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戴个小鱼塘 by 钓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手上戴个小鱼塘 by 钓鱼- 第16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永也知道他们的想法,特意多说了会话,告诉他们宁小雪现在的情况,她在山村里过得挺好的,并做出保证,只要有他在这里,是不会让宁小雪吃苦的,让他们尽管放心。
  李永也不说俊龙村的贫穷落后,说了只会让他们更加担心,除了联络不便,需要实话实说,还有交通不便,没法经常出来联系之外,别的事情,李永就挑好的方面说,譬如俊龙村的美丽山水,淳朴的村民和孩子,特别还说了一个人在那里坚持支教的夏依依,直说得宁父宁母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并且开始为自己的女儿骄傲起来。
  不为别的,就为宁小雪也像夏依依一样,能够在西藏那样的环境中支教。
  “骄傲”过后,又再三嘱咐李永,要好好照顾宁小雪,李永当然拍着胸脯答应。
  另外,李永也给宋妮娜、梁嘉亮打了电话,问了问公司的情况,其实也挺想他们的,平常在一起不觉得,这段日子没有联系,就感觉少了什么似的。
  电话里,这两人还是那副大咧咧的样子,也说不出什么好话,不过李永还是听得出来,他俩其实也挺想他和宁小雪。
  一通电话,几乎打了一天,直到最后挂上电话机,想想要打的电话差不多都打完了,李永这才松了口气,思乡的情绪,不但没有因为这通电话而减弱,反而变得更加强烈起来,真想马上回去,跟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李永这个时候更加感觉到,夏依依一个女孩子,能够在小山村里坚持支教,是多么的不容易。反正李永是觉得,他自己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别的不说,就是心中这份牵挂,是怎么也放不下。
  人生呐,活着还不就是因为这些牵挂?
  回到俊龙村,李永就开始抓紧时间,实行自己的计划,为了早一天回去,并且不留下遗憾。
  水泡里放养云梦鱼苗的效果不错,自然要继续做下去,因为还是在摸索,一个塘显然无法进行更多尝试,于是又清理了几个水泡,李永这回也不往里面加空间水,再有专人看护,不虞那些鸟儿再来捣乱。
  另外,李永还选了两处水泡,在里面放养成熟的空间鱼,这些鱼有雌有雄,放养以后,在合适的时候,就可能产卵,可以看一看它们的后代,是不是还能保持前一代的优良性状。
  李永在日喀则的时候,也跟孙海宁进行了联系,跟他谈起在俊龙村搞的试验,这些做法,都是孙海宁提供的,虽然麻烦些,却大致能够构建一个试验基地的框架,能不能成,那就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除了养鱼这件事需要慢慢搞,急不得,李永还想了另外一些法子,譬如在水泡鱼塘旁边弄出田地来种菜。俊龙村周围的荒地本来都不太好,沙砾太多,不适合耕种,所以俊龙村的种植规模很有限。
  一般的蔬菜也确实不太好种,种下去难以成活,难以侍弄,产量也低,不划算。
  不过,李永这次拿出一些种子,包括这次日喀则买的,也有一些原来放在水空间,甚至就是水空间里作物产出的种子,要大规模种植。
  老村长看了,对这事就不太赞同:“李。老师啊,咱们村的土地贫瘠,这些东西,很多地方都种不活的。”
  老村长挺有意见,他把希望都寄托在鱼塘上,觉得李永七搞八搞的,有些不务正业。而且村里已经准备开始今年的“捕鱼季节”了,这时候也抽不出多少人给李永垦荒种菜。
  在老村长看来,种菜确实不靠谱,除了已经开挖出来的那些田地,别的地方就算能开垦出来,也难弄得很。
  “总归要试一试嘛,要是能种出来,孩子们以后就能天天吃上菜了,那样才能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并且头脑聪明……”相处这么多日子,李永早就知道老村长的软肋,只要他搬出孩子们的名义,老头就不会反对。
  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
  PS:本章屏蔽词,竟然是李。老师!!!!
 
  第六部 无限天地宽 
  第一百四十一章 离别时刻
  '更新时间' 2010…01…29 21:40:12 '字数' 2109 
  五六月间的高原,天气已经渐渐变热,雪山上的积雪也开始融化,顺着溪谷流淌而下,俊龙村周围的河溪水位,也渐渐高涨,正是村子里捕鱼的旺季。
  俊龙村几乎倾巢而出,各家拿着渔具,往水泽捞鱼。
  这样壮观的场面,李永本来也想跟着去瞧一瞧,不过惦念种菜的事情,就只好留下来,领着一帮小家伙,还有留守的妇女,开垦水泡旁边的土地,种上蔬菜瓜果。
  说起种菜,水空间里几块地方,已经让李永全都利用上了,蔬菜自然不必说,就是果树,也种了好些,虽然说一两年还看不到结果,可那成长的势头,很是喜人,估摸着明年就能瓜果。
  这次种菜,特意挑了些水空间里的蔬菜,长出来的种子,比如黄瓜、番茄等等,这些都是俊龙村之前没有种过的。
  除了这些,李永也直接移栽了一些果树苗,种到地里去,对外就说事先育好的种子,村民们自然不会怀疑,夏依依整日忙着教书,这些事情她也不掺合,也不容易被揭穿。
  俊龙村的土地确实贫瘠,不过修整以后,还是能种点东西,一开始,大家多少还有点怨言,却不过李永的面子,这才出力协助。
  李永当然有他的办法,种子到了地里,偷偷浇一点空间水,不过两日的功夫,地里已经是一片绿意,很多种子都发芽了。
  虽然不知道以后能够长成什么样,不过这劲头,确实让村民感到欣喜,干活的劲头也越来越足。
  长得最快的,就是地里的小青菜,不过十几天功夫,浇了空间水的小青菜,嗖嗖嗖就长出了老大的一片。
  李永见状,连忙拔了两把,回去弄了个清炒小青菜,水嫩水嫩的小青菜,稍微一炒,吃起来清香水嫩,结果几乎让夏依依一个人吃光了,这孩子,很长时间没有吃到青菜了。
  李永也尝了尝,小青菜的味道确实不错,就招呼村民们起一茬,每家分一点,尝个新鲜。
  话说俊龙村的村民平常也就吃点野菜,正好捕鱼回来,荤腥吃多了,乍一吃小青菜,竟然都觉得好吃,一问才知道,居然是村子里长出来。
  原来不怎么支持种菜的老村长也激动了,虽然说种菜不能够让村子致富,却可以提高大伙儿的生活水平,就像李永说的那样,得讲究个营养搭配。
  其实老头还有些迷糊,不知道什么叫做营养搭配,不过在吃了小青菜以后,老头就积极支持李永的种菜计划。
  普通的蔬菜,在俊龙村这样的地方,确实不太好长,好在李永提供的种子、菜苗,都是水空间里面改造过的,生命力特别强悍,种下以后的效果,居然出奇地好。
  当然了,村民们能不能就此一直吃上可口的蔬菜,还要看现在种下的这些菜,以后结出的种子,能不能够继续种下去,这就像云梦鱼苗一样。
  只可惜李永没有办法一直等下去,到了七月份,日喀则那边就有消息,说是今年会继续安排两位支教生,这样小学校这边就有着落了。
  虽然中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差,不过算算日子,李永他们也确实要回去了,出了已经三个多月,别的不说,就是鱼塘那边,三个月没有补充新的鱼苗,已经快要形成断档了,所以李永必须要尽快赶回去,要不然,宋妮娜和梁嘉亮饶不了他。
  另外,夏依依也要在这两天回去学校办理毕业手续,这一年支教,正好是算在她实习的一年当中,回去后就要看看,能不能安排一份合意的工作。
  无论是夏依依,还是宁小雪,甚至李永都对俊龙村产生了感情,要说有可能的话,他们其实挺想继续留在这里的。
  只不过每个人都有牵绊,需要考虑的事情有很多,能够义无反顾的人毕竟很少。要真的说起来,像夏依依这样,能够在大山里坚持一年,其实已经很难得了。就算是像李永和宁小雪,能在山里待上三四个月,也算发挥了一些作用。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其实压力也很大,愿意到这里来,能够到这里来的,毕竟还只是一部分。
  好在他们离开以后,还会有新的支教者前来,国家每年都组织支教,确实是个挺好的办法,不说别的,就是这一批一批的支教生,就能够解决这些地方的师资问题,能够让孩子们学到科学文化知识,一年一年地积累下去,就有了摆脱贫穷的希望。
  听说他们要走,村民也很舍不得,倒是老村长比较洒脱,弄了一回大宴,让全村人都来给他们送行。
  老头知道,要走的,总是要走的,他们也不能拦着。
  李永也告诉老头,他还是要过来的,起码要看看水泡里的鱼,还有那些菜地,能不能一直存在下去,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李永希望俊龙村能够靠着这些,改变原来的贫瘠单一。
  除了有些不舍,其他的都还算顺利。
  最让人不舍的就是那些孩子,宁小雪、夏依依抱着那些哭成一团,就连李永也有些感动,鼻子发酸,眼眶湿润。
  村民与孩子们还送来了大包小包的东西,有些腊鱼腊肉,还有鱼酒、晒干的鱼泡,一些草编之类的,孩子们就送了许多他们自己做的小东西、作业、画画之类的。这些东西,无法推却,最后只好都收了下去,放在李永他们房间,临走的时候,就都装进了水空间,至于夏依依,还以为他们没有带,不会怀疑什么。
  李永在凌晨悄悄离开了俊龙村,送行的是本欠他们几个小伙子,就是为了避免孩子们来送行,到时候又要哭成一团,不如就这样瞧瞧走了。
  虽然如此,当走到村口的时候,夏依依与宁小雪,还是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
  PS:西藏这一集,写得不是很好,本来想换幅地图,写写神奇的雪域高原,奈何钓鱼对西藏不熟,虽然查了很多资料,但毕竟不是身临其境,写的很困难,也不如之前的自然。
  所以,还是比原来的计划提前一点结束吧,之后将回到熟悉的都市生活,以及都市田园,希望能够继续给大家带去阅读的愉悦。
  多谢大家的支持,钓鱼很感激!
 
  第六部 无限天地宽 
  明天奉上两章
  '更新时间' 2010…01…30 23:14:02 '字数' 29 
  新的一卷,整理一下思路,希望能够写得好看些,明天奉上两章!
 
  第六部 无限天地宽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家中的滋味
  '更新时间' 2010…02…01 09:25:51 '字数' 2053 
  清晨,阳光透过玻璃窗页,照在床头,李天纵慵懒地伸了个懒腰,有些不太愿意爬起来。
  回到申城以后,李永连着忙了好几天,平时有交往的朋友、同事,都要找个时间,约好了聚一聚。
  李永一直觉得自己比较宅,经常交往的朋友不是很多,这次奔走以后才发现,其实也不算少,有些确实联系不多,也趁这次机会,小聚了一下。
  在西藏度过一段日子以后,回到申城,几乎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其中就有对人的思念,因为很长的时间不能上网,甚至手机都没有信号,差不多是出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回来以后,终于能见到大家,听到大家的声音,感觉不是疏远,反而更加珍惜了。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朋友之间,似乎也有类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