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神话:马云的美丽新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里巴巴神话:马云的美丽新世界-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阿里巴巴模式不是凭空创造的。它是有源头,有历史的。
  模式
  1998年底离开北京时,马云曾对大家说,回去做什么还不知道。其实那时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模式。
  阿里巴巴的模式来自马云的灵感和直觉,来自他五年的互联网商业实践,也来自他与团队的激烈的思想碰撞。
  马云从一开始就觉得互联网是个很灵的工具,它可以节省贸易成本。而全球的每年贸易成本是4700亿美元,这是多大的蛋糕!为什么会想到面对中小企业,那是因为浙江就是中小企业的海洋。
  马云心中的网站模式是逐渐清晰的,经营模式更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后来的阿里巴巴也为大企业做过网,也开过网上商铺,甚至做过饭店预定,直到2001年7月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模式才完全清晰。但这个清晰了的模式并不是马云想象的模式,马云心中的阿里巴巴要到10年后的2009年才能成型。
  也许互联网命里注定就是一个模式不断变化永远变化的产业。
  1999年2月,新加坡政府组织了一个“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会议组织者邀请马云作为中国唯一的与会者。
  当时的与会者80%是美国人,演讲者80%也是美国人。所有的演讲者讲的都是eBay(易贝)、AOL、亚马逊和雅虎,轮到马云演讲,马云发出的是唯一的不同声音:“美国是美国,亚洲是亚洲,我们不能照搬eBay、AOL、亚马逊和雅虎的模式,亚洲80%是中小企业,亚洲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式。”
  其后,马云和杨致远有过一次谈话。马云虽然拒绝出任雅虎中国的总经理,但他和杨致远一直保持着朋友关系。
  马云问杨致远:“雅虎到底想做什么?”杨致远说:“雅虎想做一切。”马云说:“从理论上讲,你什么都做,往往什么都做不好。互联网的走势越来越纵向化,往横向发展比较难。”但杨致远不这样看。
  回来马云反复思索:他要做横向,我就做纵向。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就做商业,做贸易,做商人的网站,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是真正的趋势。
  当时的中国互联网一片喧嚣和躁动,人们争相拷贝雅虎、亚马逊(Amazon)、eBay……拷贝网上门户、网上书市、网上拍卖;甚至网上生存、电子商务也被炒得火热。但此时的马云却有一份独有的清醒,在他看来,电子商务对于中国是三年以后的事,因为银行没准备好,配送没准备好。马云感到,美国的三种模式都不适合中国,他要推出的是一种新式的B2B模式——这就是后来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雅虎、亚马逊、eBay比肩的互联网第四种模式。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模式决定行动(2)
当时,国内的网站大多数都是门户网站,也有人做B2C,如8848网站。马云认为互联网上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量比商业机构与消费者间的业务量大得多;在EDI的实践告诉他,商业机构中最需要电子商务支持的是大量的中小企业。
  其实B2B并不是马云的首创,马云创造的是一种独特的亚洲式中国式的B2B网站。这种阿里巴巴模式的B2B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首先阿里巴巴是冲着中小企业去的。用马云的话说就是:不抓鲸鱼只抓虾米。欧美B2B都是对着大企业的,马云反其道而行之,声称阿里巴巴是中小企业的解放者。马云说:“我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个网络出口呢?”他对中小企业进行过调查,发现这些中小企业商人头脑精明,生命力强,非常务实。他们才不管你什么战略不战略,能让他赚更多钱的东西他就会用,他们不会在乎为此花费一些小钱。“电子商务对中小型企业来说门槛并不高。阿里巴巴目前推出的服务全部免费。大企业,买得起别墅,大企业你去用美国的套路,你可以住在别墅区,买不起别墅的肯定就要住公寓了,两居室,我们这些人给他们做两居室,我们要宣传,而且是不要钱的两居室,像康居工程一样。”
  其次阿里巴巴不做电子商务全过程(即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只做交易前只做信息流。也就是说,阿里巴巴放弃眼下还不成熟的网上交易、结算和网下配送,只做网上信息交流;让客户网上交流信息网下交易;阿里巴巴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一个虚拟电子市场和全球商人社区。马云说:“一谈电子商务,就是要实现在网上的交易,这实际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电子商务未必一定要实现交易,我们可以在交易前这个阶段做得比西方更好。提供信息,提供交流,提供通讯。”
  “如果把因特网比作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的话,美国今天只跑了100米,亚洲跑了不过30米,中国只跑了5米,你可能觉得雅虎、亚马逊他们现在跑第一,他们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但是,没准在200米、300米后他们会掉下来。当年网景(Netscape)真牛,但是,一轮后,他连人都找不到。网景当年想打败微软,导致他的失败。人类第一代挖石油的人,都没有发财,到了第二代,才真正富有起来。当时的石油不过是铺铺马路,点点煤油灯,所以,未来的因特网、电子商务根本不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东西,就像100年前人们发明电的时候,打死他也不会想到今天会有空调。你无法去想象三五年后电子商务会怎样,除非是算命。中国目前只适合做电子商务第一阶段的工作,那我们就把第一阶段的工作做好。”
  马云创造的阿里巴巴模式,看起来神秘莫测扑朔迷离,点透了也很简单,就是一个专供企业使用的免费电子公告板。因此马云说:“我觉得中国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每个人千万不要去拷贝国外的模式,也不要以国外有没有这样新颖的模式来判断我们中国的好坏,别人没有的,你有了未必是坏事;把美国的模式搬到中国去,不一定能行。中国人喜欢贴BBS,中国长城上每一块砖上都写着某某到此一游,中国人就好这个。人家说阿里巴巴是一个公告板,雅虎是搜索引擎,亚马逊是书店,那又怎么样?最好最成功的往往是最简单的。要把简单的东西做好也不容易。阿里巴巴要像阿甘一样简单。”
  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开始时的模式是中国国情和网络市场发展阶段的产物。今日的阿里巴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它不但引进了信用(诚信通),而且引进了支付(支付宝),未来的阿里巴巴会变成什么样,更难预测。
  但1999年的2月,马云找到的模式就是为全球商人做一个大BBS,而且主要面对中小企业。
  名字
  要做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就要找一个全球化的名字。马云和同伴为此绞尽了脑汁。先后想到的名字有:,,,都觉得不理想。一天,马云在网上苦苦搜索,突然迸出了一个alibaba,马云眼睛一亮,再一查,已经被加拿大人注册了,“shit;”马云骂了一句。然后,又继续搜,但再也没有搜到让他兴奋的名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模式决定行动(3)
马云和多数创始人还是觉得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好。一是因为它具有普适性和易拼写性,且不带中国色彩。他曾在美国和香港的大街上随机找了30多人,问他们“知道阿里巴巴吗?”回答都说:“知道”。二是因为它使人联想到财富。网络本身就是财富。
  想来想去,再没有比阿里巴巴更好的名字了!
  既然被人注册,就用。阿里巴巴网站前几个月的网页就是这么做的。
  为了得到这个域名,马云与加拿大人周旋了好久。马云为此事专门征询当时还在雅虎的吴炯的意见。吴炯后来对我说:“买阿里巴巴的域名,对方开价3000美金;马云觉得贵了,我认为太便宜了。我说,你不是要办国际化公司吗?赶快买,省得对方抬价。”听了吴炯的话,马云将3000美元打入了对方账户:“我凭直觉对方会同意。”
  马云终于买断了阿里巴巴域名。
  当年那个抢注阿里巴巴的加拿大人可能庆幸发了一笔横财,可他不会想到,五年之后的阿里巴巴已经价值连城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1)
如果1995年上半年开始的中国黄页是第一次创业,如果1997年底开始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第二次创业,那么1999年初开始的阿里巴巴应该是马云和他的团队的第三次创业。
  从第一次创业到第三次创业的时间跨度是将近五年。
  但有互联网史家认为,第二次不能算创业而只能算加盟,因为那是官方的公司,不是自己的公司,尽管那几个网站都是马云他们亲手做的。
  如果此说成立,阿里巴巴就是二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创建中国黄页时,马云提出的口号是:打造真正的雅虎。第二次创业创建阿里巴巴时,马云提出的口号是:要做一家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后来又演变为做世界10大网站之一。两个口号都很狂,也都很激动人心。
  一开始就高扬理想主义的大旗是两次创业的共同特征。另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起步艰难。第一次是10万元资金3个人,四处碰壁,四处奔波……第二次是50万元18个人,陋室箪食,彻夜苦战……
  集资
  马云的北京团队是陆续返杭的。
  张英和蒋芳于1998年圣诞节前先行返杭。装修房子,添置家具。张英从家里找来地毯和窗帘,又找来一个烧油的取暖器和几件旧桌椅。一切因陋就简。
  对于一个网络公司来说,办公室的关键设备当然是电脑。于是购买电脑的重任就落在了负责财务的谢世煌身上。小谢揣着大家凑来的两万多元,来到电脑市场;但他不敢当场现钱交易,非把电脑商拉到宾馆交易才买下了两台。
  电脑安上后,绰号宝宝的周越红一人从北京杀回来,开始开发“”的页面。
  以后,北京人马陆续返杭。孙彤宇是1999年1月9日回来的,那时办公室里还空空荡荡,里面只有三四个人在工作。春节前,大部队都已撤回。留在北京善后的谢世煌是最后一个回来的,他回来时已是1999年的3月了。
  1999年1月,全球互联网的第一个高潮悄然而至。雅虎、亚马逊等美国网站的先行者纷纷上市,美国Nasdaq的股票一路上扬;杨致远等人一夜暴富,孙正义等风险投资商获利几十倍,就连买了网络股的股民也赚了个盆满钵满。中国互联网市场也热闹非凡。网站崛起如雨后春笋,网站烧钱如烧纸;新浪、搜狐、网易不但势头强劲,而且也在跃跃欲试上市。
  此时,中国的互联网之父——马云,两手空空,无声无息,而且身体欠佳;此时的马云团队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而且情绪低落,内心迷茫。
  这就是阿里巴巴诞生的大背景。
  1999年1月的一天,马云把十几个创始人召在一起说:“我们开始创业了。请大家把自己口袋里的钱放在桌子上。但有一个原则,第一不能向父母借,不能动老人的退休本钱;第二不能向亲友借,影响人家一辈子的生活;我们是愿赌服输,输了,钱都是自己的;如果不成功,大不了重新来过!”说完,马云率先把自己全部积蓄放到了桌子上。
  接着,大家开始你1万他2万地凑,最后凑了50万。
  彭蕾说:“虽然在北京的工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