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青春往事- 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后萧部长就把孟林带到技术部的其中一间办公室。办公室共有两张书桌与椅子。

  “以后你就和陈海一个办公室。陈海,你认识吗?个子高高的,还是一名大专生,也是你们的校友。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佳。”肖部长又嘱咐道。

  “今天怎么不见他呢?”孟林问。

  “他去生产车间了。”肖部长答道。临走时,又不放心地回头瞧了孟林一眼。

  因为是第一天上班,孟林显得无所事事的,见桌上有一些资料,便翻阅起来。如此过大约半个小时,忽然门外走进了一名青年。那青年见孟 林就说道:“下班了。”

  孟林见他的身高与萧部长描述的陈海十分相似,就冒昧地问道:“你就是陈海?”

  那青年先是一怔,继而点了点头。

  6。

  由于孟林与陈海在同一个办公室,又是校友,性格爱好也十分相近,因此二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据陈海讲,公司先前的确是一家国营企业,厂址就在公司现在的办公区及其四周。前几年因为城市建设规划,这才将生产厂区迁至了郊区。而公司自前年改制以来,已经先后变卖与两家私营公司。虽然如此,但公司的境况仍然没有多大的改观。而尤令孟林不可置信的是,偌大的一家公司,竟然没有一个本科生。

  “公司怎么不招收本科生呢?”孟林好奇地问。

  “当然想找啦!可是又不愿给人家高工资。所以谁愿意来?”陈海说。

  “那公司以前招收过本科毕业生吗?”孟林又问。

  “招过。去年我们技术部就有一位,姓郑,是我们的前任部长,主要从事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那他怎么就辞职了呢?”

  “因为领导言而无信。韩部长对他说,只要他成功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并顺利投产,公司就按照纯产值的千分之五为他提成。可是待他后来研发成功后,韩部长又说那是他的本职工作,分文不给。郑部长一气之下,就辞职了。”

  “那郑部长待人如何?”

  “随和,公平,光明磊落。与萧部长大不相同…。。”据陈海讲,其实郑部长刚离开之初,韩部长是无意让萧部长代替王部长之职的。可是由于技术部里数他资历最长,再加上他那段时间又以辞职相胁迫。韩部长就只得应允。而萧部长上台后,便一改以前郑部长的作风,每有空闲,就叫上刘兴等人外出玩牌、聚餐等。陈海因为性格内向,不擅长辞令,故而渐渐被其疏远。”

  这或许就是萧部长当初再三叮嘱我要向刘兴学习的原因吧,孟林想。

  接着陈海又向孟林谈起韩部长。据他讲,韩部长原来是部队里的一名干部,转业后来的这家公司。他既担任了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又兼人公司的党委书记,公司里权力最大的人。至于公司现在的总经理,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职而已。

  7。

  转眼间半月就过去了,由于孟林对公司的现状大为失望,因此工作就懒无心肠的,隔三岔五才去一趟生产车间,这让领导心生异议。再加上他又整日与陈海形影不离的,萧部长就渐渐疏远了他。这在萧部长几次当着他与陈海的面邀刘兴一同外出聚餐时,孟林就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了这一点。

  一天晚上,孟林好奇地向刘兴问起转正一事。

  “你大概要明年三月份。”

  “为什么?”孟林不解地问。

  “这是公司的规定。从三月进厂到七月份是实习期。七月份领了毕业证后又是三个月的试用期和三个月的学徒期。”刘兴说。

  “转正后工资是多少?”孟林又问。

  “中专生六百元钱,大专生七百元钱。”刘兴说。

  “那我呢?”一旁的蔡恒插话问道。

  “你去问严峰。你们销售部的事,他比我清楚。”刘兴说着,神秘地笑了笑。

  严峰也一脸尴尬:“我都还在拿低保。”

  “低保是多少?”蔡恒问。

  “四百元钱。”

  “四百元。我怎么听说周部长上个元的酬薪一共拿了两千多?”蔡恒吃惊地问。

  “人家是什么——销售经理,从事销售工作十余年了。公司就靠他吃饭。”刘兴说。

  “韩部长不是说我们有提成吗?”

  “有啊。而且还很可观。每销售一吨产品就提取纯利润的百分之五。关键是产品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销售么?”

  “怎么就销售部了呢?”蔡恒又问。

  “产品质量差,自然就难以销售。”刘兴说。

  8。

  这样到了四月份,由于严峰业绩不佳,就被公司解聘了。而孟林则因工作积极性较差而被韩部长叫到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进行了一次谈话。

  “这段时间以来,萧部长对你意见很大,说你不主动和他交流。”韩部长说。

  孟林极力敷衍着。韩部长有嘱咐了孟林几句,就让孟林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后来孟林与陈海谈起此事是,没想到陈海也有这样的经历。

  “去年八月份,萧部长也如此向韩部长反映我的情况。后来我去找他沟通,他又连连摆手说‘不用了’。萧部长就是这么一个古怪的人。”

  或许是方式不对吧,孟林想。但心里却没有要改变的意思,因为这时,他心里已经有了辞职的打算。

  且说严峰被解聘,搬出公司的单身员工宿舍后,他们楼道上就空出一间屋子。孟林在征得韩部长的同意后,决定与次日与蔡恒一同搬入那间宿舍居住。

  在与他们同楼道的居民中,有一姜姓人家,男的四十岁上下,精神颓废,待业在家;而女的则是公司的一名仓库管理员。

  第二天中午,孟林与蔡恒正在收拾那间空屋子,那姓姜的男子出现在门口。

  “怎么,你们要换宿舍吗?”那姓姜的男子问。

  “那间屋子太破旧了,无法居住。”孟林答道。

  “那你们怎么不去外面找一位拾垃圾的人来替你们收拾这满屋子的垃圾呢?随便还可以叫他帮你把卫生打扫了。”那男子见满地是废弃的报刊和塑料瓶,就向二人建议道。

  “这些破报纸,能值几个钱?”孟林道。

  “瞧你说的,即使能换回几元钱,你们二人也可以去买一包瓜子慢慢咀嚼啊!”那男的又道。

  “可是人家会答应吗?”孟林道。

  “怎么不会?只要你们愿意,我立刻就去为你们找一名。”那男的又道。

  孟林和蔡恒见他如此殷勤,就答应了。过来十余分钟,那姓姜的男子果然从外面带回了一位三十岁上下的蓬头垢面的男子。

  “十元钱,怎么样?”那姓姜的男子指着地上的垃圾道。

  “十元钱?不行。五元钱。”那中年男子回道。

  “五元钱,你抠人。这样吧,一口价,八元钱。”那姓姜的男子又讨价还价道。

  那中年男子仍不肯答应,最终双方以七元钱成交。

  价格议定,那中年男子首先便将地上的垃圾按不同种类分别装入几个大袋子中,而后又在姜姓男子的吩咐下,将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屋子收拾完毕,这就一只手拎着一个袋子往楼下而去。

  “假如他一去不回头了呢?”蔡恒担心地问。

  “不会的,他经常在这一带拾垃圾。”姓姜的男子一面信心十足地说,一面和衣躺在一旁的床铺上。孟林见无所事事,就去洗手间打水拖地。待他回来时,那姓姜的男子已经离开了。只剩下蔡恒一人在宿舍。蔡恒见了他就红着脸说:“那姓姜的男子将我们卖垃圾的钱霸占了。”

  孟林早就我那姓姜的男子的异常举动而感到十分疑惑,此时听蔡恒如此说,心里豁然开朗,便对蔡恒说:“算了吧,就当我们把那些垃圾全部扔掉了。”

  蔡恒听,也就释然了。

  后来孟林与蔡恒正在拖地时,那姓姜的男子又出现在门口,向二人说了声“对不起”后,又迅速地离开了。过几分钟,他的内人又前来,一面往屋里瞧,一面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就离开了。

  晚上,孟林、刘兴、蔡恒、陈海等正在玩牌,那姓姜的男子又主动前来与大家搭讪,但是却没有人愿意理睬他。他就灰溜溜地离开了。过几日,同楼道的一名工人在宿舍里丢失了几百元钱,大家都疑心是他所为,故而就更加疏远他了。

  9。

  这样过去三、四日,这天中午,孟林正在与陈海在技术部唯一的一台电脑前编辑文件,公司办公室的总负责人杨主任突然叫刘兴前来通知他们开会。

  “你知道开什么会吗?”孟林好奇地问。

  “开什么会?还不是什么人才第一啊!什么品质管理啊!最终,不过是一大堆空话。”陈海说。

  会议位于一楼的一间极其简陋的屋子里。正如陈海所料,大会是由韩部长主持召开的。他一上台,便开始高谈阔论:什么公司未来十年的规划啊!什么品质管理啊!

  台下,除了孟林、蔡恒、刘娟等三人颇感新奇之外,其余的人都心不在焉的,或交头接耳,或耷拉着脑袋睡觉。

  接着韩部长又讲到人才管理。他振振有词地说:“我们将尽一切可能留住那些既有技术又有潜力的员工,比如刘兴、孟林等,至少要签十年的合同。”

  十年,又不是卖身契?孟林忐忑不安地想。

  后来韩部长又提到公司近两个月来的销售情况。他首先将销售部的人员批评了一番,接着话锋一转,表示只要销售部的员工每个月如期完成他们的销售定额,公司将为他们增加提成等,销售部的员工都不屑地笑了笑。

  大会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就结束了,随后大家回到各自的办公室,等待着下班时间的到来。

  10。

  随着时间的推移,孟林留给领导的印象就越来越差了。由于他常常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看书,这让领导对他的工作态度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更甚的,一天上午,孟林随陈海去生产厂区时,正逢厂里停电,二人未经领导许可,就偷偷地外出游玩。在他们返回公司时,正巧被韩部长和萧部长遇见了。萧部长当场将他训斥一番后,就怒气冲冲地与韩部长驱车而去。这让孟林感到大事不妙。果然,一天下午,孟林正在办公室里看书,蔡恒忽然神色慌张地走了进来。并对他说:“老孟,刚才程经理在我们办公室里还提到了你。”言语之间,带着某种担忧。

  “那他怎么说?”孟林惶恐不安地问。

  “他说你整天带着办公室里,可见对你很有意见。难道你不担心吗?”蔡恒忧心忡忡地说。

  孟林心里一沉,继而释然地说:“不担心,因为我已经有了辞职的打算。”

  蔡恒见他不以为然,又逗留一阵,就离开了。

  而与此同时,公司的境况也越来越糟糕了。在实验室里成功研发的产品配方,在生产车间却不能生产出同等质量的产品!公司领导为此都束手无策。员工中间也产生了一些不小的传闻和情绪上的波动。

  一天下午,孟林去生产厂区时,就听见一名年青的机修工与一名年长的电工师傅谈起公司近一个月来的销售情况。

  “老代,你听说么,公司这个月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整个月只销售了二十余吨产品。”年青的机修工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