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无法逃离:美国高中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彼岸无法逃离:美国高中往事-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开始一对一的比赛,二十一分,最后竟然让我赢了。黑哥很擅长扣篮,但仅此而已。他的全部进攻套路都是靠身体挤进篮下,再把球放丢。我看着眼前这位比我高一头有余的家伙,心想又是个肌肉和智商成反比的老黑。

  “哥们,你叫啥?”黑哥问我。

  打完一场比赛后我们聊了起来。黑哥告诉我他来自埃塞俄比亚,我才明白为什么他没有一点黑人口音。他说自己的全名叫“穆罕默德阿布肚儿什么什么布”,叫他“阿布杜儿”就可以。我们告别之前彼此交流了一下自己祖国的风土人情,然后约定改日再战。

  “十一年级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我的辅导员(Counselor),一位满头银发的白人老太教育我。我正和她在办公室里讨论新学期的选课。

  选课是一门学问,一定要提前打听好各门课程的难度与老师的特点,如哪位数学老师打分水分很大,哪个西班牙语老师实际上不会说英文,还有哪个老师喜欢给身材窈窕的金发女生打高分,等等。是维持接下来一年的快乐生活与完美学费所必需的。 AP课程(高中教授的大学本科级别课程)是湖滨中学所有智商高到足以偷懒的学生的最爱。何谓AP?在湖滨中学达成共识的解释是“Advanced Procrastination (高级偷懒)”,因为所有上AP课的学生在的学分基础上可获得一分附加分,既是说在AP课上拿B的成绩等于其他课拿A。这位老太看着我上年的成绩单,那上边的字母与数字诠释着“模范学生”这个词,因此许诺让我跳级上十二年级的课程。我递过早就写好的名单,上边除去必修的数学与英文,另外还有化学、统计、微观经济、电脑编程,以及世界历史这五科AP课程。其中化学是本校“高智商”群体必选的课程;而世界历史则是一门十年级生的必修课,我在提前完成黑小伙的美国历史后不幸将要重新与低年级小孩为伍。其他四门AP则是专为十二年级学生准备的轻松课程。在经历并存活了本校最变态的老师“博士”一年折磨之后,应付这些课对我来说已是易如反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开学第一天,我走入教学楼内小的如禁闭室的图书室。Matt,Chris,和Spencer三人占据着角落里的一张圆桌。

  “哟,Dawg(哥们),你来啦。”Matt双脚搭在桌面上,正在翻一份报架上取下的亚城日报《AJC》,嘴里嚼着口香糖。

  “你刚从Rio Grande(格兰德河,美墨边界)对岸游过来?”Matt打量着晒得黝黑的我。

  “其实我爸是埃及人,我的隐性基因昨晚发生变异了。”我拉过一把椅子加入他们。

  Chris爬在桌子上,正在陶醉地听Eminem 的Rap,嘴里跟着耳机里发出的声音念咒一般地哼哼,唱到高潮处还摇头晃脑地做出各种动作。Spencer也照旧爬在桌上,将手机捧在怀里,和她在圣约瑟夫学院的女友甜言蜜语——校园内严禁使用手机。

  “嘿,看这个。报纸上说亚城在未来三十年内人口将增长两百万。天啊,托墨西哥的福。”Matt决不放过任何将自己的话染上种族色彩的机会。

  这时黑哥走过来向Matt和我打招呼,同时邀请我们放学后去打球。

  “这家伙根本不是黑人。”Matt冲着黑哥的背影对我说。

  “为什么不?你认识他吗?”我以为Matt又对种族主义产生了新的诠释。

  “他选了AP化学课,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我也选了,第一节课。”我有点不以为然。

  “那你很快就会知道了。”Matt把报纸扔在Chris头上,起身离开,临走前还不忘将嘴中的口香糖粘在桌子背部。

  当我坐在化学教室里的时候,我立即明白了Matt那句话的意思。不仅是我,全班同学的目光自黑哥进教室门那一刻起就集中在他身上。这个班上二十多人里白人居多,其余的除了黑哥外都是亚裔。黑哥可能早已习惯了这种注视,领过书后慢慢回到座位上,打一页页地翻着书。化学老师是亚城理工大毕业的中年男人,运动员的身材,只是头有些秃。他开始讲一些实验的安全规定,还不时跟前排的几个学生开个玩笑,也谈起自己大学的时光。我正在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没有加入到这次互动当中去。正当老师眉飞色舞地讲述理工大曾经的一座核反应堆的故事时,门外有人进来。我扫去一眼,发现此人一身笔挺的黑西装,夹着一个公文包,但从手中课表可看出他是个新生。

  “嗯?我记得今天没有学区的官员视察。”老师拿刚进来的家伙逗乐,全班哄堂大笑。

  只听老师小声和该男生言语几句,然后拍着他的肩膀对大家说:

  “看来又有人加入我们的‘高智商俱乐部’了,请这位哥们自我介绍一下。”

  “嗨你们好!我是Alexander Chen,请叫我Alec。”一阵宏亮的男中音传来。

  我把目光从书本上移开,发现他正是那天在球场上扣篮的人。

  老师对他说,随便挑座位,不过不要有意坐在最漂亮的女生身旁。他稍微看看教室四周,然后径直朝我座的角落走来。他从课桌中间走过的时候,我听到身旁的两位女生开始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他在我身后的座位上坐下;拍了我的肩膀。我转过身,看到他将手伸到我面前。

  “你好,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你。”他一脸友好的微笑。

  如果是一个女孩的话,此刻这样面对着他,一定会满脸通红、语无伦次。

第十章
盛情难却,我配合地握上了Alec的手。他用力抓紧后煞有介事地摇了摇。我心想这家伙如果不是刚从河外星系或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中窜出来,那真是虚伪的令人敬畏。我开始幻想自己从座位上跳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举起最后一排那张无人的桌子,然后对准他梳得整整齐齐的脑袋,一下一下狠狠地砸下去,同时嘴里还不依不饶地骂着:“老子叫你虚伪,叫你虚伪……”

  为什么他这样的Prep School(私立贵族学校)的有钱公子哥会跑到湖滨中学来?不仅如此,还要在开学第一天就身穿标榜自己特殊性的西服。尽管虚伪的人在这里比比皆是,但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虚伪却还泰然自若的,业已达到一种境界。

  很多外国人批评美国社会的虚伪,说表面上看似友好的美国式礼貌下隐藏着赤裸裸的歧视与对其他文化的无知和漠视。虽不赞成这样极端的观点,但我的确经常看到老师耐心地站在一个学生身旁,耐心地看他演算几道相当于中国小学水平的数学题,在他终于完成后拍手称赞,大声喝彩;在体育课上对卖到屠宰场都会因脂肪超标被拒收的胖子大喊加油,即使他尝试多次后仍然无法击中缓慢飞来的棒球, 周围也会有人冲他喊道:“很不错,动作很标准,你已经尽力了!”

  这就是美国学校中典型的鼓励式教育,但这种方式究竟是否利大于弊?让那些本来就没有竞争力或行为乖僻的人生活在这样一种营造出的良好环境下,岂不更会促使他们对现实的残酷进行逃避?也或许这个国家标榜的所谓“重视人权”以及“个人主义”已令全社会都虚伪起来,对各种现象都予以包容理解。这样一来,任何在中国必然成为社会竞争淘汰品的人也能快乐地生活下去,只要不违反成文的法规。故此眼前这位的装扮与行为在学校里也非个例,比他更出格的大有人在。可以将头发做成鸡冠状,或者脸上挂满金属环,也可以把腰带系在大腿上,将裤子穿成拖布,张口闭口说唱。倘若很多人都来跟风,说不定最终会发展成为一种潮流文化。不知这到底是自由社会的优势还是悲哀。

  “哎,请教你一个问题。”Alec突然改用中文对我小声说,而且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我正要张口,话到嘴边却又哽住了。在学校习惯了慢吞吞地讲带有口音的英文,眼下要立即切换成中文,居然感觉很别扭。不得不佩服那些经常旁若无人似地大声嚷嚷西班牙语的拉美裔学生。

  Alec 看我没反应,接着用很诚恳的语气问道:“请问这个学校上课不需要穿西装吗?”

  原来我之前对他下的结论是错误的,Alec显然不是极度虚伪,而是极度无知。我更没想到他竟然会说流利的中文,并且如此肯定我也懂中文,不知这小子是什么来路。

  我努力地用自认为是看到外星生物后应有的眼神看着他说:“不需要,这里不是私立学校。”

  我越来越好奇,于是接着问:“你为什么转来这里?你不是在私立学校上学吗?”几句话之内就找回了说中文的状态。

  “我是从波士顿转来的,不在那所私立学校,上次只是在那里打篮球。”Alec一连讲了很多,“为什么我要来这里?因为这里是全州排名第一的高中。”

  我恍然大悟,说到全州第一这回事,其实是个很大的笑话。排名是由美国《新闻周刊》放出的,依据仅是学校学生参加AP类大学课程考试的比率。要对高中进行排名完全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除去为数众多的、历史更悠久的私立学校外,全国超过两万所的公立学校排名也不可能像在中国那样完全依赖于一个神圣的数字:升学率。在这里甚至很难定义什么学校算得上“优秀的高中”——是让一半的学生进入常春藤,还是尽量让他们顺利毕业并进入大学,别搞出人命来。任何社会对于各式的排名都有一种盲目的迷信与追求,即使这它完全没有意义。Alec显然应该转到富顿(Fulton)县或格耐特(Gwinnett)县富人区内的学校,而不是这所拥有一半以上黑人,百分之二十老墨,而亚裔仅占百分之十的学校来。亚裔比率与一所公立学校的质量有直接的联系。湖滨中学一度贫困到空调故障将数间教室变为冰火五重天后甚至无法筹资维修,却坚持要多数学生免费参加价格不菲的AP考试,在大部分人都不都不及格的情况下,学校今年在《新闻周刊》的排名跃至全国百强,一时声名鹊起。但美国智商低出名的总统大人还签下“NCLB”教育发展计划,其中一项要求竟是将不达标的公立学校全部关闭,将学生转移到湖滨高中这类“优质学校”进行过渡。校长盼着学区提升拨款,自己多拿奖金,怎料却换来一堆名字都不会拼的问题学生,愁得他茶饭不思,全新的Mustang跑车上都落满了鸟屎。

第十一章
我仍是铃声响起后最先走出教室的人。过道内拥挤不堪,学生在课后开始珍惜起时间来,短短五分钟也要三五人围成一圈,热火朝天地聊着。除了聒噪的人声,上千个Locker铁门开关的响声也仿佛有节奏的打击乐演奏。我从侧门走出教学楼,沿着橄榄球场边的小路走向第二节课的教室。这条路笔直地穿过从球场延伸出的大片草坪,好像一条巨大的胶带曾贴在这里,日后又连带草皮被撕走了。湖滨中学的校刊《Skald》中曾载出一位韩国女生Kim的散文,像犯罪现场记录那样仔细描写了教学楼后的所有景色,其中最后一句说:“这是一条曾经不存在的路,每日匆忙过往的学生走出了它。”

  教英文的黑人老太曾对这句话赞不绝口。我猜他们肯定都不知道鲁迅,否则这样有剽窃嫌疑的话就不会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