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校园:陶宝宝的掘金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校园:陶宝宝的掘金时代- 第10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专家大家都是听说过的,就连司马茹也参加过几次鉴宝节目了,因此苏晓晓每报出一个名字,现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出场的是杂项鉴定专家陶宝宝陶老师!”

    。。。

 ;。。。 ; ;
第324章 第一件藏品
    现场的掌声顿时稀稀拉拉起来,很多人伸长了脖子,有些人甚至站起身来,想看看这位陶宝宝陶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现场大多数是收藏的爱好者,都知道杂项鉴定是最难的,需要渊博的知识和见闻,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是做不到的。

    但当陶宝宝走进演播室时,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这个陶老师是谁啊?怎么这么年轻呀?”

    “是呀,不会是搞错了吧?这么年轻怎么能成为杂项鉴定专家呢?”

    “谁说不是呢,之前也没有听说过呀,不会是临时拉来充数的吧?看她年龄还比我闺女还小呢,怎么可能会有什么经验?”

    ……

    现场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大多是对陶宝宝表示质疑的。他们都知道古玩鉴定师承是一方面,最终还是要自己上手。

    因为古玩鉴定很多时候都是似是而非的,如果光有理论,而自己不上手,根本就看不出来。

    打个比方说,

    说瓷器上面有“贼光”,贼光是新瓷器表面刺眼的釉光,也有称之为“火光”的。

    玩瓷器的人大多数都知道,但是真要鉴定起来,特别对于那些做旧的,贼光不明显的,如果光有理论根本就分辨不出的。

    所以现场观众的质疑也是有道理的。仅有个别观众选择支持陶宝宝,但是也很快被反驳声淹没了。

    “大家请安静一下。”苏晓晓见状不得不的平复一下现场的嘈杂。

    “我们的天下藏宝节目即将开始,下面友情第一位藏友!”苏晓晓知道任何解释和对陶宝宝的包装都是徒劳的。只有尽快的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果然,一听节目开始了,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贾似道看了一眼陶宝宝,微微有些得意的哼了一声。

    这种情况陶宝宝倒是早都料想到了,倒也不以为意。对她来说,连捡到上千万的大漏都波澜不惊,何惧这点小场面。所以也没有局促或者沮丧的表情。

    随着苏晓晓的话语,演播室的大门打开,从中走进来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他的手里拿着一个青花的瓷盘,一边走一边将瓷盘高高举起。

    “先生贵姓?”苏晓晓按程序问道。

    “我姓顾。”

    “顾先生今天给我们带来什么宝贝呢?”

    作为主持人苏晓晓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调节现场的氛围,以免产生冷场。

    “我今天鉴定的宝贝是一个万历青花瓷盘。”顾先生说道。

    “万历官窑的青花瓷呀,那可是一件不错的藏品。介意我拿给现场的观众先看一看吗?”苏晓晓这是要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当然可以。”顾先生自信的将青花瓷盘递给主持人。

    “谢谢顾先生。”苏晓晓拿着青花瓷盘在观众席上走了一圈,却并未让观众上手,然后才走了回来,将青花瓷盘放到了白君山的面前。

    “哪位观众朋友先发表一下高见呢?”毕竟是现场鉴定,所以苏晓晓是要给白君山时间进行鉴定的。

    顿时,台下十多个人举起了手。

    现场的观众比较踊跃,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都非常想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

    。。。

 ;。。。 ; ;
第325章 白老师的鉴定
    主持人苏晓晓就近选取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

    女人颇有女汉子的气质,上来便说道:“要我看这个青花盘子就是假的!”

    “哦?是什么原因让您认定它不对呢?”苏晓晓的问道。

    这位豪爽的大姐道:“它那个盘子底子都凹下去了,这要是真的,能会这样吗?”

    现场不少观众纷纷点头。

    当然也有人说是真的,因为感觉到瓷盘的包浆比较好,没有贼光。

    “好,我们还是听听专家是怎么说吧。”苏晓晓见白君山已经鉴定好了便说道。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白君山问道:“小伙子,能说说你这宝贝的来历吗?”

    古玩鉴定一般要问是怎么来的,因为收藏不单是器物的本身,还有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同时,这也能印证鉴定的正确性。

    “这是我在英国的一个古董店中看到的,当时感觉到它比较精美,有可能是真的,便带了回来。”顾先生说道。

    “当时花了多少钱?”白君山又问道。

    “一千英镑。”

    白君山点了点头,“如果这东西是真的,那你的一千英镑就太值了。”

    “这个盘子中心画的是和合二仙的图像,四周是缠枝花葫芦,当然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取‘福禄’的意思。底部是双圈六字款‘大明万历年制’的字样。刚刚那位观众朋友也指出来了,这个盘子的底部凹下去了,背面又凸出来了,不是很平整。所以说,这件盘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白君山上过很多的鉴定节目,知道如何吊观众的胃口。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了。

    刚刚他们四位专家也都看了一遍,陶宝宝也是仔细看过了,在她看来,这个盘子确实是大明万历年间的。只不过为什么底会凹下去,她却也不清楚。

    白君山顿了顿又说道:“在明代宣德、万历年间烧制的瓷器,因为工艺的缺陷,不少盘子的底都是凹陷下去的。不是平的,这是缺陷,但同时也是一个证据,证明这件宝贝是真的!小伙子,你这可是捡到漏了!恭喜!”

    现场顿时响起一阵掌声,为白君山精彩的鉴定,也为顾先生能够慧眼识珠,将这样一个万历的青花大盘从英国带回来。

    “那老师我还想问一下,这个万历青花盘子现在的价值多少?”顾先生又问道。

    “嗯,现在市值不好说,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参考,差不多五年前吧,香港拍卖会拍卖了一件和您这个尺寸差不多,不过是‘钟馗捉鬼’图案的万历青花盘。当时的拍价是十五万。非常有收藏价值。”白君山笑着说道。

    “谢谢专家!”顾先生连连说道。按五年前的拍卖价,这件青花盘就已经翻了十多倍了,那现在不是更值钱了。

    “这位顾先生的运气真的是非常好呀。”苏晓晓又说道:“下面我们将请出第二位藏友。”

    第二位藏友是一位姓侯的女士,带来的是一只玉镯子。

    既然是玉石自然是送给司马茹鉴定。

    。。。

 ;。。。 ; ;
第326章 私房钱哪来的?
    “侯女士,能说说您这只镯子是怎么来的吗?”苏晓晓问道。

    “这是我结婚五周年的时候,我老公买了送给我的。”侯女士说道。

    “是先生送的定情信物呀。”苏晓晓笑道:“那你先生有没有说这个镯子买了多少钱呢?”

    “这他倒没有说。”侯女士摇了摇头说道。

    “他不说你也没有问呀?”

    “我问了!那咋能不问呢?可是我问了他也不说。我就估摸着这个镯子肯定很便宜,不然他也不会不告诉我呀。”侯女士说起话来也是很直爽,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侯女士,你有没有想过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镯子很贵,他怕你骂。所以不敢告诉你它的真实价格呀。”苏晓晓笑道。

    “嗯……,也有这个可能。”侯女士想了一下说道:“所以今天让专家鉴定一下呗,看看这东西到底是便宜还是贵重。”

    “如果便宜怎么样?贵重又会怎么样?”苏晓晓又追问道。

    “便宜的话,就让他重新给我买一个,要是贵重的话,我就让他交代他的私房钱是从哪里来的。”侯女士话一出口,现场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不过侯女士。我要跟您说的是,不管这个镯子是便宜还是贵重,都代表着您先生对您的一片爱,是千金难换的,所以不管他的价值如何。您都不要为难你先生的好,你说是不?”苏晓晓笑这劝解一下。

    然而,

    这时鉴定台上却发生了不太和谐的一幕。

    四位鉴定专家坐成一排,白君山和贾似道年长坐在中间,陶宝宝和司马茹做在两旁,司马茹坐在白君山的旁边,而陶宝宝则坐在贾似道的旁边。

    司马茹在鉴定完玉镯之后,便递给白君山也看一下。而白君山看完则递给了贾似道,但是贾似道看完之后却并没有递给陶宝宝,而是递还给了白君山!

    这很明显是没看得起陶宝宝!

    对此,白君山虽然觉得贾似道有些太过分了,但是在现场这么多观众的面前,也不适合多说什么。而且自己即便是说了,贾似道恐怕也不会听。

    “好!欧阳老师,有鉴定结果了吗?”苏晓晓问道。

    司马茹点了点头。

    “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老师是怎么说的。”苏晓晓的话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司马茹的身上。

    相比于白君山和贾似道,司马茹算一个新人,虽然也出席过几次鉴宝节目,但是经验还欠缺,因此在面对这么多人注视的时候,略微显得有些腼腆。

    不过,司马茹长时间和玉石相处,身上自然而然的带着几分贵气,倒也能让人信赖,

    苏晓晓估计,观众对于司马茹的信任恐怕还是和陶宝宝有关。毕竟司马茹和陶宝宝比起来还是满稳重可靠的。

    “侯女士,您老公在把这只玉镯送给您的时候,有没有说这是什么玉?”司马茹显得比较老练的问道。只是表情还是有些青涩,毕竟是节目刚开始,还没有放得开。

    “我老公是说这是和田白玉镶金手镯。”侯女士说道。

    。。。

 ;。。。 ; ;
第327章 终于开张了
    “我刚才仔细的看了一下,这只手镯呢并不是和田白玉的。”司马茹这话一出,侯女士的脸上顿时就垮了下来:“专家老师,您的意思是不是说这只玉镯是假的呢?”

    陶宝宝听了点了点头,虽然她并没有上手,不过因为从玉镯的表象来看,这确实是一只玉镯,但不是和田玉。不过颇有年代了,估计要到宋辽了,

    “当然不是假的,玉是没有真假的。”司马茹知道侯女士是误解了,连忙解释说:“这只玉镯虽然不是和田白玉,但确确实实是一只玉镯,它的料应该属于戈壁玉,密度非常高,玉质非常坚硬。大家也看到在玉镯子上镶嵌了两块金。大家会不会觉得这是来修补玉的缺损的?甚至认为这只玉镯曾经摔断过,所以用金带再次镶嵌起来的?”

    “不瞒专家说,我当时还真是这么怀疑的,我还寻思着是我老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