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继续 全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让青春继续 全集- 第1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养一大帮子坐办公室混日子的,“帮助中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 ^_^ 。方雅之所以在 2000 年春节的时候从三星辞职,倒不是因为混不下去,而是她认为没意思,不想混了。整个 dept 里面 20 多岁的只有她一个,一天到晚死气沉沉。方 MM 可不想在这种地方呆一辈子。

后来去了同在招商局大厦的一个美国公司的代表处。这家公司是三星的关系企业,主要业务就是为三星 /Sony/ 松下这些公司做本地化市场的一些玩意儿,性质上有点像营销公司。方雅在这里呆了两年,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最后走的时候已经是小头目级别的了, salary 过 W ,名片上带 manager 的哈。她的自身条件很适合作 marketing :

1。本身就是学日语的,日语很溜,在三星呆的时候把韩语又弄的可以乱蒙下人,大学的时候英语也考了 6 级,语言能力极强 
2。性格比较温婉,有亲和力,心思很细,很擅长事务性的工作 
3。学过舞蹈,半专业水平,或多或少还是有点艺术细胞,至少和广告公司 / 设计公司打交道的时候不会乱开黄腔 

不过这三条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知道“什么钱可以放心吃,什么事绝对不能打让手”。这个东西相信做 marketing 的都懂得起,呵呵。这玩意儿很关键,很多做 marketing 做栽了的就栽在这上面,做了 N 年工资都还是小几千的,穷也就穷在这上面。

上面这段话各位看了不要觉得我们有点“作”。这段话是写给小 P 孩看的,我们还是不能忘了我们的初衷哈,《青春》和《最后》都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呵呵。

最后离开北京,根本不是因为工作上的事,而是春节回哈尔滨,老爸哭着给她说“你都 25 了,你外公外婆年龄也大了,就只有你妈一个女儿,就你一个外孙女。。。闺女啊,算我求你行不?你别一个人在北京了,还是回上海去吧。。。我现在又有一家人要照顾,但是我也当了你外公外婆 20 年女婿,你叫我咋做啊?你老爹我难受得慌啊。。。”

方雅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老爸人很老实,她也理解老爸的难处。再说,自己一个人在北京,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在北京三年,男朋友谈了好几个,没一个靠谱的(也应该包括我吧,老子也汗哈);朋友交了一打,都是工作关系,能交心的几乎没有;还有些所谓的“老男人”, office 的外面的都有,那些人最多只能混个脸熟,虾子些要想再进一步,把方 MM 弄上床,那就不得行哈!方雅在这上面还是很打得稳的。开玩笑,以为你几爷子多挣了几年钱就有“资本”了?本小姐到了你们那个年龄,不一定挣的比你们少哈。

方雅和《羊城岁月》里面的许静一样,都是那种有点“精”的女孩子,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骗到手的。不过他们也有很大区别:许静没读过多少书,本身也没有太大本事,只是性格泼辣而已,整体比较“市井”化,在和云峰结婚后就从南航走人了,安心当家庭主妇(这也是很多广东女孩子的老路);方雅不一样,她是上过大学的人,“外企白领”,心气要高的多,不说要找个什么什么样的人,就算自己一个人混,那也不见得比嫁了个有钱人的女孩子过的差哈。。。当然,这也是很多外企姐们儿整成“老大难”的原因,以前在普华的同事,老子见过太多太多了。。。共勉一句:努力,奋斗!哈哈

出租车上,司机表情严肃,一言 8 发。方雅还没完全从换城市的心情里面调整过来,还有点不太适应上海这边,包括上海的这种无语司机。北京那些出租车师傅嘴巴太他妈碎了,从一上车就要给你娃摆到下车,完了还来句“回见!”还见个 P 啊见,下盘再能碰到都可以去抠彩票了,日。。。时间有点来不及,她犹豫了一下,开口“师傅,能不能快点?我赶时间”司机仍然 8 说话,点头,表示了改。

结果就他妈一直堵,堵了老半天。到人民广场都快 3 点,迟到了半个小时。她下车后就有点犹豫了:去,还是不去?

如果换成了其它人,可能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绝对照样厚起脸皮去。但方雅现在的处境不太一样。她本来就没打算非要去欧莱雅,这仅仅只是一个面试机会而已。她主要目的是换码头,而不是换工作。说老实话欧莱雅这种公司,方 MM 还并不是很愿意去。。。有点“降档”的感觉哈 ^_^

5 分钟后就做出了决定,不去面试了,喝咖啡去!然后就打车,直杀外滩(难道人民广场喝口咖啡的地方都没有?)


在早就听说过的某“格调”咖啡厅,一直坐到了华灯初上,发呆发了一下午。这种事情只有她才做的出来,“方小资”的确名不虚传。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北京处的那 4 个月,幸好老子工作忙哈,嘿嘿。。。其间有帅哥企图过来同坐,方雅据之,假笑“没空”。帅哥真就转身走了。我靠!上海男拧这么干脆?看来下盘要学精灵点了。要在北京,“没空”说白了就是故意给男人接话的头子哈。

快 8 点,收到个电话,一个摩托上海公司的姐姐,乱摆两句,杀港汇,整晚饭。

这个“姐姐”叫张然,我个人认为也是小资 MM ,和方雅有得一拼。她比我们大 2 届,当时我还在北京见过她。她和方雅认识的也非常有缘分:某次到北京出差,某大学师姐召集周五晚在新买的大房子整入伙 party 。张小资头天晚上就溜到王府井,采购了一大包衣服,准备来个惊艳亮相。周五 6 点下班后,旋了一会儿,某帅哥同事以为她在等搭车,就热情的说“回酒店吧?搭我车走啊”,张小资冷脸拒绝“有聚会,不耽误你了”。帅哥在电梯里对同行的哥们儿说“这些上海女人真他妈作!”

旋到 6 点半,时间差不多了,张然去卫生间,全副行头笼起,然后盛装冲出摩托大楼。结果,我日,打不到车!这下瓜球了,心头那个悔啊,早知道妈的该搭帅哥同事的车了。。。到了 7 点,仍然没空出租。穿成这个样子,不可能切挤公交三,太那个了哈。而且她也不知道该坐哪路公交才能到师姐的郊外“大房子”。。。

又旋了一会儿,实在没办法,给师姐打电话“打不到车!怎么办怎么办?”师姐说“你现在正在出城的道上呢,当然没车。。。向西走,往左拐,那边回城的可能有空车”张小资于是立即向那边冲,刚跑过招商局大厦就瞅到个空车,马上招手。没想到旁边也有个盛装 MM 在挥手,于是两个人就堵上了。

司机很大套“你们俩商量商量吧,要去的地儿离的不远就一块儿走得勒!”张小资和方小资异口同声“酒仙桥!”然后对视一眼,我靠,同去同去!

两个人在车上都开始打电话。方雅先接通,张然就无论如何也通不了,一直占线。他妈都给一个人打,怎么打的通,哈哈!张然的师姐是方雅以前在三星的上司,确实有缘哈。

后来两个人就一直熟络的很,基本上整成了密友,每天都要在 MSN 上乱片两句,还常常深夜电话,倾诉一些有关男人的话题。张然是典型丧海女拧,反正就那个味儿,不说大家也了改哈。方雅虽然只是半个上海人,但她能听懂上海话,而且性格里面。。。说老实话,我觉得她完全就是个上海女人!所以两个女孩子都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你想嘛, top 500 的外企,在中国的职员总共加起来都并没有多少,能够在异地找到个同类,那种感觉肯定很爽哈。

在《青春》第三季《最珍贵年轻的心》里面,其实最初都有这一句“方雅完全就是个上海女人!”,但是后来我们怕引起上海的朋友反感,又把这一句删掉了。因为要这样写就要费很多笔墨来解释这个不是地域偏见,而方雅在《青春》第三季里面并非主人公,解释的太多又怕整成了王大妈的裹脚布,所以最后干脆来个“直接略过”。。。这样就造成了在那一季里方雅的性格表现非常不充分,很多朋友后来都说“不喜欢‘方雅’,一点也不喜欢!比‘程璐’和‘阿芸’差远了!你怎么会和这样一个女孩子谈过朋友?你丫憋慌了没地方发泄?”,我日。。。老子只好来一句“本大爷只是故事原型之一,他妈很多事情又不是我能决定的!”

我们整个 Authors Team ,包括故事里面的“原型”和“关联人物”,都是很坦诚的人,我们没有必要太作或者是太暗。把“方雅”作为《最后》第二季的主人公,并非是在为《最珍贵年轻的心》做补锅匠或者裱糊匠,而是我们认为:作为献给 70s 的真实文字,中国大陆外企的兄弟姐妹是必不可少的群体,大家都在里面奋斗和牺牲过,开心和痛苦过,这是我们的青春年代!

结束崇高,扯回正文:

最早我在西安认识方雅的时候,要不是她口音略带点东北味,老子可能多半都要把她当成上海人。对上海人的印象我从小就有:小时候单位里有个阿姨,就是上海知青,说话一股黄浦江味道,身上随时都很香,从来不去公共澡堂洗澡,和卖菜的小贩讲价一般要站半个小时以上。不过她对我还挺好的,很喜欢我,经常给我糖吃,有次回上海探亲还买了一个玩具汽车带回来送我。。。后来上大学、工作、走南闯北,又接触过很多上海人,至今仍然有联系的唯一个儿时朋友,就是早已跟随父母回上海的一个娃。上海人并非很多小 P 孩理解的那样,那些“缺点”其实无非都是一些地域性格差异而已。东北人直爽?西北人朴实?广东人顾家?北京人有礼貌?四川人重感情?你丫知道的只是皮毛!

方雅的这种性格,很可能和她老妈有关。虽然父母从小就送孩子去学舞蹈的很多,但是估计没哪个老妈会要求自己的女儿平时走路都要保持“优雅”,和同学摆龙门阵都要注意“仪态”,小孩子懂什么“仪态”?靠。。。程璐的老妈也是上海人,她也是从小就跳舞,而且上中学之前都一直在上海生活,但是她和方雅的差别真太大了。这个问题以前我一直都不太明白,后来慢慢认识的熟人朋友有小孩的越来越多,接触多了,我才恍然大悟: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从小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程璐老妈以前当兵的时候就是文艺兵,程璐从小生活的环境就是那样的。所以她潜意识里就会觉得那些东西稀松平常,没什么了不起的。从小练舞也不过是为了“有艺术特长”,升学的时候能加加分,或者像她老爸说的“能锻炼身体也 8 错!”所以她大学时从来不会主动对人家说会跳芭蕾舞,工作后除了单位组织文艺表演,她几乎没去参加过任何这类活动。方雅就完全不一样,她从小练舞完全是老妈逼的,并非她自发的,把这个东西当成了培养女儿能有一个更好未来的踏脚板。或者说,知青的尴尬处境以及自己年轻时被耽搁了的梦想,都放到女儿身上了。所以方雅在这种高压下,才能练成半专业水平,而且什么都能来,不像程璐只会跳芭蕾。

这里借用张俊的一句话能够更形象的表达。我 2004 年夏天到兰州干活的时候,几经辗转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他。两个人在黄河边喝了个大醉,互相倾吐一些“男人话题”,总结自己经历过的女人。张帅哥和大傻应该是在这整个故事中,唯一两个除了我之外和程璐方雅都很熟的人。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