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通财务出利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搞通财务出利润-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理,也给予了我许多专业的意见。我要感谢我的同事——顶峰效益管理顾问公司的顾问师团队。在与大家不断讨论现实企业情况的过程中,形成了本书的许多观点和方法。感谢顶峰顾问助理钱博、分析员尹晓路,帮助我完成了部分的文稿整理;感谢承担了许多零碎工作的我的助理杨丽娜女士;还要感谢责任编辑——董淑娟女士,她的认真而专业的工作使得本书终于出版了。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儿子——史记。伴随着他的成长,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感觉一切工作更加有意义。尼采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目的,而是桥。”如果这本书能够对你在企业管理方面有所启发,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2007年5月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企业经营的目的(1)
一个人参加长跑运动,前提是个自然人,是有运动能力的;其次,还要有健康的体质,能够承受剧烈的运动;再者才是参加运动后的成绩,而这个成绩是运动的结果表现。
  1人体运动的关键是什么?
  2对企业管理而言,要促进企业正常运营与发展,关键又是什么?
  3如何防范企业运营与管理出现失控和混乱?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一位企业的经营者,也许会有人问你:“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生活?为了名声?为了传承给后人?为了追求大企业的气派?为了在行业内的排名?还是为实现赢利?
  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呢?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确定怎样的经营目的才是最好的呢?怎样才能实现你的经营目的呢?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经济社会的最主要载体是企业,而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是管理。经营者作为企业管理中最关键的人物,其经营思路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目的。
  有一位国外的企业家讲过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在美国资本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并购买卖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每天都有很多的企业在忙着推销自己或者兼并别的企业。一般而言,国外的企业家看中合意的挂牌企业时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家企业是由谁在经营?如果这家企业的经营者是中国人,他就会失去兴趣,继续寻找下家;如果经营者是犹太人,那么就会与经营者谈一谈,并且很可能达成协议。
  为什么呢?
  这位企业家说,因为中国人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往往是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发展前景不太理想,儿女也不愿意接手经营管理时,才会想到出售。对于这种企业,购买后很难取得理想的经营效果。但是,犹太人正好相反。他们往往选择在企业成长前景较好的时候,也就是在企业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时候出售。购买这种企业后往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经营效益和投资效益。而原投资者不仅获得了企业现存的价值,也出售了预期的价值,因此选择出售也会取得很好的回报。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台湾。台湾某家族企业的经营者曾经说,他的企业一定要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经营。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想到要把企业传给儿子时,他说:假如留给儿子金钱,那么可能很快就会花光;但是,假如留给儿子一个企业,只要他肯努力,只要这个企业能够经营下去,就会有长久的利润,也就有了长远的生活保障。
  那么,企业经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为了谋生,还是像案例中的台湾企业家所说的那样,做企业是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希望能够把企业像延续生命一样传承给子孙?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利。那么,由此又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赢利是指什么?我们是追求生产经营效率的增长呢,还是追求规模的扩大,或是以规模扩大实现利润总额的增长?
  假如管理得当,企业会在不断地经营发展中壮大,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形成一种规模经济,从而产生规模利润。但是,规模跟利润又是怎样一个关系?规模大了就一定利润大吗?
  显然不是,我们必须认清,简单的生产规模大或者销售额大并不一定等于利润大,规模扩大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利润同比例增长,没有利润增长或者发展前景的规模扩大反而会成为企业健康运营的障碍。规模的扩大实际也使投资增加,对股东利益来说更危险。因此,作为一位企业经营者,不能说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不计利润、简单地追求销售额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行列。
  在前面的案例中,我们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人把企业当成了生命的载体,倾注了过多的情感;而犹太人仅仅将企业作为赢利的载体,在企业的成长期,也是预期价格最好的时候把它抛售掉。这一问题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经营企业的思路。中国人经营企业的目的过于复杂,目标不明确,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不断变化,管理成本过高。从本质上看,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追求赢利,企业就是一个赢利的载体,这个载体或者要追求眼前利益的最大化,或者要追求未来价值的最大化,这就是我们在经营企业时要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企业经营的目的(2)
(二)如何达到赢利的目的
  经营企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赢利,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呢?
  在今天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下,有些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利益降价促销。无利润经营不但会降低客户忠诚度,更会使营销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企业现金流不畅。有经济学者提倡:“企业要从精细化的终端管理,逐步走向精益化的企业经营。”因此,企业只有实施精益化经营,并做好企业经营中各个细节的管理,才能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利润水平。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去追求大规模经营。而且,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也应该知道,简单的扩大规模只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并不一定会增加利润或者提高利润率。事实上,要更好地实现企业持续赢利,最现实的途径是提高管理能力,特别是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赢利能力。企业就是一个投资者赢利的载体,而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企业必须要创造价值,这个价值要符合三个方面的需求:客户、员工和组织。因此,企业发展的起始点应当围绕创造价值的赢利而展开,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二、揭示企业经营循环的奥秘(1)
(一)现金与资本
  现金,是指货币及其等价物。资本,是指能带来增值的货币、商品等,资本的最初形式一般也表现为货币。二者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假如我拥有1000元,然后对你说:“我给你1000元,你再给我1100元。”很显然,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这种交换是不可能被接受的。但是,让我们换一种方式:假如我还是拥有1000元,我先用这1000元去买了一个凳子,然后再告诉你这个凳子如何如何好,而你需要这个凳子,于是就以1100元卖给了你,交换成功了。对你来说,你付出了1100元现金,得到了一个凳子;对我来说,通过这一买一卖,我最初拥有的1000元现金变成了1100元,实现了增值,实现了赢利的目的。
  从这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简单的现金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现金,无法产生赢利,因为在理性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不等量的现金之间的直接交换。现金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转化成其他各种各样的商品和资产,从而实现了交换。这是因为,不同的商品或资产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这种需求与功能的差异性提供了交换实现的基础,从而提供了交换双方共赢的可能。但是,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同一件商品或资产,而商品特别是资产的变现能力又比较弱,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交换对象,赢利就不可能实现。
  同样,对企业而言也是这样。不管你的企业是在生产商品还是提供服务,从某种角度来说,企业都是为了人们实现交换的需求与目的而存在的,你的经营和管理就是为了促进这个交换顺利实现。企业拥有的资产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现金资产、存货资产、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等,其中,现金的流动性很强,但是赢利性很弱;而其他资产的赢利性比现金强,但变现性较弱。因此,要想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即实现赢利,就必须兼顾资产的流动性和赢利性,兼顾现金和非现金资产,兼顾资产管理和经营管理。
    (二)企业的经营过程
  从总体上来说,企业的经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资金到更多的资金的一个过程,即:
  现金资产现金(增值)
  但是,我们也知道,简单的现金是不可能带来更多的现金的。企业要实现赢利,就必须先将现金转换为各种各样的资产,即先进行投资,再通过一个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这样得到最后的结果,即实现赢利,得到更多的现金。如图1…1所示:
  一般来说,我们假设一家企业新成立,投资者和债权人筹得资金,投入企业的初始资产大多数是现金。当我们没有进行投资的时候,这个现金叫库存现金;而当现金投入到企业里面去参加循环时,它就变成了资本,可以表现为固定资产,也可以表现为流动资产。
  图1…1企业的经营过程
  以图1…1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说明一个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当我们通过投资把现金投入到企业以后,它便参与了企业的一个经营循环。一般来说,企业首先会用投资者和债权人投入的现金去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聘请生产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以后就会变成在制品,然后再经过各道生产工序,最后变成产成品。当商品生产出来后,即原材料变为产成品后,并不代表资本的增值就实现了。要实现增值,就必须将产成品投入销售环节。通过销售,客户与企业之间实现了交换,交换得来的现金叫销售回笼或资金回笼。回笼了现金以后我们才能参加下一次的循环。这就是一次现金变成资产,又变成更多现金的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从图1…1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销售商品的政策如何确定直接影响现金回收率的大小。如果企业销售商品的营销策略采用现款发货,企业的现金回款率会达到100%;如果企业销售商品的营销策略采用欠款销售,企业的现金回款率就会低于100%。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揭示企业经营循环的奥秘(2)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最终回笼的现金一定要大于我们当初投入的现金。企业的利润并不等于企业回笼的现金。现金的实现要经过从现金至存货、应收账款,再回复至现金的及时转换。企业的销售策略采用欠款销售时,虽实现了利润,但现金会停留在应收账款中。所以,从投入现金到资金回笼,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这里就涉及资金的时间价值问题。
  (三)企业经营的五大奥秘
  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个过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