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不可替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没有人不可替代-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重视细节
要想赢得公司上下甚至包括客户在内的普遍尊敬,我们还必须注重细节,因为我们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都将通过一些具体的细节展示出来。
  请看销售专家乔·吉拉德的现身说法。
  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乔·吉拉德认为,做销售的人,人品比商品更重要,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必须具备一颗尊重普通人的爱心,而爱心来自注重每一个细节。注重细节使他创造了12年推销出13 000多辆汽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且车都是用零售方式、一辆一辆地卖出去的。其中有一年他曾经卖出了1 425辆汽车。
  一次,一位妇女来到吉拉德的汽车展销室,说想要一辆白色福特轿车,她刚去了福特车行,但那里让她过一个小时再去,所以自己先到这里看一看。
  吉拉德非常热情地微笑着欢迎她进来。那个妇女很兴奋地说,今天是她55岁的生日,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
  吉拉德立刻很有礼貌地祝她生日快乐,随后他向自己的助手交待了几句,便领着那位妇女从一辆辆新车前慢慢走过,一边看一边详细介绍。来到一辆雪佛莱前时,他建议:“夫人,您对白色情有独钟,请看这辆轿车也是白色的。”这时,助手将一束鲜花交到了吉拉德手中,他接着把这束鲜花交到了那个妇女手中。
  她十分感动:“先生,太感谢您了,很久没有人送礼物给我了。刚才那家福特车的推销员看到我开着一辆旧车,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所以我提出要看一看车时,他便说让我等一等,他有事先出去一下。我现在想了想,其实我也不是非要买福特车。”最后,那个妇女开走了吉拉德店里的一辆白色雪佛莱轿车。
  对细节的关注给他人带来的是一种体贴入微的舒服。这只是乔·吉拉德在创造推销奇迹中的一个小举动,却显示出他对每一个顾客照顾的细微程度,也正是这些非常细小的地方显示了其真功夫。
  细节具有非凡的魅力,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里。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一举手一投足,全部都由细节构成。
  细节往往能暴露很多人们刻意要隐藏起来的东西。有人说,翻开男人的名片夹,你就能大概知道他的活动范围;从女人的提包里,你能发现许多放在提包里的东西之外的秘密。
  一叶知秋,小中见大。失败常常从忽视非常细小的地方开始;成功则往往从重视做好每一个细节中获得。
  注重细节还要求我们从大局出发,识别诸多事务的轻重缓急。不要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
  我们不能只看到企业的一小部分,而忽视了整个企业的大局;也不能因为眼前的问题堆积如山,而忽略了与其他部门或其他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否则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
  例如,一位新员工工作十分卖力,也深得同事们的赞扬,但有一天其他部门交来了一份非常急的文件让他帮忙送,但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工作,他拒绝了请求。站在个人的立场来看,他的做法是对的,但如果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他还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他可以请示上司,把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先放一下,把那件急事迅速解决了,再接着干原来的工作。
  当我们视野开阔时,看问题就会更全面、更长远了,我们基本上能知道这个问题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可以更好的协调好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当然,工作中我们更应该记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尽管我们看问题时必须站得高、看得远,但现实中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情组成的,只有把一点一滴都做好了,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
  工作中,有些员工会觉得,日复一日地干一些简单枯燥的事情,整理一些琐碎的资料会很无聊。这时他难免会想:“为什么不能尽我之才,为什么总让我干那么繁杂的事呢?”他可能因此而消极地对待工作,办事开始拖拉,因为他认为凭他的能力轻易就能完成,在最后时刻再干都不迟。但正是这些想法,使得许多优秀员工无法顺利完成任务或者惹下麻烦耽误事情。我们可以留意一下自己和身边的新员工,看看是否在为琐碎小事和自认为无聊的工作而应付了事,是否认为上班是一件苦差事。其实,企业正是用这些小事情来不断地考验和提升我们!只有在这些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考题”中顺利通过,我们才会不断得分,最终迎来职场生涯的辉煌。
  没有甘于平凡的精神、没有认真做好每一细节的态度,又怎么能让老板和上司们对我们有信心,从而让我们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呢?
  应该认识到,这样的“考题”总是通过一些细节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处理细节的能力也是评定员工能力的主要标准之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不要只为薪水跳槽
拉里·布朗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高材生,毕业前就有好几家国内外大公司想聘请他。毕业后,他直接进入了一家英国企业做策划工作。该公司给他的薪水让他的同学都很羡慕,而且工作量也不大。
  但是,刚过试用期,他就提出辞职。上司和同事们都极力挽留,跟他分析这份工作的前景和市场行情。然而,他还是离开了,让同事们一片唏嘘。
  非常幸运,他又进入了一家美国本土企业,担任软件设计师,然而,这次他做了不到三个月又离开了那家公司。因为,他认为该公司的老板太傲慢了,不尊重下属。
  之后的三年里,拉里·布朗换了十几份工作,没有找到一家他认为合适的公司。在他眼中,每一家公司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后来工作换得多了,连他自己都怀疑那些公司真的像自己想像的那么糟糕吗?最近他非常后悔了。
  原来,过去的同事和大学同学都干得非常好,有的甚至还有了自己的公司,最差的同学也做了部门经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他觉得头疼。在人才市场上应聘的时候,一家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员非常明确地告诉他:“我们公司绝对不会要那些频繁跳槽的人,虽然他们可能有丰富的经验,可能有比较多的销售渠道,但是频繁跳槽本身就是不诚信的表现。我们不想自己的员工动不动就打辞职报告,这种人我们受不了。”
  他到另一家公司应聘,负责人说:“作为软件开发公司,我们不想总接辞职报告,也不想经常招聘新人。我们一个项目至少要研发半年以上,而对一个新人的培训需要花费我们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我们公司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踏实并且诚信,能够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更有一家企业对拉里·布朗说:“对于那些毕业时间不长,工作还没有做出成绩,却已经换了好几个公司的年轻人,我们公司是不欢迎的。频繁跳槽的人太缺乏稳定性了,我们不喜欢这种缺乏诚信和抗压性极差的人。”
  最后,这位名校高材生只好为自己做“降价处理”,进了一家三流公司,在不大理想的工作环境里工作,拿着远远不如当初所在公司的薪水。
  英国有句话:“最珍惜自己、最看重自己的人才会成功。”雪莱说:“人与人之间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只不过有的人比较清楚自己的价值罢了。”
  拿破仑·希尔在对世界知名成功人士采访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把自己当做大人物,并且努力向大人物看齐,我们才有希望成为真正的大人物。”
  拉里·布朗的悲剧源于他对工作认识的误区。我们必须清楚,工作的报酬除了金钱,还有工作本身!
  任何环境都有其“游戏规则”,职场也不例外。若不遵循职场的规则,而是稍不如意就离开的话,吃亏的最终还是跳槽者自己。
  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就应该认真地、用心地做出成绩来,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样,我们也能够知道自己的价值到底如何,弄清楚自己究竟能做什么、能够做到何种程度。
  假如我们连对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却在工作中一不如意就跳槽,结果只能是在哪里都不能稳定,从而频繁地变换工作,最终毁掉自己的前程。
  当我们做出选择,进入一家公司后,我们就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并好好利用工作的机会为公司创造出良好的业绩,赢得别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价值。
  

珍惜为公司服务的机会
你是否热爱你的工作,是否愿意为其付出全部的热忱?这是决定员工能否事业有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那些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员工来说,它决定了其职业生涯是否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企业每年都会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一批新员工。在报酬上,起薪往往是依学历来定的,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三流大学毕业的,只要是大学本科生,就几乎没有差别。公司会给新员工们3到6个月的试用期,即使转正了,薪水也不会有多大差别。这期间,无论是否努力工作,大家工作报酬之间的差距都不会太大,一直到两三年后才会加以调整。
  很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会想,工作卖力不卖力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一样的,那么何必要辛苦去干呢?干得轻松一点儿也可以嘛。因为眼光短浅,持这种想法的人不知道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
  虽然在待遇上没有差异,但工作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员工们的一切工作情况和表现都会由主管记录下来,交给人力资源部门去评定。在试用期满后,人力资源部门就开始根据每个人在试用期间的表现来进行评定,依照个人的能力和态度来分派相应职位。这样,能力强、态度端正的员工被分派到的职位可能十分重要;相反的,则其职位可能无足轻重。
  只要经过工作质量的检验,就能看出同时进入公司的员工能力高低和态度优劣。这时候,尽管能力和态度上有差别,但工资报酬上的差别却不大。按照常理说,能力和评价都较高的员工,应该比其他员工的工资要高才是,但实际上并不全是这样。那么,在付出了那么多汗水和辛劳时,所获得的报酬只是比别人多一点点,你是否会感到不公平呢?
  面对如此情况,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前辈们经常建议新员工记住这样一句话:“工作的报酬除了金钱以外,还有工作本身。”我们应该珍惜为公司和老板服务的机会,尽可能多地学到使自己日后成就事业所需的各项技能和素质。
  “工作的报酬除了金钱以外,还有工作本身”这句职场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当我们圆满完成任务后,上司会交给我们更重责任和更高评价的任务。这样,许多良好表现的累积,会为我们日后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更深一层意思是,劳动本身能够给人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如果被分派到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岗位,员工们总会找出一些借口而不愿意去。如要到工厂高温车间工作时,他可能会说“里面的温度太高了,不但让我流汗,而且我的衣服会被弄脏的”;被派到营业部工作时,他或者会说“这样我就不能在公司食堂里吃饭了,伙食费我吃不消呀。”
  为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