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萨德:以色列秘密情报组织重大行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摩萨德:以色列秘密情报组织重大行动-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m

    负责押送的警察上报事故之后才发现他们放走的是伊拉克头号通缉犯扎基哈维夫。反对派媒体以此对政府大加攻击,一家报纸的头条标题自问自答的写道:“哈维夫去哪了?他在特拉维夫!”

    其实,当时本…波拉特还躲在一个朋友的家里,他在特拉维夫的上级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胆的撤离方案。当时以色列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空运,计划把一万名伊拉克犹太人经塞浦路斯运回国,每天晚上都有飞机从伊拉克起飞。

    6月12日晚,本…波拉特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打车去机场。上车前他的朋友在他身上洒了不少当地产的烧酒,这样本…波拉特上车后就可以装睡。司机把他送到机场后把他弄下车就走了。出租车一走,本…波拉特就快步走向机场围栏,他知道那里有个地方被割开了一个口子,一钻就进了停机坪。停机坪上一架坐满了犹太移民的飞机正停在跑道上等待起飞。突然,飞行员把灯对着指挥塔一晃,趁着机场指挥人员眼花发动飞机加速滑行。这个时候飞机后门打开了,一条绳子被放到了十米下的地面。本…波拉特看到后从暗处冲出来抓住绳子爬进飞机,飞机随即起飞。这一系列动作流畅得跟拍电影一样,机场地勤人员和乘客都浑然不觉。

    飞机掠过城市的时候闪了3次灯。几个在屋顶的人看到之后明白自己的朋友已经安全上路了,不禁默念:“感谢上帝。”

    过了几个小时,本…波拉特才真正回到特拉维夫。

    在那里他终于跟自己的爱人结了婚,后来他步入政坛,先是当了议员,后来又成了内阁部长,现在他是以色列伊拉克裔犹太人的领袖。
第三章:巴格达的绞刑(4)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留在巴格达的人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不少犹太人被捕后饱受折磨。泰加尔和其他21名犹太人被安上了颠覆政权的罪名。巴格达两位德高望重的犹太人,沙洛姆…萨拉赫和约瑟夫…巴特兹里因持有爆炸物及武器被判处死刑。

    泰加尔的审判开始前的一个晚上被人叫醒,他发现自己的牢房里站满了警察。他们说:“今天晚上我们就要绞死你。”

    泰加尔抗议道:“你们不能不经审判就处决我!”

    “怎么不能?你的事我们都知道,你是个以色列军官,是个间谍,我们不需要别的了。”

    一个满脸胡须的拉比走进牢房坐在泰加尔旁边给他读起了圣经。凌晨3点30分,警察把泰加尔押到了行刑室。这一路上泰加尔都觉得很困惑,要知道一周前他还跟家人在耶路撒冷团聚,来巴格达之前他在巴黎和罗马也都过得很开心,现在他居然要被绞死了。

    伊拉克人让他在几张表格上签字——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忘不了这套繁文缛节,等他签字之后刽子手拿走了他的戒指和手表。泰加尔要求把自己的遗体运回以色列。刽子手让他站在一块活动门板上。在他脚上绑沙袋,让他背对自己,把绞索套在他脖子上,然后手抓着控制活动门板的拉手。

    伊拉克人要给泰加尔套头套,他左右挣扎硬是不要。这时,刽子手看向指挥官。指挥官和其他几个人站在即将被绞死的泰加尔面前。泰加尔想起了家人,想起了故土耶路撒冷,想起了他本可以过上的生活。我的脖子要断掉吧?泰加尔想到这里,感到强烈的恐惧感侵袭了全身。

    可那些指挥官突然间都走了。泰加尔被从活动门板上拉了回来。刽子手皱着眉头,从泰加尔脚上取下沙袋,头上取下绞索,小声抱怨着那一晚的酬劳飞了。喜出望外的泰加尔意识到,自己不会立刻被绞死了,一切的一切,所有环节都是圈套。伊拉克人企图用这种方式吓得他说出更多关于同伴的事。但那时,泰加尔还活着,正一步一步走回牢房。他确信自己不会死在伊拉克的监狱里,同伴们会把他救出去。

    审判结束了,泰加尔被判处死刑,但很快又减成了终身监禁。巴特兹里和萨拉赫被绞死了。在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晚上,泰加尔和他们待在一起,鼓励安慰着他们。

    之后对尤杜科而言又是一段艰难历程,但他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尽管几个监狱里跟他在一起的人有谋杀犯、政治犯,还有残暴的看守,他相信自己不会死在监禁中。终有一天,他会重获自由。
第三章:巴格达的绞刑(5)
    这一天,他等了整整9年。1958年,阿卜杜勒…卡里姆…卡西姆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杀了伊拉克总理和所有皇室成员,掌控了大权。两年后,他的一些亲信密谋杀掉他。摩萨德获悉这一密谋,摩萨德局长立刻与卡西姆的死党取得联系,并与他们达成协议:摩萨德局长提供叛乱者名单,伊拉克放了耶胡达…泰加尔。

    看守带着几件卡其色衣服,朝泰加尔的黑暗阴森的牢房走了过来。“穿上这些衣服!”他们以命令的语气说道,“你要被押往巴格达了。”

    一辆警车载着惊恐的泰加尔来到了皇宫。几个士兵押着他来到一间极为宽敞的办公室。华丽的桌子前坐着一个他熟悉的人——总统卡西姆。泰加尔突然意识到,伊拉克人就要放了自己。卡西姆盯着眼前这个以色列人的脸看着。“告诉我,”他终于开口了,“如果伊拉克和以色列之间爆发了战争,你会跟我们刀枪相向吗?”?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当我回到了祖国,”泰加尔回答说,“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带来理解与和平。但如果战争爆发,我会像您多次为您的祖国而战那样为以色列而战。”

    卡西姆肯定满意这样的回答。他站起身。“你回到以色列后,”他说道,“告诉以色列人民,如今,伊拉克是独立国家,我们已不再是帝国主义的走卒。”

    一辆车载着泰加尔从皇宫去了机场。泰加尔还是有点不太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他被安排登上了去贝鲁特的航班,然后转机去了塞浦路斯的尼科西亚,最后降落在以色列。泰加尔的朋友和同事们在机场等着他。他们以为泰加尔已被折磨得没了人形,只剩一副骨架。但从飞机上走下来的那个人和他们上一次9年多之前看到的泰加尔一样,充满活力,说说笑笑的。朋友和同事们问他,你是怎么保持这样的状态的?你怎样保持头脑清楚,乐观向上?“我相信,你们会把我从那里救出来。”尤杜科简单回答道。

    摩萨德的领导们把泰加尔带回了以色列,他们遵守了摩萨德成立伊始制定的原则之一——动用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把摩萨德的人带回以色列。

    在以色列泰加尔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经历了国外一番辉煌的外交生涯后,他转行当起了大学教授。

    罗文…希洛与这场发生在巴格达的悲剧没有任何关系。但1952年底的时候,他还是辞职了。他的继任者是以色列情报界这一不为人知的世界里升起的一颗新星。

    他就是小伊塞尔。
第五章:“那个啊?那是赫鲁晓夫的报告”(1)
    第五章:“那个啊?那是赫鲁晓夫的报告”

    一切源于一场罗曼史。

    1956年春天,露西亚…巴拉诺夫斯基正跟一位帅气的记者爱得死去活来,他名叫维克托…格莱耶夫斯基。她和波兰当局一位副部长先前定下的婚事也快泡汤了,他们几乎不怎么见面。露西亚当时担任波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奥哈布的秘书,她跟记者的罗曼史早已是办公室公开的秘密,所以办公室里的人对帅哥维克托来找他的女友习以为常。

    维克托是波兰新闻社的一名资深编辑,负责报道苏联和东欧方面的消息。实际上,他是个犹太人,真名是维克托…施皮尔曼。几年前,他加入了共产党,他的朋友告诉他施皮尔曼这个名字不利于他的仕途,所以他就改用了一个听起来更像波兰人的名字格莱耶夫斯基。

    德国军队在二战中入侵波兰的时候,维克托还是个孩子。当时他们一家人辗转逃到苏联,躲过了大屠杀。战后,他们又返回波兰。1949年,维克托的父母和妹妹移民去了以色列。维克托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留在了波兰。他十分崇拜斯大林,渴望为建设工人阶级的天堂出力。

    但是无论是他的朋友还是同事,甚至是他的情人,都不知道维克托开始慢慢怀疑起了自己的信仰。1955年,维克托去以色列探亲,他觉得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他看到的以色列自由民主,欣欣向荣,跟之前听到的共产主义的宣传截然不同。回到波兰后,已过而立之年的维克托开始考虑移民以色列了。

    1956年4月的一个早上,维克托像往常一样去总书记办公室找露西亚。他在露西亚桌子的一角看到了一个用红色封面装订的小册子,上面印有编号和“绝密”的字样。

    维克托问:“这是什么?”

    露西亚漫不经心地答道:“那个啊?那是赫鲁晓夫的报告。”

    听了这话,维克托愣住了。他听别人讲起过赫鲁晓夫报告的事情,只是他周围没有任何人有机会窥得里面的只言片语。要知道,报告的内容是共产主义国家极力保守的秘密。
第五章:“那个啊?那是赫鲁晓夫的报告”(2)
    维克托当时并不知道,时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位高权重的赫鲁晓夫已经在苏共二十大上发表过该讲话。1956年2月25日午夜时分,所有参加二十大的外宾和外国共产党领导人都被安排离场,赫鲁晓夫登上主席台向1400位苏联代表作了报告。据说报告内容震惊了所有在场的人。

    赫鲁晓夫到底说了什么呢?据一位最早将报告发给西方的美国记者说,赫鲁晓夫用了4个小时批评斯大林——一个全世界几百万共产主义者顶礼膜拜的人物,详细指出了他所犯的错误。据说赫鲁晓夫指责斯大林杀害了近百万群众。还有人说很多参会的代表在听取报告时哭天抢地,垂首顿足,有人干脆晕了过去,当晚至少还有两人自杀。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花了4个小时批判斯大林

    苏联媒体对赫鲁晓夫的报告只字未提。据说莫斯科方面只在高层内部传达了部分报告精神,报告全文则像国家机密一样被小心地保护了起来。外国记者对维克托说西方情报部门正想方设法弄到报告全文,中情局为此悬赏一百万美元。那个时候苏联内外的共产党员都把斯大林当做神一样崇拜。对其罪行的披露无疑会摧毁他们的信仰甚至导致苏联的毁灭。如果在冷战时期发布这样一份报告,共产主义阵营无疑会爆发一场剧烈的政治地震,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即便如此,赫鲁晓夫的报告依然是个谜,没人能拿到它。

    后来,维克托听说赫鲁晓夫打算给东欧共产党领导人印发一些带有编号的报告副本,这也就是露西亚桌上的红色小册子的来历。

    维克托看到小册子的时候,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让露西亚把这份报告借给他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