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精神-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变得紧张僵硬;而且当紧张的情绪松驰后;僵硬的肌肉还不能松驰下来;即可通过按摩;洗浴;睡眠等方式让其松驰。因此;";放松疗法";就是训练一个人;使其能随意地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的轻松愉快状态。放松疗法常和系统脱敏疗法相结合而使用;同时也单独使用。渐进性的放松训练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相结合;可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惧症;且对各系统的身心的疾病都有较好疗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运用放松疗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次进行放松训练时;作为示范;心理医生也应同时去做。这样可减轻患者的羞涩感;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模仿的对象。事先得告诉患者;如果不明白指示用语的要求;可以先观察一下心理医生的动作;再闭上眼睛继续训练。

  <;2>;会谈时进行的放松训练;最好用心理医生的口头指示;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停下来。心理医生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主动控制训练的进程;或者有意地重复某些放松的环节。

  <;3>;在放松过程中;为了帮助患者体验其身体感受。心理医生可以在步与步的间隔时;指示病人;如";注意放松状态的沉重;温暖和轻松的感觉"; ;";感到你身上的肌肉在放松";;或者";注意肌肉放松时与紧张时的感觉。";

  <;4>;患者在会谈室中接受了放松训练之后;需要回家去练习。心理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书面指示或录音磁带;供患者在家练习使用。对放松不了的患者;可以采用辅助措施;如生物反馈疗法等。

  思维阻断疗法——又称思维停止疗法;思维控制疗法;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等症状的技术;是在患者想象其强迫症状的思维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人为地抑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重复促使不良症状消失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思维阻断疗法认为;如果人的外在行为能通过抑制来加以阻止;那么内隐行为也能通过抑制来阻止直至消失思维阻断疗法的治疗过程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治疗程序如下:

  <;1>;指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

  <;2>;让患者关注那些使自己烦恼的想法;念头或思维活动;

  <;3>;告诉患者;当心理医生让他";停止";时;患者也同时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并努力停止去想那些东西。

  <;4>;让患者在自己有清楚的想象活动时就竖起食指示意。

  <;5>;在患者竖起食指时;心理医生大喝";停止";;患者也随同心理医生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在进行这一步时;可使用一些辅助手段;如用一块木头敲击一下桌子;发出强烈的响声等。这种意外的刺激手段能将患者从自己强迫性思维观念中拉醒回来。

  <;6>;重复上述步骤。在第一阶段中;治疗的进展可根据患者进入想象潜伏期的延长来评定。所谓潜伏期;是指让患者开始想象那些东西到他竖起食指示意所经过的时间。如果治疗有效;潜伏期应该延长第一阶段的";阻断";次数;应根据这种潜伏期的变化来确定。在心理医生发现潜伏期变长了;且患者觉得想起那些东西没有困难时;即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治疗程序与第一阶段大体相同;只是在第<;5>;步中;心理医生不再使用任何辅助手段;只是大喝一声";停止";。

  如果这一阶段的治疗有了效果;治疗可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心理医生不再大喝一声";停止";;而是由患者大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四阶段;心理医生让患者小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五阶段;当思维意象清楚时;患者在心理对自己下命令道";停止。";在上述的每一个阶段中;最好进行20次阻断;从而保证治疗产生效果。

  现在临床上使用思维阻断技术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时;效果更佳。上例结合了自我观察疗法;在每一次阻断偿试之间;让患者去想象愉快的情境;帮助病人放松;用电击代替心理医生的当头棒喝;与厌恶疗法一并使用;有更大的治疗效果。

  
  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他神经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的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的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的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

  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即使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根据这一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患者焦虑和恐怖的反应时;心理医生便可以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患者去呈现另一个比前一个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患者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而感到焦虑或恐惧来;治疗的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1>;系统脱敏疗法的步骤

  A>;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就是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功方向;

  B>;进行放松训练;

  C>;要求患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步:是找出所有使患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并报告出对每一事件使他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主观程度;这种主观程度可用量化参数的主观尺度来度量。

  第二步:是将患者报告的恐怖或焦虑的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分级脱敏练习

  在完成以上两项工作之后;即进入系统脱敏练习;分为三个步骤。

  A>;放松训练。

  B>;想象脱敏训练。由心理医生做口头描述;并要求对方在能清楚地想象此事时;伸出一个食指来表示。然后;让患者保持这一想象中的场景30秒钟左右。想像训练一般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想象要求生动逼真;象是在演戏;一般能忍耐一小时左右算有效。以不出现恐怖焦虑情感为止。一次想象训练不超过4个等级;否则要降级反复训练。

  C>;实地适应训练。这是治疗的关键步骤;也是从最低级到最高级的逐级训练;以达到心理适应的感觉和状态。一般需重复多次;直到情绪反应完全消失;方可进入下一等级。每周治疗1至2次;每次30分钟左右。最后是实物或实地自我接受原则;去接受使自己感到恐惧和焦虑的人和事物。

  生物反馈疗法——反馈是指一个系统的输出信号;重新返回到本系统;对本系统功能起增减作用的现象。生物反馈疗法又称生物回授疗法;或称植物神经学习疗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部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使患者经过特殊训练后;进行有意识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训练;通过内脏学习方法达到任意调节自身躯体机能的目的;从而消除病理过程。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实验证*理<;情绪>;反应和生理<;内脏>;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心理社会因素通过意识影响情绪的反应;使不受意识支配的内脏活动发生异常的改变;导致疾病的产生。这种疗法需要脑电;心电;肌电;血压;汗腺等生理测试的仪器;通过测试这些生理参数;来间接的观察心理的变化和紧张焦虑的程度。它的参数分为7个等级;1代表最松驰;7代表最紧张;4代表中性。需要在专科医院;由心理医生指导实施。应注意的是:<;1>;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焦虑恐惧和紧张。<;2>;要求把过去要看成PAST;将来是X;不要把思维集中在解决现实的问题上;而应任思维自由漂浮;处于一种轻松的感觉状态中。<;3>;事先告知患者在处于松驰条件下的躯体可能出现的感觉;患者不要不安。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源于60…70年代的美国;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 ;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去矫正不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错误。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的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世界观来应对心理问题。要求患者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重新建立防卫机制;遵守法律;道德和行为规范;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努力完成人生的四大任务:积累;创造剩余价值;享受和繁殖;其中最基本的是解决温饱和行为的黄金切割法则<;成功的概率要大于2/3>;。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因此;又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其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的模式中;A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的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感及行为反应的最直接的原因。A代表外界刺激;B代表思维;C代表情感和行为。A决定B;B决定C。

  认知领悟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患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故也称为中国式的心理分析。其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患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但如何领悟<;方式>;;领悟什么<;内容>;则有所不同。认知领悟疗法可以看做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患者自我教育;是对幼稚心理的改造。最后随情感和行为的改变;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了。治疗的目的是要消除患者的病态幼稚心理;而症状的消除需要患者对心理医生解释的领悟。患者的领悟是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达到的;因此疗效的取得不在于揭示幼年的创伤;而在于患者对医生解释的信任;这就是领悟的本质。领悟的内容是心理医生灌输给患者的;当患者自感以前的想法及行为很可笑时;自己也就抛弃了原有的态度;行为;使症状得以消除。因此;治疗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心理医生与患者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极需要患者主观努力的过程。

  精神支持疗法——精神支持疗法又称支持性心理疗法;一般性心理治疗方法;也称为关爱疗法。不用去分析患者的病态意识;而是提供支持;帮助患者去面对难关;去适应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