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8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管海峡对岸建没建国,他们都是自己的一份子,虽然政府可以割让,但是情感和习惯暂时无法割断。

在淡水港码头上迎接陆征祥的人不多,但是规格挺高,陆征祥从船舷上看到整个港口都已经戒严了,码头上看不到闲人,显得有些空旷,而港口里,由于暂时封锁了海面,所以船只们都挤在港口里,显得又有些拥挤。

在等待舷梯放下的时候,陆征祥有些羡慕的看着淡水港里的大大小小各类船只,虽然他不是海军出身,但是由于常年奔波在欧洲各国,所以他大概能分辨出那些是货船,那些是客船,并且能从船只悬挂的旗帜上,看出它们的国籍。他默默在心中数了数,这些外国船只中,大概有一多半是欧洲籍的,船上挂着英国、法国、德国、挪威甚至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的旗帜,剩下的一小半,全都挂着美国旗,而且看它们的船头方向,很多都是准备出港的,最让陆征祥吃惊的是,这些出港的船只上都装的满满的货物。

陆征祥来台湾之前,已经作了不少功课,他走访了各国驻华领事馆的领事和他的几位外国朋友,从正面、侧面对台湾这些年(¨。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的发展做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评估,结果很让他吃惊。

领事馆里的领事们有的用公事公办的语气有的用私人朋友的语气,分别和他谈了一些台湾的现状,不管他们的出发点在哪里,又如何不同,但是最终传给陆征祥的信息都是,中华民国最好和台湾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果双方发生纠纷和冲突,那么最终吃亏的很可能是中华民国,而这其中日本驻民国大使伊集院彦吉对陆征祥的请求更是让他倍感振奋,日本人拜托陆征祥向台湾政府发出和谈愿望。

熟悉国际事务的陆征祥听完日本大使的请求,再琢磨了琢磨伊集院彦吉的语气和话中的滋味,立刻判断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日本人扛不住了,由于这么多年台湾队日本海军和海运的持续封锁和打击,日本这个岛国虽然在辽东占领了部分地区,但是损失远比得到的要多。而且伊集院彦吉的话语中,已经带出了人道主义这个词,这更充分说明日本国内发生了大灾难,而这种和平时期的大灾难,除了天灾那就是饥荒了。

陆征祥从日本使馆出来,没有继续再前往下一个国家的使馆,而是直接去了紫禁城。自从清帝退位以后,民国政府的办公地点就暂时挪到了紫禁城里,也就是现在的běi 精故宫的前殿。

陆征祥见到唐绍仪之后,把他所打听到的关于台湾的情况一五一十的一说,唐绍仪也很意外,于是,在故宫里的总理办公室中,又召开了一次小规模的政府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对待台湾。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民国(二)

这次参会的不光有段祺瑞、刘冠雄、陆征祥这几个人,还有财政总长熊希龄、工商总长陈其美和农林总长宋教仁。在会议中,由于各人的立场和所属派系不同,和大家对于台湾的认识程度的不同,逐渐分为了3派意见,一派以段祺瑞、刘冠雄为首的北洋派系,主张与台湾谈判,并争取能在经济和武器装备上得到台湾的援助,至于海南岛上的问题,可以先搁置,以后再说;一派以宋教仁、陈其美为首的同盟会派系则主张不仅要解决海南岛问题,还要谈一谈台湾的归属问题;而唐绍仪和陆征祥再加上熊希龄则属于中间派,他们既比较倾向于暂不得罪台湾,又对宋教仁提出的大一统民国怀着梦想。

这个会议开了2天,最后还是唐绍仪和陆征祥打破了僵局,他们两人一致同意先抛开什么地位、历史原因不谈,只谈现状,先解决好现实存在的问题,再说其他。由于唐绍仪和陆征祥的突然表态,原来2对2的局面顿时变成了4对2,紧接着财长熊希龄也表示支持,宋教仁和陈其美也无力回天,只得同意了段祺瑞提出的主张。

陆征祥这次来台湾,就是准备按照段祺瑞刘冠雄提出的主张,准备和台湾建立一个比较友好的关系,然后就贷款和武器购买问题再进一步协商,至于海南岛问题,可以提一提,但是不在这次访问的目的之中。

随着舷梯落在码头上,陆征祥也暂时先收起自己的思绪,整理整理已经很笔挺的西装,又扶了扶头上的礼帽,在陪同人员的护送下,缓步走下舷梯,来到了码头上。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陆征祥的脚刚沾上码头,就听见一阵乐曲和歌声从码头内传来。

按照当时欧美的外交礼节,当访问国的使节抵达被访问国时,被访问国家应该首先奏响访问国的国歌,可是这首歌曲却不是中华民国的国歌,但是陆征祥听着却很熟悉。

“这是孙文在位时,暂定的国歌。”

旁边的一名陪同,显然对国内的了解要比陆征祥更详细,看到陆征祥有些发愣,赶紧在他耳边悄声说道。

“哦,我说听着耳熟呢。”

陆征祥赶紧挺了挺胸,在陪同人员的簇拥下,缓步向码头上迎接的人群走过去,而这时,从迎接人群中也走出2个人,向着他们走来。

这两个人都是40多岁的中年男人,个头一高一矮,走在前面的陆征祥还有些印象,虽然当时在德国就远远的看了一眼,但是这个大高个,瘦瘦的脸,细小的眼睛和那一头非常非常短的头发都让陆征祥第一时间认出了这就是台湾的总统,前台湾巡抚刘铭传的三儿子,刘芾。而走在后面的人陆征祥不认识,就只能等着刘芾来介绍了。

“哦,欢迎陆总长来台湾访问,我来介绍下,这是台湾的副总统,刘大贵先生,来,这边请,我们上车聊。”

刘芾很随意的扶着陆征祥的小臂,两个人一同往码头上停着的几辆黑色轿车走去。

陆征祥虽然以前见过一次刘芾,不过两人并没有直接交流过,这次是两个人第一次说话。这位刘总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没有一国首领的气度,让人感觉着像一个在茶楼里约见客户的商人,而且他的眼睛很细,很长,皮肤略显黑色,再加上那双黑黑的大手和一口非常奇特的官话,怎么看也不像一国之首。

刘芾和陆征祥一起上了一辆车,车厢里很宽敞,座椅不像是普通汽车的座椅,而更像沙发,在司机的椅背后面还有一个小柜子,陆征祥看到刘芾伸手从柜子里拿出了一瓶红酒和几个杯子,并亲手摸到了杯子和酒的温度,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个就是在欧洲很流行的冰箱。

刘芾看到陆征祥有些好奇的看着座椅上、冰箱上、和司机方向盘上的徽记,就说道:

“陆总长常年旅居欧洲,对汽车肯定很熟悉,但是您肯定不认识这个牌子的汽车。”

说着,刘芾指着真皮座位上的一个小标记。

“恩,美国的山德鲁、福特、意大利的蓝旗亚、菲亚特、德国的本茨我都做过,但是我确实没见过这个牌子的车,看车型有点像美国的山德鲁汽车,但是看这个标记,有点像咱们的长城,难道是台湾自己组装的?”

陆征祥开始像读教科书一样说了一大堆牌子,然后忽然很惊讶的说。

“陆总长好见识,好眼力,这个确实是长城,而且还是兄弟我亲自画的,不过您说错了一点,这个车是台湾生产的而不是组装的,它确实和山德鲁轿车很像,那不是因为我们剽窃了美国人的设计,而是因为山德鲁汽车的设计是由台湾工程师完成的,而美国人只管按照我们的设计生产。”

刘芾转动着手中的酒杯,非常自豪的介绍道。

“看来我有点小看台湾啦,刘老巡抚后继有人啊。”

陆征祥听完刘芾的话,没有怀疑他这是在撒谎或者吹牛,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这种问题上撒谎或者吹牛都是毫无意义的。

“恩,不光是你,包括欧美各国,也都小看了台湾,陆总长舟车劳顿,先去我的总统府休息一天,明天我陪着总长去转转,好好看一看台湾的变化。”

刘芾伸出杯子,和陆征祥碰了一下。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今天就去看看,另外,我这次来只有3天时间,我想多看一些地方,和总统先生多聊一聊,这样我回去也好说的明白,很多问题民国政府中意见并不一致。”

陆征祥碰完杯,并没有喝酒,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好吧,既然陆总长时间比较紧,那我就舍命陪君子了,小高,通知一下机械厂,我们先去那里。”

刘芾觉得这位民国的外交总长很有西方人的特性,说话并不是很绕圈子,至少意思能让人听明白。

车队临时改变了路线,不再驶往台北市,而是左转,向着基隆方向驶去。当天,刘芾带着陆征祥一行,参观了位于基隆的台湾陆军机械厂和附近的基隆炼钢厂、发电厂、化工厂,最后入住在基隆海军基地大楼中。

在参观这些工厂的时候,陆征祥就像一个春游的孩子,不停向刘芾的问这问那,刘芾知道的尽量回答,不知道的就只能找工厂的工程师们来解答,而且陆征祥再征得了刘芾的同意以后,不仅询问,而且还做了详细的笔记,而且在傍晚在海军基地吃完晚饭以后,也不休息,特意找到了刘芾,沏上了他从běi 精带来的花茶,一聊就是半宿,最后实在熬不住了,才无奈回屋睡下。

刘芾陪着这位民国的外交总长走了好几个工厂,又聊了半宿,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心情很愉快。穿越到这个时期已经二十多年了,刘芾头一次感觉到一种亲切感,这位在民国身居高位却又思想开放的同龄人,用他那种为国为民办事的认真劲感动了刘芾,以前刘芾以为这个时代的官员们都像后世历史剧中看到的一样,个个贼眉鼠眼,狡诈无德,每天只会往自己家里搂银子,全不管国人是死是活。不过今天看了陆征祥的表现,刘芾才知道,这个时期的官员其实很可爱,他们亲手结束了一个他们看来没希望的时代,并且正在建设一个他们看来有希望的时代,不管他们的眼光长短、政治智慧高低、能力的强弱,他们都是在勤勤恳恳的做一件事,而不是说一件事。

正文 第四十七章 民国(三)

本来在陆征祥来访之前,刘芾按照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已经对这次来访定下了基调,那就是要钱给、要武器也给、海南岛免谈,不过再经过这一天接触以后,刘芾知道自己对这个时代了解的还是太少,如果不是因为条件限制,刘芾很想去běi 精看一看,他想亲眼看看袁世凯、唐绍仪、宋教仁、孙中山、陈其美、段祺瑞等等这些在后世也颇具争议的大牛们,亲身体会一下他们的言谈、观点和性格,毕竟,在书上读到的人就是描写的再完美,刻画的再深刻,也不如一个活生生的肉人面对面的和你说话。

但是,这个念头也就是想想而已,就算袁大总统举四只手欢迎自己,并保证自己的安全,刘芾也不敢去大陆上转悠,更别说去běi 精了,刘芾的一贯宗旨就是,让别人保证自己的安全本身就是一个不安全的事情。

不过,虽然不能够去běi 精亲自体会这场大革命的魅力,但是刘芾推翻了原来的打算,他打算再多帮助这些人一把,除了自己和台湾绝不参与进去这个宗旨不变以外,其他的事情刘芾觉得都可以谈谈。

“这大概就叫做个人魅力吧……我咋就没有呢?”

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