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为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天下为棋-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薛家的命运,可想而知。

    同样,在贾玖看来,薛家的事,足够他引以为戒。

    薛宝钗跟他贾玖的身份是不对等的,他贾玖的身份又何尝更长乐公主、兰陵长公主、嘉善长公主对等了呢?偏偏他这个臣子之女,跟长乐公主这个当今万岁的亲骨肉拿一样的份例,只怕早就有人看他不顺眼了。

    贾玖的潜台词,长乐公主显然是听明白了。

    “所以,这是你的要求么?”

    “是。”

    “那你打算如何安排呢?”

    贾玖道:“道门那边,就补足三成。公主独得两成五。至于我,只要半成就绰绰有余了。不,也许公主拿两成七分比较合适。我留三分就够了。”

    长乐公主想了想,道:“三分?那太少了。还是半成罢。”说着,便伸出了手,摸着贾玖的脸,道:“他们都说我是个傻的,可是在我看来,真正傻的人是他们。他们身边的人,有的是为了权,有的是为了钱,有的是为了名声,有的干脆就是为了从龙之功。又有几个人是真正为了他们自己?也只有你,你才是不同的……”

    “公主……”

    长乐公主捧着贾玖的脸,道:“你大概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即便是被广为称赞的元皇后,也……”

    贾玖连忙打断了对方的话:“我不计较,不过是因为我早就看透了这后面的来龙去脉、利益纠葛,也清楚许多事情,光生气是没有用的。既然如此,我有何必生气?生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不是么?”

    听见对方拿元皇后举例,贾玖连忙打断了对方的话。无论长乐公主接下来要说什么,他既然抬出了元皇后,贾玖就不能让他继续说下去。

    “罢了,分别在即,公主想听什么曲子?”

    长乐公主想了想,道:“《梅花引》。上次你弹奏的《梅花引》很有味道,我还想听。”

    清洌的琴声再度响起,而当天稍晚些时候,相应的记录就放到了御案上。

    皇帝看了看相关的记录,道:“竟然是为了朕么?继恩,你怎么看?”

    王继恩道:“万岁,贾郡君行事与众不同,奴婢还真的无法用一般女子的行事来评判。不过,这个王氏的行事风格,也的确如贾郡君所言。”

    皇帝道:“所以说,如果没有这个贾玖从中阻拦,朕只怕真的要让臣子们寒心了,是不是?”

    王继恩低了头,不敢回答。

    好半天,才听皇帝自言自语一般,喃喃地道:“好像当初我那位好哥哥做着太子的时候,这贾家就上蹿下跳的呢。只不过,我那位好哥哥还是被废除,成了义忠亲王。让贾家竹篮打水一场空。嗯,这个,那位荣国侯似乎是不知情的。但是他们家那位太夫人就不好说了。至于那王氏,似乎跟那甄家走得很近呢。”(未完待续)正文 102宫里来人
    薛家有钱,薛家没有权,薛家的有权有势的亲戚们都完蛋了,薛家如今只能寄人篱下、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厚着脸皮借着无亲无故甚至还隐隐有仇怨的荣国侯府的威风抵挡外面的刀光剑影。

    这就是薛家的现状。

    京师里的人的眼界可不是一般地高,在京师人的眼里,外地人都是没权的主儿,即便是有钱,也是别人的钱袋子。大家看薛家进京之后,不去王子腾家里住,反而住进了贾家,而且还是贾赦的家里,正常人的反应都是:哦!原来薛家是贾家的钱袋子。

    大家默认的贾家跟薛家的关系便是:贾家,也就是贾赦这边为薛家提供保护,薛家上缴钱财买平安。

    这才是世人能够接受的,也是被公认的权贵之家跟商人之家正确的往来姿势。

    所以,看在贾赦的面子上,看在荣国侯府蒸蒸日上、炙手可热的基础上,京师之人默认薛家是贾赦的荣国侯府的禁脔,薛家的人脉和资产也是荣国侯府的势力范围,其余的权贵们也没有对薛家出手。下面的人争利,那是下面的人的事儿,他们这些人家可不会轻易对把手伸到别人的地盘上,尤其是薛家还是住在荣国侯府里的。

    这本来就是一种姿态,无声地宣告贾家和荣国侯府对薛家的态度。

    只是,现在不同了。原来应该是薛家为贾家提供财货才对,如今却反过来变成了贾家向薛家提供财货,这就违反了游戏规则。

    说实在的,刚开始的时候,得到这个消息的人家没一个敢相信这会是真的。探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以为是无稽之谈。可是薛家也的的确确是在往外面卖石头,而且价钱还非常便宜。

    只要有点手段的人都知道,如果是贾家或者是贾家授意下面卖石头,他完全可以以十五两银子的价钱一点一点地卖。横竖江南的太湖石是有数儿的,产量还不高,价钱还贼贵,对比之下。可是马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几乎仿得无法分辨真假的仿太湖石有的是人捧场。

    所以。即便大家不敢相信,可是那流言始终都没有消停过。

    直到贾玖在贾母面前跟王夫人扯破了脸皮。

    这两年来,在贾母面前。贾玖跟王夫人一直相安无事,甚至每逢贾政王夫人贾宝玉贾兰的生日的时候,贾玖都会有所表示,让贾母都快忘记了。他的两个儿子已经分家了的事实。可是在外人的眼里,贾赦跟贾政不但已经分家了。还分宗了,甚至贾政还欠着哥哥一家三条半的人命。

    即便贾母一心认为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王夫人在佛堂里面呆了这几年,头发都白了。看上去比他这个婆婆还老些,就是有罪过也完了。可是外人却不这么看。

    贾元春封妃、贾母要求贾赦为贾元春的省亲别墅出银钱,这事儿。大家都看着呢。结果,左等右等。始终不见贾赦有什么动静,倒是王夫人的胆子越来越大,似乎又干起了放印子钱的行当。只不过这一次,王夫人就只能用贾政或者是贾元春的名头了,至于来钱更快更多的包揽诉讼,贾政的名帖却是不够用的。

    薛家跟那仿太湖石的事儿,其实有不少人隐隐在嘀咕,是不是背后还有故事,不然,以薛家的家世和能耐,又如何能够弄来这许多石头?

    如今,薛家的石头卖得差不多了,贾玖跟王夫人也在贾母面前扯破了脸皮,外头自然也都得了消息。

    这也怪王夫人自己。他身边的奴才们一个比一个奸猾,偏偏王夫人自己没有多少本事,管不了这些奴才们,使得这些奴才们越发自在,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往外面倒。如此,薛家在仿太湖石上挣了上千万银子的话是传得满城风雨。

    王夫人跟他的奴才们都知道,薛家交上来的账本上记录的是每石仿太湖石十二两银子。可是传到外面,这话就成了:薛家借了贤德妃娘娘与王夫人的威风,硬生生地逼着贾郡君弄了一百万石仿太湖石,转手卖出去一半,轻轻松松地赚了六百万两银子。

    可话到后街上一转,变成了薛家跟王夫人联合起来,只从贾郡君手里弄走了一百万石仿太湖石,转手就卖了一千两百万两银子,却拿一小匣子珍珠就把贾郡君打发了。

    再传到京师商圈里面,这话就成了,薛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借着贤德妃贾元春的光,跟王夫人两个用一小匣不值钱的珍珠,就从贾郡君手里弄走了一百万石仿太湖石,转手就以正宗太湖石的价钱出手了。薛家跟王夫人各得了一千二百万两银子,只有那贾郡君,忍气吞声,替他们在道门担着不是。

    这些还是明面儿上的。私底下更有人形容王夫人如何指着贾元春的威风,在贾母面前说三道四,贾政又故作姿态,夫妻二人联手,挤兑得贾赦直跳脚却拿他们没有办法,贾郡君没奈何,只得站出来为父亲分忧,把事情压下去。

    分明是没影儿的事儿,却经过妙笔生花,硬生生地变得活灵活现。王夫人如何一次一次在贾母跟前装模作样、如何狮子开大口,贾政如何配合妻子又如何端出忠靖王事逼迫哥哥,贾母如何迟疑又如何在王夫人抬出贤德妃的时候改了口,说的是绘声绘色宛如他们亲身经历一般,就连贾玖屋里的几个丫头的家里,也当真有这么一回事,私下里一再打听。

    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对于那些凡夫俗子来说,他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话。

    那些商人们虽然不致于那般简单地就信了流言,却也不致于那般轻易地就放过了每一个消息,更何况荣国侯府里安安静静的模样,也真叫他们吃不准。

    京里的商家背后基本上都有后台,跟曹家这样。他们的后台就是道门。曹家跟其余几家跟道门有关联的人家组成了联盟,互相扶持互相照应,一起规避风险。他们拥有的是强大的实力、人力和财力。

    比这几家略差一点的,便是内府管辖的那些皇商,而且还不是一家,而是许多家。这些商家实力也许不够,但是都归内府管辖。如果上头有命令。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联合起来,更不要说,盐铁官营了。很多买卖。也只有内府的皇商才能够做。他们拥有的是权力。

    第三阶梯是那些世家麾下的商人们。这些商人拥有很强的地域性,而且都带着非常深的世家烙印,而且个性鲜明,比方说儒商什么的。比起一般商家。这些商人们在利益和名声之间往往更看重名声一点。

    第四阶梯才是那些依附在豪门之下的商家们。

    原来的薛家属于第二阶梯,可是失去了皇商招牌之后。如果不是依附着贾家、依附着荣国府,只怕他们就要彻底沦落下去了。

    可以说,薛家之所以能够撑下去,是因为贾家。因为贾赦,因为贾玖。因为薛家住进了贾家、住进了贾赦的宅子里,因为薛宝钗费心讨好贾玖。所以没有人出手收拾他们。

    现在,薛家是犯了禁忌了。

    薛家的声誉最先受损。像什么当铺、古董铺子第一时间出现问题,没有客人上门了。大家都觉得,薛家依靠着贾家依靠着贾赦父女俩,结果,人还没出荣国侯府呢,就算计上了贾赦贾玖父女,这样的人家,人品首先要打个问号。他们连自己的靠山下手都这么狠,那么,在典当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坑人、把价值上万的东西说得只值三五千啊?那些古董铺子会不会以次充好、甚至直接拿赝品凑数啊?

    显然,这些铺子最先出现了问题,就连贫苦人家听说了之后,也宁可多走几步路,去别家当铺当东西。

    当然,古董铺子和当铺这样的铺子,本来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一时半会儿倒是不显,所以薛宝钗倒是没有发现端倪。反而是跟薛家合作多年的铺子,突然跟薛家的掌柜们客气了起来,但是,人家不许赊欠了,甚至很多时候,都要求薛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些事情,身在内宅的薛宝钗是不知道的,但是,薛家铺子上的掌柜们、伙计们却是明显地感受到了。

    然后,就轮到了那些妃子们动手了。

    那些妃子们,也不是个个都想着回家省亲的,也不是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