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腾达:闻香升迁录(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腾达:闻香升迁录(全本)- 第3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怎么懂那么多?”萧何吏的眼神复杂起来,心里百味杂陈,对陈方凌有感激,有惊异,也有钦佩,心里隐隐产生了一个念头,或许这并不是个单纯幼稚的女孩。

  陈方凌的脸上确实没有了往常幼稚的表情,皱着眉嘟囔着:“乔局长喜欢什么呢?字画?化妆品?”边说边摇头:“都不像,……钱吧!钱好一些!”

  萧何吏默默地给陈方凌夹了一筷子菜:“先吃饭吧,我再好好想想,如果真需要钱,我会找你。” 。 想看书来

幕后博弈
随着竞争日期的临近,局里充满了剑拔弩张的火药味,各方面的小道消息漫天飞舞,也弄不清谁真谁假。当然,所有的消息主要集中在朱兆强和李青云两员大将的身上,萧何吏这个小兵被无情地忽略。

  这是一场新老东州人间的博弈,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都派上了用场,有些领导甚至收到了多次两方的宴请。在这场博弈中,少壮派的李青云渐渐占据了上风,黄北区人事局居然也插手了农林局的队长竞争,并以人事局的名义下发了所谓的科级竞争基本条件,虽然是下发至全区各部门,但下发时间之巧,规定条件之明确,还是让不少明眼人看出是为李青云量身打造。

  通知里有三条规定特别引人注目,竞争正科级职务,原则上,需大专以上学历,四十五岁以下,副科两年以上。

  这样一来,中专毕业,四十六岁的朱兆强不符合前两条,而作为一般人员的萧何吏显然不符合最后一条,竞争人选只剩下了李青云一个人。

  看着红头文件,萧何吏自然是无计可施,只能是失望地微微一笑作罢。但朱兆强的反应则要激烈得多,据说当场就拍了桌子,被取消资格比竞争失败更没有面子,以后还怎么在局里混,他肯定不会束手就缚。

  很快的,包括许多的领导在内的电话纷纷打到了人事局,不厌其烦的人事局长把操作这个事的副局长骂了个狗血喷头。无奈之下,人事局最后在“原则上”三个字上做了解释,人事部门提倡干部年轻化肯定是无可厚非的,但并不是搞一刀切,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嘛。

  这样一来,得罪人的决定就必须由乔玉莹来做了,同意呢,李青云方面不满意,不同意呢,朱兆强方面没完没了。近些天来,乔玉莹被被各类说情或者邀请的电话弄的心烦意乱,虽然也预见到了一些,但作为局内部一个科级岗位的竞争,牵扯人员如此之多还是远远出乎了她的想象。

  对乔玉莹来说,这两个人几乎没有远近亲疏之分,谁竞争上都没有太大关系,但根据她的推测,李青云的把握要更大一些,因为不论是在群众还是领导,比起朱兆强,他的口碑明显好很多,而且据她收到的说情电话来说,给李青云帮忙使劲的人要更多一些,另外,更重要地是,这些人大多还依然活跃在台面上。乔玉莹思前想后,决定找朱兆强谈一谈,劝其退出竞争。

  谁料朱兆强听完,头立刻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乔局长,我必须要参加竞争。”

  乔玉莹叹了口气说道:“老朱,依我看,你争也没多大希望。”

  朱兆强勃然而起:“乔局长,我即便争不上,我也要争,被人把资格取消算怎么回事!那局长办公会还不如一开始就别提名我,那样我也不会这么难堪。”

  谈话不欢而散。乔玉莹无奈,只好去找分管区长姚子辰。

  姚子辰也没有料到一个小小的科级竞争,竟然搞得动静这么大,给李青云帮忙的电话打到他这里的也不少。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先给朱兆强报上名,挽回一些面子,然后让他在竞争后期主动退出,直接任命为执法二队的队长。两个人达成一致意见后,姚子辰亲自给朱兆强打电话做思想工作。

  朱兆强见自己最倚重的人居然也说了话,心里清楚逆势不可为,只好不情愿地同意了。

  就这样,文件上的原则被突破,朱兆强顺利地报上了名,而萧何吏也被稍带着具备了竞争资格。从有资格到没资格,又从没资格到有资格,远远地站在一旁的萧何吏身不由己地被变幻的风云卷起放下又卷起。

  萧何吏怔怔地看着这一切,眼睁睁看着红头文件的字个个如铁钉一般,又眼睁睁看着铁钉一颗颗如豆腐渣一般,心里很是感慨,在心中一直认为代表权威和不容侵犯的红头文件,居然也可以如此儿戏,一时心里很有点灰灰的感觉。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笔试初胜
一切都在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朱兆强被任命为二队队长,从而退出了竞争。

  对单位大多数人看说,这一系列的变化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但局内人却是一个个心如明镜;。

  萧何吏当然不能算做局内人,他的一切消息除了任永书和冯连财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以外,其余几乎全部来源于陈方凌。陈方凌把听到的或真或假的消息不加分辨地一股脑传递给萧何吏,使得萧何吏的心情也随着消息的好坏而起伏不定,忽而飘上云端,忽而摔在地上,当然,摔的次数远比飘的次数的要多得多。有时候,在一个小时内,心情就能完成数次转换。萧何吏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度日如年,他隐隐有些后悔,本来就没希望的事情,弄的自己如此煎熬,虽然输了没什么,但输的太难看毕竟不好。

  就在萧何吏还没拿定主意是否到局长家里坐坐的时候,竞争已经不疾不徐地来到了面前。

  为了将这次竞争搞地更正规,更好看,正让群众满意,局办公会决定将竞争分为四步:笔试、面试、群众打分、领导打分。

  底气很足的李青云只是一笑而过,并不十分介意,萧何吏自然也不会有异议,他只是案板上的白条鸡,只有任凭随意摆弄的份,更何况这样的程序也并没有伤害到他。

  一个阳光很好却依然寒冷刺骨的上午,笔试开始了,进小考场前,李青云依然很和蔼很亲热的样子,拍了拍萧何吏的肩膀:“兄弟,多让让哥哥。”

  萧何吏点头笑笑,没有说话。

  笔试只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李青云几乎没放在心上,甚至提前搞到的几份模拟题他也没怎么细看,因为阅卷的正是人事局职称考试科的哥们。

  很快,两个人就交卷了。时间尚早,而且只有两分考卷,人事局的一个科长就很随意地说现场阅了吧。任书记接话道好啊,正好我也看看咱局里才俊的答卷。

  科长有点后悔,不过也没往心里去,李青云已经提前知道大部分题目了,应该不会太差。但随着一道题一道题的阅着,科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个李青云,看来考前根本就没看啊,有心想给他将错就对,但任书记还笑嘻嘻地在旁边看着,心里不由一阵气恼,都是你自己找的,怪不得别人。一念至此,手下便不再留情面。

  成绩很快出来了,李青云四十三分,萧何吏八十四分。成绩没有公布,表面上只掌握在了乔局长、科长和任书记手上,但还有一个人也已经知道,那就是李青云。

  中午的时候,科长偷偷地把李青云约到个偏僻的地方,把笔试成绩告诉了李青云,并着实地埋怨了他一顿。

  李青云心里窝着火,还埋怨我?这么点事都处理不利索,人事局独立阅卷哪会发生这种事?要放平时,李青云真能骂科长一顿,这么大的事处理的这么儿戏,不过在这个关头,还是别计较了,自己也有责任,他拍了拍科长的肩膀:“兄弟,别多说了,下午的面试怎么办?”

  科长从兜里拿出一张小纸条,动作极小地递给了李青云:“这是下午的面试题目,为了让你拉大分差,专门新换了很难的题目,你必须好好准备了,笔试落下的分数不少。”

  李青云点点头:“打分的时候就靠你们了。”科长笑笑,打了胜利的手势:“放心吧,让形势逆转。”

形势逆转
下午的面试,形势果然发生了逆转。

  萧何吏的少年时代曾经遇到过一位极其不负责任的老师,那次面试的失败在他心里留下了浓厚的阴影,使得他对面试一直有种莫名的恐惧,当年放弃考研,担心面试也是其中一部分因素。没想到,人生何处无面试,该遇到的永远也逃不过。

  萧何吏坐在长条会议桌的一端,对面是三位人事局的面试考官,乔局长、任书记、苏银祥坐在会议桌的右侧,冯连财、刘文正和陆春晖坐在会议桌的左侧,外围是靠墙而坐的密密麻麻地百十号单位人员,整个房间的目光都聚集在萧何吏身上,

  这是萧何吏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阵势,心里不由开始有些发慌。面试还没有开始,手心里已经纂出了汗水,心也怦怦地跳着,仿佛要从胸口蹦出来。

  面试开始了,人事局的人员给了萧何吏一个密封的信封,萧何吏打开一看,是两道关于执法的问题:遇到情绪激动,暴力抗法的人员如何处理;执法中,与领导意见不一致,你会怎么做?

  看着两道题,对执法几乎一无所知的萧何吏脑海中霎时一片空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萧何吏头上的汗水慢慢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刘文正忍不住提醒:“可以先在纸上列个大纲。”

  萧何吏条件反射般地从桌上拿起了笔,但那支笔却艰难地停在空中,始终落不到纸上去。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萧何吏难堪地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科长咳嗽了一声:“三分钟考虑时间到,请答题。”

  萧何吏抬起来来,看见几道满含担忧、焦急和鼓励的目光射了过来,心里略略安定了一下,开始了答题。尽管极力压制自己的紧张,想保持一种平稳的语调,但从嘴里蹦出的话还是显得有些磕磕巴巴甚至有点走调。思路虽然大致也算有条理,但效果上却大打折扣。

  随着一句:“回答完毕”,这场煎熬总算过去了,萧何吏站起来鞠了个躬,便低着头走到靠墙的一个位置上坐下来,即便这样,他也能感觉到许多讥笑和幸灾乐祸地目光射过来,脸上不由火辣辣的发烫。但这些还不是让他最难受的,真正让他难以承受是那几道充满了责备和失望的目光,

  李青云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浅浅地与评委打了个招呼,很洒脱地坐在了萧何吏刚才的位置。还没答题,就单凭这份气定神闲,就已经远远地把萧何吏比了下去。

  虽然对这两道题目及回答要点早已烂熟于心,李青云还是装模作样地瞄了几眼。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说,这种情况是在我负责的水政和林业执法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开场就显示了自己丰富的执法经验。

  “首先,要降温,也可以说是灭火,就是先让被执法方情绪稳定下来……第二……第三……”语言通俗简单,条理极其清晰,既全面又有深度,而且还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想我首先会向领导表明我的想法,如果领导采纳,我不会沾沾自喜……如果领导拒绝采纳,我也不会有抵触情绪,会坚决贯彻领导的……”这些内容基本与萧何吏相同,只是说的更流畅一些。

  “但是,以上的这些都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领导的意见是不违反原则的,如果违反了原则,那么我会坚决力争到底,决不妥协。”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