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下来是每天五百多!也就是一天能挣小半头猪钱!用老太太的话来说这怎么花的完哦。可钱就这么花完了,就是这么不经使。
晓晓每个月要给三千,房贷得四千,交通费、手机费三四百肯定不止,应酬回请同事朋友包红包之类,至少也得有个五六百。还有老家那笔,就是个定时炸弹,每月五百的生活费是不能少的,如果有额外的开支还得另算,比如遇上建东爱东青黄不接,那自己就得替他们接上,村里的婚丧嫁娶几乎一两个月就有一次,不回去也得垫上红包。只盼老太太别再带亲戚过来了,多少能省点。
现在就好在爸妈身体还算硬朗,没得过什么大病,要真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可就真麻烦了,如今医院也成了衙门口,有病没钱你别进来。还有将来,自己也得为将来考虑,小孩的教育费,老人的养老费,医疗费。。。能怎么办,走一步算一步吧。也许等年薪再翻一番总该宽裕点了吧。还说另外再买套房,还有晓晓家的三十万,啥时候能有个头。如果晓晓能帮一把就好了,可如今她也是放手不管了。耀东觉得自己就像条湿被单,被新家和老家两头这么一拧,最后一滴水也能挤出来。
“耀东,周末怎么不能回来?”是老爷子打电话过来了。
“哦,爸,我忙啊,实在走不开。”
“村支书的事是大事,周末回来”
“爸。。。”
“回来!”老爷子一向沉默寡言,一出口就是言简意赅,一言九鼎。
刘耀东不敢再争。
又是钱(二)
“晓晓,这个周末我们回去一趟吧,村支书儿子结婚”
“行”
“真的?”
“这有什么真的假的,你付我跑腿费出行费就没问题。”
刘耀东无可奈何的看着老婆“你是不是改行当会计了”
“以前是出纳,现在是会计。”
“你要多少?”
“一千”
“算了算了,我请不起你”
村支书就是村支书,捧场的人很多,能到的几乎都到了,排场也大,炮竹放的把门槛都淹没了。
耀东家里加上建东家小囡囡,一共七口人,坐了大半桌,按老太太吩咐的递上一千块红包,村支书笑着拍耀东的肩膀“村里的大学生啊,在城里挣大钱了吧。”
一边的二叔说“耀东你这红包至少得三千,你都年薪三十万还不得包三千?”
老太太正不满意呢——谁排的位置把这爱现的二叔跟自己家排一起——又听得二叔出言挑衅,就忍不住说“他叔,咱们耀东比不得你家小子,城里当着包工头,一年一百万。你们的红包咋说也得上万吧”
二叔说“哪里,我家小子赚的钱还不都分给村里人了”故意扬起嗓门“小子说了,今年还得再招人,多招二三十个,到时候大家都去凑凑热闹,我家小子说了,不照顾自家村的照顾谁?”二叔这番话赢得周边一片叫好,当下就有不少人跑过来敬酒。
耀东捏着把汗,生怕老太太马上说要邀请全村人一起去南京看看,但眼见得老太太脸色越来越黑,但终究是憋住了。
二叔得意洋洋的坐在人群中间“我家二小子现在也出息了,大小子是包工头,二小子是小工头,他们一个高中毕业,一个初中毕业,现在手底下还管着好几个大学生咧”
“儿子啊,你要争气啊”回家的路上老太太长吁短叹。
“好啦”老爷子沉声道。
“什么好了?”老太太怒了“人家脚都踩到咱们头上了。咱们建东算是他亲侄子,凭什么村里人都去工地打工,就不找咱们建东?摆明了就是欺负咱。你这个弟弟就没把咱们放眼里。还不是眼红咱们耀东当年考上大学,他们家没一个考上,心眼就针尖这么大,记仇记这么多年?哦,当年咱们圈墙多圈了他们半米,现在报仇来啦?”
“有完没完!”老爷子提高了嗓门,老太太立时没了声响。
过了一会,耀东从车窗的玻璃上看到老太太抬手抹了一把眼睛。
“耀东,咱们家就指望你了”老太太拉着儿子的手,眼里全是期待。
“嗯”
“别说那些没用的,把正事跟耀东说说”老爷子一阵咳嗽。
“知道这次为啥非要你回来不?”老太太说
“为啥”
“咱们家想托村支书批块宅基地”
“能批到?”
“本来村里说了,拿一万块这宅基地就归咱了。可你二叔非插一脚进来,说他们给两万,这不是欺负人么。这宅基地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眼下村里都在传拆迁,要是咱能拿到这块地,到时候再一拆迁,可不就是一本万利。你说呢?”
“您的意思是咱也拿两万?”
“你爸说了,明天再去跟村支书说说看,要是二叔家再往上涨,咱就算了,你挣俩钱也不容易。你家媳妇儿又是个不争气的,半点忙也帮不上。要找个能顾得上家里家外的媳妇儿妈才放心呐”
“还嫌家里不够乱的?”老爷子听不下去了,“整天就知道嘀嘀咕咕的败坏耀东媳妇儿?你也不想想,大儿媳真不跟耀东过了,他们房子怎么办?财产怎么办?你没看电视上说离婚财产是一人一半?大儿媳再不顶事,好歹房子是她带过来的,离了婚她也得带一半走,咱们耀东还怎么过?你给他买房子?”
“那是陪嫁,陪嫁还能要回去?”
“所以你这脑袋就是猪脑袋,你还以为是过去呐?离婚?被村里人笑掉大牙你才开心?不知道脑袋是咋长的。再说这城里人多刁?大儿媳一家那在城里头是根深叶茂,到时候咱们耀东斗得过亲家?说不定就被人算计了,你帮得上忙还是咋的?以后咱们耀东要在城里挣大钱,多少还得要靠他们家帮衬!我看你有功夫少在那挑事儿,跟耀东媳妇儿搞好关系,他们家才会安心替咱们家办事。就只会盯着眼前这点饭食!”
老太太不敢吭声了。
又是钱(三)
第二天老爷子脸上红通通的回来了,挺高兴地样子“中午跟村支书喝了两杯,快,给我端杯茶来”
老太太急着问“那怎么样?怎么说?”
“村支书说了,咱们家拿两万宅基地就归咱了,那边再涨多少都不管用。”
“哎呀,这村支书这么通情达理”
“人心都有本帐”老爷子一高兴话也多了“事事总有个先来后到,不会光看钱的”
老太太说“你就是糊涂。要不是咱们耀东招待了那么多村里人,要不是咱们耀东招待了他家亲侄子,他能这么给面子?”又喜滋滋的对耀东说“你看吧,妈做事还是有条有理吧?那些个钱没白花吧。这钱就得拿着去做人情,乡里乡亲的,这不派上用场了?”
“行了行了,耀东你赶紧把钱准备好,给村支书送过去,这宅基地就归咱啦”老爷子美滋滋的抿了口茶。
晓晓被晃动的席梦思惊醒,身边多了个冷呼呼油腻腻的身躯。
“几点了?”晓晓睡眼惺忪“吵死人了”
“你还嫌吵?我都快累死了”
“你洗澡了没?都发臭了”
“哪有时间洗澡,就睡这么一小会,明天一大早还得上班”
“谁让你回来的这么晚的,天天深更半夜的也不知道在干吗”
“你说的倒轻巧,我养家糊口不知道有多累”
“我就从年薪二十万的老公身上每月拿三千块而已。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累”
“跟你说句话真累,拿腔拿调阴阳怪气的!”
“反正你看我不顺眼,又说我是会计,又说我只看钱,现在又说我阴阳怪气,在你手里混口饭吃还真不容易”
“算了算了,不跟你说了,我真累死了。明儿还得给我家寄钱去”
“你们家又怎么了”
刘耀东轻轻笑了一下,有点冷“忍不住了吧,不是说只要把你的钱付好,就不再管我们家的事么。我给我家人寄钱,你急什么?”
“我是怕你把钱都花完了,没钱还我们家三十万!”
“你够了吧你!”刘耀东翻身坐起,从皮包里掏出一扎钱丢到晓晓面前“三万块,你点点!”
“从哪儿来的?”
“干私活挣得,所以以后不要狗眼看人低!”
“没看出来你现在本事见长呀。一出手就是三万,行,明儿我就存起来”晓晓看看耀东比瞳孔还黑的眼圈,知道他这几天肯定又是熬了几个通宵,不由得就有点心软。
“给你一万,剩下两万给我爸妈汇过去。他们申请了宅基地,要交两万块。”
“我说你怎么这么大方呢,原来我不过是小头呀”晓晓的心马上又比金刚钻还硬了,暗想你就是活该,鬼才心疼你。
“明儿我还得去趟工地,你去把钱汇了吧!”
“让我去?”
“给你一百跑腿费行了吧?”刘耀东带着几分嘲讽“不就是钱么,我给就是了”
这天晓晓买菜回来,老太太居然站在门口,脚边全是大包小包。晓晓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就下意识的又是来要钱的。真烦人。
老太太倒是满面笑容的上前“耀东上班去啦?打他电话打不通啊。”
晓晓就佩服老太太这一点,不管之前闹的多僵,话说的多难听,老太太总有本事当做啥事没发生,该来还是来,该拿还是拿,该打交道打交道,该吃吃该喝喝,半点不含糊。伸手又不好打笑脸人,倒显得自己没风度了,当下只得回应“他上班去了,耀东说的两万块我已经汇过去了,你们收到没?”,
老太太接着说“收到了,难为你们了。”
“是刘耀东挣的钱,我现在就一闲人,没什么好难为的”
老太太有点讪讪的。
有老太太在家,晓晓做菜就心不在焉多了,最主要是打不起精神,胡乱轮了两把勺子。
“厨艺渐差”刘耀东敲着盘边说
“嫌不好吃就别吃呗”晓晓也不甘示弱
“挺好吃挺好吃的。”老太太打圆场“耀东啊,我和你爸这几天都在想,这次给你们添大麻烦了。家里可从没跟你要过这么多钱啊。可这宅基地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事情,不然不能这么为难你们。”
“妈,这您就见外了,不管拆不拆,这钱就当是孝敬你们的”老太太的谦卑让刘耀东既意外又难受。
“你们也不容易”老太太瞄着面无表情的儿媳妇“负担又重,谁让爸妈一点本事都没有,尽给你们添麻烦。现在晓晓也不上班了,家里钱还够用不?这次给你们带了点东西”老太太饭都没吃完就去包里翻,翻出一大包虾干鱼干笋干鸡蛋之类,“都是自家晾的,这鸡蛋是自己家的”
刘耀东看着经过大巴、三轮、摩托一路颠簸来却丝毫没有损坏的包的扎扎实实的鸡蛋,心头酸楚,这两大包东西加一起也超不过一百块,可是老太太是怎么一步一脚的扛过来的?情义能和金钱划等号吗?“妈,下次过来别带这么多东西,上儿子家还有啥客气的”
“不是给你的,给晓晓的”老太太讨好的望着儿媳妇“晓晓啊,咱们家不如亲家,也就这么点吃货。你多吃点补补身子,生个胖小子。”
耀东明白,老太太这是跟晓晓求和了,让步了,他多么希望晓晓能热忱的回应,能说两句让老太太也让他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