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封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封疆- 第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怎么来了?”待两人走近霍光终于看清来人相貌,这两人的到来可有些大出霍光意料。

    “有贵客来临,有财,快随我去迎接。”霍光对甄有财说道,而脚下已经迈开步子,走到了府门的台阶下,从早上开始,霍光都没有亲自下台阶迎接过谁,可眼前这两人却让他远远相应。

    “下官霍光拜见丞相。”霍光走下台阶,对着来人躬身施礼说道。这时候来的这二人其中一个便是丞相庄青翟。

    西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及之前的时期,丞相的地位是极高的。一般情况下都以两千石指代高官,但丞相却是号称万石,虽然实际上丞相为首的三公年俸是四千多石,但万石这个称呼足以说明其地位之尊崇了。

    “见过怀古先生。”霍光对庄青翟施礼后,又对着他身边另外一人施礼。这人也是与霍光有过一面之缘的鬼谷子后人王怀古。

    “今日乃是安阳君大喜之日,我与怀古兄只是来道贺的宾客,这里可没有什么丞相。”庄青翟笑着说道,其风度涵养无形之中就让人钦佩不已。

    “二位能光临鄙府真是蓬荜生辉啊!武强侯、怀古先生二位里面请!”霍光客气的说道,既然庄青翟说了今日没有丞相,他便不再称呼庄青翟丞相,而称呼他的爵位封号武强侯。

    这一次霍光亲自引领庄青翟和王怀古入府,这时候差不多也没什么宾客了,霍光不必继续守在府门外,而霍光亲自引领也能对这二人以示尊敬。

    走到府门口时,庄青翟和王怀古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霍光还有些不解的看向二人,怎么好端端的就不走了,霍光还以为是自己什么地方失礼了。就在这是庄青翟和王怀古分别从怀中掏出一卷书简,并附上自己的‘谒’递给唱礼之人。

    这时候霍光也知道,原来这两册书简就是庄青翟和王怀古的贺礼。其实在这个时代以书籍为贺礼是想到另类的,但是其价值又丝毫不比美玉珍珠差,甚至比起卫青送的庄园,平阳公主送的地产都不逞多让。因为这个时代书籍只掌握在上层贵族手中,甚至有时候皇帝也会将天禄阁中的估计抄录赏赐诸侯王或者重臣,这是相当荣耀的赏赐,而作为贺礼赠以书简,也可以成为厚礼了。

    “丞相贺礼《庄子—逍遥游》一卷。清溪居士贺礼《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一卷”唱礼之人将两册书简名字念出,这两册对霍光来说可一点都不陌生,无论是《逍遥游》还是《本经阴符七术》在后世也是大大有名的。

    对于王怀古清溪居士的称呼,霍光倒是觉得颇有意思。这人名怀古,光从名字就能知道此人肯定是个推崇战国诸子遗风之人,而这清溪居士可能是其自号,清溪正是传说中鬼谷子王禅隐居的鬼谷所在之地。

    霍光将庄青翟和王怀古都带入了卫青等人所在的厅堂,虽然王怀古没有官职,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爵位,想来即便有爵位也不会太高,本来让他在这里入席有些不合适,不过任何时代都有那么一些不是权贵却声名显赫之人,这些被称之为名士的人连皇帝都要以礼相待,与列侯同席也不算什么,王怀古绝对就算得上当世名士。

    “丞相来了,快请上座!”当霍光领着庄青翟和王怀古到来的时候,卫青和霍去病等人都连忙起身,卫青更是主动让出自己的上席给庄青翟。原本的安排在也没想到庄青翟会亲自来,所有也就没有考虑到他的位子。

    卫青如今是大将军,又加了大司马衔,原则上与丞相地位已经相当。不过当时社会延续几百年的风气和习惯,丞相依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卫青也极为客气。

    “诸位侯爷有礼了!今日我等皆为宾客,大家都一样,这里可没什么丞相不丞相的,我与怀古兄来的晚,这里正好还有两个席位,我们就坐这里便可。”庄青翟言行颇有道家风范,本来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注重坐席顺序的,不过庄青翟却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

    “既然如此,那诸位就请入席吧,我与夫人随后便来答谢诸位。”霍光见庄青翟都没意见,他也就顺势说道。其实今日这厅堂中因为没有设主席,就是两列席位相对,也就没有严格意义的上首席位,其实坐在哪里都差不多。这样安排也是霍光为了避免席位上的尴尬而摆设的。

    霍光今日忙的有些晕头转向了,不过他还知道每一步该干什么。等他离开片刻之后又带着李妍联袂来到了卫青等人所在的厅堂。西汉时期女子出嫁还没有形成着凤冠霞帔盖红盖头的习惯,她与霍光所着的也不过是颜色喜庆的曲裾深衣。

    “安阳君得此佳妻可真是羡煞旁人啊!”霍光与李妍一出现,立刻引来诸多宾客道贺。这些人之中只有霍去病和平阳公主知道眼前这位安阳君夫人的真实身份,不过两人都故作不知也连同众人道贺。

    “今日是我与夫人喜结良缘之日,承蒙诸位前来,本君与夫人在此谢过诸位!”霍光和李妍并肩而立,接过侍女递来的酒樽,环顾四周对着这些身份显赫的宾客敬了一樽酒。不过这次霍光学聪明了,他事先就让人将自己和李妍的酒樽中换上了白水。

    “君上,陛下的使者到了。”就在霍光敬酒刚毕,宾客们还在说笑时,甄有财急忙跑进来,凑近霍光的耳旁说道。

    霍光开府娶妻,汉武帝派人来道贺这也是应有的流程。霍光可一直惦记着这事,再他来敬酒的时候,已经让甄有财去宣平里街口等着了,这时候甄有财前来通报,那肯定汉武帝的道贺使者已经快到府门了。

    “呵呵,陛下使者来的可真是时候,诸位看来只有先稍等片刻了。”霍光笑着说道,将汉武帝道贺使者到来的消息道出,而后又小声的对甄有财说:“去通知其他宾客。”

    汉武帝派来使者道贺,这不仅要霍光去迎接,就连一众宾客都要到场,一来是出于礼仪,二来汉武帝道贺使者也带来汉武帝的赏赐,所有人都好奇汉武帝会给怎样的赏赐?
正文 第一一七章 闺房之乐
    “恭喜安阳君上贺喜安阳君,下官是少府所属‘中藏府令’董齐,奉陛下之命来为君上道贺。这些都是陛下给君上的赏赐,请君上过目。”汉武帝派来的足有二十余人,这些人要么两人一组抬着箱子,要么就双手捧着木盒,唯有为首一人空手而来,这人自报官职姓名,并没有如后世影视作品中那样一来就扯开嗓子宣读赏赐。

    中藏府是少府下属的一个机构,主掌金银货物,其府令级别不高只是比六百石。一般汉武帝赏赐王侯重臣所需之物都是出于中藏府,这次对霍光的赏赐从来人身份看,应该是中规中矩的。

    “臣谢陛下隆恩,有劳府令大人了。”霍光拱手施礼说道,而后便有一队安阳君府的下人上前准备去接过这些中藏府送来的东西。

    “君上,这些都是陛下的赏赐之物,有锦缎二十匹。”董齐并没有立刻让自己手下将这些礼物一次**到安阳君府的下人手上,二十先指着第一口大木箱说道,当他说完之后两个抬着木箱的中藏府小吏才将木箱递给安阳君府的下人。

    霍光点点头看着木箱,他明白这些汉武帝赏赐的东西虽然不用全部摆出来,不过按此时的习惯,这种交接程序也算正常。

    “这是工室坊打造的宝剑一对。”董齐继续说道,而后一个木匣同时交到府中下人手上。

    这工室坊也是少府下属的一个机构,级别和中藏府一样,是负责打造皇室兵器盔甲的作坊,由工室坊打造的剑器质量自然是没得说。

    “还有青铜斛一对,明珠三斛。”接着是两只一模一样的铜斛,斛本来是计量容器,一斛就是一石,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种铜器已经不仅限于计量,也被做成样式精美,类似后世花瓶一样的装饰物。

    至于这个明珠三斛,可不是真的多达三斛的明珠,而是被装在漆盒里的一些明珠,数量上有几十颗就很了不起了。

    汉武帝送来的这些礼物也算中规中矩,对应霍光这样的级别,这些赏赐也差不多了,至少还远远算不得厚爱。

    最后所有人包括霍光在内,都将目光落在了最后一个被红布包裹的东西上。这是最后一件董齐还没有报出来历的东西,而这件东西是被四个人抬着的,体积上有一人合抱大小,因为用布遮盖着,所以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陛下特赐四方鼎一尊,以显安阳君功绩。”随着董齐一语道出,那块包裹着的红布也被掀开,露出一尊四方的青铜大鼎。

    鼎乃国之重器,象征国家和权力,从周代开始,赐鼎虽不是没有,不过这其中学问可就大了。一般赏赐的铸鼎都会篆刻铭文,用以旌功记绩,不过这东西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拥有的,原则上那是只有诸侯才能铸造,即便皇帝赏赐也仅限于赐予诸侯。

    霍光拥有自己的封地,勉强也算得上一个小诸侯,可是这毕竟是上不得台面的,不能与王爵和列侯相比,而列侯以下被赐予鼎的好像到目前为止都还没出现过。

    鼎上铭文一般就是记录被赐予者功绩,算是用作传世,汉武帝赐予的四方鼎上铭文肯定就是记录霍光为什么被封安阳君的。

    看到这尊四方鼎,霍光突然有个奇怪的想法。那就是这个鼎如果能完好的流传到后世,到了两千年后,当人们再见到这个鼎的时候,就会发现霍光于十六岁就被封安阳君。而那时候的历史与他所知道的历史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他这一生究竟会改变多少历史轨迹?

    在封建社会礼仪制度是非常严谨的,什么样的级别配什么样的礼仪,汉武帝赐霍光四方鼎,等于是将他看着诸侯,这对霍光来说说不上是好还是坏。好的方面可以看出汉武帝确实赏识霍光,可坏的就是木秀于林,霍光毕竟年纪还小,现在把他捧得太高并不完全是好事。这一点与霍光最初的规划也背道而驰。

    “董府令,辛苦了。请府令与诸位都入席吧!”待董齐将汉武帝的贺礼都交接完毕后,霍光客气的对着董齐说道。虽然中藏府令这个官职远远比不上霍光,不过作为汉武帝的使者,理应受到高礼遇,请这些人入席也是必须的。

    “安阳君太客气了,入席就不必了,我等还要回去向陛下复命,日后有机会再来叨扰安阳君。”董齐客气的回绝,作为皇帝的使者他其实比任何人都要谨慎,因为在外人看来他的言行就代表着汉武帝的意志,汉武帝没人他留下,就算董齐再想留下也不行。

    “既然如此那本君也不强留了,府令大人有闲暇欢迎随时光临!”霍光也不是真要留这些人,不过是做一种姿态,这就是官场之态,不一定是出自自己的想法,可表面上却要做够面子功夫。

    董齐一行人离开后,众宾客从新入席。这一次气氛就热烈了许多,许多地方霍光都还没去,这些宾客也自行喝起了酒,本来人数太多霍光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许多地方也只是惊鸿一瞥就离开了,他还是重点照顾了卫青和修成君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