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一粟进行了纯中医的治疗,刚开始似乎有些效果,可是两个月后,再一拍片儿,郭老有些失望了。
“这样,一粟,你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呀!以后就不要多走了,省着用吧。”郭老似乎不愿意把骨坏死这个结果告诉一粟。
两个月的治疗,最终换来这样一句结论,一粟似乎早已预料到了。她是行动不便的,车在门口等着,仓海扶她上了车,他们一句话也没有说,径真回到了家。
“一粟,明天你去你李叔那儿再咨询一下,他经验多,认识的权威也多,妈刚给他打过电话。”张妈妈这些日子又被一粟的病情打击倒了,电话那头有些上火。
“妈,我知道了,你不用着急。”
“万一,你李叔拿不定主意,我们就去北京,或者我们就出国……”
“妈,你早些休息,我明天就过去。”一粟觉得这样让老人操心,实在是很愧疚。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就去了李龙的办公室,李龙是张妈妈的同学,骨科权威。他约了二院的沙院长、肺科医院的专家、中医院的好几位专家一起观察一粟的病历,CT、核磁共振……
一粟,仓海不安地坐在医院的长廊里等。
“一粟,你过来。”李叔喊她。
“你这孩子,你把李叔愁死了!不告诉你也不行!”
“李叔,两个月了,我挺得住,你说吧。”
“这样,你什么也别干,多躺在床上休息!三个月以后再拍片观察观察吧!”
“手术呢?有没有必要?”
“早期的话,可以打个眼儿,起到减压的作用,可是这个时间已经过了!”
“那,中医……”
“可以试试,不过,作用可能不大呀。你就像是我的女儿一样呀,孩子!你说你这病…”李龙有些遗憾。
“李叔,谢谢!”
一粟和仓海离开医院的时候是下午,冬日的金城被薄薄的雾气笼罩着,阳光似乎根本穿透不了这层雾,进入不了这坐城市!
一粟猛然觉得有些寒意。这个冬日有些冷! 。 想看书来
(十五)寒 冬
黄河从金城穿越而过,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很适宜人类居住。
可是,这个冬日非常寒冷!一粟觉得有生以来第一次无法面对这样的冷。她总是把天然气锅炉的档调到最高,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还是觉得全身会刺骨的凉!心也一样吧。
这样的话,她只能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了!那就是尽量躺在床上,少下地活动,减少站立时骨头的负重。另外一方面还得减肥,减少骨头的负担。这真的很矛盾!即不能多活动,还得减少体重!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不愿意提到拐杖!因为他们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于是仓海精心地为一粟选了一把电脑椅,反正可以滑动。在家里滑来滑去的,好很玩儿。
可是时间一长,问题也出来了,滑的时候脚是要用力的,一粟的左脚距骨也是有很大的问题,这样的话不利于康复。而且椅子的面积相对较大,有时也并不方便。
“一粟,你看,我跟你商量个事。”
“说吧”
“我还是为你买副拐杖吧,医生也建议尽量扶拐杖,减轻骨头的负担。这样有利于你的康复。等好了,我们就把它扔掉!不影响嘛!”
“让我想想。”一粟觉得扶了拐杖,就等于她彻底被判了刑。
但是,现实不得不让一粟面对这副拐杖了。几日后,仓海为一粟买来了拐杖。一粟也只能这样了,先听医生的吧!
幸好有电梯,要不一粟真的就足不能出户了!但是,一粟出门的时候坚决不用拐杖,她会艰难地乘电梯下楼,一拐一拐地走到花园边晒太阳,冬日的阳光很快就过了……她又一拐一拐地上电梯,回家。
仓海手头边的事一件接一件,他不得不忙了这个又忙那个。这段时间两个人的压力都很大,难免有些火气。
“仓海,我的三七粉,口服的完了,你帮我下楼买一下。”一粟觉得天些晚了,可是晚上的一顿药还没有服。
“好,我这就去。”
“那你快点儿。”
一粟看着表,一个小时过去了,怎么还不来。她有些着急了。
“喂,仓海,你怎么还没有买回来?”一粟打通了电话。
“哎,你这药跑了好几家店,不是太晚关门了,就是没有粉状的。刚买好了,我马上就回来。”仓海在电话那头声音很大,冬日的寒气似乎可以透过电话传过来。
一粟安静下来了。
终于,仓海回来了。眼镜片上都是雾气,白茫茫的……
“你总是让人等!”一粟有些埋怨。
“你也不想想,我跑了多远!我早知道你会这样,我就五分钟回来,告诉你药店没有!也省得我这折腾,你还不领情!”仓海的声音更大!火药味很浓。
“那也行!有什么呀!”一粟也有些火了。
“我那样良心上过不去!”仓海咆哮起来。
“噢,你现在和我在一起是不是压力特大,不和我在一起又不行,良心上过不去,是不是?”这样的病痛折磨让一粟有些烦燥。
一粟一直觉得这个样子给仓海添了不少负担。可是夫妻,之所以是夫妻,应该能在患难中相互扶持,而不只是共享人生的春风得意。这是她心路历程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她真的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
但是夫妻之所以是夫妻,就是两个人彼此都会希望对方更多地关心自己一些。仓海觉得他忙了一整天了,回到家气儿都没有喘一口就跑来跑去,一粟还催来催去,乱说一气,有些不近人情。他从选择她的那天起就决定与她终其一生了。
“是!我是良心过不去!离开我你怎么过!”仓海喊道,仓海的声音平时就很大,这样一来,估计整个楼的人都听得见了。
“好,离开就离开,看我怎么过,我会过得很好!”一粟开始掉眼泪了……
生活就是这样,风雨之后的彩虹并没有出现,而是更大的风雨。一粟不知道她能不能挺过去!这样的冬日寒气逼人!
“我不吃这三七粉了!”一粟有些发抖,她把三七粉撒了一地。
这个寒夜,两个人彼此不愿理对方。
仓海又出去了,门“哐”地一声关上了。仓海出门后决定走一走,从丰润花园出来,冬日的马路上没有几个人影儿了,路灯下的光被冬日的严寒遮住了似的,一点儿也不明亮。他沿着马路一直走到书立方,这么晚了,书立方尽然还没有关门。
仓海进去后,随便拿起一本书,糊乱地翻起来……他觉得自己面对的压力可能比一粟更大,仓海的肩膀快要承受不住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十六)生命密码
如果说得脑膜炎住院近三个月很艰难的话,可那至少是有一条越走越有希望的路。因为住一天,离出院的日子就少一天,离健康的日子就近了一天!
可是这骨坏死就不同了,它就如同一个迷路的人走进了沙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一粟只能希望前边不远处有片绿洲了,也许绿洲处还有人,并且离沙漠的边缘不远!很多时候一粟相信会有奇迹发生!
“阿荣,我真的有些快崩溃了!”一粟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总会给大学同学阿荣打电话,当年她是住在她上铺的姐妹,现在大连。
“一粟,你不要这么悲观,你善良,上苍一定不会关照你的!不论怎样,我们都不能让疾病压倒!而是让疾病去死!”阿荣是那种果断,干练的女子。
“希望如此……”这样的电话是起不到治疗的作用,但是在艰难的日子里,能有一位朋友倾听你的声音,那是多么难得!人生需要亲情,需要爱情,更需要诚挚的友情!
一粟每每在想,如果她能健康地出行,那将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人就是这样,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往往为了追求一些虚假的东西,比如名利,累得焦头烂额,身心疲惫!却总是忘记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比如健康、理想以及内心的纯净!人总会在失去之后才意识到什么是最值得珍惜的!
一粟希望自己能调整好心态,她真的希望让疾病去见鬼吧!无论怎样,她一定不能在精神上先被打垮!
首先,她要把空余的时间填满,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糊思乱想!
于是,她决定每天早晨骑自行车到交大校园里活动,虽然不能走,但是骑自行车是可以的!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迎来新的一天!
书桌前摆满了书,杂志。就不要再看电视剧消磨时间了,读读书!一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仓海为她买了许多国学书籍,她喜欢读《吕氏春秋》,书里涵盖了春秋时期不同学派的人文观点,每一篇文都很短,但都折射出古人对世界万物的认知,所包含的意义非常深刻。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一粟相信,事情到了极端就会转化,所谓否极泰来!她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她相信会有奇迹发生!只是她还没有找到生命的密码。
“一粟,要不你到龙凤山去一趟,看看菩萨有没有什么办法,据说菩萨治好了许多患疑难杂症的人……”张妈妈可能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人在没有希望的时候会把一切都当作希望。
“你看,你住院的时候也是得到了菩萨的保佑,有时候科学解释不了的。”张妈妈恳切地说。
“好吧,我去。”一粟很理解张妈妈的一片苦心。
于是,一粟专门选了一个日子,农历十一月十五,她以极度虔诚的心去了龙凤山,她想也许奇迹就在这里,生命的密码也许就是地藏王菩萨那里可以得到!
一粟肯定是上不了山的,所幸山下也有庙!
一粟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羽绒服,厚厚的毡靴,打了一条淡蓝色的碎花丝巾,在冬日的阳光里显得格外脱俗。
她相信,在科学的盲区,佛或神仙可以巧合药精治好自己的病。意念真的很重要,首先要相信,虔诚地相信!
一粟烧香,跪拜。
龙轿下边的铃铛响起来了,地藏王菩萨来临!菩萨开始打字了,轿夫是不懂医的,他只能把菩萨的字录下来而已。
伸筋草、透骨草、仙鹤草……桃仁、甘草,只听得一共二十二味药。口服,药渣泡脚。菩萨还打了几个字,其他的药方无效。
一粟拿好药方,谢过菩萨,出了庙门。她想立刻买到这些中草药,她相信这里边包含着她要找的生命密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七)冬去春来
全家所有的人把希望都寄托在这副药方上了!在医生已经判刑的情况下,在医生建议省着用,已经放弃治疗的情况下。
张爸爸、张妈妈迫不及待地去抓药,跑了很多地方,有两样药就是找不到:祖师麻、铁棒槌。这可确实急坏了大家。
仓海决定到黄河药材批发市场去找找。
一家一家去访,这两样药确实是冷药,一般医生都不用,不容易找到。终于在一家即批发药材又可以抓中药的地方找到了。
“这个铁棒槌必须要有处方才能抓,因为毒性很大,常规情况下都是外用的!”店面的老板很小心谨慎地说。
“噢,这就是外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