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御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御医- 第6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请陛下品尝。”

“呵呵,如此,朕就尝尝。”

李二陛下笑眯眯的抓起一个玉米鸡蛋饼就吃。这个玉米饼与青玉米时候卫螭做的那个做法不同,青玉米时候是用油炸,现在的是煎的,生生烘烤熟的。表皮脆而香,内里软,很好吃。

李二陛下尝了一个,赞不绝口,让群臣都尝尝。卫螭这厮这才偷偷擦了把汗水,心中偷笑,幸好谢玖不在,不然肯定会发现,他刚刚的说辞,和电视里那些电视购物的说法大同小异,反正都是可着劲儿的忽悠,所不同的是,这厮说的都是真的,电视购物里的东西,套句电影台词,泱泱大国,诚信为本。电视购物很需要这个品质。

群臣,每人就分到一小块,尝了尝味道,可以说,刚刚吃出点儿味道来,就没有了。看御厨们的样子,似乎也没有继续上的意思。

卫螭这厮打量李二陛下的目光,很邪恶,很阴暗,很诡异。这厮敢拍胸脯担保,御膳监里绝对还有。这些都是他那八亩地的收成,磨面的时候,这厮亲自监工的,除了自家的份儿,给秦老国公府、蝗虫军的其他成员都留了一点儿之外,剩下的,全拿给宫里了。

不过,人家李二陛下又没说还有没有,总不能掐着他脖子,逼着他拿出来给大家吃吧。不厚道呀,李二陛下。一国元首,咋能这么小气涅!

“各位大人,觉着这玉米的味道如何?”

卫螭问得好正经。青玉米,不是谁都有幸尝到的,在场的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吃到玉米制作的食物。

“很好,不仅营养价值高,且口感甚好,应推广!”

“最好不过的是,山地就能种植,不占良田,不影响五谷的种植,再加上卫大人的与黄豆一起套种的方法,应该大力推广。”

群臣一个个发表意见,大唐君臣上下达成一致,一致认为,玉米,明年应该开始在长安地界推广,然后再慢慢推及全国。

第51章 妙比

“呜呜……”

正积极讨论中,一阵哭声,突然响起,听声音,由低到高,还是极力压抑,但又压抑不住,发展成嚎啕大哭的状况。卫螭纳闷谁那么不长眼色,这种时候居然哭成儿这样!转头一看,才发现哭的是他家上司大人、司农寺正卿严九龄筒子,心中不禁咯噔一下,赶紧望向李二陛下。

果然,李二陛下面沉如水,沉声问道:“严卿,为何啼哭不止?”

严九龄擦擦眼泪,忍了忍,还是没忍住泪水,哽咽着道:“陛下,臣是又高兴又难过,这才失了仪态,忍不住哭了。”

这下,不止李二陛下,连众臣都开始奇怪了,李二陛下问出大家的心声:“高兴?!难过?!卿何以如此?细细说来。”

严九龄“砰”一声跪下,抹抹眼泪,继续哽咽道:“陛下,臣的高兴,一是因为卫大人的回归,我大唐又多了一门口粮,我大唐子民今后又少了一份挨饿的可能;二是因为陛下的英明决策,使得玉米能在我大唐境内推广;三是因为玉米不占良田,不受种植地区限制,能种植的地区很多。三者综合,我大唐子民,今后挨饿的可能越来越少,只要我大唐君臣上下一心,饿死人的事件,今后将不会再发生!臣的难过,是为卫大人的晚归,如果他能早几年归来,那或许臣的亲人们,就不会饿死,早些年的那些子民,也就不会饿死。”

说至后来,严九龄几乎泣不成声,在场的人,多数都知道他的过往,对那段时光,经历过的人不少,齐齐沉默一阵,神色,似乎都有些感慨,连李二陛下也是一副唏嘘的样子,道:“严卿所言甚是,如此说来,卫螭功劳不小,朕,要如赏呢?”

卫螭吓了一跳,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才来半年,都做到农业部副部长了,四品官了,人家宰相也才三品官,再升,可就没边儿了。这厮赶紧道:“陛下,臣有话说。”

李二陛下看卫螭的眼光,很深沉,简单的说了一个字:“讲。”

卫螭憨笑着,抓抓脑袋,道:“陛下,臣以为,咱没功,不应该赏。”

李二陛下眼光闪了闪,表情不变,沉声问道:“此话怎讲?说来给朕听听。”

这厮一本正经的道:“陛下,首先,臣以为这是陛下的功劳,与臣无干。”

“胡说!卫螭,朕不用你拍马屁,难道你以为朕是个昏君吗?”

这厮表情很无辜,语气也很无辜:“陛下,臣可没这么说,污蔑陛下的罪名,臣可担当不起。再说,臣话还没说完呢。”

李二陛下轻哼一声,让卫螭继续说。这厮很严肃的道:“陛下,还是臣的来历问题,因为海外的经历,臣夫妻会的东西,与咱大唐子民的全然不同,带来的一切用具,也全然陌生,如果不是陛下胸襟宽广,英明睿智,启用我们夫妻,只怕,臣夫妻的尸骨都找不到了,所以,对陛下,臣夫妻,从内心,发自心底的感谢和敬重。玉米,是一种新作物,如果遇到个昏君,别说推广,说不定还会给臣夫妻安个罪名处死,说我们是异端邪说啥的。因此,臣以为,如今的一切,都是陛下英明睿智、胸襟气魄非凡的决策所致,与臣,那是半点儿关系都没有,所以,臣不敢居功。”

卫螭的说法,很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就像他说的一般,如果不是李二陛下胆子大,敢用他,敢于尝试新的东西,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那结局,还真不好说。

卫螭见李二陛下不动声色,看不出他想法的情况下,赶紧再加重砝码,道:“还有,臣要自首,臣的工作态度不是很好,这点正卿大人可以作证。一开始吧,臣对玉米的重视不够,惰性频发,工作积极性不够,对此,严大人对臣进行了耐心的、细致的、无私的教育,臣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不是严大人的殷殷教诲,这次的工作,不会完成的这么好,所以,臣以为,此次的功劳,还有严大人的一份。”

“另外,臣还要说说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以一国太子的身份,不顾体伤,不顾疲劳,不顾尊贵的身份,艰苦朴素,在收割玉米期间,与臣等一起,守在田间地头督办,这种精神,值得臣等学习和效仿,因此,这功劳,还有太子殿下的。”

“照你这么说,这功劳都是别人的,你自己没有功劳啰?”

卫螭憨笑道:“陛下,臣的功劳,很小,只有一点点,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微不足道。和臣对陛下的感恩,和陛下对臣的知遇之恩相比,不足以报答万一,因此,臣不应该奖赏。”

“哈哈……”

沉默一阵,李二陛下突然大笑出声,李二陛下指着卫螭,笑骂道:“虽然你绕的圈子有点大,虽然是歪理吧,但也有点能说通。”

卫螭赶紧道:“陛下,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臣没学问呀,能当上四品官就已经是托陛下的洪福了,再升官儿,那啥,臣自个儿也羞愧呀。”

“卫螭呀卫螭,朕还是第一次看到朕要给他升官,他自己主动推托的。”

这厮不好意思了,小声道:“陛下,臣这是有自知之明,臣不是那块儿料,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嗯,此话倒也中肯。”

李二陛下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卫螭巨汗,丫到底想夸人,还是打击人啊?!

“卫螭,做个四品小官就满足了?”

“陛下,其实吧,臣做个四品官就诚惶诚恐,唯恐无法胜任,不如,陛下还是给臣换一个吧?臣觉着,以前封的承议郎、太医博士啥的不错,与臣的本行相符,不用上早朝,能专心钻研医术,陛下,臣越想越觉得以前的官职合适。”

李二陛下眯眼看着卫螭,慢悠悠的问道:“这是真心话?”

卫螭赶紧表态:“陛下,这绝对是真心话,比金子还真。”

“先别忙着说,回去自个儿好好想想,是否真心话,想清楚了,就给朕一个折子,把你想的理由写写。记住,你丫给朕好好的想想。”

卫螭巨汗!咋李二陛下也学会说丫了呢?他要郑重声明,这不是他教的,今后历史上可别写是他教的,那会让他无脸见人的。

第52章 幽默的谢玖童鞋(01)

“不喜欢做官?”

回家之后,咬着笔头,坐书房里发愣,谢玖进来,坐他对面,手托着下巴,问卫螭。卫螭摇摇头,道:“不是不喜欢,而是不擅长吧。这与我们的时代不同,失败了,只要不犯太过分的罪行,除了权利没了,命都能保住,大唐,不行。失败了,那就是全家一起完蛋!咱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珍惜生命,先做好本职工作,咱还是先继续医生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吧。再说,我喜欢别人欠我的感觉,不想什么东西都量化,兑现出来,情分这东西吧,记在心里才有用。”

谢玖微微皱眉,凝视卫螭的目光,让他浑身不自在:“咋……咋了?我说错什么了?或是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那啥……咱可以商量,表用气势欺负人啊!”

谢玖忍不住一笑,瞅他一眼,道:“没什么,只是觉得你也挺阴险的,怎么以前就没人发现呢?”

这厮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抓抓脑袋,道:“咱喜欢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其实吧,咱是实诚人。”

“切,信你才怪。”

美女嗔了声,卫螭瞠目结舌:“那啥……美女不能说切!”

美女姐姐笑笑,问道:“我现在还是美女吗?”

这个问题是原则问题,绝对要毫不犹豫的,诚心诚意的回答:“那当然!美得一塌糊涂,惨绝人寰,祸国殃民!”

美女姐姐皱眉:“什么乱七八糟的形容词?你这是在形容我美吗?”

卫螭拍胸脯,很认真:“这点绝对不能怀疑,咱的红心,可是炽热的熊熊燃烧啊。”

美女一听乐了,笑容有点小狡猾,挥挥手,道:“既然现在还是美女,那我说切也没影响。”

卫螭:“……姐姐,我要对你五体投地。”

这姐姐原来才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啊,看这圈子兜的,佩服佩服。罢了,看她的小得意,那么可爱的份上,咱网开一面,不计较了。

在家憋了两天,这厮终于再次拿出一份,除了在条理上比较清晰,但毫无一丝文采可言的折子。

折子的格式,与一般的报告,没啥区别,报告从卫螭自个儿的角度,从大唐的社会现实,需求度等方面出发,综合的、详细的阐述了医生的重要性,以及他的专业性。在农业上,这厮就是一个门外汉,扯扯自己知道的东西还行,真要让他去主管,这厮自觉,以他半瓶水的程度,保不齐哪天还真搞出个纰漏来,这厮认为,应该装深沉,保持神秘感。

阐述完这些,这厮开始搞总结升华,从大丈夫何以报国的角度进行总结,农业方面,他能做的,知道的,都说得、做得差不多了,可以功成身退了,这时候,是时候转回他的本行——医生了,这厮要点亮自个儿,照亮别人,为大唐的医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卫螭大约写了6000字左右,以前在现代的时候,这大概就是一般报告要求的字数,这厮习惯了,一时半会儿有点改不过来,无意识间,构思的东西,写出来,不多不少,刚好6000字左右。这厮写完,很是感慨的感叹了一下习惯的伟大以及在现代时受的报告作风迫害,经常啥学习,啥感想都要你写篇报告,来个总结,看看,给他造成多大的心理创伤啊,来到大唐了,都还在不自觉的照着来。

这份报告的第一个读者,是谢玖。人家姐姐说了,事关重大,她帮着看看,参详一下。卫螭同意了,很乖的上交,这姐姐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