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雄心- 第19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口气,仿佛隆美尔欠了意大利领袖很多钱然后开溜似地!

“嘿,瞧瞧这是谁?”罗根笑盈盈地走过去,来者正是他在意大利为数不多的朋友兼同行,托尼尼。

“您……啊哈,是罗根将军!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您,尊贵的德国空军作战部长阁下!”托尼尼甩开一旁的德国军官快步走来,不过当罗根展开双臂的时候,他却先毕恭毕敬地敬了军礼,这才友好地和老朋友拥抱了一下。

“昨天刚到!你这是……”松手之后,罗根上下打量着这个正直的意大利伞兵军官,小半年不见,除了面部肌肤显得较为干燥、原本的意大利本土制服换成了适合北非的土黄色作战服之外,他的军衔也从原来的中校升了一级,变成了意大利陆军上校,正团级指挥官。

“噢,对了!正事都忘了!”托尼尼拍拍脑袋,“你们这是在向托布鲁克进攻呢?”

“嗯哼!”对于这明眼就能看出的事情,罗根无意隐瞒,而隆美尔之所以没有带上随行的意大利部队,完全是基于保密以及行动速度的考虑——通常情况下,意大利军队从驻扎转入进攻,一天时间也不定够!

托尼尼上校眼神中流露出愤怒和不服气的成分,“这就是肩并肩、心连心的盟友吗?”

第一次前往意大利,罗根就已经意识到眼前这位伞兵军官更像是德国军人而非意大利军官,他勇敢而不乏严谨,正直却又恪守本职。在马耳他作战行动中,他亲自率部突袭英军固守的瓦莱塔,对于整个战役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此后获得嘉奖和晋升,目前担任意大利第1伞兵团指挥官,不久之前作为增援部队开赴北非,以挽救意大利领袖岌岌可危的非洲梦想。

“隆美尔将军只是出于行动上的考虑,绝无对意大利盟友的轻视!”罗根轻车熟路地解释了一番,而他此时并不知道,直布罗陀的巨大胜利令狂傲自大并且一直努力将地中海变成自己内海的意大利领袖产生强烈的“羡慕、嫉妒、恨”,因而向他的部属们传达了一项密令:未免瓜分战利品时落于不利局面,一定要在北非的反击中抢回风头!

“轻视与否,应当由行动决定!我希望隆美尔将军能够认真考虑一下!”托尼尼一板一眼地说。

罗根笑了,打趣地问道:“你们难道准备在托布鲁克进行一次伞降进攻?”

“伞兵在地面就不能进攻了么?”托尼尼很不服气地回敬说。

“上校,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认为伞兵这样的精锐,不应该在攻坚战中白白消耗掉!”罢了,罗根不无惋惜之意地说,“如果每一位意大利指挥官都拥有你这样的战斗精神,非洲战事或许早就结束了!”

这话果然让托尼尼闹了个大红脸,“我们来到北非,就是为了证明意大利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决心!”

罗根拉住他,“我相信伟大的意大利军队拥有那样的实力!不过今天……就陪我在这里一同观战,如何?”

虽然很不愉快,但托尼尼终究没有拒绝——随同德国非洲军推进至此的意大利军队还有三个师,那些师长们没有跳出来说话,他这样一个伞兵团长又何必坚持到底?

视线前方,第一批40多架斯图卡已经轮番朝托布鲁克内圈的炮兵阵地和大型堡垒投下了炸弹,一根根黑灰色的烟柱成了平坦沙漠上的奇景。

沉闷的轰鸣声中,从班加西飞来的22架Ju…88以不足千米的高度快速掠过。从地面往上看,它们的气势远比单纯的数量大得多,四个一字型编队就像是出给英军高射炮手的算术题,片刻之后,英军阵地上发射的高射炮弹就调整了方向,砰砰乓乓的爆炸声中,德军轰炸机的飞行路线前方突然出现了出面积相对集中的烟群。眼看着这些拥在德军中拥有“万能轰炸机”之称的家伙就要一头撞进英军的空中防线,领头那队突然下降,敏捷的身姿与其庞大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架接着一架,这些双发轰炸机以非常明显的倾角进行快速俯冲,在避开敌方高射炮火爆炸集中区域的同时,以更低的高度获得了更为理想的投弹精度,赫尔曼。戈林、恩斯特。乌德特、阿尔贝特。凯塞林等人一贯坚持的俯冲轰炸理论依然发挥着它在战场上的特殊作用。

如此氛围,战略轰炸在德国空军怎能不被看作是一个“异类思想”?

在英军竭尽全力编制出的防空火力网中,Ju…88快速穿梭,进而从弹舱中投下了成串的炸弹。虽然这种中程轰炸机的航程和载弹量并不足以发挥出削弱对手战争潜力之目的,但在战术方面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它们每架携带20枚100公斤的炸弹,意味着这个机群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向托布鲁克倾泻了相当于一个重型炮兵团1/2基数的炮火量。

伴随着德国非洲军所属炮兵的轰击,英军工事西、南两侧都笼罩在了爆炸的火光和硝烟当中,等到德国空军第二批39架斯图卡机蜂拥而至对防空火力已经受到严重削弱的英军工事进行重点攻击,隆美尔手下的两个德国步兵团终于在十余辆三号坦克的支援下自东南方朝托布鲁克外围阵地挺进——佯攻之下,隆美尔正亲率他仅有的一个半装甲团和两个摩托化步兵团从战线南侧迂回。履带和车轮扬起了滚滚沙尘,体型庞大的88毫米炮也在卡车的拖曳下随同攻击部队前进,一旦遇到德军的二、三号坦克无法对付的英军“马蒂尔达”,炮手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调转炮口实施攻击,而三两成群的斯图卡偶尔也会从攻击纵队上空飞过,尽可能地为他们扫除前方的障碍!

狂傲,怒剑横空耀欧陆第8章沙漠风暴中

除了天黑的时间稍稍晚一些,北非的夜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随着夜幕的降临,英德双方的作战飞机均“倦鸟归巢”,无从发挥作用。于是夜战变成了双方陆军之间的单纯碰撞,战术和运气各自执掌战场的一角!

在德国非洲军指挥部里等待前方消息的罗根,与老朋友托尼尼共同享用了一顿由罐头和海鲜组成的丰盛晚餐,并且畅谈了德意两国伞兵部队的发展与规划:在斯图登特的领导下,德国空军的空降部队已经达到了三个半师的规模,拥有“巨人”重型滑翔机和20吨以内的空降坦克,作战实力较战争初期有了成倍的提升;论增长速度,意大利伞兵部队也很快,5个月前的马耳他战役还只有2个营,如今已经扩大到了2个团,一个刚刚来到北非作战,一个被派往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前线,而且看到了德国空降部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意大利统帅部也在积极筹建自己的伞兵师,并有意从德国引进滑翔机和空降坦克技术。

罗根的印象中,伞兵和海军特种部队是整个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表现最好的,但几支规模有限的部队并不足以改变面条之面。促膝长谈之后,两人握手道别,而罗根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另一个“老朋友”,蒙哥马利,就在距此不到40公里的沙漠中和隆美尔所部交手。这位败军之将如今指挥着由英国第7装甲师、第11装甲师以及澳大利亚第2师、加拿大第6师所组成的第12军团,听起来级别很高,但除了老牌的第7装甲师组建较久、素质较好,其余三个师均是1940年后期才组建的部队,人员、装备与理想状态相差甚远,更要命的是,为了支援希腊军队作战,第7装甲师有一半的兵力都被运到了希腊,所以这第12军团总共只有82辆坦克,总兵力2。6万人,但英国本土军只有不到1。1万人!

凌晨2点,正在行军床上打盹的罗根突然被一阵激烈的枪炮声所惊醒。

“将军,英国人的坦克距我们不到5公里了!”隆美尔的副官冲进来说。

“嗯?”罗根还有些迷糊,战争初期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不应该所向披靡吗?

“5公里!将军!我们的警卫部队已经和敌人交火了,但我们挡不住英国人的马蒂尔达!”嘴里有两颗虎牙的国防军少校急切地说道。

“马蒂尔达……它们在本土的生产线不是还没恢复吗?”罗根拿起军帽,脑中忽然一个激灵:该死的,英国人一定是将很多生产设备转运到了非洲而不光光是加拿大!说不定能够生产并组装马蒂尔达II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线此时就在苏伊士河畔的某处轰鸣,而德军统帅部还在为不列颠的胜利沾沾自喜,眼光轻佻地放在了遥远的莫斯科!

“快走吧!将军!我们已经给您准备好了一辆装甲车!”“虎牙”很是急切地说着,这个时候,罗根自己的副官奥古斯特也拎着公文包出现在门口。

罗根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问道:“那隆美尔将军呢?”

“应该还在前线,但我们暂时联络不上他!我们面对的这支英军似乎是从另一个方向来的!”“虎牙”急而不乱地说。

穿过纸片纷飞的作战室,罗根来到指挥部门口,一辆sd。kfz。251型半履带式装甲上坐着好几名全副武装的国防军士兵,和隆美尔经常坐的那辆相比,它的顶部并没有环形天线。

走出房间,东面传来的枪炮声果然更加清晰了,“虎牙”大义凌然地说:“将军,您先走,我们随后就到!”

等罗根上了车,装甲车轰鸣着向与枪炮声相反的方向驶去,如此情形,让他怎能不想起法国战役期间的那段经历,不想起曾和自己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们?如今史蒂芬伯格在第7伞兵师担任副参谋长,艾拉已经完成了步兵士官学校的课程,在新组建的第1空降师任少尉排长,弗里茨因为在不列颠作战期间表现出色,晋升为空军下士,依然在模范空降营服役,还有托比亚斯、格罗特等等。想起这些熟悉的名字,罗根心中突然无限感慨,或许在“巴巴罗萨”之前,他应该找机会把这些老战友召集起来聚一聚、聊一聊,能照顾的尽量照顾,能堪重任的当委以重任,残酷的苏德战争一旦爆发,不知又会有多少熟悉的面孔成为永远的回忆!

前行了不到十分钟,装甲车减缓了速度,罗根听到车厢外面有意大利语夹杂着德语的喊叫声,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看到了一大群戴着意大利伞兵盔的士兵。和印象中一听到枪炮声就慌张不已的意大利军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挽着袖子、拿着武器,正在军官的带领下朝东行进。

罗根让驾驶员停了车,站在车厢里用德语喊:“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意大利第1伞兵团!”一名脖子上挂着弹匣式弹药带、手里拎着布雷达。30步枪的士兵高声回答说。

这是托尼尼的部队!罗根连忙问:“你们的团长呢?”

“团部在后面,但团长恐怕不在那里!他亲自带着部队到前线去了!”士兵用比较流利的德语回答了罗根的问题,然后,跟着自己的同伴们快步向前!

如果所有的意大利士兵都能够像这支部队一样……罗根摇摇头,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这个如果,意大利领袖拥有的只是勃勃野心和无能的将领,他们的军队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战争所需的基本要素!

装甲车继续在轰鸣中颠簸着向西行进,敞开式的车厢里很快积满了一层灰,走了大约有20公里,估摸着已经远离了危险区域,罗根让他们在一座小村庄旁边稍作停留,这里设置有德军的交通站——在班加西通往前线的漫长公路上,每隔40到50公里就设有这样一个用于警戒、维护交通线以及提供少量补给和维修帮助的中转站,一个步兵班、一挺机枪、一到两辆汽车,还有额外的修理工具和常用的汽车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