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戴个小鱼塘 by 钓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手上戴个小鱼塘 by 钓鱼- 第2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孩子们能学到东西,村里的人也都感到很高兴,招待起来更是热情,工作上更加配合,只是偶尔地,也会担心这样的情况能够持续多久。
  好在,专家们研究得出的情况很好,云梦生物科技也按照计划,开始在这里建设陶然鱼苗的繁殖基地。
  按照计划,他们将会在这里建立一个基地,利用俊龙村附近的水泡,养殖陶然鱼的种鱼,并进行可持续的养殖、繁殖。在规模化繁殖陶然鱼苗以后,向外输送,主要是输送到东部的养殖基地,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根据孙海宁、欧阳教授他们的分析,俊龙村附近水资源丰富,可以用来养殖的地方很多,事实上只是用来繁殖鱼苗的话,需要的地方并不是很多,重要的是环境状态的保护,以及鱼苗的优化培育,避免出现一代一代的繁殖退化。
  有孙海宁、欧阳教授他们这些专家,还有云梦科技的专业工作人员,这些事情,并不需要李永过问,就已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大概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边的情况已经差不多稳定下来,实际上因为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来的环境,所以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反而是需要注意的细节更多。
  除了养殖和繁殖,最重要的却是鱼苗的输出,虽然说云梦科技已经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运输方案,但是执行起来,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虽然说鱼苗比较细小,运输起来要比成鱼更方便一些,但是鱼苗也同样比较娇贵,作为活体,要保持活力地输送到东部的养殖基地,其难度自然也不小。
  特别是要从俊龙村运出大山,然后还要运往最近的机场,通过空运,以最快的速度输送出去。
  云梦科技对此有大致的计算,通过这样的方式输送,云梦鱼苗的价格显然会比较昂贵,好在因为是独一无二,市场也足以支撑这样的价格。
  前提是云梦鱼苗能够顺利养殖为成鱼,要知道,云梦鱼苗的养殖,同样是高标准、高要求的,成本也还是比较高昂。
  “看来,想要让天下人都吃上陶然鱼,短期之内,还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在来到俊龙村以后,孙海宁他们也知道,如果只是在俊龙村繁殖鱼苗的话,因为高昂的运输、养殖成本,陶然鱼的价格根本就不会降下来,倒是产量可能提升。
  如果说之前是有钱也吃不到,那么现在,至多也只是有钱人能够吃上罢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非他们能够研究出,在普通水环境中,还能够保持性状的陶然鱼来,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或者,就是让普通的水环境,都像俊龙村一样,纯净没有污染,这似乎是更加不可能。
  所以眼下这种做法,或许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鱼虾成长的周期性,虽然整个体系很容易建立起来,但是要实现顺畅的运转,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不过第一批的云梦鱼苗,这个时候也已经能够运往申城,进行规模化的养殖试验。
  前期的一些小规模试验的情况还算不错,但只有规模化取得成果,才算取得成功。
  即便如此,整个项目开始运营,也给俊龙村带来了相当大的变化,虽然这些变化的成本非常高昂,但只要有足够的产出,这里或许会成为雪域高原上的一片奇迹!
 
  我们的家园 
  第二百六十章 生命之源
  '更新时间' 2010…05…06 07:03:33 '字数' 2097 
  到了五月,俊龙村的事情都开始稳定下来,水泡、水泽中的水量,也渐渐丰沛,雪山上的积雪,快到了融化的时候。
  像俊龙村这样的地方,终年是不缺少水的,这也是水产养殖的宝地。
  与之前相比,这次有组织地进入俊龙村,并且要留人在这里常驻,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多,虽然说俊龙村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公司还是要给这里的员工创造比较好的条件,不然这样的地方,很难会有人愿意放弃申城的繁华,在这里常驻。
  在俊龙村并不缺少吃的,上次在的时候,李永就将一些水空间的蔬菜种子,选择这里比较适合种植的地方种了下去。俊龙村周围都是石头山,适合种植的地方比较少,偶尔也是土地贫瘠,只能长些低矮的荆棘或者苔藓之类的。
  不过水空间里种出来的种子,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即便是在很贫瘠的土地上,也长得很不错,这让俊龙村的人们,有史以来第一次吃上了大量新鲜的蔬菜瓜果。
  当然,之前只是少量地种了一些,现在要种更多的话,这里虽然贫瘠能种东西的地方不少,但是为了保护环境,还是由专家教授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而且绝对不允许使用农药。
  当然,俊龙村本来也没有农药,加上这些新品种的抗病、抗虫能力都很强,似乎也确实不需要用什么农药。
  李永的水空间里,随着水体面积的不断扩大,水岸的面积也多出了很多,水空间不仅仅有水,有鱼虾,还种了大量的蔬菜瓜果,甚至树木、花草。
  为了改善俊龙村的生存环境,除了蔬菜瓜果,李永甚至试着将当地的各种植物,弄到水空间里进行改造,然后再拿出来,种在地里,几个月下来,长势相当不错。
  等到以后,这里的村民就不仅可以吃上瓜果蔬菜,还有他们的传统美食,各种鱼虾,甚至还可以像别处的藏民一样,放牧牛羊,吃上香喷喷的牛羊肉,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此外,俊龙村还将会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这里会有陶然鱼,作为鱼苗的繁殖基地,想要吃鱼,肯定占尽了优势,有很多选择常驻的员工,就是冲着这一点才来的。
  多多少少,对大家也是一种补偿。
  李永他们上次在俊龙村的时候,除了偶尔出去到日喀则一次,基本就是与世隔绝的状态,手机不通,电视没有,报纸更是看不到。现在要常驻这里,当然不可能还是那样,基地配备了卫星接收器和卫星电话,虽然通讯质量不是很理想,好歹算是可以跟外面联系上了,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一些大事。
  最近这段时间,外面发生大事确实不少,先是西南几省大面积的旱情,接着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五月份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申城世博会开幕。
  李永和宁小雪原本是打算回去看世博的,没想到在俊龙村停留了这么长的时间,随着基地工作逐步到位,这边的条件也改善了,云梦公司甚至还捐建了一座希望小学,并且让一些员工兼职做这里的老师,算是暂时解决了这里的师资问题,想要彻底解决的话,可能光凭外部引进是不行的,还要这里能够走出自己的老师。
  好在云梦科技的员工文化程度都很高,来教这些小孩读书,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真有小孩让他们都难教的话,就可以直接送到内地去读书了。
  这边的事情搞得差不多了,虽然宁小雪很舍不得那些孩子,好像已经爱上这里似的,不过长时间留在这里,显然也不妥当,何况李永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办。
  华夏境内的大江大河,大部分都发源于西南地区,长江、黄河,无不如此,这里有最多的河流发源地,本身也有很多大江大河,而且这里又是世界的第三极,有南北极之外,世界上最大的冰川雪山,根本不虞干旱之忧。
  然而,如今的西南却已经连续数月不曾降雨,西南五省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持续干旱已达半年之久,据说已经有6000多万人受到影响,其中有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耕地受旱面积超过1亿亩,作物受旱面积将近1亿亩,绝收超过1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个亿。
  作为华夏最大的水源地,过去几百年,都没有发生过如此严重的旱情,甚至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都很难说,这一次,却因为气象变化,旱情如此严重,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这次西南干旱的成因,据专家所说,是因为气候异常,具体的气流运动变化,李永不是很清楚,也理解不了。只是在私下的谈话中,来自水产大学、农大的几位教授,对这个说法颇有些不以为然。
  欧阳教授喜欢到处旅游,用他的话来说,现在的西南,跟十几年前的西南相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十几年前来西南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原生态的山野环境,植被很丰富,而现在,很多地方,能开发的地方,差不多都给人开发了,植被破坏,造成的后果就是水土涵养能力变差,气候一旦发生变化,出现大面积的干旱,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环境被破坏,本身就使得气候异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是李永在小学课本上就学过,也给俊龙村的孩子们教过的道理。
  用欧阳教授他们的话来说,西南旱灾的成因,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但是西南地区对于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一开始李永还不能理解欧阳教授所说的破坏是什么,还不清楚西南的旱情严重到怎样的程度,当他进入云南以后,就已经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这里,大地已经成为一片焦土,很多河流湖泊干涸,很多人饮水都出现困难,而置身在这里,也看到很多本来应该是山林的地方被开发破坏,有的成了耕地,有的建了房子,还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成了水土涵养能力极差的速生林。
  李永心里不由冒出一句话:天灾,远不及人祸!
 
  我们的家园 
  终章:我有一个梦
  '更新时间' 2010…05…06 13:06:44 '字数' 856 
  “小雪,你说这个水空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小小一块手表当中,竟然会别有洞天呢?”
  “为什么它的水会这样神奇?”
  “为什么它能够自己成长?吸收了生气,就能够越变越大呢?”
  李永和宁小雪坐在乌篷船上,小船儿在清澈澄明的水面上轻轻飘荡,他们透过打开的水空间,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地,龟裂的地面上看不到半点生气,好像就是世界末日一般。
  “会不会是未来的东西呢?”宁小雪双手托着光洁的下巴,颦着额头,有些忧虑地看着外面的大地。
  “或许是未来的世界,也会有干旱,有了这样一块手表,随身带着小鱼塘,就不用担心干旱了!”
  李永笑了笑:“或许就是这样。”
  眼前却不由浮现出许多末日影片中出现的画面,世界已经被灾害破坏殆尽,到处都是荒无人烟,或许这块手表,这个水空间,就是唯一能够让人类活下去的地方了。
  或许是有人担心末日的到来,才研究了这样一块手表,就好像诺亚方舟一样,要接济人类度过末日?李永想到电影《2012》里面的一些画面,轻轻叹了口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的梦想,似乎每个人都有,只是人类的所作所为,却好像是在不停地破坏周围的环境,当自然都成了人造,似乎灾难就已经不可避免了。
  看着身边碧波荡漾,李永不禁微微笑道:“我有一个梦,要是每人都有这样一块手表,那该多好!”
  李永和宁小雪相拥着,直到夜幕降临,太阳又再度升起,才离开水空间,向山上走去。
  这里,是西南地区一条大河的源头,此时却已经快要干涸,再没有水流流向下游,李永听欧阳教授说过,如果这条河流能够恢复流量,那么西南的旱情起码缓解一半。
  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