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秀色照清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依旧秀色照清眸-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谑程糜么蠊螅耸枰诠抗橙剑舱吹艟帕剑较啾冉希焓程煤竺坎途徒谠家唤锞帕剑刻炀褪墙褰铮ɡ铣疲憬材茄悖坷匣敖玻圆磺睿┎磺睿蛩悴坏剿朗芮睿髂惆谆盍艘槐沧樱獾阏识剂嗖磺濉!辈坏榷苑交卮穑矶⒆碜樱岣呱っ庞眉簧慷缘挠锏魑实溃骸吧缭蓖久牵蠹宜倒彩程玫降资窃闾A甘郴故墙谠剂甘嘲。俊

  许多支持者几乎异口同声的喊道:“节约粮食。”

  刘老倌说:“你要这样算的话,鸡蛋里面还找得骨头出哩,你见过哪个屋里办酒席不剩饭的,量体裁衣还有个尺寸管着,估量下米,这么多人拿捏得那么准啊,餐餐套卡不可能,肚子又量不准,就算量得准,饭量也是变的,遇上个三病二痛怄气使性就吃得少,具体少好多又不晓得,病痛冇得尺量,怄气冇得斤两。”

  彭冬英说:“剩饭剩菜可以喂猪喂鸡鸭。”刘老倌说:“讲起好听哩,个个放开肚皮做死的筑,每只碗里剩起半碗,剩饭剩菜都倒起几箩筐,喂都喂不赢,掉在地上的饭就沾了脚板,糠秕泔水就烧掉倒掉。”

  彭冬英说:“你讲社员吃冤枉,大锅饭是臭的,你什么意思?”刘老倌说:“是的哪,冇错啊,吃到肚子里的变屎臭,粘到脚板的踩起臭,剩饭剩菜老鼠苍蝇成堆,馊起臭。”

  彭冬英尖声反驳:“我看是你的嘴臭,思想臭,公共食堂这样好,社会主义这样优越,我们广大贫下中农的生活就像从黄连树上一下掉到蜜缸里,你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天到晚扇阴风点鬼火,胡说八道,替地主富农讲话,一心想把共产主义的幼芽嫩叶掐脱摘死,还怄气使性哩,你是跟社员群众怄气还是跟毛主席共产党怄气啊?是大家阻拦你走资本主义道路了是不?今天更是卵大皮粗,竟然带头退食堂,你是日子过得太安逸了,皮肉发痒,冇斗得。”

  解放喊:“捆起来,斗他!”培鑫高声支持:“莫让一粒老鼠屎打烂一锅汤。”明奇说:“害群之马一定要揪出来。”吴老馆说:“绝对不能让他开这个头。”连万老馆两口子都搭起腔来,万婆婆说:“放着神仙不做,你瘟老馆怕是脑壳蒙哒浆糊。”人群里响起一片叫嚷声:“捆起来,捆起来。”坐在台上的业大口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随即面色平静,仿佛什么也没听见,而贱伢则略显不安。

  ‘三姨夫’、向会记等人立即在学校四处寻找绳子,房间都锁着门,解放踢开厨房门,把挑水扁担上的短绳连同钩子解下来,口里喊着:“绳子来了。”‘三姨夫’把刘老倌绑了双手,押到台上。牛屎连跳带爬从树上折了一根树枝,从人群中迅速递向台上,彭冬英接过,开始抽打,口里数落不停。

  嫩树枝不经打,打到铁钩上折了一段,解放挤过人群,从厨房柴堆里翻出一根粗的递过来。刘老倌脸上青筋暴突,大吼道:“你凭什么打老子?一不是干部,二不是衙门。”

  彭冬英自豪的说:“老子是地地道道的贫雇农,根正苗红,思想过硬,代表广大贫下中农教训你这个公共食堂的破坏分子,脑壳进水的假贫农。”刘老倌又叫:“么子思想过硬,狗屁,呸,要是真的思想过硬,就会一碗水端平,把你老倌也会捆起来。”业大口凑近贱伢耳边叽咕了一会,起身过来要过树条,冲刘老倌砸了几下重的;然后高声宣布说:“从现在起,任命彭冬英同志为一队妇女队长,原来的就莫搞了。”彭冬英受宠若惊,立即拿出大义灭亲的气概,喊拢向会记、‘三姨夫’等人,亲自带头动手把丈夫也捆了起来。

  彭丈夫边挣扎边大骂不止:“你这个畜生,真的是绊哒脑壳,六亲不认了,老子当初硬是瞎了眼,找哒你这个神经,猪婆子…”彭冬英又率先开始抽打丈夫;边打边骂;“老子才真的瞎了眼,找哒你这个落后分子…。”

  打完彭丈夫,向会记问张富农:“你今天下午在田里拌禾的时候讲了么子啊?还记得不?”张富农嗫嚅着说:“我,我讲太阳太厉害了,人都会蒸熟。”向会记冷笑一声,说:“不对吧,有胆量讲又冇胆量承认,要不要当着社员的面给你过一下称咯?”

  张富农满脸是汗,开始装傻充愣,说:“我记起来了,我记起来了,我讲食堂一点好处都冇得,我入食堂后一顿饱饭也冇吃过,一个礼拜就廋了好几斤狠的,我当时是热晕了讲的胡话,信不得,我现在收回来,收回来,我向广大贫下中农承认错误,其实我一直认为公共食堂好得狠,出完工就吃现成的,家务事都冇得几样了,翘起二郎腿耍,几多舒畅,饭又尽量,吃得我每次胀起跟犊婆子一样,肚子溜圆的,我堂客还天天跟我开玩笑,问我有几个月哒。”台下一片笑声。

  其余几个落后分子见势不妙,不待问话辩论,纷纷学样主动缴械投降。双抢月份人们早就眼皮打架,呵欠连连,贱伢简单讲了几句后,业大口却作起了长篇总结讲话,小满已经斜靠在玉品肩上睡着了。

  回到家后,小满问:“姐姐,业大口还讲什么灯不点不亮,理不辩不明,我怎么却觉得辩论会越来越像斗争会了?”玉品说:“不是像,本来就是呗。”小满说:“那其实就像娘经常讲的,叫挂羊头卖狗肉咯?”玉品说:“也不全是。”小满说:“究竟怎样讲才准呢?”玉品本想说既做婊子又立牌坊,但感觉也不准确,还怕他年少懵懂,跟伙伴说漏嘴,就敷衍说:“一时半会我也想不出。”

  大家估计此事也就过去了,其实远没有那么容易。

3。4 难道他有么子特殊关系
难道他有么子特殊关系

  第二天,刘老倌与彭丈夫被卡饭一天,其余落后分子则只卡了早餐,当然工照样要出。不过辩论会还是有成果的,社员不再根据不同的口味随意点菜,而是统一由炊事员先端好到每张桌上,社员围满一桌就可开吃。但却增加了一项社员反感的制度,每次吃饭前都要由干部训一次话。

  由于建桥每次只讲二句话,‘大家吃饭不要浪费,出工要像吃饭一样积极,’被解放密告给了社里,业大口便常来一食堂亲自训话,他训起人来像训孙子似的,似乎让大家吃饭是他的恩赐。有一次,群众没等训话就把饭吃了大半,业大口来了以后就把人赶到外面集中训话,骂道:“光知道吃饭不做事,跟懒猪有什么不同?猪杀了肉还吃得,卖得钱到,你们这些懒鬼杀了都冇得血。”大家心里暗暗发笑:我们是懒鬼,你是懒猪,倒也不吃亏。从此,反对和不满的声音销声匿迹了,背地里发的牢骚当然不算。

  七月上旬的一个上午,一丝风也没有,太阳贴着头顶疯狂灸烤,热得人几乎窒息。白沙洲淹没在人海之中,由于沙洲容不下,附近几百米内的田埂、道路及桥上,甚至较近山头黑压压全是斗笠、人头,各条路上还有用竹竿或树枝举着红旗、横幅及鞭炮等,抬着献词匾额,敲锣打鼓源源不断涌来的人流。用树木搭起的主席台上绑插着多面红旗,旗子在烈日下静止地垂悬着,两侧台柱挂着红布,写着:提前建成社会主义,跑步奔向共产主义;横梁上的红布写着:葚市人民公社成立大会;台下人群里红旗林立,还有多条由每人举一个字组成的‘庆祝人民公社成立‘的横幅;粮站围墙上贴满红纸标语,写着‘人民公社好’,‘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等。一、二十面大小锣鼓系着红布,在主席台台上、台下一齐擂响,唢呐欢奏,铳炮、鞭炮炮声不断,震耳欲聋,喜悦、激动及好奇洋溢在人们汗晶晶的笑脸上。

  说话喜欢拿腔作势的谭书记摇身一变成了公社书记,他高亢的声音在高音喇叭里响起:“葚市人民公社成立了!”立刻,从一张张满是黄牙散发着臭气的嘴巴里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不少人把头上的斗笠取下来,抛向空中。坐在主席台第二排的业大口正襟危坐,努力保持着庄重肃穆的神色,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站在台下的贱伢则垂头丧气,周围的一切仿佛与自己无关似的,脑海里转动着困惑自己多日的问题:为什么这个杂毛升了公社党委委员、农办主任,转了城镇户口,简直一步登了天了,而自己却只是原地踏步,由社里书记变成管理区书记呢?难道他有么子特殊关系?不对啊,他至少三代跟我一样都是饭都吃不饱的泥腿子,若讲能力,不讲狗屎不如,起码比我欠些火候,唯一解释得通的,心狠手辣我是确实不如他,对,上头应该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也可能是那无中生有的流氓作风影响了我。大会快结束的时候,他忽然如醍醐灌顶,相信自己幡然悟透了奥妙:还是老话讲得好,人不害人身不贵,火不烧山地不肥。经此凤凰涅槃,从此以后他便脱胎换骨,成为当地社员闻之色变的土霸王,甚至家里有小孩哭闹,只要喊一声刘家贱伢来了,哭声立马就会戛然而止。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贱伢受到强烈刺激的原因,其实稍微了解现代史的人都知道,几十年来,村一级(解放后依次叫做农业社,高级社,管理区,大队,现在叫做村)与乡镇一级(依次为乡镇,公社,现在叫做乡镇)之间,一直隔着一道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乡镇一级的干部属国家工作人员,即现在所称的公务员,而村级干部则属于土干部,即现在的自选自治干部,身份依旧是农民,地位与待遇差距巨大,中间缺少正常转移与晋升的途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读懂贱伢此时的心理,唯一令他感到安慰的是,业大口家属依然是农村户口。

  大会结束时,谭书记说:“社员同志们,县里要修一条运河从X江河里接到石滩公社,要求‘山上要过船,底上二十尺,两边跑汽车,中间过洋船,’要从我们公社调取大量劳力,女社员和小孩子立即退出操场,各管理区的男社员马上在原来划定的开会区域站队,由干部点名,点上名的就走;虽然我们刚刚搞完双抢,但光荣参战的社员要借人民公社成立的东风,发扬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不怕疲劳,连续作战,逢山过山,逢水过水,打出葚市公社的威风。”

  不一会,操场里此起彼伏的点名应答声响成一片,各管理区社员陆续整队出发,雄赳赳从操场直接开往前线。小坡管理区的男劳力基本上被点到,由向民兵营长即原来的向会记带领,成为第四支出发的队伍。几个小时之后,抗日开着已经被公社调用也就是‘共产’的拖拉机,载着小山似的社员衣服、用具,也从村头出发了。

  贱伢因为母亲的病日益加重,没有带队去修河。看着病床上很快油尽灯枯的母亲,他止不住热泪涟涟,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眼前:百里外的煤矿塌方,父亲被永远埋在里面,她带着年幼的自己和弟弟哭得死去活来;为了不使兄弟俩受到委屈,她一个人租种了金家几亩地,坚持到弟弟年满十五才改嫁,期间,金家数次要减免租金,她总是坚持按数缴纳,只在灾荒年月接受一点减租,她大病那年话都不能讲了,王山父亲也束手无策,金家主动请人送到城里,还出了医药费,她死活要还债,整整还了十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