鬟时,这干劲儿就更足了。
紫鹃抓了两把小矮桌上的瓜子,分给两个小丫头,“我哥哥在南街那里,我先去看一眼,交代一句话给他,你们待会就坐在车里吃瓜子,等我稍后带你们去荣国府里见见世面。”小丫鬟们欢喜的接过了东西,两个人挤眉弄眼的磕着瓜子。
车子就停在了南街一家叫“鸿盛米铺”的门口,婆子扶着紫鹃下了车。“你们在这里守着,我说几句话就出来,别叫小丫头们乱跑。”紫鹃进了屋,米铺子不大,里外两间,后面又有放米的一间仓房,紫鹃的哥哥鸿盛正站在柜台后面盘账,两个小伙计帮着客人装米。
“哥哥!”
鸿盛一抬头,就见自己的妹妹俏生生的站在那里。“妹妹,你怎么来了?”
这时有个穷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听了米铺老板的说话声,也抬头去看,一瞄到紫鹃,脸腾的一下就红了,惹得伙计笑道:“小杜相公,你这是怎么了?脸这样的红?莫非是瞧见了什么天仙娘子?”
这位小杜相公看着眼前的姑娘和米铺老板进了后屋,眼睛还回不过弯儿来。伙计一拍他的肩膀,弄的小杜相公差点没摔倒在地。“你拍我做什么?”
小伙计笑道:“不拍你,你还能回过魂来?别看了,再看就拔不出来了!”
“有辱斯文,我看什么了?”小杜相公有点不好意思的辩驳道。
“那你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们家姑娘!我说小杜相公,你啊,还是老老实实的读书吧,能考中个秀才也不容易,杜大娘这些年为了你费了多少心思,眼看今年的秋闱就要到了,你可是要用心啊,能考中,我们这些做街坊邻居的听了也替你高兴。”
小杜相公脸色一正,拱手道:“多谢小哥吉言,杜某定不辜负乡亲们的期待。”
这书生想了想,还是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问道:“刚刚的姑娘,是老板的?”
小伙计被气乐了,“我说你这人,难道我刚刚的话就白说了?告诉你也无妨,省的你再胡思乱想,那是我们家大姑娘,老板的亲妹妹,不是你能妄想的!”
小杜相公腰板一挺,不服气的说道:“我乃是有正经功名在身的秀才,怎么配不上你家小姐?”
小伙计上上下下的瞅瞅小杜相公,一身的粗布蓝衣,不是外面买的货,应该是杜大娘亲自织成的,洗的有些发白,但是干净利落,相貌称不上是英俊,却也不难看。这南街上有多少人家都盼着小杜相公高中,好将自家的闺女嫁过去,只是里面可不包括紫鹃姑娘。“我实话和你说了吧,我们家姑娘在大户人家做工,将来是要跟着人家小姐出嫁的,你在这里乱想也没用,没看见我们家姑娘穿的是什么?戴的是什么?你怎么养得起啊!还是快快歇了这个念头吧。”
伙计和小杜相公在外面理论不休,这边紫鹃已经掏出了信递给哥哥:“哥哥帮我瞧瞧,里面写的是什么?”
鸿盛拿着信,反倒不敢乱拆,这上面绘着得双鲤图,一见就知道不是凡品,“丫头,你,你这是哪里来的信?可别乱了主人家的规矩啊!”
第九十九章 姨娘风波紫鹃情怯(下
紫鹃心一横,就将昨晚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哥哥,“哥,我现在也是没了法子,姑娘若是真的不要我,妹妹可就无路可走了。你帮我看看给老太太的这封信到底写的是什么,我知道了好早作打算。”
鸿盛拗不过她,只好掏出了信纸,慢慢的读起来。
紫鹃急切的问道,“是什么?”
鸿盛眼神复杂的看了看妹妹,“是林姑娘请老太太给帮你选个‘富贵人家’。”
紫鹃激动的站起来,“果真?哥哥没骗我?”
“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紫鹃一下子坐在椅子上,双手合十,两眼紧闭,念着:“姑娘果然是心疼我,我就说这些年的感情,她怎么会丢下我不管!富贵人家,除了贾府,还能有谁家?”
鸿盛劝着紫鹃:“好妹妹,难道你就那么想嫁给宝二爷做姨娘?你看看贾府的几个姨娘,哪有活的高高兴兴的?就是生了孩子也不能养在自己的身边,你上次也说了,林姑娘是没有嫁到荣国府的希望了,将来宝二爷找了个琏二奶奶那样的小姐做了夫妻,你还不被折磨死?再者,你怎么就知道老太太一定能让你做了宝二爷的姨娘?或许是琏二爷呢?又或许是两个老爷呢?”
紫鹃诡秘的一笑:“哥哥放心,我自有办法叫宝玉离不了我!如今贾府上下都明白,二太太是属意宝姑娘做二奶奶。宝姑娘什么人品我自然知道,正经的大家闺秀,待人和善,菩萨心肠,不比林姑娘差。如今袭人是内定的姨娘,我若想出头,就要比袭人更贤惠。这次我是奉了姑娘的命去看望老太太,信得事儿就当做不知道。”
鸿盛阻止不了紫鹃,只好让她保重,又嘱咐了几句才出了里屋,就见外面的小伙计和客人在争辩着什么,鸿盛心情不好,就有些迁怒的说道:“嚷嚷什么呢?客人要什么你只管取了就是。在这里磨磨蹭蹭的作甚?”
那位小杜相公几步上前,就是一拱手:“鸿老板。”
“原来是小杜相公,怎么?刚刚的米没有称对?实在是对不住了,我叫小伙计再给你重新弄。”鸿盛是个会做生意的,对街坊邻居都客气,谁家有个忙要帮他总是不落后。
小杜相公连连摆手,“不不,伙计做的很好,我,”他边说,边瞄着在一旁的紫鹃。鸿盛看着眼里,不大高兴,还说读书人斯文,他看这个小杜相公平日里也是文质彬彬的,怎么今天一脸的猥琐?
鸿盛一咳嗽,紫鹃说道:“哥哥既是有事,我就先走了,外面的马车还等着呢!晚上我未必回家,叫爹娘也不必等我!”鸿盛自然是撇下小杜相公,亲自送了妹妹上车,又从怀里掏出了一串钱,塞给了等车的婆子和车夫。
车马渐行渐远,鸿盛直看着林家的车马没了影子才转身回屋。
坐在车上的紫鹃忍不住露出了笑意,甚至清清的撩起车上的链子往两边看。两个小丫头吃着车上背着的蜜饯果肉,扒着车窗往外瞧,没一个开口询问紫鹃干什么去了。
等进了贾府,看车得婆子去了后院,紫鹃和小丫头捧了礼物往贾母的上房去。
今日贾母难得的好兴致,找了东府那边的尤氏和自己玩牌,贾母,邢夫人,凤姐儿四个人凑了一桌,王夫人因今日忙的狠了,有些伤神,只在自己的屋中休养,吩咐李纨带着迎春等人坐在外间的小抱厦里做针线。
贾母正愁手上的这副牌不上张,前后不靠,丫鬟琥珀笑着就进来回禀:“老太太,林姑娘派紫鹃给老太太请安来了。”贾母一乐,顺势一推手里的牌:“快叫紫鹃进来,我可是想玉儿了,这坏丫头也不说亲自来看看她外祖母。”
凤姐儿正等着单吊一筒,却被老太太耍了个赖,便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怪不得老太太疼林姑娘呢!就琥珀这么一嗓子,我就少赚了好几十个大钱,瞧瞧,”王熙凤把手上的牌一摊,让众人看的清清楚楚,“我这等着单吊呢!紫鹃若是不来,老太太手里的一筒还不是我的?可惜,我就是没这个命啊!”
尤氏偏在这里扇风点火:“琏二奶奶还能差了这点子小钱?老太太早就看出来你糊什么,只不说而已,是不是,老祖宗?”
贾母笑呵呵的招呼着鸳鸯、翡翠等人,“去,把你们二奶奶的银子分了,这大戏里面怎么说的,对了,叫做劫富济贫!”翡翠等人还有些不好意思,鸳鸯却不理会这些,一听老太太的吩咐,笑嘻嘻的上来抓了一把钱,顺手就塞给了尤氏的丫头银蝶儿,银蝶儿看着尤氏脸上一副不敢要的样子。
鸳鸯没等尤氏开口,就对银蝶儿说道:“老太太发的话,只管拿着,看你们主子做什么?”几个伺候的丫鬟们这才乐呵呵的将桌上的钱分了。
紫鹃一进门,这分赃的“买卖”刚结束,人人怀里都是鼓鼓的。贾母看着这些小姑娘,脸上挂着笑意。
“给老太太、太太们请安!”
贾母问道:“你们姑娘怎么没来,却派了你?如今是谁再身边伺候着?”
“老太太放心,姑娘身边有雁蓉、雪雁。姑娘说老太太这里正热闹着,她也不方便来,只叫我过来给老太太请安,另给几位姑娘们带了些小东西,姑娘们只别嫌弃。”
贾母来了兴致,叫鸳鸯去后面找了迎春几个,地上跪着的丫头都捧了大大的盒子,“这里面是什么?”
迎春几个姐妹及宝钗进了屋子,紫鹃就开始一一的分发礼物,“这是给二姑娘和三姑娘的几个话本,都是前朝的谷物;这匣子里的是上次答应四姑娘的画具,还有送给宝姑娘和宝二爷的燕窝,姑娘说了,虽没上次宝姑娘送的那个好,但是到底是我们得心意。”
宝钗命莺儿接了,还对贾母说道:“林妹妹就是客气,一家子的亲戚,难道我们还计较这个?我今日还和母亲说了,改日亲自去看林妹妹,他们兄妹几个住着,家里也没个能主事的,保不准就有什么疏忽的地方,我母亲年纪大,经历的也多,若是老太太不嫌弃,就叫我母亲帮忙提点提点?”
王熙凤只当没听见,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虽然自己的表妹,但是宝丫头也忒心急了些,林家就是要人帮衬,也会找老祖宗这个正经的外祖母,更何况现在当家的还不是黛玉,是跟他们贾府没有任何瓜葛的林大爷,薛家跟林家实在是八竿子才能够得着的亲戚,这殷勤也献的太过了些。
贾母心里冷哼,这就是老二家找的好媳妇,还没进他们贾府的门呢,就要巴结着攀林家的树梢了。“姨太太能赏脸当然是好的,只是如今林家管事的是瑾瑜,我这个老婆子可不好插手,否则这亲戚间的情分也没了,林丫头夹在中间也是左右为难!”
薛宝钗讪讪的笑笑,“老太太说的极是,也是我们过于担心了。”她可不是得了什么失心疯才说这样唐突的话,实在是自己没了办法,母亲这几日见贾府的园子越修越大,巴结的人越来越多,心里就更加的笃定和姨妈结亲的念头,两个人整日的在姨妈的上房说话,家里的银子又送去了一万两,全部进了姨妈的箱笼。
薛宝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母亲的眼光怎么就这样的浅,非要自己嫁进贾府不成?自己一个闺阁中的女流之辈,想要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是难上加难!
所以,今日她也顾不得许多,才说了这些混话。
好在,宝姑娘的脸皮厚,贾母的拒绝并未叫她失态多久。
贾母有话要问紫鹃,打发了迎春等人回去。
紫鹃等众人出去后,才从袖口里拿出那封信,“老太太,这是姑娘叫我交给您的!”贾母接过信,带上了带帽的眼镜,抽出信纸细细的读了起来。紫鹃低着头站在屋子中央,如油煎烹火,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儿。
贾母放下了镜子,和蔼的问着紫鹃。“你们姑娘和你说了什么吗?”
紫鹃听着动静,贾母好像没发火,惶恐便放下了一半,“回老太太,姑娘并未提到任何事,只说叫我不必急着回去,临走的时候见见我爹娘。”
贾母明了的阖上信纸,说道:“这么一转眼,你也都十五六了,当年把你给林丫头的时候,我就看着好,知道你是个心疼人的,这些年你将玉儿照顾的不错!回去和你们姑娘讲,就说这事儿我知道了,不用她再操心。”
紫鹃听了心中狂喜,老太太这就是应了!她脸色不变,欠个身就要出门。
贾母在身后唤住了她,“宝玉今儿出门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