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神奇啊……还能冻冰?”

大卫从冷冻室里拿出一条冻成冰棍的海鱼,放在手里用指甲试试硬度。

“怎么样,咱们生产这个卖,能赚钱吧?可以把肉、酒、水果都冻在里面。”

刘芾问道。

“我马上回美国……这个……冰箱子给我带走吧,我当样品……”

大卫一刻也不能等了,起身就准备走。

“别,别着急,这样的冰箱还有好几个,你都带走,放到你的庄园里,再开宴会的时候,你就可以给客人开开眼了。不过建厂先放一边,你先要把专利注册了,这个冰箱有关的技术专利都要注册,免得以后有人仿制,就麻烦了。”

刘芾把大卫拦住。

“对,刘,你是个大发明家,而且还是个商人,天生的商人,还是别打仗了,商人一般都赢不了战争。”

大卫还不忘劝说刘芾放弃打仗的念头。

大卫一共停留了5天,和山德鲁吃了一顿饭,就匆匆的带着几台冰箱和2名技术人员踏上了美国的归程。

第一卷 十年 第二十五章 新鲜的大黄鱼

秋天的台湾北部海港基隆,在刚刚经历的一场大台风以后,就像用清水洗过的老宅子,昏暗的青色中透着一丝清凉。码头上一片紧张的气氛,新军的士兵把整个港口都包围了,个个荷枪实弹,港口外的海面上,几艘“海燕”级快艇也来回突突的跑着,不让一切船只进入港口。

在造船厂的一个封闭船坞里,一大群穿着白色短衫的水巡队员和十多个研究所的研究员正站在船坞里的码头上,看着眼前的一个黑色的大家伙小声谈论着。

这个黑色的大家伙像个躺倒的大鱼雷,足有几十米长,小半截浮在水面上,多半截都沉在水里。大鱼雷的中部靠前有个小炮楼突出,几米高的样子,炮楼顶上还站着几个人,不时的在炮楼里钻上钻下。

随着一声低沉轰鸣声,大鱼雷开始慢慢的离开了码头,在炮楼上的人的指引下,慢慢的开出了船坞的出口,从连着港口的水道里,向着港口驶去,一边走,一边慢慢的沉了下去,炮楼上的几个人也迅速钻进了炮楼不见了。

在距基隆港20海里的海面上,2条几千吨级的水泥船正被几条驳船拉着慢慢的行驶着。突然,内侧的一条水泥船突然浑身一抖,一朵白色的大水花从船的中部暴起,整条船跳了起来,又砸回水面,断成了两截,很快就沉入了水底。在沉船的漩涡外几百米处,海水突然翻腾了起来,一个黑色的大圆头猛的钻出了水面,等身体平衡稳定,小炮楼和躯干钻出一些人,冲着不远处的一条快艇欢呼跳跃着。

这是一次潜艇演习,通过几年的研制和无数次试验,基隆研究所和造船厂终于造出了第一条合格的柴电混合动力潜艇。这种潜艇采用基隆重工特制的高强度、高韧性、高屈服度的船用钢板作为耐压壳,双壳体,圆头鱼雷造型,横截面为椭圆,船体前部左右各一支平衡翼。船体总长45/36米,宽5/4米,吃水深度4米,排水量489/570,水面用2台6缸柴油发动机做动力,提供800马力,最高15节,续航5000海里,水下用2台电动机和蓄电池组做动力,提供650马力,最高16节,续航230海里。武器装备有前4后1的450MM鱼雷发射管,备弹5条;艇楼上2挺AK1-1D单管12MM重机枪;除了潜望镜外,还装备了水下通气管和长波电台。

这种被命名为“大黄鱼”级的潜艇将作为台湾海防的首要武器,同鱼雷快艇、水雷,共同看守台湾漫长的海岸线。

“不成,要加快建造速度。”

刘芾看着手中的生产计划书,对管理船厂的美国经理说道。距离旅游手册上说的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还有2年多点,按照基隆船厂5个船台的产量,每年最多能建造5艘成品和5艘半成品,何况还要建造“海燕”级鱼雷快艇。这个产量到时候肯定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如果到时候因为缺几条潜艇而功亏一篑,刘芾自己都觉得冤枉。

“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保密船台,放到民用船台上建造又不符合您的保密要求。”

美国工程师帮着经理解释道。他们也很为难,工人足够,技术人员也足够,可是没那么多船台啊。

“把民用船台也征用,另外再扩建船厂,边扩建边生产。民用的保密工作不用管,你们把潜艇分成几个部分建造,除了电台、动力装置、通气管和总装需要保密以外,其他的都可以放在民用船台上造,造完了拉回来一起总装,这样应该能快不少,但是我不光要快,我还要质量,质量一点都不能减,完成这个任务,你们在年底将拿到一分大礼,足够你们回美国买个小庄园的。”

刘芾把后世一知半解的分段造船法和金元大棒都祭了出来,成不成就这一次了,有钱不花在刀刃上,留着会后悔的。

几位经理工程师满头大汗的拿着刘芾的建议回去从新统计,设计新生产流程去了,刘芾又马不停蹄的赶往机械厂和炼钢厂,去协调各种配套零件的钢材的产量问题,从现在开始,就是冲刺阶段了,前面忙活了好几年,最后一脚要是射歪了,那可就太冤了。

从1892年底,基隆港附近的所有土路公路小路铁路都被新军士兵接管了,任何没有佩戴新军指挥部发放的通行证的人,都将被拒绝进入和离开,稍有不从,就是抓捕和严格的审讯,不弄清楚来龙去脉,基本就是消失不见了。

这是刘芾下达的戒严令,从下令当日起,所有员工和外国技术人员都不得未经批准而离开港区,有特别需求的要经过新军指挥部特别批准。所有军港内除了水巡队的船只和来自美国的“海伦娜”航运公司的船外,不许任何船只进入,所有物资都转由淡水港下船,然后再通过公路运送进基隆。

水巡队增至1000人,改名为基隆水师,本来想叫台湾水师,但是原来的水师还在,容易混淆。预计2年内达到3000人的规模,分驻台湾的4个军港。几乎每天,都有基隆水师的船只满载着货物往返穿梭于台湾4个军港之间,全副武装的新军和各种车辆源源不断的进入了新建好的各个基地内。

台湾的近海,每天都有基隆水师的船只,以训练的名义,探测着各种水文资料,再记录下来,定期传回基隆的水师总部。

由于新军和水师都太年轻,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担当主要领导职位,刘芾只能把一些比较出色的年轻军官和招募来的德国退役教官,都编成一个指挥系统,通称参谋部,内分水师和陆军两套班子,自己任参谋部长,负责统领全局。不过,为了低调更低调,新军对外通称刘铭传为一把手,老爹对于这种顶在前面当盾牌的角色,毫无怨言,坦然接受,还夸奖刘芾日渐成熟,可见天下父母心啊。

刘芾这边紧忙,刘铭传也没闲着,有几次拖着半身不遂的身体,由刘芾陪同,观看了新军和水师的实弹演习。见到新军完全不同于淮军的作战方式和明显先进不少的武器,尤其是观看了鱼雷快艇和潜艇的联合作战以后,信心大增,对于刘芾也更是信任,逐渐把台湾总兵万国本的淮军分批并入新军,合适者留用,不合适者刘芾发放高额遣散费,供其在台湾置家或回安徽老家。

万国本是刘铭传的安徽老乡,从打捻军开始就一直跟着刘铭传的铭字营。来台以后,一起打跑了法国人,继而担任了台湾总兵一职,虽然对于刘铭传架空自己的做法不太高兴,但是在刘铭传的说服工作下,还是比较配合,又是老乡又是顶头上司,不配合也得配合,更何况刘芾弄个那个新军明显比自己带的淮军厉害,自己帮着做点表面工作也不是很不甘。

第一卷 十年 第二十六章 冲锋队

整个年,台湾都在乱乱哄哄的建设和整军中度过,原来的淮军经过筛检补充,变成了台湾新军,共计3万余人。裁撤下来的部分淮军老人都拿着高额的遣散费安家置业或者回安徽老家了,还有部分原当地的军官或者福建籍的官兵不满意被裁撤,都被刘芾的“冲锋队”给秘密处决了,连当年来台湾例行巡查的巡检使都被弄死在海上。

说道“冲锋队”其实就是被刘芾洗脑的那些买来的小孩,经过7年的学习、训练和洗脑生涯,这些孩子都16、7岁了,最小的也13、4了,当初的90多人就剩下60多人,剩下的20多人都在训练中死亡或者残疾了。刘芾看过一个电影,说的是一个杀手组织,从小养了不少孩子,用各种残酷的训练把这些小孩都培养成了冷酷无情的杀手。虽然刘芾没那么多折磨孩子的手段,但是大概按照这个思路,最后收获的也是一群非常忠于自己的,掌握了不少求生和杀人手段的狂热份子。

刘芾现在非常缺人手,尤其是能信任的人手。这些孩子都精通英语,数学、西方历史、化学、物理也都有学过,又被刘大贵洗了那么多年的脑子,家里的母亲又都在刘福的工厂里做工,所以满脑子都是三公子救了我们、给我们吃,给我们穿,我们要用一生去报答三公子,这样娘才能生活的好,自己也能永远跟着三公子过好生活,那些不努力的同伴们都已经死了,自己不努力也是那个后果。

这种从小受人欺负被社会抛弃,见惯了人间了暖和生离死别的孩子,都是轻度的精神病患者,他们对在最困难帮助他们,又不抛弃他们的人有着一种执着的依恋,刘芾利用这种不道德的手段,获得了他们的忠诚。

刘芾把这些孩子编成一个独立的队伍,起名叫“冲锋队”再把他们按小组分散到各个重要部门,说是负责安全,其实就是打小报告。这些孩子虽然年岁小,但是对工作热情很高,一般的诱惑无法打动他们,更何况不是一个人,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都会被报告给刘芾,并得到相应的处罚,而这个处罚一般都是一种:消失。

这些“冲锋队”干劲十足,而且不近人情,一时间闹得基地里鸡飞狗跳,美国的管理人员曾经用离职来威胁刘芾,不许他的“冲锋队”进入基隆的各个公司,但是都被刘芾拒绝了,理由是现在是非正常时期,一切都是军管,冲锋队就是军管的一部分。鉴于违反合同的巨额罚款和完成合同的巨额奖金,管理团队和部分洋人工程师也就都忍了。

这次集体屠杀不满军管的事情起因是每年来台湾例行巡视的朝廷官员在离台之前接到了这些官员的举报信,并在住所接见了那些官员的代表。

朝廷上每年都有一位官员,到台湾来例行巡视,也就是代表朝廷检查工作,往年的巡察使来台以后,都是给塞满金银珠宝,再由巡抚衙门带着去几个示范点做个表演就高高兴兴的走了,唯独今年来的一位朱姓巡察使,好像是对刘铭传大办洋务不太高兴。虽然也收了银子,但是双方还是有点不痛快。

就在他临走的之前的几天,那些被裁撤以后心怀不满的军官代表们找到了他,并被接见。结果,临走的时候这名朱姓巡察使居然要偷偷带着这些官员一起回大陆,结果被暗中盯梢的“冲锋队”员发现并报告了刘芾。

刘芾一听,这还了得,他们回去这一闹,肯定是老爹下台啊,在清朝,擅改兵制、擅自撤换高级军官,这些都是重罪,和造反快一样了。刘芾觉得不妙,立刻亲自带着全副武装的“冲锋队”员们,乘坐水师的几条快艇,追上了巡察使的坐船,强行登船,射杀了所有人员,包括无辜的船工和不少家眷,然后放火烧掉船只。回来以后,对所有参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