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粮食战争-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粮食总产量的28%。布朗的研究表明,仅此一项,就使国际粮食需求的增长幅度,由2005年的2000万吨,提高到现在的5000万吨。 导致粮价危机的另一大原因是供需之间的结构性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兴发展中国家有4亿人成为中产阶层并因此正在改善其饮食习惯。这类人对肉、奶、蛋需求比例的上升,大幅提升了粮食的需求,因畜牧业产1斤肉需消耗4~7斤粮食。 在粮食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的增幅却因各种原因大幅滞后。天灾自不必说,气候变暖也是粮食减产中日益严重的因素。另外,人为因素也在上升,如农业国快速城镇化,乃至高尔夫球场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导致大量可耕地丧失。这些都是造成粮食危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从发展趋势看,鉴于此轮粮价危机与以往的实质区别是结构性的,所以目前的粮价上涨趋势就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扭转。为避免粮价、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为社会###或国家危机,国际社会就必须及早协调行动,控制粮食危机的事态发展。否则,粮食危机最为严重的穷国,就可能步步滑向“战乱国”或“失败国”,从而对世界和平形成更大威胁,使国际安全形势更加动荡。 长期以来,世界粮食问题特别是粮食的不均衡问题困绕着人类,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发展到今天,粮食问题不仅更加重要、复杂,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  从根源上来说,当今世界可能面临的日益逼近的粮食危机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历史上的粮食危机大都是由气候异常造成的,而目前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源却是多方面的,具体地说,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增多,使得作物的生长环境被破坏;土地沙漠化严重,导致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灌溉水源的匮乏,使得农作物在旱灾时不能被及时地浇灌;用于燃料生产的粮食大幅度增加以及人口增长的粮食需求上升。而尤为重要的是在粮食问题上,低储备和高消耗的碰撞,从而可能导致粮食的高价和粮荒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粮食产量的增速远高于人口的增速,但粮荒仍然不时地威胁着世界,从冷战后至今,世界大规模的粮食危机已经发生了5次。特别是,在过去45年的时间里,世界粮食消耗从每天230万吨增加到了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而就世界粮食储备而言,冷战期间,敌对阵营各国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大量地囤积粮食。据报道,20世纪60年代末,欧美主要国家的粮食储备可供其国民消耗天,美国达到103天。冷战后,各国普遍认为保持大规模的粮食储备既无必要,也不经济,因此导致世界粮食储备的直线下降。  从世界粮食生产方面来看,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居于垄断地位,仅美国的粮食出口就占了全球的1/3。全球粮食产量的严重不平衡威胁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穷国。长期以来,那里大部分贫民都只能依靠外来粮食供应维持生活。  目前,世界粮食价格的高涨与原油价格的攀升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推广生物能源的做法是分不开的。据调查,美国目前用于乙醇燃料生产的玉米等作物的比例日益提高,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燃料生产国。而发达国家生物能源的推广,使得汽车等能源产品与人争粮,最终导致世界粮食价格再创新高。 据统计,全球有20%的耕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正在变得盐碱化,土壤的生产力正在下降,而研究表明,水稻由于全球性温室效应,在未来几年内产量会急剧下降。所有这些都昭示着一个潜在的粮食危机时代的到来。 研究机构都有一个粮食供应会减少的预期:一是因为天灾,二是因为人祸。 天灾因素在于:由于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各地极端异常天气不断出现,导致部分主要粮食产区遭受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的灾害。比如2007年澳大利亚百年一遇的大旱,推动了全球粮食价格的整体上涨;美国的高温造成了很多主要粮食产区减产;持续恶劣的气候也酿成了欧洲小麦主产区灾难性的损失。无疑,天灾频发带来的减产是2007~2008年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人祸因素在于:巴西作为玉米生产大国,把35%的玉米用来提炼乙醇;和巴西采取一样举动的还有美国,27%的玉米产量也用来提炼乙醇,而且呈快速增长趋势,布什总统签署的《新能源法案》表明,美国将大幅度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将达到360亿加仑。全球汽车数量的增加和原油价格的高涨,让全世界人都明白了要先下手搞替代能源,这样汽车要“喝”玉米提炼出来的乙醇,那么供应给人吃的玉米就少了,互相一争,价格自然就上去了。更重要的是,美国和巴西等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其出口的农产品占到世界贸易量的大半,这些国家自己用得多了,那么世界粮食贸易的供给就会大幅减少,从而推动国际粮价大幅上涨。 这里还有一个“人祸”,就是全球人口的增长,要吃粮的人多了,需求增加了,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粮食消费增长了25%左右。 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美元跌,石油涨,粮食涨;石油和粮食同涨同跌。从长期的历史数据分析,全球的粮价和石油价格似乎同步涨跌。原因在哪里? 粮食在种植过程一需要化肥和农业机械,化肥是石油的衍生品,农业机械需要烧柴油,所以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粮食整体价格也必然走高,因为粮食的生产成本也高了。 从历史上看,大米和玉米等粮食的价格都与石油的价格是正相关的。所以,从资产价格和成本方面分析,国际原油价格的走高是大米等主要粮食价格走高的深层次原因。
  

粮荒威胁全球安全
正当次贷危机造成的信贷紧缩让人们度日如年时,一场被世界银行称为更大挑战的全球通胀又向我们咄咄逼近。2008年2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创下了30年来的最大涨幅,达到了12%,而黄金的千元价格也成过去,石油价格在每桶110美元上下挑拨着我们的神经。各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逐一被刷新。 美国劳工部2008年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能源价格月率上升,年率上升17%。受此影响,美国3月CPI月率上升,年率上升4%,剔除食品与能源后的核心CPI月率上升,年率上升。而作为美联储决定货币政策时的重要参考数据—核心CPI已经超出了美联储心理预期的~。 欧洲的情况似乎更加不容乐观,以控制通胀为自己主要目标的欧洲央行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通胀新高度,欧元区2008年3月CPI年率上升,核心CPI年率升幅也由2月的扩大为。飙升的通胀进一步打消了欧元区短期内减息的可能性,甚至有一些专家建议欧洲央行应该在合适时间内加息。通胀上升将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这意味着欧元区内需增长将放缓,对整体的欧元区经济都会带来下行风险。“与次贷危机相比,对于某些国家来说通胀问题将会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由它将会导致出现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很难控制。”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吉姆?亚当斯表示。  全球通胀的核心—食品价格已经向我们的心理极限展开了挑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食品指数显示,2007年一年谷物价格就上涨了42%,截至2008年2月的36个月中,小麦的价格上涨了181%。据统计,全球谷物的库存正在大幅减少。目前,全球的库存量约为亿吨,其中大米库存为亿吨,为1982年以来的最低点。昔日的世界粮仓们如今已经开始紧闭出口大门。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的大米出口工会向政府提出应该限制大米出口,使每月的出口量不要超过65万吨。3月28日,越南政府也宣布2008年大米出口将减少25%。欧洲粮仓乌克兰也因为自己的粮食储备已经降至40年来历史最低,决定限制粮食出口。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各种通胀压力导致农产品成本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天气频发等因素,都使得农产品这一个有固定周期运行的商品,在短时间内价格不会迅速回落。此轮的上涨压力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缓解,估计要到2010年才能实现新的供求平衡。” 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与全球市场的有价无货,将全球安全推向一个危险的境地。越南农民拿着猎枪日夜守护在田地,埃及、莫桑比克、塞内加尔等地饥饿绝望的群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海地总理亚里克西也成为第一个在粮食危机中下台的政府首脑。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过去4年食品价格翻倍,可能令低收入国家约1亿人陷入贫困,从而会给世界局势带来一定的动荡。
  

国际粮食救援行动告急
全球粮价暴涨正在带来灾难。2008年4月3日至4日,在拉美国家海地的莱凯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造成5人死亡和20多人受伤。原因是每天不足2美元的生活费,无法抵御粮价翻倍带来的冲击。有些贫民甚至以泥土面包果腹。 2008年4月6日,埃及民众也因面包等食品涨价进行了抗议,造成7人死亡和50多人受伤。同时在布基纳法索、毛里塔尼亚、印度尼西亚和秘鲁等地,也发生过因粮价高涨而引发的抗议活动。 无论是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FP)、粮农组织(FAO),还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在近期发布报告,警告因粮价高涨引发的粮食危机,可能会引发全球的社会危机甚至全球性的动荡。 这让另一个现实变得更加残酷:全球仍然有亿的人口,正在忍受饥饿或者缺乏营养。这个数据并没有夸张。在接受记者访问时,WFP中国总代表韦安夏说,这个数字基本上是恒定的。 “这些贫困人口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南亚、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目前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只能保证今天能否吃饱,把孩子送到学校和存款是他们永远的奢望。” 2008年4月2日,在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召开前,世界银行总裁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当一部分人担心他们的汽油箱能否填满时,也有一部分人担心他们的肚子能否填饱。 世界银行掌握的数据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需要拿出75%的资金,用来购买价格日益高涨的粮食。 在10日之后的国际货币和金融组织会议(IMBC)上,粮食问题再次成为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 IMF总裁施特劳斯?卡恩说,粮食问题不仅仅是人权问题,还会引起贸易间的不平衡。如果粮食价格继续上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会出现可怕的后果。 其中,受粮食价格影响最大的国家是津巴布韦、厄立特里亚、海地、塔吉克斯坦、缅甸、尼日尔、塞内加尔等。 这些国家的粮食主要依赖进口,当粮食价格上涨,国家没有足够的外汇去购买时,政府就不得不提高了粮食价格。这引起了工薪低的中下阶层人士的强烈抗议和不满,各地开始纷纷因食品价格爆发了暴乱。 2008年4月13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表示,他将批准一项1000万美元、针对海地的食品援助计划。就在佐利克表态的前一日,因控制粮价不力引发社会动荡,海地总理普雷瓦尔遭国会弹劾下台。 根据佐利克的援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