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血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龙血续-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羽兄,不知炵关之战双方兵耗如何?特别是第二次龙廷合围,那忠昭王麾下损失了多少兵将?”战报至此,我开口问询,金羽守将接口应答,他说他等因心存诱敌佯败之意,虽不敢过多杀敌,然又怕炵关失守,假戏真做,故而在忠昭王攻入第一道瓮城时,未敢作太多反抗,不过至第二道瓮城时,金羽将官消减了龙廷近近千兵力,还伤了嗣王裨将,大约前后作战反差较大,忠昭王起了疑心或未可知。

    嗯,也许吧。

    兵贵奇诡,进退有度,这其中“度”字,的确难以拿捏,哪怕是稍有疏漏,即会让对方察觉端倪,功亏一篑,不过事已至此,忠昭王既然心生疑窦,只怕他此番弃炵关转往荼口,指不定亦有试探之意。

    听毕战报,我思绪良久,而金羽王一旁沉吟,却道,“龙廷嗣王用兵不俗,弃炵关而先奔粮草大营,难道说那厮竟已预料到本王欲屯兵荼口,故此先切了后路,断了粮草,然后再合围炵关?龙衍,你觉得本王是否该立时传令炵关守将,分兵救援?”

    “不可”,金羽王言至此,我急急阻拦,“金羽兄,万万不可,依我看来,忠昭王此番用兵荼口,意在试探,你若急于分兵救援,则说明荼口之重甚至重过炵关,试想,你若止有一两万守军,怎么有可能分的出数量可观的援军?再者,而今炵关守备四万,即便是你四万大军倾巢去救,万一忠昭王杀个回马枪,这下不是你诱敌深入,反倒成了他诱敌出城,四万对十万,若无雄关固托,必败无疑。”

    言至此,我心下考量,愈发明了那应夔用意,这一次佯攻荼口,若是能成功诱出金羽门炵关守军,自然最好,若是金羽将官不为所动,那么他便真的去打击荼口,斩灭屯兵屯粮意图,到时候金羽数十万大军至,粮草先毁,肯定不能在前线久耗,如此这般,非但绝了金羽反扑渭南之心,甚至还真能造就战局改变,炵关不稳,天哪,如此计策实在高妙,看来这嗣王阁下,或者说那位指点应夔的高人,还真真不容小觑。

    冷静下来,再看今时应夔行军之态,不疾不徐,想必首要盘算的还是诱敌出城,至于守军近五千的荼口,蓦然之间竟变的极为重要,事态片刻不容耽搁。

    “金羽兄,二十万援军何时能够抵达炵关东西两翼?”

    脑中思虑种种,回过神来我忙一问金羽王,而金羽王语带忧虑,沉声答道,“至少旬余。”

    形势不容乐观,炵关增援不得,荼口失守不得,一时半刻我努力沉下心思,再开口只道,“金羽兄,荼口城池虽不大,不过胜在守城制式一如炵关,易守难攻,如今境况,唯有坚守荼口方能决定胜局,一旦坚持到东西两翼援军至,哪怕就近荼口灭杀应夔十万大军,亦有胜算,金羽兄,荼口守将是哪位?五千应对十万,你可有把握?”

    五千对十万,兵力实在悬殊,可是炵关守军万万不可出走,甚至就连附近的璞阳一万兵马都不可擅动,因为擅动意味着主力被分割,唯有死路一条,那么守荼口,这一场硬仗……

    “金羽兄,我希望能够夜赴荼口,赶在忠昭王进攻之前,好好守住这旬余时间,兵贵精,不贵多,古时兵家论攻守,俱道有良好城池固托,五千对十万,并非全无胜算,金羽兄,你让我去荼口,我一定有办法替你守住这十天,你信不信?”

    我一语请战,其实有些托大,然如今境况,唯此路可通,按说早年山间,我熟读兵书,不足的是从无实战经验,谁料想如今这么快便遭逢大战,嗯,那我一定要倾我所学,相助金羽兄。不过此刻我想的理所当然,奈何金羽王一闻我言,当即否定,他一把将我摁坐于大帐中,连声道,“不行,你眼睛不方便,带你来前线已然不妥,万一那荼口失守,这,这太危险了!”

    我几番请求,金羽王几番不允,到最后我无奈至极,连连摇首,“金羽兄,国事为重,战事要紧,今天我既然请求前去,则必定有应对之策,你又何故如此担心?你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荼口到底能不能守住!一国之君,一族之首,尤其领军在外,杀伐果决,刚烈悍勇不可缺,若是金羽兄你真正信任我,那你就放心,只需要派心腹裨将随我前行,赐我调度令牌,荼口坚守,决计不会破城!”

    言至如此,金羽王好似被我一语点醒,他勉强同意我前往荼口,助驻军守城,但是却坚持随我一同前往,而我闻此当下大惊,“金羽兄,你是一族之首,此战凶险,你怎可轻易涉险?”

    “龙衍,必胜把握可是你说的,那本王随行,又有何不可?”

    实在没有时间再争口舌长短,金羽王最终坚持与我一同前往,奔徙途中,他拒绝听我劝说之辞,连连直道,“龙衍,本王意决,不要再劝了。如今这等战局下,本王怎么舍得让你一人身陷凶险,必胜把握可是你说的,再者本王亲临荼口,众将必定志气大涨,这是上策,好了好了,我们走夜路小径,可千万不能碰上龙廷大军……”
40守荼口
    轻骑夜行,避人耳目,我与金羽王及少数侍从连夜自炵关出,绕道小路前往荼口,途中我等于山崖上远见龙廷大军夜营扎寨,我因目盲无法细看,而金羽王正是在一旁低声道,“龙衍,应夔十万行军,看阵势倒好似月轮反向,看来你所料不错,他果是想引我炵关守军出城,迂回奇袭。”

    嗯,军行呈偃月配置,形似月轮,其双翼兵力雄厚,善于包抄迎敌,而月牙内凹处则该是中军大帐,不过今时龙廷行军呈月轮反向,则说明双翼包抄在后,意在迅速转向瓦解后来追兵,的确,这等阵形意不在攻城荼口,反倒更利于阻截炵关援兵。

    山崖上我与金羽王几句交谈,当下疾行往西,我等一路藏踪匿迹,终于在黎明时分由僻径赶至荼口。荼口城小,守城将领坚壁清野,如临大敌,此刻不待金羽王入城,那守将已疾步来迎,一礼后连连道,“王爷,你怎么自己来了,炵关援兵呢?”

    五千应战十万,未战时这将军已然心慌胆怯,实在不妙,而金羽王听后方欲答话,大约正想道出实情,告诉他旬余来荼口死守,并无援军,而我心头一闪,不及金羽王言出数语,即刻打断道,“哎,这位将军不必担心,大军来援,不日即至,然荼口为屯粮重地,王爷放心不下,故此亲临此地,以助将军守城声威,好了,王爷一夜疾行,龙廷大军说到即到,将军还不将荼口守备简略言述一番,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能够严加布防?”

    话音落,金羽王不解,不过此刻并无表态,而那将军听我抢话,他不识我身份来历,当即只问道,“王爷,不知这位公子……”

    “龙衍公子乃本王至交,更是本王救命恩人,他精通武略兵法,今时守城荼口,有许多地方,本王俱要仰仗于他,好了,还不快快带本王前往城楼,查看布防?”

    金羽王简单数语,略作陈述,自此后我与他随这守将查看布防,那将军道荼口城小,距城方圆二十里内坚壁清野,连水井俱投了剧毒,决计不给敌军以半分据守驻扎的机会,而城外一道护城壕,三道瓮城,城墙与炵关制式相仿,除却四方角楼,又临时搭建了许多楼台,只可惜兵力人力不足,实在没办法布防再多了。

    我与金羽王听毕守将汇报,我颔首心有计较,后至避人耳目处,金羽王却是一把拽过我衣袖,略见疑惑道,“龙衍,方才你为何阻止本王说话,本王既已亲临荼口,若告知守城将官并无援兵,不是更能激励他等破釜沉舟,坚守阵地么?”

    金羽王想法倒也没错,不过如今情况实在另有他故,“金羽兄,我曾听你说起过这荼口守将名唤馈三足,他出身寒微,在军中原也只是个运粮官,后来在你父亲亲征龙廷一战中,因及时救援立下军功,这才慢慢升任一方太守”,言至此,我略作停顿,摆摆手又道,“金羽兄,恕我实言,方才只一句,我直觉这位馈将军性格怯弱,畏强退缩,此番五千对阵十万,坚守荼口他根本连一丝信心都没有,再说如今状况,若你未曾亲临,是我一人托亲令前来,那还能托大威吓,告知他等不破釜沉舟即是死路一条,可如今你身在荼口,我必要保你万全,万一话说过了头那馈将军心生投降之念,你想想看,有你金羽王在侧,他一命足可保,所以方才,我谎称援军不日即到,只想稳住他死守之心罢了。”

    我一番言语自有考量,反正这会儿那馈三足见金羽王亲临,又有援军赶至,想必他心中有底,守起城来自不会再有重重顾虑,胆怯退缩,而今时金羽王听我分析,片刻未语,许久直叹道,“龙衍,你这等缜密心思,为保本王万全,本王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言毕好生感怀,而我闻此一笑,“哎,金羽兄别再感叹了,若不出意外,今日黄昏龙廷十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你该传令兵士们养足精神,严阵以对,更要征集城中百姓,以备战后增补,好了,若无他事,我想先休息片刻,黄昏时记得叫我起来,可好?”

    ——————————————

    一觉醒来,正值黄昏,龙廷大军果然兵临城下,据金羽王说今时荼口外围火光点点,那忠昭王并未遣人叫阵,甚至军队阵形尚未改变,依旧呈反月轮状,咦,忠昭王围荼口而不攻,难道他对诱敌出炵关还没死心?

    若他一厢情愿倒也罢了,等个三五旬余,到时候真正后方援军至,应夔决无招架之力,金羽门倒可以一举灭杀龙廷大军,北向渭南,奈何兵不厌诈,今时这忠昭王心里到底在盘算些什么,不得而知。

    虽然平素作战多在白日,然如今对方用意不明,更兼夜色隐映,万一应夔以奇兵夜袭城墙,那可就大事不妙了。思至此,金羽王不及我出言,只先一步笑道,“龙衍,自古兵不厌诈,夜来守城更需谨慎,你放心,方才本王已经传令馈将军,命其备下火炬,以炫目火光封闭城头,也好断了龙廷乘夜幕单兵奇袭的念头。”

    对,正该如此!

    金羽王虽不比其父金羽侯好杀伐征战,所向披靡,不过这些年来他执掌金羽门,实力步步增长,若论权谋斡旋绝对世罕有匹,虽然目前四方诸侯,包括龙廷下各路权贵,金羽王似乎鲜少亲临征战,不过在我看来,若论起武略兵法,他也决计不差。

    城头火光起,应夔帐下仍旧平静,此一夜相安无事,翌日那馈将军只好似一夜担惊受怕,早早又来问道,“王爷,炵关距荼口不过才百余里,骑兵奔徙,不用两日,应该能到了吧?城中粮草,可千万不能有失啊。”

    馈三足几多忧虑,金羽王心生不悦,而我一旁敷衍几句,倒未料此刻辰时方至,对面敌营中突然鼓声震天,大军阵形短时急变,月轮相向,正是攻城之兆。看来这龙廷大军,果然不能有丝毫怠慢,而今时情境,想必应夔久不见炵关援军,已迅速判断出金羽王无意围救荼口,故此转向攻城,但求速战速决。

    忠昭王麾下兵士改换阵形,短时内十万大军调度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