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仙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古仙真- 第10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固所愿尔,不敢请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涯何处是归途】………

    接上一章

    江枫消失了。消失的没有任何的痕迹。这是一个很难想象的事情。结丹期的修行者固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在这个时代,结丹期的修行者就是绝对力量的代表。这种力量甚至能够游离在国家的体系之外,虽然因为人数太少加上本身修行者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让他们的力量大打折扣,但是游离在国家体系之外本身所代表的实力,就已经是一个让所有知情人夜不能寐的事情了。

    江枫消失这样重大的消息,李上将没有过多久就知道了。而李上将知道了,最高领袖也自然知道了。这个消息让他的感觉十分的复杂。作为一个大国的领袖,最高领袖本人要处理的事情十分的多,能够让他挤出本来就已经显得很不足的休息时间来思考江枫的事情,实在是不容易的。对于他来说,江枫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十分的复杂,他是第一个被真正纳入政府体系的结丹期修行者,江枫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那样一种他无法掌握的力量被整合进他手头现有力量中的一种可能,即使这个可能十分的渺茫,但是也算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可是江枫消失了,这让这种本来就脆弱而渺茫的希望一下子断绝,但是在同时,也表明了结丹期的修行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信号。

    这样微妙的感觉,让最高领袖不知道该如何决断这个事情。他当然知道,作为一个领袖,他自然不可能保证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但是他必须果断的作出决定,即使是错误的决定,也比没有决定模棱两可要好的多。可是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做。苦思了一个晚上,最高领袖拿出笔,在一张空白的稿纸上写下:“此事情由九处负责,尽一切可能配合在英国的同志。但是。不能牵涉到国家。”想了一会,最高领袖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将命令装到了一个牛皮纸袋地信封里,叫秘书转交给了李上将。

    而这个时候,远在英国的叶轻眉并不知道,江枫失踪的问题已经让最高领袖一夜未眠。她并没有觉得这个事情跟政府这样的组织有什么关系。在她看来,修行界的事情就是修行界的事情,虽然江枫地失踪肯定跟英国政府手下的那些高手有关但是说到底,政府是政府,修行界是修行界。修行界的事情,只能由修行界来解决。

    不过现在她却觉得有点麻烦,因为她入境并不是那么光明正大,事实上他们一行人都是如此,毕竟是来偷东西的。那种偷盗之前先个帖子的笨贼只有在漫画里面才会出现,现在她当然不能用修行界的身份去和英国人叫板。至于江枫,他的失踪,金丹子肯定会难过,至于其他人,只怕就未必了。

    不管怎么说,江枫的出现都是打破了华夏修行界的现有力量分配,在她从青丘出来之前,爷爷就曾经反复地嘱咐她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就是因为本身修行界就是个很保守的***,这个保守并不单单是体现在对于外界的神秘上。

    看着眼前的巫师和那个血族的家伙,叶轻眉陷入了沉思,很显然,这些力量都是她可以借助的,他们和英国的修行界并不是怎么对盘。看到他们居住在地下就知道了,虽然这个地下建筑的很好。很优秀,但是人并不是穴居动物,即使这个地下的宫殿如何的繁华奢侈,人还是喜欢活在阳光下地,即使是这些黑暗巫师也不例外。可是应用这些力量的话,却让叶轻眉心里没有底。虽然她有爷爷给他的印鉴可以让她指使这些力量,但是合作的基础总是实力上的对等的。现在叶轻眉地实力明显是处在不利的地方。想了一会。她决定从国内搬几个救兵。金丹子地春风观自然是很好的助力,而关山月的风门。也不能让他们清闲了。虽然英国的修行者可以用叶轻眉并不了解的方式让江枫消失,但是他们也不可能毫无伤。既然要闹,就索性闹的大一点。留情不出手出手不容情,叶轻眉已经准备好给英国修行界一个让他们以后只要一想起来就会在睡梦中惊醒的教训了。

    而这个时候地江枫,却彻底地陷入了混乱之中。这是是唐朝,是那个在历史上出现了无数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让无数华夏人即使在千年之后仍然无比自豪,让无数外国人在千年之后仍然无比崇拜地强盛的国度。一代文豪曾经感叹,好诗都让唐朝人写完了。而书法,欧颜柳褚,风格各异均为一带宗师。在这之后,也仅仅之后宋朝的米黄苏蔡和元朝的赵孟才能与其抗行而稍稍落后。这是自汉朝以来的有一个文化的高峰,处在世界顶峰的华夏,在这个时代,是真正的一览众山小,是山到绝顶我为峰。

    曾经有无数的人,在梦中曾经向往着这个时代,而江枫在知道自己真的身处了这个无比瑰丽无比绚烂的时代之后却郁闷了。他无法不郁闷,凭借他的修为,不管是给那十三个骑士搞到如何远,如何偏僻的地方,即使是非洲的草原,美洲的原始森林,江枫都有信心能够回到他熟悉的地方,只不过用的时间不同而已。可是现在,在唐朝,江枫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穿越时空,这是很多人的梦想,仿佛一个现代社会的失败者只要穿越了时空,就可以呼风唤雨,然而江枫并不想穿越时空,他压根就从来没有这样的**。江枫不算是什么成功人士,但是他也知道,一个现代社会的失败者,即使穿越了时空来到了过去,也不会成为一个成功者,除非他自己改变。而能够在过去成功地人,在现在也一样可以成功。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生活潦倒的大有其人,论文章,《红楼梦》可以算是文章中的绝顶了,可是曹公却生活窘迫,只一间草房而已。就算是在唐朝,这个诗歌的鼎盛时代,按理说,有了好诗作就可以平步青云的时代,诗人应该是最幸福的。可是,就是在这个唐朝,这个李杜诗篇万古传的年代,李白有志不能伸,而杜甫,却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传世,论才华,这两人无不在诗歌艺术的顶峰,可即使如此,他们的生活也算不上幸福。凭什么一个穿越者,一个拾人牙慧的庸才,就可以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滥竽充数?

    不过,有一点那些穿越小说倒是没有说错。拿着后人的名篇倒是可以作为进身之阶,类似于江枫年代的文凭一般,江枫怪异的出现自然让人有点提防,而他这个在后世十分朴素寻常的型,在这个年代,其标新立异,不下于现世青年人染怪剪如鹦鹉状的型。不过在江枫趁着一晚月明的时候心有所感,随口吟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时候,同行的那个家伙顿时改变了对江枫的态度,变得亲近起来。一来二去,倒是让江枫知道了,此人名王佶,倒是长安人氏,修道却是在峨嵋山,这次出来,是他和他师弟两个游离,突然在这个地方感觉到有怪异而强烈的元气波动,一道银光气冲斗牛,怀疑是有宝物出事,才跑来看看的。可是没想到遇到其他的高手阻截,却让师弟身陨了。对了对时间,江枫知道,这个所谓的宝物出世应该就是他降临的时候出现的异常现象了。

    这个时候,他也只有跟着王佶回到峨嵋,据说王佶的师父,已经是元婴高手,说不定,他有办法可以知道江枫回去的办法。

    到峨嵋,在这个时代,最舒适也是最普通的方法,就是乘船,顺着长江直下四川,这几天,江枫也知道,自己出现的那个森林大概就是有名的神农架了,不过在江枫的时代,神农架是绝对没有这个时候那么广大的。

    江枫和王佶运气不好,两个人到渡口的时候,已经没有去四川的船了。而王佶虽然是个修行者,但是在唐朝,修行者并不是很罕见的,不提那些仙人传说就说王佶的师父一个普通老道都可以修到元婴,就可以知道了。

    关键的时候,诗词的作用倒是凸现了出来。江枫本来学的就是历史,那些名篇什么的,他可是背诵了不少,随便挑了一,借着修行者强大的肺力,带着共鸣吟了出来,不但得到了满堂彩,同时还受到了一个富有文人的邀请,让他们搭着他的船一起同往四川,不过那个时候,四川还叫剑南。

    “江兄,前方不远便是当初周公谨大破曹孟德水军的赤壁了,今夜月圆,不如我们一起唱筹共饮如何?”

    说话的是那个富商,名字唤作周良栋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涯何处是归途 中】………

    这里不愧是唐朝,即使是客商走卒,都可以尽情的讴歌。作为一个现代人,这是不可以想象的,如果说唐朝是一个诗歌的时代,那么江枫所处的时代,勉强可以称为流行曲的时代。江枫会的那些个什么流行歌曲,即使是号称什么中国风的青花瓷,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不过是俗词俚语,更别说文理不同之类的了。江枫当然想拒绝,可是他却不能够。在这个时代,如果不会一两句诗词,就好像江枫初到贵境赤身**一般,而赤身**却还情有可原,毕竟英雄也有落难时,但是不懂诗歌,那却是在精神上,在格调上不着寸缕了。白乐天问诗于老妪,故是求其浅俗,可是,即使一乡间老妪都能听懂诗篇,可见在唐朝若是不懂诗是何等的浅薄了。

    顺江而下,清风阵阵,天是透亮的,硕大的圆月挂在天际,点点的繁星与月交辉,船舱中觥筹交错,一句一句的诗篇,在酒酣耳热之间信手拈来,而江枫只有默默,这一副文人画上常见的景象,出现在了江枫的面前,却是这样的自然,这样的率真。王佶这个修行人士也能随口吟咏诗篇,江枫却只能默默了。

    邀请自然是有的,但是江枫却没有话讲,不学诗无以言,江枫算是深切的体会到了,他不是没有想过,随便从那浩如烟海的诗篇中偷来一两应景,学历史的,对于诗篇即使没有下大力气,记得的总是不少。但是江枫却没有了说话地兴趣。在这样的喧闹中,江枫突然感觉到了寂寞,这个时代,这个地方,这些布置,这些衣着,这些菜式,这些礼节,这些言语,滴滴点点都让江枫觉得无比的疏离。无比的隔阂。

    好在,江枫曾经在王佶面前不经意的念了一李白的诗,虽然文辞浅显,意境却是颇佳,倒也没有让人看轻,只不过在王佶道出之后,大家知道江枫大概是思乡了,都没有怎么勉强。

    行到半夜,酒酣耳热之际,看到大家都有点醉意。江枫一个人从船舱里出来,独立在船头,看着船下不停流动的河水,还有天边的一轮明月。他记得,当初他和那十三个骑士作战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而这个时代却还是八月十五月正圆,江枫突然不知道怎么想到了苏轼。那个时候他和友人同样月夜泛舟,同样在一个所谓的赤壁,那个时候地苏轼,是不是也如自己现在一样寂寞呢?满腔的报复,却给贬斥到了黄州,行动都不得自由,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他也应该是寂寞的吧。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