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大一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大一级-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完,又向前来迎接的众人一一作揖拜谢。

  王小艳邀请郑三明坐到她的轿车里,让张闻宝带着郑三明的儿子媳妇坐到面包车里。一来想让老人家舒适些,毕竟轿车的震动性要比面包车好些,二来可以分开介绍些情况,相互多熟悉些。

  一路上,郑三明从车窗里贪婪地看着外面正在变化的世界,公路上宝马、奔驰、本田等众多的豪华轿车川流不息,公路两边一片片楼房,一座座工厂不断地从眼前向后快速移动,有些浑浊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他唏嘘不已,动情地对王小艳说:“想不到家乡的变化真的太大了,不回来真的难以想象呀。近二十年的变化真的可谓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呀。”

  看到郑三明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王小艳悄悄地让司机播放宣传龙和镇的镇歌《龙和是个好地方》,不一会儿,悠扬的曲调在车厢里飘扬起来了:

  龙和是个好地方啊

  有山有水有风光

  明月湖畔神话美

  山涧竹笋甜又香

  龙和是个好地方啊

  二龙山头烽火扬

  抗日志士斗志扬

  英名流传播四方

  龙和是个好地方啊

  改革开放新篇章

  勤劳人民闯市场

  巧把家乡来梳妆

  咿呀呀呼呦呀尔呀呼呦

  ……………………

  郑三明听着这优美的歌曲,心潮澎湃,双手不由地跟着曲调摇晃着,眼睛渐渐到迷合起来,陷入了一种对往昔的沉思之中,嘴里念叨着:“明月湖……二龙山……”

  当车子到了郑三明姐姐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间,虽然天气有些阴冷,但是他家内外都洋溢着一种喜庆的气氛。周围的邻居或坐或站地在他家门口的场地上闲聊着,不时传来一阵笑哈哈的声音。几个亲戚一早也都过来忙着做饭菜,厨房小屋里飘出热气腾腾的阵阵饭菜的香味。

  郑老太太坐在堂屋里,也和大家一样耐心地等着郑三明的到来,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耳朵还好,一听到外面的汽车的声音,忙着站起来出门迎接。几个孙女一看郑老太太要站起来走,忙抢着扶起她来,朝门口走去。

  郑三明一见到姐姐,顿时热泪盈眶,上前紧紧地抱着她,声音哽咽着说:“姐姐,我回来看你来了。”

  郑老太太用手揩了揩郑三明眼角的泪花,说:“近二十年没有见面了,你也瘦了不少呀,快进屋坐。”

  等郑三明一家都安顿好了后,王小艳对郑老太太说:“老太,我们回去了,恭喜你们姐弟团聚呀。等您生日的时候我们再来给您祝寿。”

  郑老太太再三挽留一起吃个饭再走,王小艳婉言谢绝,说等过几天再来看望郑三明,希望他们能在这里过个好年。

  郑三明一家一直把王小艳和张闻宝他们送到村口的路头,才依依作别回去。

  到了镇政府食堂吃完中饭,王小艳问张闻宝郑老太太的寿礼怎么安排。

  张闻宝功利性地说:“郑老太太的大寿我们政府应该去做。你可不知道呀,郑三明在台湾可算得上一个名人了。现在社会是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与郑三明搞好关系,就是给我们镇铺好财路呀。”

  王小艳问:“如果出礼,出多少礼?钱怎么办?财政上可没有这方面的开支。”

  张闻宝建议说:“我们是个穷乡镇,刚刚启动小黄瓜种殖,帐面上的钱已经不多了,我看我们能不能从简些?”

  王小艳想了想,说:“你说的对,既不能造成社会上坏的影响,又不能铺张浪费政府的钱,我看花上二三百元,请一个小乐队给郑老太太吹奏一番,你看怎样?”

  张闻宝一听,感觉这个主意又时尚又节省,就是个人掏腰包也承受得起,连连说好。

  王小艳说,那这件事情就由你来落实。

  张闻宝肯定地说,没问题。

  农历大年三十中午,王小艳和张闻宝租了一个面包车,拎着一盒大蛋糕,拿着一束鲜花,带上花了三百元请来的六个人小乐队,专程赶到郑老太太的家,为郑老太太过寿。

三  台胞省亲(三)
郑三明怎么也没有想到,王小艳和张闻宝真的过来给他姐姐祝寿,非常激动,紧紧地握住王小艳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全家人热情的邀请王小艳和张闻宝入席就坐。

  王小艳站在座位席旁,代表龙和镇政府向郑老太太表示生日祝贺,接着乐队吹出“祝你生日快乐”的欢快曲调,郑老太太高兴地合不拢嘴,一个劲的夸道:“好呀,好呀。”特地用颤巍巍的手敬王小艳和张闻宝两人一杯酒,说:“我过了许多生日,今天的生日最有价值,最值得回味呀。我老太太可是第一回享受你们年轻人的新潮,享受你们年轻人的浪漫呀。”

  郑三明羡慕地说:“我在台湾也没有过这样浪漫的生日呀。生日里播放的乐曲都是录音机里传来的,哪有这种真实的生活情调呀。”

  郑老太太拉着聪敏又体贴的王小艳的手,舍不得放开:“王书记,你不嫌弃我的呀,我想认你做闺女呀。你愿意吗?”

  王小艳说:“大娘,我也早就想做您的闺女呢,就怕你不同意呢。”

  郑老太太兴奋地端起酒杯,说:“这是我的认亲酒,我和我家的闺女干一杯。”

  说完,一饮而尽。王小艳一看,也一口干了。

  张闻宝望着郑老太太,故意地说:“老太太,我想做您的儿子呢。”

  郑老太太呵呵一笑,开玩笑说:“我老太太为什么找个闺女呀,那是因为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男人身上有土腥气呀。”

  郑三明指了指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分别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郑三明的儿子叫郑静,在台湾经营旅游开发工作,儿媳妇叫梁珍珍,在台湾一家大型电脑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一顿中饭在相互认亲的热闹气氛中愉快地结束了。

  雨水县过年的风俗,处处透露出传统文化中孔孟的 “孝悌”大意,即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仅就对父母而言,过年前子女置办礼物看望父母,表孝顺之情。同时父母给压岁钱,表疼爱之意。年后给父母拜年磕头,表敬重之意,父母送红包一个,表祝福之心。

  既然王小艳被认做郑老太太的干女儿,那过年的礼节千万少不得的。干女儿也是女儿嘛。大年初二,王小艳和丈夫回孩子的外婆家一趟,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贺岁。大年初三,王小艳就准备了四样礼物,暗含事事如意之意:两盒蜂蜜,两盒酥油大糕,两盒人参含片,两盒无糖黑芝麻糊,与丈夫一起去给郑老太太和郑三明先生拜年。

  郑老太太一见王小艳和她的老公一起过来,高兴得合不笼嘴,一边嘘寒问暖,一边忙安排孙子端茶送水上来。

  王小艳和她丈夫让郑老太太和郑三明先生端坐在太师椅上,两人就双膝跪下,连磕三个响头,磕头完毕,郑老太太和郑三明先生每人拿出两个鼓鼓的红包,分别放在他们的手里。王小艳和她丈夫笑容满面的接受下来。在雨水县的另一个风俗,就是新年给长辈拜年,长辈给的红包是千万不能拒绝的。不论钱多钱少,老人的新年心意那是不能伤着的。

  郑三明和王小艳以及她的丈夫拉起了家常:“我十几岁就离开的家乡,到了台湾又当了三年兵,退伍后为了找份象样的工作,参加了城市绿化职业技术培训补习班,期间结婚生子,断断续续地学了四年,最终混了个市政工程师的职称。每时每刻都思念家乡的亲人朋友,真的是夜不能寐呀。现在好了,两岸交往方便多了,想回来就能回来看看了。”

  王小艳关切地说:“您老既然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就不妨在这里多住几天呀,好好地看看走走。”

  郑三明说:“你们知道我名字的含义吗?”

  王小艳的老公说:“让我猜猜,估计是让你像明星般的耀眼吧,比别人多明亮些。”

  郑三明说:“我的小名叫小黑子,从小又黑又瘦的缘故。我这个大名是一位私塾里的老先生给起的。据我父亲说,当时这位老先生正在看鲁迅的文章,就说叫郑三明吧。呵呵,当时不懂,直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我的名字还有反蒋意味呢。”

  王小艳疑惑地问:“我怎么看不出来的呢?”

  郑三明感慨地说:“鲁迅先生说过‘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 *究竟比贾府高明; 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的话呀,你看我的名字不具有反蒋意味吗?可是因为我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在六十年代*中,一家人在精神和肉体上遭受了很大的创伤,父母先后去世了,却未能给他们送终呀,现在想来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

  接着,郑三明嘘唏不已起来。

  王小艳的老公也感慨起来,说:“历史是人生前行的智囊,也是人类前进的一面镜子。历史的重负在时代发展的车轮中也会逐渐变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进步的潮流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壮观的。”

  吃完中饭,王小艳建议郑三明一家到江阳市临界的清江市那里普济寺去游玩一下。

  郑三明高兴地说:“小时侯家境贫寒,听大人说过这个寺院,想去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穷人家哪里有什么盘缠呀。好呀,准备一下,现在就去。”

  王小艳忙联系镇政府的一辆大巴车,陪郑三明一家三口到普济寺去游玩。 。。

四 台胞省亲(四)
普济寺离龙和镇有约两百里路程,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参天古树遍布整个鸣凤山脉,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古树给人顿生一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的遮天蔽日之感,小灌木、杂草、野花匍匐在山脚下、树根旁、空地间,密密匝匝。走在这山道上,清凉的微风好似观音手中的杨柳枝条,一下子拂去世人心头上的种种苦难、风情、悲酸,浮躁的心灵被熨帖得从容不惊,荣辱皆忘。

  郑三明第一次感到自己就是山中的一棵小草,一棵会动的小草,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或许就是这种境界吧?

  山道弯弯折折,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山沟里的大片枫叶在秋霜的侵染下,越发红艳起来,像红色的河流。一行人心情都很好,一路说说笑笑,王小艳几次想搀扶着郑三明,郑三明说,这点运动算不了什么,坚决不要王小艳搀扶。

  王小艳一边走,一边充当起导游小姐的角色讲述着这佛寺的历史,说:“普济寺是明朝遗迹,在*中曾经被大半毁坏掉,八十年代初政府重新进行了修建。这里的佛像很是神奇,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早晨,山上好象就有一道道神光闪烁呢。”

  到了佛寺门前,是一段很长的曲折阶梯。王小艳介绍说:“这佛寺乾隆皇帝与和绅也来过的,乾隆皇帝一看这么长的曲折阶梯,感觉太累就不想走了,和绅灵机一动,就奉承皇帝说,皇帝您现在是步步登高呀。乾隆一听,呵,不错,就高兴地一鼓作气地走了上去了。参观完佛寺,乾隆走下台阶,有个跟班的大臣心想,现在皇帝下台阶看你和绅怎么拍马,就故意为难和绅,说:和大人,现在该叫什么呢?和绅可不是吃素的,眼珠一转:嘿嘿,皇帝,您是后步更比前步高,后步宽宏呀!君臣同乐。”

  大家一听,也都哈哈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