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锋无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锋无形- 第14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且可以“邀请”日方组成警备队,驻扎“自由区”各个城镇,协助维持区域内的“安全问题”。

    如果不是热南闹出冀东特别勤务旅,香月清司觉得宋哲元别说提条件,就是存在也得看日方的心情需要。

    现在么,他对宋哲元的要求,觉得是那样的符合心意!

    察东六县,已为二十九军实际控制,以日军此时部署绝无轻易夺取之力,可以暂作让步。

    而日方的“国际运作”,可以说十分成功。

    在冀东、热南有利益存在的西方各国,纷纷对区域内共产势力坐大表示担忧。

    若不是遇到西安事变,西方各国,尤其是大英帝国代表团,就有会见蒋委员长,要求成立“冀东自由区”的意思。

    英国在这一区域的利益,不小于日方,担心新大6金矿、开滦煤矿、蓟县各处锰矿产业,受到共产势力的吞噬。

    “哼!这个姓宋的支那人,看来也是了解国际局势的!”

    香月清司清楚宋哲元的要求,心里一阵冷哼。

    他还看出潘毓桂这等末流之辈所未能看出的一面,那就是宋哲元意图利用“自由区”的夹缠不清,争取时间、空间。

    表面看起来,卖给日方一个主动收缩军力的人情,还由亲日的潘毓桂等人接续冀东政府,表达所谓和平意愿。

    实际上却是想要依托国际介入,取得二十九军站稳脚跟、展壮大的时机。

    英国人与二十九军进行军火交易的事,日方不是不知道。

    宋哲元默许部下攻击日军的事,香月清司也一样心中有数。

    二十九军驻平津各部,确实如土肥原贤二怒不可遏地报告的那样,冒充冀东特别勤务旅频频便装出击。

    一边与当面日军剑拔弩张对峙,制造所部尽数集结备战假象。

    一边趁着第日军十四师团、华北驻屯军各联队指挥协调出岔之际,集中毛瑟驳壳枪、晋厂造冲锋枪,不断伏击、偷袭调动与行军中的日军。

    “养病”中的宋哲元,甚至有意使用已被日方掌握的密码本,频繁收各部关于“冀东特别勤务旅”袭击某处日军的报告、通报。

    煞有介事地命令各部,没有得到军部许可不得开枪。

    “忍!”

    香月清司心里不停地默念这个汉字,做出翩翩风度礼待宋哲元派来的代表团。

    颇具日本风格的酒宴上,潘毓桂之流卖弄着儒雅风采,高谈阔论、畅谈日中友好。

    这些玩意儿看不透真正的局势,还以为是自己这些“谋士”高屋建瓴,为宋哲元与日方斡旋卓有成效,以有功之臣自居。

    觉得殷汝耕未能完成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周年盛事”,将顺理成章地落到自己身上,那是石友三、白坚武之辈享受不了的荣耀!

    日本人都肯了,作为世交的宋哲元不会反悔之前允诺这点,潘国士等人是心知肚明的。

    他们清楚,夹缝里求生的宋将军,离不开他们!

    事实上已经秘密抵达北平的宋哲元,不仅没有爽约的心思,而且正跟几位得力将领密谈,如何争取“自由区”获得国民政府中央肯事宜。

    尽管一些可靠信息透露,在西安被扣的蒋委座,已有与共党联合抗战的取向。

    但是他们吃透了蒋委座彻底反攻的心思,乐得借此坐收渔利,为二十九军生存、展,对日做出让步。

    “宋哲元这厮想干什么?”

    承德联合指挥部内,黄显声气恼地将手中铅笔拗成两截丢到地上。

    其实,宋哲元让一一九师出动接收通州、香河、蓟县三地时,就已经打定主意了。

    特勤旅电文中,令人费解的“中华危难儿女恨,傲骨寒梅遍地开”意思,老宋了然于胸。

    获报一一九师并未像约好的那样抢占三地,而是跑到热南搞起驻防军,更是坚信自己的判断。

    针对宋哲元将军复杂性格布下的局,当然是任其充分挥其狡黠秉性。

    所以看到黄显声将军怒气冲天,腹黑既没有解释也没有劝慰,只是淡淡一笑了之。



………【第六十七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人类的历史,总是充满必然与偶然,

    引必然趋势的事件,眼界有限的人们总觉得是那样的偶然。。26dd更新超快!

    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各路红军6续胜利会师。

    迫切愿望打通国际通道,取得国际援助也就顺理成章的事。

    若没有意外,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组成西路军,于1936年1o月西渡黄河起西征。

    试图打通河西走廊,与西北处中苏边境联通。

    忌惮红军藉此坐大的蒋委座,出于自身权势与利益考虑,当然也不会无视。

    下令西北马家军围堵绞杀,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特种兵并非通常人们眼中的史盲,既然穿越了知道此路不通,当然是努力扭转。

    街头大英雄菜刀逞威风的行事方式,是不足以改观几大急迫事件的。

    绞尽脑汁来个石破惊天,一举消灭鬼子第八师团寺山大队。

    成功带给中央东征连接国际通道的希望,及时止住西征的准备脚步。

    同时也为建议党中央,将平津、河北党组织力量加以调整,取得足以引起重视的资格。

    由于党中央采纳了建议,及时将平津、河北大部分城市人员、进步人士,充实到太行山、吕梁山等山区地带。

    避免了国民政府方面的疯狂搜捕,有效地保存了抗战亟需的中坚力量。

    以这一时期党的成员干部不畏艰辛作风,建成类似长城沿线抗日根据地只是时间问题!

    合理建议可以基于战果获得的相应资格提出,但据此就以为能令中央言听计从,那是无脑嘴炮人士的无知无耻无能狂妄症!

    依托加强的党组织力量,顺势团结绿林好汉杨二部。

    成立“抗日义勇军冀东特别勤务旅”,横扫热南拿下古北口,算是在长城沿线站稳脚跟。

    由此已是真正做到打消西征的可能,使得中央决意预备以突袭方式北上靠近绥蒙边界。

    也就是进占黄河河套地区,控制包头、五原等战略要地,争取苏方允诺的援助。

    只是斯大林也好,苏共也罢,都是从其国家安全、利益为出点。

    “历史上”,之所以不顾什么国际**精神,对国民党方面的援助力度,远胜于**方面。

    正是瞧不上这中国红军点儿实力,而看好貌似强大不知多少倍的国民党方面!

    以为扶持国民政府,才能有效牵制日军,确保苏联远东地区安全。

    想要三言两语说服一个人都难,更不用说是意图改观一个政党、国家的方针方略。

    事有轻重缓急,通过雾灵山巅急造电台,汇报起关外风暴计划的同时,请求中央考虑秘密安排精干力量进驻太行、吕梁山区。

    表面看来,中央红军与抗联各部,准备形成关内外通道,以便取得有利局势。

    暗地里,利用秋冬时节蒙绥牧区与陕甘粮区贸易密集的机会,来个另类的“北征”。

    **等老辈的高瞻远瞩,不难看出这样的方式确实有效。

    冀东特别勤务旅联手东北抗联第一军,制造出震惊中外的抗战新形势。

    既消除抗联将士急迫西征联系情绪,巩固抗联稳步展壮大,又有力地牵制蒋委座为的国民政府“围剿”重心。

    一举多得的战略战术掩盖下,身处漩涡的特勤旅是在危急边沿游走。

    但大批吃进的日货,以小鬼子自觉自愿大力支持、国民政府方面不敢阻拦的方式,通过马帮、驮队,源源不断地输往绥远、外蒙,交付已党组织联络上的共产国际、苏联方面。

    伸手讨要难免看人脸色不好办事,以货易货、以货付劳资,则进展顺畅异常!

    先是苏方痛快地拨付武器、器材一批,由共产国际与此时外蒙军方秘密运至绥蒙交界处。

    随后由伊克昭盟(今毛乌素地区)驮队、马帮承运,并利用东北军关系以军需采购为名,出动护卫队护送至陕北各地。

    相比苏方大批量援助国民政府,这样以货易货、悄悄运送的方式,更像是蚂蚁搬家。

    就其质量而言,也是不可同日而言。

    3ooo支莫辛甘纳(水连珠)老式步枪,每枪配弹2ooo。

    还赶不上1924年苏联“沃洛夫斯基号”轮船运往广东,支援孙中山先生8ooo支,每枪配弹5oo的量,更不用说跟苏方提供给国民政府方面足以装备二十多个师相比。

    以腹黑的奸商秉性,也不是不懂狮子大开口多要些,而是历史的又一个必然所致。

    因为“沃洛夫斯基号”当年运送的步枪,有那么一部分就在红军手中,只是弹药奇缺。

    有了这3ooo支步枪,加上红军手中原有的2ooo余支,匀匀可以做到每枪千余配弹量。

    即便考虑到水连珠在我国各地民众武装拥较大有量,此后队伍展的弹药也不足虑。

    货值的主打部分,放在火炮、轻重机枪方面。

    中东路事件中,苏方从张少帅的队伍手中虏获不少装备。

    其中就有便于臂力携行的37步兵平射炮6o多门,有点过时的苏罗通小炮4o多门,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一批。

    富足得多的苏方不稀罕,多半拨付给其扶持的外蒙军队,甚至还有富余库存。

    实质上已搞独立的外蒙方面,乐得借此换装他们眼馋的真正苏式装备。

    于是这些火炮、轻重机枪,甚至连带一些额外的驳杂武器器材,都以处理价交付。

    武器器材的优劣,要看在谁的手上!

    叫花子似的红军各部看到这批器材装备,无不欢欣鼓舞。

    觉得苏联方面的支援就是得力,从今往后再也无需忌惮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可以放开手脚跟小鬼子干了!

    **等人却清楚,不论是苏联方面,还是共产国际,均不是中国的可信赖的依靠。

    红军这次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长征,到底是何所致,他们还能心中无数?

    尽管依旧对苏方、共产国际,致意崇高敬意,并在红军内部广泛宣传国际**精神。

    但是对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统一思想,比“历史上”提前展开。

    应苏联方面要求,张国焘等一批在苏联学习深造过的高级干部,组成一个新的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

    在西安事变前几天,秘密赶赴西安。

    张学良带着随从、卫队亲赴机场,送走苏联访问团几架飞机的同时,也将他们送走。

    若不是西安事变无可避免地爆,党中央拟以亮亮红军新的战略布局姿态,迫使蒋委座打消围剿心思,同意联合抗战。

    毕竟偶然的介入,已经使得红军处境大为改观。

    外围来说,关外抗联队伍得到进一步的展壮大,已在中朝、中苏接壤山区建起可靠根据地,长城沿线特勤旅的存在,也已将关内外联接掌控在手。

    陕甘红军方面,通过秘密东扩吕梁、太行,暗中北接绥蒙边界,取得了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转圜空间优势。

    历史的必然,使得满怀信心的偶然无力改观。

    红军示威性袭取河套地区的计划,已然是不可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