫人生起龃龉?

这样的反复思虑,让她无法成行。

可是这两人的谈论,勾起她的满腹苦痛;一时之间,她竟迈不开步伐,呆呆地站在客栈门前。

她的手指紧紧地扣住木柱子;该不该去?去了又能如何?

她不能接受永琰的原因,和秦峥不能接受她的原因一样,何苦再见?见了只会更加凄楚难过,不是吗?

她闭眼,咬牙;可是想见他的心竟如此炙热──她想见他!

偷偷看一眼也好!看一眼就转身离去,决不留恋!

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先去看一眼秦峥,再回到南方的城市去。

因为一人独自出行,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她便找了一家镖局,询问是否有商队刚好要行镖到四川?

“老大娘,那四川现正打得天昏地暗,谁要去那儿行商啊?我看你也别去了,太危险,您老还是回家抱孙子吧!”镖局的镖头说道。

“那可有到陕西的商队?”她用沙哑的声音问。

“那倒是有!”镖头说道,“刚好今日就要出发,你收拾收拾就可以跟我们车队一起走,可是要先收十两银当路、宿费。”

于是她便和这个京城镖局,一路往四川的邻省陕西出发;等到了陕西之后,她再换装骑马入川。

日子慢慢的往前走,她也一步步地踏离永琰的京城。

沿途中车队不断的有人加入、有人离去。因为怕跟着车队走的人们无聊。镖局特别将一辆马车空出来,作为大家可以共乘聊天的车厢,因此这马车厢总有人相伴聊天。她为了想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也会找机会坐上这辆马车,专听人们的谈话。

这天,车队收了二个要回乡的教书先生,惜桐便来到他们那车,听那一堆男人闲聊。

甲夫子说:“不知你们可曾听闻京城最近的消息?”

同行的商人们均摇头说不知。

“皇上竟然在四月初下令,禁止京城开设戏园,把所有的戏园全赶到外城去,若有违者立遭囚禁。”

惜桐一愣;他不是最爱看戏、听戏的吗?为何要赶走内城的戏园?

有人问:“为什么要这要做?”

乙夫子接着回答:“皇上的诏书上是说,此举乃是为了不让八旗子弟耽于娱乐,耗费钱粮之故。”

“那八旗子弟不会跑到外城去听吗?真是好笑!为什么不干脆说京城内外全禁掉?再也不准人们看戏?”有人笑说,引起众人附和。

只有惜桐低下头不语;他竟然连戏园都迁怒?那是不是从此不再听戏、看戏?这实在是太……太让她感到内疚了。

第一百四十章 秦峥有后了

甲夫子又接着说:“我还听说。嘉庆帝还下了一道很奇怪的旨,那就是要严格执行‘旗人选秀女’之制,如果有旗人女子逃避、或是未经挑选就自行婚嫁的话,家长要治重罪。”

车上的人全发出不以为然的嗤笑声,有人说:“这真的是太奇怪了,这皇帝管得也太宽了吧?他还嫌他的后/宫女人不够多啊?”

大家纷纷附和。

惜桐却知道:永琰这么做的原因,不是为自己着想,而是怕类似她这个明明是旗人子女,却逃避不参加选秀的事情再次发生;而且顺道警告她,若胆敢自行出嫁,他决不会放过她。

这时有个刚加入镖局车队的商人说:“你们说的这些事都是小事,我听我一个刚从京城回来的朋友说起,这嘉庆帝居然在自己刚亲政没多久,就遵行秘密立储的祖制,把太子的名字,写好放入干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这不就是交待好身后事了吗?真不知这正当壮年的皇上在想什么?”

惜桐偏过头,看着车外慢慢消逝的景色,告诉自己──别得了大头症,把他的作法都想成是因她逃跑的缘故;他这么做只是遵循皇帝该做的祖制而已,自己不该有多余的想法。他不可能对她有多深厚的情感;她可不相信三年的相处,就会让他伤心至此。

虽如此一再向自己强调。她还是觉得相当难受,因此日后就少加入这辆马车的谈话。

车行越往南,沿途看见的流民就越多。这些流民不但衣衫褴褛、鹑衣百结,而且神色凄惶,表情茫然,像是不知活着是为什么的模样。

惜桐越看越难过,几次想要将干粮分给老人、小孩,却被同车的人阻止。

“婆婆,您救得了一时,就不了一世,况且你瞧瞧,这路上绵延不断的流民,要怎样救?”车中的商人说。

“是啊!这只能靠朝庭来救他们,这打教徒打这么多年,朝庭为何不反省?为什么会官逼民反……”有个年轻小伙子说着,便被同行的人喝止。

“别说了,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若让人听见了,你的小命还要么?”

惜桐看着全车纷纷闭嘴低头的人,心中浮起感叹:清朝的官吏制度有很大的缺失,所以官官贪污,把百姓当肥肉在炸油,难怪清朝会由盛转败。她也曾婉转的向永琰提起过,应该要大刀阔斧改变官僚制度,让为官的人不敢乱贪污,还给吏治一个清明。

“惜桐,既然皇祖们已经实行这么久都没问题。朕这样贸然改变,万一使清朝国力大失,朕将来该如何去面对列祖列宗?但朕答应你,终其朕一生,定会注意这贪官的问题,不让官吏鱼肉百姓。”个性保守的永琰说。

她知道永琰真的说到做到,一辈子都在打击贪官,但贪官何其多啊?况且官官相护,他怎能抓得完?唯有大力变革,才能使吏治清明,可惜……永琰没有雍正的魄力,若今天他像雍正一样,那么也许清朝就让她改变了。

惜桐抓着手腕上的玉镯,为何那位卖玉镯的老伯,不让她重生为永琰呢?看来她只是历史上一个无名小卒,所以才可以重生,像永琰这样掌控着大时代的君王,是不可能重生改变历史。

她重生的这个时代,正是清朝衰败的开始;八旗兵早已军纪松懈、风气败坏,只会游手好闲、华衣美食,完全没有当年入关时的精神。这样的军队怎可能速战速决?难怪打白莲教要打了将近十年,耗掉清朝的国力,损失了一亿一千万多的人口。

随着镖局越接近目的,随车队的人越少;才踏入陕西的省城,就已见满目疮痍,民生凋零。

“老大娘,你可要保重啊!咱们马上就要回头了,这个地方可真不是人待的……”镖头说着,向她挥手策车离去。

惜桐挽着包袱,走进一家招牌掉到地上的小客栈。因为此地正在打仗,若以男子出现,容易遭受清军以及教徒军的注意,所以惜桐仍是以老太婆的装扮,然后买了一匹驴子往川东而去。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其山川秀丽,土地肥沃;可是在四川的东部、陕西南部和湖北西部,那儿有一片原始森林。自乾隆中期以来,便聚集了许多被迫离开土地的流民,因为生活太困苦了,因而产生了白莲教的信仰,最终揭竿而起,和清军展开大战。

秦峥就住扎在川东,负责领兵作战。她沿路想着要如何接近兵营,最后想到可以以大夫,或是江湖郎中的身分进入兵营,如此就可以见到秦峥。

于是她收集了伤药、烟草、杂货等等,慢慢的接近去年刚被清军收复的通江,准备到那儿打听秦峥的消息。

这一路走得相当辛苦,不仅要时时注意教徒军的骚扰。还要避开清兵的盘查。幸好她以一个老太婆的样子,谋得大部分人的同情,不多加为难;途中饥民或强盗数度要抢劫她,都被她用**迷倒逃脱或是打跑了,所以一路并没有多大损失。

纵是如此,餐风宿露的她,还是整整瘦了一大圈地到达通江。

到了通江之后,她以自己具有疗伤能力为名,找机会拜见军营里的大夫,得以打听消息。

“老婆婆,你说的人我倒真没听说过,你也晓得这军营里数以万计的兵卒,我怎么可能记得谁是谁啊?你这样找人是不可能找得到的……”军中大夫告诉她。

“可是我听说他是副都统了,难道军官您也不认识?”她问。

“这能称得上副都统的人是不多,但我怎可能都认识?”大夫回答。

无计可施的惜桐杵在大夫的帐蓬里,正巧在里面疗伤的一名小卒,听到他们的对话,便说:“我知道这位秦峥副都统,他为人很讲义气,待我们这些小卒们很好……”

惜桐大喜过望,连忙问道:“那你知道他现在哪里吗?”

“我听说他前些日子因为受伤,所以被调回昌平休养,但伤好了之后。就不知道他目前在哪一个军营里了。”

昌平?那离此约有五六十里路,于是惜桐向他们道谢告辞,坐着驴子赶往昌平的军营。

谁知到了昌平军营一问,她头又大了,因为营里的军医说:“他的伤还没完全好,就自愿出兵去守青观山,目前就住扎在青观山上,您老人家要上山,恐怕不太容易,那儿不但山路崎岖,而且目前正值春日。野兽外出觅食,很是危险。”

“青观山?在哪个方向,如何上去?”她问。

另一位军中大夫说:“老太太,您有这必要上山去找孙子吗?何不在昌平等他休假回家就可相见?”

“啊?他在昌平有家?”

“老太太,您不知您的孙媳妇就住在这里?我还以为你知道呢!”大夫说。

惜桐一听,愣住了;是啊,秦峥的妻子是皇上亲自指婚的,定是跟他来到此地定居了,自己怎会没想到?

“那我叫名兵卒带你过去你孙子家?不太远,大概走半个时辰就到了。”大夫热心的说。

她默默点头,牵着驴子跟着小卒,去到秦峥住于昌平的家。

其实她也不知为何要来看秦峥的妻子?是出于何种心理?但就是想见见她是怎样的一个女人。

“婆婆,前面就是你孙子的家,现在正下轿的大肚女人,就是秦峥副都统的妻子,我就送您到这儿,告辞了。”说完,小兵走了。

惜桐愣在驴背上,呆呆盯着那个约有五六个月大肚子的女人。

啊!秦峥有后了……

那名梳着两把头、身穿旗袍的女子,长得眉清目秀,生成一双单凤眼,微微地往上翘,别有一股妩媚的风韵。看她小心翼翼的,一手扶着丫鬟的手下轿,一手扶着自己的肚子,眼里有说不出的慈爱,一看就知道她很宝贝肚子里的孩子,那也就是因为深爱着秦峥,才会如此爱护肚里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美满的光彩。

惜桐该为秦峥能有这样的婚姻而感到高兴,但怎觉得一阵茫然呢?

她该去和她说话吗?非常的不想去找她讲话,可是不找她,怎知道秦峥何时会回来?

她只好下了驴子,扬声道:“夫人请留步……”

已走到大门前的女子和丫鬟,停步转身看她。

“夫人,我是秦爷额娘的亲戚,远从京城来……”惜桐牵着驴子。走近她。

没想到这位秦夫人,听她这么说,便把脸一沉,对丫鬟说:“拿些碎银子打发她走!”说完,转身就走近大门。

惜桐再次愣住;这女人怎么连话都不听她说完,就要赶人?

“老大娘,这里是些银子……”说完,就要把银子塞到她手里。

惜桐连忙推开:“姑娘,我是来找秦爷问安的,不是要来请他帮忙。”

小丫鬟面有难色,开口道:“你老来得不巧,我……我家老爷出门去了,而且也说不准何时回来,所以你是见不到他的,你还是回去吧。”

是这样啊?惜桐在心里叹息。

“那姑娘,我可不可以请问你一些事情?”

小丫鬟偷望了一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