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民大学霸- 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十一章 坚持
  “我可以!”



  只是犹豫了片刻,王宁就缓缓的坐直身体,郑重的看着沈崇峰认真的说出了这几个字。



  在这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之内他想了很多,维格列既然能够独自一人承受数学界的质疑,压力,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做到?难道说自己天生就不如别人吗?



  也许以前如此,可是他现在的脑海之中有超脑,有包含着未来三十年所有信息的超级信息库,他有着比维格列强大无数倍的后盾,既然如此,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放弃的理由。



  而且王宁相信,维格列猜想,不,现在是王宁猜想。



  王宁猜想绝对不是他唯一一个要承受的压力,超脑之中有太多可以拿出来,释放出来的信息。那些信息在普通人眼中根本就是潘多拉魔盒,是怪兽。



  他想要将那些信息拿出来,变成自己的武器,自己的盔甲,他就必须要承受这些信息的重量。如果自己现在选择放弃,未来在面对同样选择的时候他同样会选择放弃。



  难道自己就一直选择放弃吗?



  确实,就算是他不拿出王宁猜想,不去触碰那些在现在人眼中怪兽一些的东西,他依然能够活的很清楚。超脑之中有太多的信息能够让他获得自己想要的,金钱,地位,甚至是美女。



  但是这有意义吗?有,可是却不大。



  人不可能光是为了自己而活,更需要为了家人,为了社会而活。以前的他或许做不到这一步,现在不同,他有这个机会。既然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己为什么要放弃?



  我生来就是伟大,王宁的眼前闪过这么一句话。



  他可能不是生来就会伟大,在有了超脑之后,他就会伟大也必须伟大。



  “很好!!”



  听到王宁的这个回答,沈崇峰拍了拍手掌,眼睛中满是欣慰。



  跟大部分老师一样,沈崇峰并不愿意强迫学生做不喜欢的决定,他更喜欢将选择前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向。



  也许这些选择是错误,也许这些选择是正确,他都不会阻止。因为他很清楚,老师不可能一直引导学生,在适当的时候,他必须要教会学生自主。这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比知识重要,一位不能够自己行走的人,不管生理年龄多大,他依然只是一个婴儿。



  对王宁自然也是如此,他不会强迫自己的学生。愿意就是愿意,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在这之前他会将事情说清楚,选择前交给对方。最多选择跟他不同的时候,他会有点失望。



  而王宁的这次选择并没有让他失望,他选择了一条难走却有伟大的道路,就算是有他的扶住,这条道路依然注定布满荆棘却也铺满鲜花,能不能走到山巅坐上最后的王座,还需要更长的努力。



  可是这个结果依然让他兴奋,随着王宁的点头,沈崇峰很清楚的认识到。数学迟到了近百年的再一次变革的核心即将出现,而这个核心的地点不是西方,也不是欧洲,而是拥有古老数学体系的华国。



  想到这个情况,沈崇峰就有点激动的不能自己。



  跟大多科学家一样,沈崇峰自然也奉行着科学没有国界而科学家有国界的原则,一定程度上的交流是所有科学家都会做的事情,可是最终的成果他们大部分奉献给了国家。



  并不是他们无私,而是他们清楚,在当今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不管多么伟大的研究都不可能进行下去。



  沈崇峰自然也是如此,他衷心的希望国家更加富强,祖国更加昌盛。为了这个目标,他跟很多默默无名的科学家们一样努力着。可是,很多的事情并不是努力就可以追赶,最起码祖国富强、昌盛的目标还很遥远。



  可是王宁的出现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可能,华国数学界昌盛的可能。



  为什么西方的数学家比华国多很多,还不是因为近代数学的起源就是在西方,而且几次数学革命的源点也在西方。西方学者更容易接受到数学的每一次变革,在那些变革之中,大多数的数学新知识被他们接受融合,并且进一步提升,于是,西方整体的数学家比华国多很多。



  华国不是,几百年前的闭关锁国让它接触不到任何外界的信息,内部的一潭死水更不可能诞生变革的火星,于是,原本优秀的东西被追赶,被超越,被扫进垃圾桶。



  在几百年华国的大门被人用枪炮打开之后,一些学者赫然发现,自己认为先进的东西早已不在领先,反而成为了一堆无用的垃圾。外面有太多完爆自己的知识体系,于是,华国学者只能从新开始学习,却接受那种体系。



  而一个新体系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最起码对于华国学者来说,很多知识体系太先进,他们根本接受不了,只能从头开始学起。



  一来一往,华国落后西方何止百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追赶百年的差距,并且还能诞生被世界认可的数学家,这已经证明了华国人的优秀。



  只是这个程度并不足够,华国跟西方科学界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华国想要追赶西方,依然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距离。



  现在有了王宁猜想之后,并且有了王宁猜想进一步的体系提出之后,这种追赶突然有了捷径。



  新的数学体系出现代表着什么,沈崇峰很清楚。



  他代表着这个体系会将固有的传统数学体系彻底摧毁,然后将所有科学家重新拉到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这并非夸大,数学初看起来或许无用,他无法跟生物一般制药,研究人体最根本的秘密,也无法跟物理化学一般制造能量,创造武器。他甚至不能跟语文一般,让人类可以接触知识,开拓视野,让人类向着文明人进化。



  可是,数学却是所有科学的唯一基础,任何科研项目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在近代,很多科研项目已经有了方向,甚至很多科学家已经有了研究,却依然无法进行下去,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数据没法计算,数学体系延伸不到那一步,科研就无法进行。数学直接成为了科研发展最大的瓶颈。



  而现在有了一个新的体系出现,这个障碍势必会被打破,科学大爆发并非梦想。再加上发现者还是华国人,根本就是相当于竞赛之中华国不但会得到优待,而且裁判还是华国人,这种优势多么明显谁都看得出来。



  “学校那边我给你打招呼,这一段时间你什么都不要做,先将这个论文弄出来再说。在写论文的时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管什么时间段,只要有问题你就随时来找我,知道了吗?”



  绚丽的未来在等着自己,沈崇峰几乎一刻钟都不想耽误,连声说道。



  “好!”写论文对于王宁来说可没有什么压力,在他的脑海之中,维格列登陆在《数学》期刊的论文正静静地躺着呢:“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说,不管什么事情,我一定帮你解决!”以沈崇峰这个级别的科学大拿,他还真有说这句话的底气。



  “我想让老师当我论文的第二作者!”王宁轻声说道。
第三十二章 第二作者
  跟所有科研论文一样,数学期刊论文自然也可以有好几个作者。除了对这片论文做出主要贡献的第一作者之外,还可以有几个做出次级贡献的第二作者以及第三作者。



  当然,要是论文太过宏大,倒是也能加上第四第五作者,只要不被期刊打回小修,基本上也可以登上登上期刊。



  国外的情况不好说,华国境内科研领域基本上有着一个共同的潜规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校硕士、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第一作者是自己的导师。



  哪怕不是在校,只是像沈崇峰跟王宁这种特殊的师生关系,如果要发表论文的话,第一作者的署名也肯定是导师。



  这个潜规则看起来残酷,其实也并不难理解。大多数论文都是由导师提出了研究方向,学生要做的就是对这个方向进行试验,他们投入的只是工作,知识以及精力跟时间,研究方向并不是他们的。



  在科研领域之中,研究方向远远要大于工作跟时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个人研究室之中,负责任人只是提出研究方向,然后下面的人员进行研究。研究出来成果之后,专利永远就是负责人的。



  不公平吗?



  确实不公平,可是科研界就是这种情况。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别说普通人,就算是爱因斯坦,牛顿这种大科学家也是这么干的。



  这种情况下,论文的第一作者自然就是导师,专利也同样会属于导师。



  而王宁跟沈崇峰的情况不同,王宁猜想并不是在沈崇峰的指导下完成的,在两人没有成为师徒之前,王宁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论,并且让自己的理论萌芽。沈崇峰能做的事情反而变成了其他学生做的事情,用自己的知识呵护这个嫩芽的成长。



  这种情况下,王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作者。



  沈崇峰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他也不想去抢自己学生论文的署名权,在他看来,王宁猜想理所当然是王宁自己的。哪怕是王宁以专属作者的名义投稿他都不会有异议,一样会给自己学生铺路。



  他确实没有想到,在这篇注定伟大论文上署名的机会就这么出现在自己面前。



  “你可知道这代表什么意义?”看着王宁,沈崇峰正色道。



  王宁微微一笑:“我自然知道,没能给老师第一作者的身份已经让我不好意思。还希望老师不要嫌弃第二作者太寒酸!”



  沈崇峰摆了摆手:“不,你不懂!这是一篇注定伟大的论文,王宁猜想并不是玩笑话,一旦论文见识,王宁论文就会引起数学界的轰动。到时候你虽然会受到压力,却也会享受巨大的鲜花与荣誉。可是一旦我的名字出现,你的光芒势必会被我掩盖,你甘心我抢走属于你的荣誉以及掌声吗?”



  确实,沈崇峰的名气太大,哪怕他是第二作者,在大多数眼中,那片论文同样是他研究出来的。至于第一作者的王宁,不过是一个幸运的家伙罢了,怎么可能跟沈崇峰相比。



  到时候,沈崇峰一定会抢走原本属于王宁的荣誉!



  王宁并不担心这个情况:“我并没有什么不甘心的,让老师分享学生的荣誉本来就是学生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学生更加自信,即便是在老师面前,我一样可以获得远远超越老师的荣誉!”



  这瞬间的自信让沈崇峰侧目,平静的脸上也有了一些怀疑:“你就这么自信?”



  王宁淡淡一笑,神情之中有着掩盖不住的信心:“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这句话说出了我们科研人的心声,在真理面前,哪怕是敬爱的老师,我也会坚持到底。同样,我相信我的能力可以发出属于我的光芒!”



  王宁怎么可能没有这种自信,超脑中的信息库可不是盖的。不说其他庞大到不可思议的信息,光是维格列猜想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