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瞳 打眼 著 ]》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金瞳 打眼 著 ]- 第2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庄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庄睿在伸着头找张大志的时候,在距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张大志向他挥舞着手,在他身边还站着三个人。

  “庄哥,这是铁子哥,他是王飞,这个憨大个叫猛子,别看他个子大,比我还小一岁呢,这次咱们五个人一组,大家都认识一下,庄哥是玉王爷的贵客。特意安排到咱们这一组的。”张大志给几人相互做了个介绍。

  庄睿在和几人握手的时候,打量了一下,铁哥年龄稍大,有三十四五岁的样子,王飞就要年轻一点,年纪和张大志差不多,两人个头都不高,看起来很精干的模样。

  而那个猛子却是一身的腱子肉,个头足有一米九多,长得挺憨厚的,听到张大志喊他憨大个也不生气,一个劲的呵呵直笑。

  铁哥和王飞对庄睿的态度说不上冷淡,但是也谈不上热情,对于带着庄睿这么一个新人,他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抵触的,毕竟队伍里有个新人,会影响到采玉的进度的。

  另外按照采玉人的规矩,一个小队里的人所采到的玉石,是要大家均分的,像庄睿对于采玉没有丝毫的经验,也是会摊分他们应得的份额。这也是铁哥和王飞心里不爽的原因,不过庄睿加入队伍是玉王爷的吩咐,两人倒是没有摆脸色给庄睿看。

  “小庄,还有你们几个,都过来……”

  在不远处,古老爷子和阿迪拉站在那里,正对着庄睿等人招手,几人连忙走了过去。

  古老爷子指着身边一个足足有一米多高的大背包,对庄睿说道:“这东西是你田伯专门给你准备的,喏,这个登山杖可是你田伯心爱的家伙什啊,也给你用了。”

  说话间,老爷子把自己手上拿的一根登山杖也递给了庄睿,道:“这拐杖把柄上有个小机关,喏,用手指顶住这里,下面就会出现这个爪子,一般拳头大小的石头都能抓起来,省的弯腰去捡了,这爪子可是合金特制的,很坚固,谢谢你田伯吧。”

  “呵呵,不用谢我,你要是对玉石一窍不通,我也不会把这物件给你,不过咱们话先说在前面,这次寻得什么好东西,可是要先卖给老头子我啊。”

  阿迪拉摆了摆手,又对张大志等人说道:“你们这心里。是不是在抱怨老头子给你们安排了个新人啊?”

  “没有,没有,田伯您说笑呢。”

  铁子几人连忙摇头否认,心里纵是有千般不满,也不敢当着玉王爷的面表露出来啊,在新疆玉石界,得罪谁都不敢得罪玉王爷。

  “你们别看小庄年轻,他可是国家玉石协会的理事,鉴玉的水平不比我低,有他跟着你们,算是你这几个小子的福气……”

  阿迪拉的话让几人吃惊不已,他们原以为庄睿是古老爷子的子侄,此次跟着凑凑热闹的呢,现在听到庄睿的身份,顿时被吓了一跳,要知道,玉王爷自己也不过就是玉石协会的理事而已。

  “咳咳,田伯,您说笑了,铁子哥他们都是老采玉人,我要像他们多学习才是……”

  庄睿很有限度的谦虚了一下,昨儿古老就给他说过这小队的物资分配,不过以庄睿眼睛的特殊性。自然是自信满满,实在没有什么必要过分谦虚的。

  “行了,你们去吃饭吧,卡车都安排好了,再过二十分钟就出发了……”

  等田伯说完之后,庄睿上前把那个大背包提了起来,这分量可是不轻,足有五六十斤重,倒不是庄睿背不动,只是背着这东西上山,恐怕也走不出多远了。

  “庄哥。我来……”

  猛子从庄睿身后站了出来,一只手接过那个背包,很随意的往后一甩,就背到肩膀上去了,宛如无物一般,看的庄睿直咂舌。

  在院子一角,摆了几口大锅,里面熬着粥,大锅旁边的桌子上面,还摆着油条包子等早点,几个妇女在那里给众人打粥,另外在她们身后,还有一堆像是书包般大小的背包,庄睿能看到,在每个背包里,都有个水壶。

  庄睿发现,每个人打到粥的同时,都领了一个小背包,等轮到他打粥的时候,果然也被发了一个,一手端着粥,嘴里咬着根油条,庄睿打开背包看了下,里面有一个沉淀淀的军用绿水壶,另外还有用油布包裹起来的风干肉和大饼,这些却是他们上山之后的补给。

  在吃饭的时候,张大志给庄睿介绍了一下各人的所长,铁子是老采玉人了,从十四五岁就跟着大人上山,对于昆仑山脉以及玉龙喀什河的地形都是相当的熟悉,采玉经验自然是很丰富的。

  王飞是张大志的战友,一同上过几次山,枪法很好,这个小队唯一的一把散弹枪,就是由他掌管的,而猛子身体强壮,安营拔寨这些体力活。都是他来做,至于张大志,野外生存能力极强,在去年一次进山采玉中途,他和小队失散了,在没有食物补给的情况下,一个人在山里呆了将近二十天,安然走了出来。

  从整体而言,庄睿所在的这个采玉小队,算是搭配不错,考虑到了安全等各个方面,想必是为了照顾初次进山的庄睿,玉王爷有意为之吧。

  到了六点钟的时候,一声哨响传来,蹲在各个地方吃饭的人都站了起来,按照以往的规矩,时间到就要马上上车走人,是不会等候迟到的人的。

  “快点,都快点上车……”

  “你这个猴崽子,往哪里钻啊,快点上车。”

  “艾尼瓦尔,还舍不得你们家的水缸子(维语:妻子的意思)啊?要不要带着一起去,晚上还能快活一下啊。”

  纷乱嘈杂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各个小队招呼着自己的队友,一个刚刚结婚没多久的维族青年,正在和自己的妻子告别,引来一帮子光棍汉的起哄。

  这个年轻人是要换矿点里面的人下来的,这一去估计就要小半年的时候,他的妻子有些舍不得,低声站在那里“嘤嘤”地抽泣着。

  院子外面一共停了六辆车,其中只有一辆中巴车,剩下的全是带篷的大卡车,庄睿等人自然是上了中巴车,坐下之后,张大志高兴的对庄睿说道:“庄哥,这次还是沾了你的光啊,我去年都是坐卡车上山的……”

  有了玉王爷刚才的话,铁子和王飞俩人对庄睿也热情了许多,这倒不是二人市侩,只是他们每年都只有一次上山的机会,这一年的收入也都指望这次机会,自然是不愿意带新人了,不过庄睿有鉴玉的专长,那就不一样了。

  山上有很多玉石是极难辨认的,而每个人所能携带的重量有限,有庄睿跟着,就可以挑选贵重的玉石携带,一位能辨玉的师傅,对他们帮助是很大的。

  “庄哥,不能回头的,这是规矩。”

  又是一阵短促的哨声响过之后,车队缓缓的开动了,庄睿他们坐的小巴车是开在最后面的,听到身后人群里有喊叫声,庄睿正要回头去看,却被张大志给拉住了。

  站在前面大卡车上的采玉人,也都是面向前方,这气氛颇有些“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和田本就属于昆仑山麓脚下,汽车开动一个多小时之后,地势就逐渐变高了起来。

  昆仑山大家应该都从各种神话故事里都听说过,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最高峰就在新疆和青海的交界处,海拔高达6860米。

  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而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

  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玉虚峰和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

  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

  由于庄睿他们要深入到昆仑山内部,所以即使是在六月份,依然带了厚厚的棉衣,要知道,在昆仑山脉终年积雪的山峰可是都有不少的。

  在汽车向大山进发的途中,庄睿发现,一路上所看到的树木,都是矮小的灌木丛,并没有南方那种高大的阔叶树种,刚才在一处山腰,还看到了一个野驴群,庄睿刚拿起相机,汽车发出的轰鸣声就使得野驴群一哄而散。

  汽车在环山的公路上又开了三个多小时,远处耸立如云的高峰上面,可以清晰的看到皑皑白雪。

  按照张大志的说法,这里海拔已经在三千米之上了,一般人都会多少产生点高原反应,不过经历过西藏之行的庄睿并没有什么难受的感觉,只是心中有些遗憾,白狮没能随行,否则的话,也能感受一下大雪山的魅力了。

  “庄哥,快到了,你看见前面那个山口了没有,那里就是进山的中转站。”

  张大志他们都来过好几次了,早都习惯了,怕庄睿感到气闷,于是给他聊起这地方的传说来。

  车过喀喇昆仑山口,隔着潺潺流淌的一条水沟,庄睿清晰地看到前面出现一座山峰。

  这就是著名的“老头望山”,传说古代一个老人的儿子进昆仑山采玉没有回来,老人便坐在昆仑山的山口守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代又一代的采玉人从他身边踩着前人留下的脚印进了山,又拖着疲惫的身躯下了山,老头仔细地审视着过往的每个人,却始终没见到自己儿子的踪影。几千年过去了,他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翘盼着、守望着……

  除了王母瑶池之外,昆仑山还流传着更多美丽的故事。

  只是下了车后,昆仑山给庄睿的感觉,却不是那么美丽了。

  下车的地方是一个中转站,不管是进山采玉的人,还是去山里矿点的工人,都要在这里停留一下,在这个足有上千平方米的空旷地上,到处都扔着塑料袋等脏兮兮的垃圾。

  说是中转站,就是一栋二层的小楼,在楼旁边有个棚子,里面居然有四五头骆驼,这让庄睿多看了几眼。

  进山的车队不止庄睿他们这一支,在中转站那栋小楼前面,已经停放了三辆卡车,闹哄哄的人群都一窝蜂的挤向那个小楼,庄睿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愣神的功夫,发现原本站在自己身边的一百多人,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了,就连张大志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看了看那黑压压的人群,庄睿也没有兴趣往里挤,过了大约四五分钟,人群才散开一点,随之庄睿就看到张大志手里端着两个搪瓷缸子走了过来。

  “庄哥,吃吧,这是进山最后一顿热乎饭了,进到山里生火有很多限制,大多数时间里,都只能吃咱们带来的那些食物。”

  张大志把手里的一个搪瓷缸子递给了庄睿,里面有两个馒头,下面还有些羊肉汤,从早上到现在过了五六个小时了,庄睿也饿的厉害,接过来就吃了起来。

  吃过饭之后,各个采玉小队组合在一起,往大山里面进发了,有些小队只有两个人,庄睿知道,那都是采玉经验极其丰富的人,他们不愿意和那些新手组队,怕的就是平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