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不流泪 ”,所以往往忽视自已与他人的内心感受,更不愿意讨论内
感受。女子在心情不快时可以哭,哭引起别人的注意,去问候她。男子
有心事不愿说、不懂得说、困在心里,外表还装做没事。这样的丈夫
懂温柔、粗心大意 ”,也许婚前还会学学别人买束花给心上人,婚后就
原因亦 如
对
“男儿
心
则
“不
忙
于工作 (或任何其他事 )而忘记了妻子的需要。说得难听一
点,就像想尽 办
法去捕捉一只小鸟,捉到了就把它放在笼子里面,只知给它吃喝,就不
理睬它了。碰 _丘一个需要更多温柔关 怀的太太,而生活中又有了愿意给
她关怀的男人,便为第三者的出场亮了绿灯。
再
在大多数 “有了第三者 ”的情况里,若两人明白到双方都有
时两人都仍然深爱对方,经过坦诚的讨论,加上愿意改变沟通及相处的
式的态度,采取这本书里介绍的方法,婚姻有挽回的可能。
这里说的是两人都承认有责任,夕昏姻才可以挽救。若一方摆出的
责任, 同
模
态
度是 “我没有错,但我愿意原谅你
”,则挽救无效。因原 谅者往往比被 原
谅者有一个超越的地位,这就破坏了两人之间平等的身份。用这个态度
理一段 “有第三者 ”的婚姻,原谅者地位永远高于对方,这就使被原谅
对于做错了事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被原谅者必须抱着一份内疚去维持
份关系,两人之间无法建立一个平等的相对位置,被原谅者迟早会再犯
出现其他问题而使这段婚姻终结。
处
者
这
或
如果一方坚持 “曾经沧海难为水 ”,这段婚姻也不能挽救, 怎样做 也
只是延迟终结的出现而已。
“ 因为孩子或工作,忽略了对方
”
其实 “孩子 ”与 “工作 ”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虽然不少
人的婚 姻
关系里同时有这两个间题存在
:妻子为了孩子而忽略了 与丈夫的关系,而
丈夫则因为工作太忙疏远了妻子。试试这样想一想
:如果他们现在末结婚 ,
而只是在恋爱,你看 “孩子 ” 与“ 工作 ” 的因素会造成什么后果 ?他俩绝
对结不了婚,因为两人 没有时间在一起,感情不能再有进展。经过一段
间后若情况仍没有改善,这段感情关系便会结束。
时
由此可见,很多夫妻对一纸婚书有很错误的理解。他们也许
纸有些神奇力量,会把两夫妻的感情自动维持和增进。或者这张纸会代
以为这 张
他
第 50 页 共 81 页
们解决欠缺沟通、没有共同兴趣、缺乏协调和合作的问题。不,婚姻证
只是一张纸,它的存在价值只是让他俩有个合法地位,让其他人知道他
是夫妻而已。这张纸对他们两个,尤其是对他俩的感情关系,没有什么
质的作用。如果他俩不做点事去显出两人都在乎这份感情关系,婚前婚
都是同样的失败结果。
书
俩
实
后
首先说说 “孩子 ”。 很多妻子,有了孩子后便把孩子作为最 重要的 事,
而把与丈夫的关系放淡了。这其实是多了个孩子、少了个丈夫。丈夫那
常常也是一样 :多了个孩子,便没有了妻 子。或许第三者因而出现,或许
夫妻间的冷漠或争吵发展到无话可说,丈夫提出分手。从小便受到教诲,
尽职尽责地做妻子和母亲的女士,就是这样悲惨地让孩子掘了自己婚姻
坟墓。她们会被长辈和大部分的外人赞美和同情,但对她来说,婚姻还
失败,她会带着失望生活,没有快乐的余生。
从家庭系统的原则看,夫妻间的关系比他们跟孩子的关系更为重要。
边
的
是
夫妻是一个系统,孩子是后来加入的,因此在这个系统
里的地位 (重要性 )
比父母两人的低。孩子成长得好或不好,与父母之间的和谐程度有很大
关系。这是说 :就算孩子对做妻子的很重要,若妻子没有了与丈夫良好的
和谐关系,她的母亲角色不会做得成功。
的
孩子长大成人后,便会离开父母的系统去建立自己的系统
(家庭 )。他
的心中当然还有父母存在,
但是,他自己的家庭,即他的配偶与孩子,
会
更为重要。这是说,从家庭系统的理论看,新的系统比旧的系统更享有
先权。这也许不完全符合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但却是人类进化发
至今天的实际法则: 年幼的一代比年老的更有生存的优先权,这个种族
更有可能延续下去。他的父母,应该维持自己两人的系统,这个才是他
所属的系统。他们可以保持与孩子的联系,同时保持自己两人的紧密关
优
展
才
俩
系。
这才是最健康的社会发展情况。
(关于这一 点,在这一章的 “ 家中的老人
使我们的关系紧张 ”中有更详细的讨论。 )
生孩子的计划应该是夫妻两人共同讨论、一致同意的重大决
怎样,有了孩子,养育孩子的责任也应由双方共同承担,不应只由太太
人负责。如果两人尚未有做父母的决心和能力,便不应该生孩子。而既
有了孩子,则两人需共同面对和承担。这样的态度,使孩子的出现让父
的关系更紧密,孩子便无需承担父母因为他而分离的罪过了。如果孩子
里有这种想法,他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心理障碍,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潜
成功快乐地生活。
因为过分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导致与丈夫不和或离婚的
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丈夫,孩子成长后的婚姻生活不会成功。她会过多批
孩子的女友,与媳妇不和,或者抱怨孩子有老婆就不要妈妈。严重的甚
不让孩子结婚,或者指定孩子该娶的是怎么样的人,而就算孩子听话,
将来仍会对媳妇不满。其实,她心底里已经把儿子当做自己生命里的男
不容另一个女人与他争夺。
定。无 论
一
然
母
心
能,
女人,会
评
至
她
人,
正确的态度是 :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占
关系的重要性占 49% 。无论孩子怎么样,应始终坚持夫
51%;父母与孩子
妻间亲密和谐的关
系。父母帮助孩子成长,准备将来有一天会把他
/她放走,去建立他们的
新系统。在那个时候,夫妻两人的系统
还是自己安身和安心的天地。
再说 “ 工作太忙 ”。工作是人牛重要的一个部分,金钱收入
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人不应没有工作,也不应只有工作而没有了其他人
的来源,
生
里重要的东西。在我的书中 (香港版《 NLP 一帮 助人生变得更成功快乐的 学
问》,内地版《重塑心灵》
)我介绍 过一个 “人生十项 ”的概念和技巧。
第 51 页 共 81 页
一个人一生中所做的事,可以凭性质区分为十个项目
:精神、修养、健康 、
学问、爱情、家 庭、朋友、社会、事业、财富。成功快乐的人生,不能
只有其中部分项目高分而其他项目低分的情况下达到。事实上,分数低
项日就是一个人的困扰来源。成功快乐的人生,只有在所有项目都维持
大致相近的分数时获得。社会上有很多人拥有大量财富而没有健康的身
去享受它还有人事业成功但家庭破裂。这样的人不会有真正成功快乐的
生。
在
的
在
体
人
成长过程中没有培养出健康心理的人,会有一种
“自我价值 不足 ”的
表现 (请参看上述的 NLP 书籍 ),简单地说,就是欠缺 自信、自爱和自尊。
这样的人,很在乎别人怎样看他,极力向人证明自己有能力,当同辈们
经成家立室,他也必须证明不比他们差,也会追求女孩子,找到一个跟
已
她
结婚。这样的婚姻,在意义上只是
“ 人生里必须走的一步,我已经做了
我
的本份 ”。一段没有足够情感基础的婚姻,其他很多的事物会吸引丈夫
妻子,他们把注意力、心情和精力放上去,而对夫妻间的感情关系放淡
或
了。
这些事物可以是运动 (足球 )、赌博 (赌马、麻将 )、群体 工作 (某些团队组
织、社会工作、义工等 ),也可以是事业经 营。不少已婚妇女都是这样发
展出白己的小生意 ;很多事业成功 的男人,细心分析他们的成功过程,也
可以看到这样的轨迹。所以,
逃避无趣的家庭生活。
“工作太忙 ” 的借口背后,也许只是借工
作
包办婚姻也可以有美满成功的夫妻。重要的不是开始
(原 来)怎样,而
是以后要怎样。放下过去的一切不快,坐下好好地
谈,找出欣赏对方的 地
方,明了对方的愿望和自己可以怎样去配合。只要两人愿意,一定有好
法。如果不是包办婚姻,那么就更容易了。回忆恋爱与结婚时候两人互
欣赏的地方,重新把那时的行为模式放在今天,再凭沟通共同创造新的
同嗜好,共同探索,问题便可以解决。
“移民或工作使我们两地分隔 ”
我在广州做咨询时,有一对年轻人来找我谈。男女双方都有
婚不久,男士有新的事业机会,条件很有吸引力,但是工作地点在北京,
女士满意现有的工作,不愿放弃。他们问我该怎么办。我用说笑的口吻
男士说 :“怎么 ?这么快就想换一个 老婆啦 ?”
我不会替任何人做他们自己人生里的决定。人生是一条需要
选择的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承担后果。一个人的确有权把事业放
婚姻之上,也可以为婚姻而牺牲事业,这不是我该管的事。只要那个人
为自己的决定而使人生中不断地有更多成功快乐,谁都没有资格去批评
他。
对于那两位年轻人,我只会引导他们找到新的角度去看他们
题。在他们各自的人生里,把事业和婚姻放在一个什么位置,哪个高一
在结婚之前,若有很吸引人的事业机会出现,他们会考虑结束恋爱关系
办
相
共
工作, 新
对
不断做 出
在
因
自己的 问
点。
去
接受那个机会吗 ?如果男的真的 接受这次机会,搬去北京工作,每两三个
月两人才可以见面三四天,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两人的关系会变得
样了 ?有些什 么方法可以做到两者兼得 ?如果男的放弃这个机会去维持两
怎
人在 一起,会有什么出现
?未来会有其他机会吗 ?如果女的放弃现有 的工
作,跟随男的搬去北京,在那里找份新的工作,他们会有怎样的生活
?有
什么机会 ?我提每一个问题时都要他俩想像相关的
情景和感受。很快他们
自己便做出决定 :放弃这个去北京的机 会,三两年内只考虑无需两人分开
的事业机会。不出三个月,那位男士给我打电话,说刚接受了一份在黄
埔
第 52 页 共 81 页
地区上班的新工作,条件和前途比北京的那份还要好。太太因为上次他
了两人不分开而放弃北京的机会,对他更好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
(1) 事业与婚姻之间的比较,是每个人有权和有责任决定的
需要清楚内心对这两事件的定位。
(2) 旁观者可以给你的,只是参考意见,并没有顾及很多其
为
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