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四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搬进四两-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尤夫人一听儿子将钱庄生意交给堂弟尤子贤了,心中顿时有些不满,但对于这种男人家的事情她是不好出面说的
    ,便闭口不语了。

    想那尤子贤,年方二十出头,便不比尤子君的理财能力差多少,尤夫人只觉得尤子贤对于尤子君来说是个威胁。
    再说这几年来其他几任房长家中陆续殷实起来,现在子贤子仁几兄弟只是在钱庄给子君打打下手,但往后……就
    怕父亲真将子贤子仁他们安排到钱庄去了。

    这事,只看老爷心中有甚么打算。父亲年事已高,族长的位置早晚是要传给下边尤氏子嗣的。只可惜她……唉!

    “母亲莫要忧心,儿子会尽快赶回钱庄的。”尤子君也知道母亲心中所想,便安慰道。子贤的能力的确有目共睹
    ,但令人觉得遗憾的是他心术不正。这几年他与子仁在钱庄,没少往自个儿家里扒财。

    尤子君不是不知,只不过老太爷去世后,他们这一房便极少过问家族中事,他也不想涉进那团烂泥中去。但若让
    子贤或子仁做了新族长,只怕尤氏一族又有惊涛骇浪了。一面是小家的事,一面是大家的事,他心里也实在是两
    难。

    尤夫人看了儿子一会儿,只在心里想儿子怕是斗不过子贤子仁的,心里便有些闷。她轻掩檀口,打了个呵欠道
    :“近日我也着实累了,要小睡一会儿,子君便去教媳妇吧。”

    “儿子遵命。”尤子君应声道,又说:“母亲,还请母亲莫要将此事告诉其他人,免得下人生出流言蜚语,坏了
    尤家名声。”

    尤夫人笑道:“这是自然,我难道是那般不知事儿的人?”

    “儿子多言了,母亲请休息,儿子退下了。”尤子君见母亲点了点头,方才退出了房去。

    这一番阵仗下来,尤子君竟觉得像遭受了一场酷刑。所幸母亲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否则他为了尽孝,必定会将
    秦漫不识字的事情给说出来。

    尤子君慢慢的往静宁院走去,远远地便见秦漫正握笔在房里练字。那一幅景儿,着实透着不一般的美。

    他前头娶了三房,三房夫人均出了意外,让他的性子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原先的谦和有礼变得冷漠古板。不过
    那三房夫人也都是与尤家女子是同一类型,让他提不起什么兴趣来,有时他甚至分不清谁是夫人谁是妾侍。

    这位新夫人倒有些特别,虽然礼数也还算是周全,但他时不时的便能从她脸上、眼里看出几丝不苟同。特别是那
    晚淡黄的烛光印在她脸上那光景,他恐怕这辈子也忘不了了。

    而且他发现她防着他,这在尤家是绝未出现过的先例。丈夫就是妻子的天,她应当无条件的依赖他信任他才对,
    可她却更多的是防备。

    不过,这或许跟他将她扯进尤家浑水中有关吧。毕竟,她不愚笨,应当猜到前三房夫人的事情有古怪。想到这事
    他忍不住在心底叹气,许多事情……他作为这一房的长子,是根本无法插手的。一旦插手,或许又是个天翻地覆
    的局面了。

    而他,只想保全他们这一房罢了。

    不知不觉地,他已走到门口。尤子君见秦漫转过头来,冲他嫣然一笑,顿时停住脚步挡住了外头的光线。

    秦漫笑着迎了过去:“夫君回来了。妾身还错以为是天儿黑了,谁曾想是夫君挡住了阳光。”

    见她福下身去,尤子君下意识的伸手扶住了她,没让她拜下去。面对她微愕的目光,他胡乱编了个理由:“只有
    我们夫妻二人在便不必拜了,夫人若一天拜我一百次,我岂非要让夫人起身一百次?”事实上,尤家的确有女人
    拜过夫君一百次的,不过那是在女人犯错之后,族长惩罚。

    “夫君说的是,这样倒比打理钱庄更累了,是妾身的错。”秦漫便站直了身子,心底暗暗窃喜。她却是巴不得不
    拜呢,着实累人。

    尤子君牵了她的手,到了书案前,顺手扯过她写的字便看了看。这一看,他却有些微愕:“这字……是夫人所写
    ?”

    “是啊,夫君。是不是很难看?”秦漫见他神情,以为是自己写的太丑了,心里便有些沮丧。要知道她二十几年
    可都是用的钢笔,这突然一下子换成毛笔,自然是不习惯。

    尤子君难得的笑了:“不,很好看。”作为一个刚识字的人来说,她这字写的算是上上乘了。

    秦漫呆了呆,眼睛盯着他眨也不眨。虽说她与他已经有了夫妻之实,但却未曾见他这般笑过。即使在面对他母亲
    时,他也只是略微勾动唇角。

    她想,尤子君幼时应该挺招人疼的,因为他笑起来很好看很迷人。只可惜大了,反而古板又无趣了,她深深的惋
    惜着。

    “或许……以夫人的天份,在一月时间内将族规上的字识完,也不是什么难事。”尤子君说完,握住她的手便继
    续教导她练习基本的笔划。

    秦漫只觉得周围全是他的气息,差一点就维持不了认真习字的心神。好容易定下心来,她又在暗地偷笑:毕竟曾
    学过汉字嘛,触类旁通的学习,识这些字本就不难。

正文 第十章:这一大家子

    接下来的一个月,秦漫与尤子君夫妇很忙碌。一个忙着吸收完全不懂的知识,一个忙着介绍各种规矩。

    这一次,秦漫是真的十分感激尤子君的。他不仅教她识字,还将族规读与她听,并适当的加以解释,让她更加明
    白这些规矩。而她也因此减轻了很多负担,了解尤家的大小事情便更容易了。

    根据族规后边的解释,这尤氏一族现任族长名叫尤闵壕。不过前任族长却是尤闵壕的堂兄尤闵威,也就是尤老爷
    尤世显的父亲,尤子君的爷爷。在前任族长尤闵威去世后,尤闵壕才按照族规顶替了其堂兄的位置。

    族长之位的继承制度本也是与皇室王爷等相同,乃采用‘世袭罔替’之法。按理说尤闵威去世,应当由他的长子
    尤世显继承族长一位才是。

    不过族规末尾记载的很清楚:“族长威卒,其长子显为相,不可世袭。长子既存,其弟不可逾,故威弟壕代之。
    ”

    秦漫这时才知道,原来她的公公竟是朝中宰相,也难怪尤老爷那语气中的铿锵及神态间的威严,无一不让人折服
    。也就是因为身为尤氏族人的尤老爷在朝为官,所以不能够继承族长之位。

    前任族长尤闵威有七个女儿均已嫁出,按照族规不可以回娘家;四个儿子,尤老爷为长子,下边三个弟弟。即使
    尤老爷身为朝中宰相无法继承族长之位,但因长子还在世,所以尤老爷的三个弟弟是没办法顶替尤老爷成为族长
    的。

    在此种情况下,于是尤闵威的堂弟尤闵壕便顶替他上位了。在尤闵威那一辈人中,尤闵壕是辈分最高的,由他出
    任族长也让人心服口服。

    而更让秦漫惊讶的是,尤夫人原来名为尤喻珍,是现任族长尤闵壕唯一的女儿!她暗暗想到,父亲为族长,夫君
    为宰相,儿子又是家中独子,尤夫人应当享尽一切尊荣才是,却不知为何锋芒尽掩,低调处事。这在一个争斗不
    断的大家族中,确实是一件耐人寻味的奇事。

    “夫君,为何这上边没有妾身的名字?”秦漫翻了翻,却没在尤子君的那页找着自己,倒是见了前三房夫人的名
    字,便问道。

    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两人的关系亲密了一些,秦漫虽然还保持着戒备,但却能够有问题便请教于尤子君了。毕
    竟尤子君是她在这个家最亲近的人,也可以说她与他是拴在一条线上的蚱蜢,她还是寄了些希望在他身上。

    尤子君闻言,抬起头来像是有些歉意似的看着她,半晌后才说:“夫人嫁的委屈,尚未去祠堂叩拜尤家列祖列宗
    ,自是没有被编入这册子中。”

    秦漫笑了笑,不置可否。她原先也猜到是这样了,不过是向尤子君证实一下罢了。

    “夫人,要入此册不难,意义却不大。”尤子君也不知为何要解释给她听,话却已经出口了:“真正能够承认夫
    人身份的,只有尤氏家谱。”

    “妾身要如何才能入得尤氏家谱?”秦漫这时有些兴趣了,她也见族规中提到过家谱,似乎撰写这族规的人都特
    别敬重家谱,措辞十分小心谨慎,言语不无恭敬。

    尤子君道:“只要夫人谨守妇德,待到三十年一度的修谱大典来临,夫人自然会被记载入册。”

    秦漫默默的转过头,默默的继续翻看族规。三十年?三十年后也许她死了,也许她又穿越去二十一世纪了。不,
    也许是二十二世纪呢。

    突然,她瞥到一个名字,轻呼了一声。

    “夫人,怎么了?”尤子君见她那稍纵即逝的惊讶,疑惑的问道。

    “没,没什么。”秦漫讪讪的笑了笑,见尤子君仍旧看着她,便自行圆着谎:“妾身刚刚见到一个字,正是妾身
    怎么也寻不着的那字。现在寻着了,待会儿便可以再练字了。”

    她见尤子君没有再追问,才继续将注意力放在小册子上去了。

    这尤子君前两房夫人叫什么名字她是不知,但这第三房,尤子君自己便说是尤苦。然而这小册子上却写着尤子君
    第三房夫人的名字为:尤绿英。

    秦漫再往后翻了一页,见三房夫人的死因都是疾病,顿时明白了。这大家族里一些不光彩的事儿,是绝不会记载
    入册的。这也好比皇室中,有许多个见不得光的事情被当权者以暴力手段给抹去了痕迹。

    她忍不住有些唏嘘,不知曾经那看见过的文字史料,有多少为真,又有多少是经过篡改后留给后世的。

    秦漫拉回飘远的思绪,又接着往下看。待看到一行关于尤子君的记载时,她轻言道:“原来是这样……”

    尤子君其实一直都看着秦漫,此时听她自言自语,便问道:“夫人明白了什么?”

    秦漫正感慨着,冷不丁被他一问,身躯震了震。她轻轻合上册子,笑说:“妾身是明白夫君为何没有做官了。”

    尤子君愣了片刻才点头,方知她是看着关于他的记载了。

    尤家既是大家,也就免不了有些重农文轻工商的遗传思想。当年尤老爷也是殷切盼望着唯一的儿子能出人头地,
    青云直上。尤子君自然没有辜负父亲的一番期盼,二十不到便已闯过层层关卡获得了殿试的资格。

    谁知就在殿试时,尤子君放弃了成为天子门生的机会。原因无它,只因那殿试题目为‘盛世良民’。‘世’字为
    其父亲尤世显的名讳,他不敢应考只得放弃。

    册子中记载:“帝大悦,赐君孝子名,赏银千两,遣回家中。”

    秦漫心中暗暗好笑,这又是‘扬善隐恶’的手法吧?依她看来,当时皇帝极有可能龙心不悦。虽说孝道重要,但
    皇帝明着会褒,暗地却会贬。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既然尤子君选择了‘孝’,那么皇帝是断不可能再重用他这个
    ‘孝’大于‘忠’的人了。

    若这册子上记载为真,凭尤子君的才学,要再夺得状元之位也并非难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