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作为一国宰相,他可是很忙的。
听见老妻与自己抱怨,梁丞相立刻道:“既然你喜欢这孩子,就让这孩子过府陪你两天吧。”
梁相夫人道:“什么陪我这个老婆子两天,是让我们女儿邀请他过来住两天。女儿如今就结识了这么一个朋友,又不是什么不能结交人,就当是给孩子作脸,也让人知道这孩子也不是无依无靠的。”
梁相很奇怪。自己的老妻原来是个很谨慎的人,就是一点点大的事情都会跟自己商量,可是这两年来越发左性儿了。先是先斩后奏收了个养女,然后又是给一个不相干的人家的孩子撑腰,真真叫他有些奇怪。
梁相道:“你素来不多事儿的,便是女儿喜欢,你也不会如此。可以告诉我真正的原因么?”
梁相夫人道:“还能怎么着,不就是我那个外甥么。你忘啦?我那个外甥年轻的时候先后定了八门亲事,结果呢,五个未婚妻人没有过门就没了,另外三个就是进了门也没有撑过一年。我那外甥扛不住,最后还是出家修道去了,如今就在这孩子的手底下讨生活呢。”
梁相一愣,道:“竟有此事?”
梁相夫人道:“想我那哥哥嫂子,养了五个儿子,就这个这辈子过得最坎坷,叫我忍不住想多帮衬着他们些。虽然这两年来,他们跟着我们得了不少好处,可早些年,哥哥嫂子对我们可不薄,就是你要银子办事儿,他们不但出钱还出人,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虽然那是我的亲哥哥亲嫂子,可终究是两姓人,人家能够帮我们到这个地步,我们回报一二、在必要的时候行个方便也是好的。”
梁相沉默了一会儿,道:“前儿个哥哥打发大外甥带着三外甥过来,找我说了一宿的话你可记得?”
梁相夫人一推丈夫:“还说呢。一把年纪都不知道保养,将来有你受的。”又道:“我那苦命的外甥来过?你怎么不让人跟我说一声?”
梁相道:“人家原来就赶时间来着,黄昏的时候才过来,天一亮就走了,说是玉清山上有事儿。不过三外甥过来,原来就是找我帮忙的,还提出了一件大事儿。”
“什么事儿?”
梁相道:“如果这事儿真的能够顺顺利利的,那可真是活人无数,朝廷也会得到偌大的好处。”
梁相夫人道:“老头子,你是说我那个苦命的外甥?可是他不是出家了么?老头子,你可要帮帮忙,不要让这功劳跑到别人家里去。这是我娘家的。”
梁相道:“傻瓜。你三外甥带着你大外甥过来,就是希望我打消你哥哥跟你大外甥的主意。那个计划牵涉太大也太广,谁家都不能领这份功劳,也只有道门能够扛得下。”
梁相夫人不觉非常失望:“那岂不是说,我娘家一点好处都没有?”
梁相道:“谁说的?要我说,你娘家这次至少能挣一百万呢!而且还是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面。”
梁相夫人吓了一跳:“什么生意这么挣钱?老头子,你不是在糊弄我的吧?诶!老头子,老头子,你别躺着下!,快跟我说清楚啊!这么不上不下地吊着,你就不怕我睡不好么?”
无论梁相夫人怎么闹,梁相最后还是没有跟他说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儿。恨得梁相夫人在丈夫的后背上敲了一记,自己又坐了一会儿,这才胡乱收拾了躺下了。
如今见到贾玖,又勾起了梁相夫人心中好奇。只是这话题该如何展开呢?(未完待续)
46请帖
对于贾元春的遭遇,贾母早就有心理准备,听见贾元春最后的结果,他也只是叹了一口气。这个孙女儿,贾母以前最得意的孙女儿,如今也只换来了贾母的一声叹息罢了。
至于贾玖,他表面上跟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
早上第一件事情,先去给祖宗们换上新的供品并上三炷香,祈求祖宗们庇佑自己的父兄,然后回来照顾弟弟、陪弟弟玩耍一会儿,然后练琴——以前这个时候是他练字的时间,现在不过是改成了练琴——然后看日子跟情况,如果是初一十五给贾母请安的日子,他就去给贾母请安,不然,就跟贾倩贾清姐妹一起吃饭,说说话,然后一起去贾敬那里上学,午时回来睡个午觉,然后处理琐事,傍晚的时候再给祖宗们换上新煮的饭菜又上三炷香,再去检查一下祭祀用的各种物件是否齐备,包括酒水和酒糟、酱醋,都要进行确认,随时添置,剩下的时间就是练琴、练琴再练琴,往往一练就是一整晚。
贾敬很少会布置作业,就是布置了,他也不怎么检查,加上练字和练剑的时间都被他挪到了【高级修炼场】里面,就连休息也在【高级修炼场】里面解决,使得他有足够的时间练琴。
练字的话,只要把写完的纸一烧,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贾玖的字写得如何了。但是,练琴总是有声音传出来的。懂行的人甚至听见声音就能够分辨出贾玖的进度。而不懂行的人听见声音也能够感觉到贾玖从笨手笨脚一点点地变得熟悉,从不成调子到略略悦耳。
在贾玖堪堪能够将整首曲子弹下来的时候,贾玖接到了梁家的帖子。帖子上注明了。邀请贾玖与贾倩贾清三个人。
当贾玖去禀告贾母的时候,贾宝玉恰好也在,听说贾玖要外出作客第一个不依了:“二姐姐是个女孩子,尚且能够天天出去玩,我却只能呆在家里!”
贾母连忙安抚他:“宝玉,你又欺负你二姐姐了。你二姐姐哪里是出去玩,他是跟人家打听你大老爷与你琏二哥哥的消息呢。人家梁小姐怎么说也是宰相家的小姐。有什么事情,知道得也比我们早一点。今日请你二姐姐。大概是有话与你二姐姐说。”
贾宝玉道:“那也不用将倩儿与清儿两个都一起叫过去啊。我也想去嘛。老太太,您让我一起去嘛。”
贾母忍不住迟疑了。
薛宝钗是个有心人,即便贾母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薛宝钗还是自认为自己猜中了原委。贾母毕竟是个老人了。在贾代善去世、贾赦继承爵位并且大权在握的今天,贾母虽然在贾家拥有尊崇的地位,可实际上贾母的权力已经一落千丈。尤其是贾玖告御状之后,即便有王夫人担去了大部分的罪责,但是贾母的威望也跌落到了底部,再加上后来的一连串事件,就是邢夫人躺下的当下,这座将军府的权力也不可抑制地往贾玖身上转移,贾母根本就拿不到这府里的真正权力。
这跟原著根本就是天壤之别。原著里。贾母虽然不管事儿,但是只要他开口,贾家没有人能够拒绝得了他。甚至很多事儿不用他开口就已经办好了。而现在,贾母就是开了口,如果不符合规矩,贾玖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拒绝,贾敬也能够仗着族长的身份管着贾母把贾母的要求驳回去。
贾母如今拥有的也不过是锦衣玉食罢了。
就跟这张帖子一样。按找规矩,既然贾玖自己都是个小孩子。邢夫人又躺下的现在,这帖子无论如何也该送到贾母面前。让贾母过目之后再由贾母交给贾玖才是。可是京里的人都知道,贾母比贾玖这个小孩子都不靠谱。
所以,为了减少麻烦,就是梁家这样的人家也当贾母年迈、老糊涂、不能理事,直接派了两个婆子来见贾玖、送上帖子。
若是帖子是先送到贾母面前的,贾母说不得在把帖子交给贾玖之前就先给梁家去信,让磨着梁家同意让贾政贾宝玉跟着过去了。可既然帖子是给贾玖的,就是贾母也明白对方的意思。
除了失落之外,贾母还真的没有这个力气去计较这些了。
他也明白,大儿子不在家、二儿子又使不上力的现在,说不得这个家还要自己这个孙女儿顶起来。
再加上梁丞相的地位和权势,就是贾母也知道自己不能让贾宝玉跟贾玖一起去梁家。自取其辱、让人嫌弃、丢了面子是小事儿,若是坏了好不容易跟梁家攀上的交情,让梁家从此与贾家形同陌路,那才是大事儿。
所以,哪怕如今贾宝玉才七个虚岁,刚刚能够打个规矩礼仪的擦边球,贾母也不会同意贾宝玉的要求的。
薛宝钗看出了贾母的心思,便道:“宝兄弟,我虽然来京里的时日不多,却也听说梁丞相府上素来讲究、轻易不宴客的,甚至连做寿都不曾大摆筵席只叫家人做一碗长寿面就算过寿。今日二妹妹能得了这张帖子,未必不是二妹妹的孝心感动了人家梁丞相。再者,梁丞相乃是科举出身,听说他们这样的读书人家最是关心家里子弟的读书情况。宝兄弟若是见了梁丞相,梁丞相问起宝兄弟的功课,宝兄弟可都答得上来?”
贾清也反应过来,道:“宝姑姑说得极是。再者,这两家结交都是有一定的程序。就跟我们家与梁家为例,先是姑姑与梁家姑姑相识了、又得了家里长辈的许可,方才会下帖子,然后一点一点地熟悉起来,等关系再进一步,两家大人也互相熟悉了,家里其他的女孩子方能跟着见个面。听说越是读书人家越是讲究这些呢。我们能够跟着出去见识。也不过是占着小辈与年龄的便宜罢了。宝叔也不希望姑姑被人当成不知礼数之人吧?”
贾宝玉素来是喜欢女孩子们、以体贴身边的女孩子出名的,薛宝钗的理由在他看来完全是扯淡,可是贾清的理由却叫他不能拒绝。
难道要让人因为他而看低了贾玖?如果没有人提醒他。贾宝玉还会坚持己见,可贾清都说得这样明白了,贾宝玉还能如何?
贾宝玉哼哧哼哧了半天,方才道:“二姐姐,等将来家里宴请梁家姐姐的时候,你可不能忘了我啊。”
贾玖只得答道:“若是我得了父亲的允许在家里宴客的时候,自然不会忘了宝兄弟。”
得到贾赦的允许?贾赦在外面做监军。没有个三五年、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他根本就回不来!贾玖要等到他的允许还不知道要等上几年呢。再者,贾玖自己也说了。在家里宴客的时候,其实他在这里也设了一个小小的陷阱。他不在家里宴客,但是可以在皇帝赐给他的皇庄上宴客,也可以借道门的地盘宴客。完全不用局限在一个地方。
这个约定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贾宝玉相信了,他用湿漉漉的眼神望着贾玖道:“那二姐姐,我们约好了,如果你在家里宴客,可不能抛下我。”
“好。”
不得不说,贾宝玉的皮相长得相当好,当他张着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就跟一只无辜的小鹿一样望着你的时候。很少有女性能够拒绝得了他。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货的本质是个熊孩子的话,贾玖只怕早就带上他了。
听明白这个陷阱的人都没有戳穿这个谎言,没有听明白贾玖话中的陷阱人则在为贾宝玉高兴也在为自己高兴。前者好比贾母与薛宝钗。后者便是史湘云跟探春。
如果说谁最清楚贾宝玉的讨人喜欢之处的,非贾母莫属。贾母也很清楚,贾宝玉的未来需要依靠家里的这些姐姐妹妹的照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