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传媒的傻子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滩传媒的傻子们-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眼中,互联网的未来全靠有线,而每个地方、每个人都关注互联网,所以有线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如今人们对1995年网景公司第一天上市的热情又高涨起来。大家都在谈论新经济。互联网已经在改变着世界,硅谷突然成了地球上最重要的地方。由斯坦福大学两个毕业生创建的雅虎公司,1996年创造了轰动的上市效果。雅虎13美元的股票在上市第一天就升到了43美元,并最终以33美元收盘。那一天雅虎的收入甚至比网景公司第一天的收入还多。一年以后,即1997年5月,亚马逊公司上市,虽然亚马逊公司用25美元买下价值20美元的书,但是其股票也是一路狂升,因为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网络销售或电子商务将成为新世纪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在亚马逊公司的网页上,传统的书店根本不存在。而一年前李文和其他人还鄙视的史蒂夫·凯斯所创办的美国在线的利润则超过了20亿美元,光是从1996年秋到1997年的12个月内,美国在线的股票价值就涨了300%!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分析家之一,玛丽·米克尔在1997年9月的一份报告中称:“整个世界从来没有经历过近似于作为交流(传播)和商业工具的互联网的接受或使用所引起的如此大、如此剧烈的根本性的商业革命。”虽然文章复杂难懂,但它想传达的信息却很明确:一场革命已经开始了。
  但是此时,时代华纳却没有任何开发互联网的战略,因为李文认为我们要用电视机的遥控订比萨、付账。可是,因为时代华纳拥有的就是有线,所以到1998年为止,时代华纳的股票交易一直居高不下。这时,李文下了一个赌注—把公司压在有线与特纳传播公司的并购上。“曾经认为李文冷淡、无能,没有目标的市场人士如今经常将他形容为强大、果断、有远见,”当时《财富》这样报道,“这件事就和把HBO送上卫星一样出色。”
  

凯斯与美国在线(1)
凯斯其人
  从没有人用“酷极了”和“尖锐”来形容美国在线的CEO史蒂夫·凯斯。从年龄的角度来看,美国在线既商业化又简单,是哑巴的科技。《联网》杂志曾把美国在线形容为“互动的游艇线”。其他人则称之为互联网的“火车轮”,仿佛凯斯和美国在线的家伙们正蹬着一辆儿童车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做大买卖。到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在线已经是网络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了。因为美国在线使互联网不再神秘,使人们不再被“波特”和“兆字节”这样的词语吓住。“这些小丑们并不喜欢我们,”凯斯曾这样说,“因为他们希望越科技化越好,而美国在线的整体目标却是(使一切)简单化。我们希望成为网络世界的可口可乐公司,其实我们并不关心科技。”
  美国在线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达拉斯一块荒凉的土地中央比较平坦的地方,总部位置选在这里的理由是此处靠近华盛顿州的达拉斯国际机场。美国在线总部坐落在美国在线路22 000号,由一片普通的办公楼群组成,从办公楼可以俯瞰一片田园风光:成片的土地,一口古老的发射井和一个现代的商业中心。美国在线的实用的休息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史蒂夫·凯斯的公司目标陈述,这些话都刻在一块金属牌上:“建立一个像电话或电视那样的满足人们生活最基本需求的全球性传媒公司(中介)。”
  和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以及CEO不同的是,凯斯极端守旧。他身材高大,圆脸,褐色短发,看起来像是那种从L。 L。 Bean目录上订购衣服的人,是你会在游艇上看到的玩推圆盘游戏的那种人。媒体形容他“和蔼”,就连他的同事和员工们也发现很难美化他们的老板。“他会在孩子们身上花很多时间,他十分恋家,”一位和凯斯相知多年的美国在线高级管理者透露说,“他会去看女儿的足球比赛。”另外一个认为自己是凯斯朋友之一的老同事也说:“他一定会出现在孩子们的足球比赛上,他是个相当恋家的人,一个忠诚的恋家者。”第三位美国在线的管理者已经和凯斯一起亲密工作了五年多,接受采访时,他对凯斯的个人爱好进行了详细阐述:“夏天他会和妻子去旅行,我知道他喜欢喝酒。”我肯定还有其他事情,但他停顿了下来,接着说:“我不知道,不知道他喜欢不喜欢阅读,我也不知道他去不去看电影。我不知道他会不会,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爱运动,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
  凯斯很冷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他不会和人一起聊天,聚会时会显得不安、难堪,仿佛他不知道如何在那儿待下去似的,而且他的照片也大多带着同样无奈而僵硬的微笑。“他并不热情,也不做作,”另一位美国在线的管理者说,过一会他又补充道,“我一生中感觉时间最长的一次6个小时的旅行,那就是和凯斯一起乘飞机时坐在他身边的那6个小时的旅行。”
  虽然凯斯缺少热情,但达拉斯的员工们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真正出色的人是不会和他们聊天,询问他们的孩子第一天上学的情况的。和凯斯工作过的人们都说他“真的很精明”。他们被他处理信息的方式吓坏了,他有非凡的能力去吸收、处理信息,并将这些巨大、复杂的数据进行分类,最后将这些信息转变成为通俗、简单易懂的概念。然而思维能力并不是凯斯在美国在线得到尊敬的惟一原因。他的坚韧和果断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多年来,他的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梦想一次又一次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这个想法很愚蠢,纯属白日做梦。
  整个20世纪90年代,媒体和华尔街认为美国在线快要完蛋了。他们认为如果众多提供网络服务的小公司不消灭掉美国在线的话,那么微软公司也会。但是凯斯始终坚信美国在线的未来一片光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史蒂夫就坚定地认为他在美国在线所创造的东西绝对不是在电脑上做的事情比如文字处理那么简单,而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项某一天能够和电话或电视一样普及的庞大系统,”巴里·斯图勒说,他和凯斯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他内心深处的那个信念就像放射镭一样永远存在,一直推动他前进。”
  凯斯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挣钱:他很愿意把美国在线经营成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企业。对他身边的人们来说,这是他这个救世主的责任。“对美国在线的人来说,美国在线不只是一个公司,还是一种信仰”,斯图勒接着说,“如果美国在线是一种宗教,那么史蒂夫就是神派来的领袖。”凯斯是个理想者,是一位先知。“在美国在线公司的历史上曾有几次关键的危机时刻,但史蒂夫总是能做出正确决定。”杰克·戴维斯说,他曾领导美国在线的国际部6年。而曾经是美国在线科技小组成员的杰克·戴杰特也同意这个说法。他说:“史蒂夫总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一两次还可以说是运气好,但是如果老是做出正确决定的话,那就说明他已经达到了水平非常高的境界。”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凯斯与美国在线(2)
对史蒂夫·凯斯来说,美国在线的影响如同工业革命一般深远,意义重大。
  凯斯的职业生涯
  史蒂夫·麦克康奈尔·凯斯于1958年8月21日出生于夏威夷的火奴鲁鲁,是第五代夏威夷居民,他们的祖先于19世纪从英格兰、德国、美国大陆来到夏威夷。虽然凯斯在动荡不安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大,但他的童年却很温馨。
  史蒂夫的母亲凯萝是一位小学教师,她在家抚养孩子,而史蒂夫的父亲小丹尼尔则是位成功的律师,他是岛上最强大的糖与菠萝公司的代表。凯斯家坐落在火奴鲁鲁郊区一个死胡同内。星期天的时候,他们全家会去公理会教堂做礼拜,史蒂夫·凯斯在那儿做招待员。凯斯家的4个孩子:凯琳、丹、史蒂夫和杰夫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在波那私立学校读书。他们仿佛生活在美国小说里有柠檬水小摊的地方。史蒂夫和他的哥哥少年时代就成立了凯斯公司,根据季节的变化推销圣诞卡片、鲜花种子和手表。
  “我相信爱、可能性和方向,”史蒂夫的母亲凯萝·凯斯曾这样描述他们的家教方式,“我们会让孩子做家务,假期也如此。晚饭过后我们玩纸牌,谁输了谁去洗碗,这是规矩,但是我会在他们需要我时帮助他们,我会在房子附近端着冰茶看他们干活儿。”
  虽然有柠檬小摊、纸牌游戏和冰茶,但史蒂夫·凯斯并不像一个住在郊区的典型的中上阶层的男孩。他不墨守成规。“我总是比较保守,” 他哥哥丹1997年对《GQ》杂志说,“而史蒂夫总是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他有自己的赛马场,所以不用在别人的赛马场上玩。”丹是典型的家中长子:A等学生,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PhBK联谊会成员,罗斯学者奖获得者。他33岁时就被任命为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一家投资理财公司的CEO。而史蒂夫的姐姐凯琳则像母亲一样成了一名幼儿园的教师,他们的小弟杰夫则进入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成为公司的高级管理者。
  其实史蒂夫·凯斯很早就拥有一家刚成立的公司。他有一个愚蠢的想法:让人们通过计算机联系并使一切简单化。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和凯斯一起在威廉姆斯学院做了三年同学的司各特·兰克福特这样说:“自从他跨进威廉姆斯学校以后,他就知道自己会成为一名商人,所以他不太关心分数。他会争取拿C,并且知道是为什么拿C……他知道这场游戏不是‘拿A’而是‘把世界接过来’。”
  凯斯不是个勤奋的学生—他的三位室友和至少一位教授认为他不是(“我不想透露他的分数”)。威廉姆斯学校的政治科学教授及普利策奖获得者詹姆斯·麦克格利高·伯思斯优雅地说:“他属于中间的学生。”这是因为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建立并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公司。“早在雅皮士这个词产生之前他就是个雅皮士了。”兰克福特说。
  在20世纪70年代末,凯斯用他的寝室做办公室,和众多室友签约做合伙人,成立了威廉姆斯水果篮,为给要考试的孩子们增加营养的家长们提供健康有营养的食物。他还成立了一家唱片公司,名为紫色奶牛唱片公司,这家公司惟一出名的唱片是西蒙与加芬凯尔二重唱的歌,该唱片是名为《威廉姆斯最好的东西》第一盘,1978的灵感汇编,售价4美元(特别“降价”,凯斯在校报上这样说)。此外,凯斯还接管了神奇的巴士。这是由学生经营的交通工具,每个星期天要把学生从威廉姆斯学院送到阿尔巴尼机场。自凯斯接管后,神奇的巴士无计划经营转变为有效而小有盈利的经营。
  后来史蒂夫·凯斯还在威廉姆斯学院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晚会。这些晚会因为1978年星期六晚上的热度聚会而出名,这次晚会被称为是一次“多媒体的盛典”。凯斯和他的合伙人,室友比尔·白克特花了1 125美元租来彩灯,一个迪斯科舞厅。虽然晚会具有特殊效果,但香槟酒和啤酒对威廉姆斯学院的学生来说,太低俗、太商业化了。一方面,他们大声报怨两美元的餐费,《威廉姆斯记录》的一篇文章称这次聚会非常“虚假”,文章指责凯斯是个自由资本主义者,为了证明凯斯举办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