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2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也没了,经济又低迷,大批的南日本居民选择了去南海联邦寻找工作机会,不过为了不让这些移民冲击联邦国内的就业,在移民的选择上面联邦政府做了多方面的限制。

首先,在移民的去向问题上联邦做出了统一的规划,这些来自南日本的移民将被安排到安中省西部原泰国地区、爪哇岛北部沿海地区、苏门答腊岛西部地区、苏拉威西岛西部地区和新几内亚岛东南部地区的平原区域上。这些地方都是人少树多的未开发地区,他们将与联邦国内的其他人组成规模不等的合作社,前往这些地方进行初步的开发工作,在工作满3年后即可获得正式联邦居民户口,而在这3年当中,这些南日本移民只能持有特别的开发区证明在联邦国内居住,这种证明的使用范围只能限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出了这些区域既失去了效用。

按照联邦政府的初步打算,将会以2:1或者3:1的比例来决定移民数量,也就是说,每有1个联邦居民自愿报名去开发这些荒地,就会安排2到3名南日本移民共同前往,随着经济危机的即将到来和联邦开始逐渐放缓经济发展速度,联邦国内的失业人口和分不到足够土地的人口都将被动员前往这些开发区进行农垦开发。虽然当地的自然条件不太好,但是谁开发谁获利的政策,还是吸引了不少希望能靠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下一片基业的人。

相对于欧洲和美国来说,南海联邦在对抗经济危机中除了刘芾的先见之明,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开发荒岛。

南海联邦的国土面积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安南三省和菲律宾群岛,然后才是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最后是爪哇岛。而苏拉威西岛和新几内亚岛以及周边的无数个小岛基本都是荒岛,除了联邦的军事基地和当地的土人之外,基本都处于未开发阶段,就算是安南三省、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上,也还有很多未开发或者半开发的地区。

这些地区大部分是原始森林和山地,以前由于开发成本和效率问题,联邦政府一直没有过多关注过这些区域。因为联邦的其他已开发地区大多都是粮食高产区,联邦国内并不缺粮食,与其动员劳动力去开发荒地,还不如让这些人去加入到工业生产中去,用那些商品去换取更大的利润。

但是现在不同了,如果经济危机真的到来。在全世界的工业产品都滞销的情况下,联邦产品虽然在质量和品质上更高一筹,也避免不了销量下降的问题,而这个时候,联邦国内就不能在玩命发展工业了,因为产品销量下降了,你生产的越多。亏损也越多。

但是联邦政府又不能让大家拿着资金没事干,这样一来联邦的国内的很多工厂很可能会破产,所以联邦政府必须找到一个消耗这些商品的目的地。在这之前,联邦的产品大多是销往欧美国家,现在这种销售渠道就要慢慢转变了,而首选地就是联邦的邻居中国大陆地区。

目前的中国大陆地区,第二次北伐刚刚结束不久,长期陷于军阀混战当中的中国大陆终于相对平静了下来。被战火困扰了很久的老百姓也终于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而一个统一的中国,首先需要发展的就是经济,而面对着满目疮痍的国家,大部分机械、日用品、建筑材料、化工原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这时的中国大陆地区和整个东、南亚的国际形势与刘芾所知道的历史中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日本的陨落和苏联的退缩,在原来的历史中,这两个国家在中国大陆上尤其是东北和蒙古xīn 奸g地区的势力都是世界列强中最大的。但是这种局面在现实中不存在了。

本自从日俄战争之后,海军就一蹶不振了,没有了海军的帮助,它在中国辽东的驻军也的规模也相对减少了。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争夺,只在朝鲜半岛上还保留着一支军队。而以前的俄国也在日俄战争中失去了整个海军,虽然在中国东北与日本打成了平手,但是也没占到任何便宜。在苏联政府代替了沙俄之后,为了取得联邦政府在军事上尤其是海军上的帮助,苏联政府很巧妙的利用了南海联邦对于华人世界的关注,主动从东北撤回了军队。

除了日本和俄国之外,原来历史上从山东一直到北部湾的沿海地区,一直都盘踞着德国、英国、美国、法国这些国家,他们分别控制着一个省或者一个地区,把中国大陆当成了一块大蛋糕,趴在上面是玩了命的吃。

但是在南海联邦在东南亚崛起之后,尤其是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德国在一战期间就从中国的山东撤离了,而法国势力也被联邦军队从印度支那赶走了,目前只剩下了长江中下游和江浙地区的英国和美国势力还在苟延残喘,不过失去了马六甲海峡和在亚洲的落脚点,英美两国在中国大陆上也只能说是存在,很难在谈得上什么势力了,因为它们的那几艘小炮艇随时都可能被联邦海军干掉,而他们在租界中的驻军,更是一支送死的军队,只能起到象征的作用。

对于现今的中国大陆来说,除了海关的税收和租借问题之外,基本已经排除了外部势力的干扰,只是在中国的北方,从苏联输出来的革命势力略有加强。从环境上来说,中国大陆目前是从清末至今最好的发展时期,绝大部分的外国势力都已经被南海联邦挡住了,目前国家又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不发展经济还发展啥呢?

在第二次北伐战争胜利之后,已经控制住了全国形势的国民党和蒋光头都迫不及待的对全世界发出了《对外宣言》除了宣告统一告成之外,还要求与各国政府重新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而这第一个建交的国家,就是南海联邦。

为什么选南海联邦呢?这个问题很多余,因为在中国身边,最强大的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至此一个,如果你非要忽视它而不去选择,那就意味着你们两个国家有仇。蒋光头当然和南海联邦没仇,虽然这些年来南海联邦几乎封锁了整个南部海域,严格禁止一切军火流入中国大陆,它自己还不像大陆出售任何武器,但是南海联邦也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军阀或者势力,真的就把武器给禁运了,对于这种不偏不倚的做法,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另外,由于r、苏、法、德等国的实力相继推出了中国,英美两国在中国的势力也在苟延残喘中,根本无力在阻拦或者干扰中国的统一进程,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南海联邦对于中国的统一进程还是一个有帮助的国家。

最后,就要说道民族了,不管是叫什么名字,不管是那个党执政,两个国家从根本上来说,终归是同宗同源的。它们的文字一样、语言相通、血统相同、文化同宗,虽然联邦政府不参与中国大陆上的军阀斗争,但是那些南洋的华人中,有很多人还是很关心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的,尤其是那些在中国国内建有工厂和商铺的商人们,他们会不自觉的按照自己的利益和习惯去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势力去支持,去接触,只要他们不从事军火交易,联邦政府是不限制这种民间的交流的。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归还台湾岛

两个邻国,又有根源上的渊源,就算是只有民间交流,只要双方政府不刻意去禁止,那就很快会融成一体。而事实上也正是这样的情况,虽然联邦政府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向欧美增加出口贸易,但是还是有一部分联邦商人喜欢去中国大陆做生意,他们大多是早期就下南洋的旧派商人,由于年纪和习惯的原因,他们不太愿意去学习外语,更不愿意去学习西方的文化与风俗,这就让他们对于与西方人贸易不太感兴趣,但是又不能不做生意,于是他们便按照自己最先的籍贯,组成了好几个同乡商会,开始与中国大陆上的同乡商人们开始取得联络,从而逐渐进入了中国大陆的市场。

这些小商会凭借着联邦国内丰富的商品和灵活的信贷支持,很快就成为了中国南部沿海多个城市中的大商人,他们从联邦运来各种货物,在这些城市中利用他们的同乡和人脉从事各种联邦商品的批发生意,从粮食到拖拉机、从缝衣针到铁轨、从牙膏到煤油、从手表到汽车,你需要什么,他们就卖什么,甚至有些胆子大的人跑到了中国大陆上去建立加工厂,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优势,把产品的价格再度压低,以便抢夺更大的市场。

任何政党、任何政府,如果他想要维持稳定,就必须得得到商人的支持,军费、政府开支都需要钱,而这些钱光靠种地是种不出来的,还得靠当地的经济繁荣。增加税收才可以,而这些商人,就是能够促进经济繁荣的种子。

中国人或者说华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人情。一名商人或者一个小商会,要向在中国大陆上顺顺当当的做生意,首先要干的事情不是考虑什么销路问题,也不是琢磨如何去降低成本,而是如何在当地找到背景够大、势力够大的靠山。否则你一个外地商人。别说你要开商铺卖货了,就算你找个仓库存东西也不见得能安全。有背景、有势力的靠山,在这个军阀混战的时代中,没有其他人可选。只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了。

而当第二次北伐胜利之后。大体上统一了的中国急需进行建设和恢复经济。这些商会就成了政府眼中的香饽饽,不管是进口货物还是合资办厂,都离不开这些南海商人。如此庞大的国家要重建。需要的物资和商品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光靠这些小型的商会只能在民间层面上拾遗补漏,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占领更多的市场,这些南海联邦的商会开始从联邦国内想办法了。

要说联邦国内最富的人,第一肯定是刘芾,然后才是联邦银行,不过这两个资金来源不是那些小商人们能够轻易接触到的。剩下的就是联邦国内那些私人银行和大型私有企业了,但是这些机构对于向中国大陆投资都抱着谨慎的态度,毕竟那里的战争刚刚结束,还打不打谁知道呢?别看在和平时期里,资本可以横行无忌,但是当资本处于一个乱世的时候,尤其是战时,那就是块大肥肉,谁想咬就可以咬一口,连骨头都不吐。

相较那些小型商会,这些大型的财团在运作的时候,不会追求什么新、特、快,而是遵循着合理、平稳这个原则,所以对于这些小商社的融资和借贷并不是很看好,于是那些经常和大陆做买卖的小商会们就遇到了麻烦,一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一边是囊中羞涩,没钱。

做买卖这个玩意,你情我愿,虽然联邦政府也愿意把出口市场逐步向亚洲转移,但是你总不能下行政命令去要求私人财团去大陆投资吧,要是那样的话,如果赔了算谁的?算联邦政府的?而联邦政府控制下的大型企业一般都是与国防、科研、教育、医疗和军工有关的,比如海军造船厂、比如联邦飞机制造厂和大型石化、矿山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基本就是满足联邦国内的需求,并不向欧美等国出口,也不会受到什么经济危机的影响,因为他们都是国有企业,本来就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而对于去大陆投资,联邦政府连优惠政策都没法给,只能是口头鼓励,至于联邦银行更无法为那些中小企业提供什么贷款,因为联邦银行是中央银行,它没有这些业务。这个时候,还是得用外交和商业手段来解决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