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子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妃子策-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皇太妃,那云淑妃真真儿可恶,句句不离辈分之事,皇上不过闲暇之时来空庭苑小坐几回,值当她如此谨慎防备?若有那功夫,还不如去提防后宫里的那些嫔妃呢。”

孟月摇头轻叹,“毋需在意,由她们去吧。”

皇宫之中自来如此,无论是生于后宫还是后宅的女子,即便是没什么心计的,也多半敏锐得可怕,防患于未然的功夫更是一顶一的。

经此一事,孟月晓得,矛盾已生,要么一斗到底,要么斩断纷繁之源,或许能博得一隅偏安。先帝在时,为妃七载,虽是荣宠不断,却终究免不了尔虞我诈,她早已疲倦厌烦,不想再争来斗去了。

“来人呐!摆驾朝阳殿。”

☆、第一章 先帝遗妃(十八)

刘瑜接过林禄手中的药碗,一饮而尽,“这两日,后宫可还安生?”

“皇上,奴才听闻今个儿各宫娘娘皆去了空庭苑。”

刘瑜执碗的手顿了顿,“诸妃因何去空庭苑?”

“回皇上的话,似是淑妃娘娘带领各宫娘娘前去向太皇太妃请安。”

刘瑜将空碗递过去,挥手让林禄退下,他颦眉瞧着床边的帐子,如此兴师动众,怎会是请安这般简单?云淑妃众后妃如此行径,只怕与他这些日子时常去空庭苑小坐脱不了干系,这个女人,捕风捉影的能力越发见长了。

“太皇太妃驾到——”

唱诺声打断了刘瑜的思绪,待他回过神儿来,抬头看去,孟月已绕过屏风走了进来,“听闻皇上这两日龙提欠安,如今可好些了?”

“劳太皇太妃挂心,朕已无大碍了。”

两人相对沉默了片刻,孟月转身从托盘上端下茶盏,送到刘瑜面前,“皇上,这是用去年存下的最后一罐梅雪所烹的茶,皇上尝尝吧。”

刘瑜接下茶盏,却并不喝,他敛眸拨弄着盏盖,“吧嗒吧嗒”地细微陶瓷碰撞声清晰可闻,更突显出殿中死寂般的宁静。他病了两日都未见她的身影,而方才诸妃刚去过空庭苑,她一转脸儿便来朝阳殿看他,其意味便是她不说,他也能猜到几分。不知为何,他们虽认识的不久,她的行事方式他却一清二楚。

孟月瞧着他长长睫毛投在眼下的阴影,不禁抿了抿唇,终是开了口,“皇上……”

“太皇太妃。”

刘瑜蓦然抬眼瞧着孟月,“朕晓得太皇太妃素来喜静,这些日子以来朕多有叨扰,还请太皇太妃见谅。既是梅雪已尽,便再难品到那般滋味的苦丁茶了,想来,近些日子朕不会再去空庭苑叨扰了。”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孟月一时间竟不知要说些什么,她垂眸沉默片刻,便请了辞,“如今皇上身子见好,哀家也放心了。若是无事,哀家便先回去了。”

孟月神色冷清的从御书房走了出来,玉秀瞧了瞧孟月,虽是看不出半分情绪来,但她伺候孟月七年之久,从未见她这般异常过。她此时似悲伤似落寞,待玉秀仔细看去,却又与往常无异,好似这一切都是玉秀的错觉。

“太皇太妃,您……可还好?”

“甚好,回空庭苑吧。”

“是,太皇太妃。”

自那日后,半个月来,任是后宫中狂风暴雨,空庭苑却始终安然无比。曾被云淑妃掴掌过的王美人因以下犯上被打入冷宫,后宫诸妃人心惶惶,唯恐自己沦为下一个牺牲之人。

午膳后,孟月正坐在庭院中看书,却见玉秀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她忙放下手中的书卷,上前去扶玉秀,嗔怪道,“你这丫头!既是病了,不好生在房里休息,出来乱跑什么?”

“太皇太妃,今个儿奴婢的药吃完了,便让小元子去太医院替奴婢拿些,可是他都去半个时辰了,却还没回来。奴婢担心,会不会是出什么事儿了?”

“不必担忧,想来是有什么事儿耽搁了。你若不放心,哀家命人去瞧瞧便是。”

“谢太皇太妃恩典。”

玉秀俯身见礼,却被孟月扶住了。孟月正待唤人,却见一大眼睛圆脸蛋儿的宫女匆匆走了进来,此女名唤翠珠,是空庭苑里的二等宫女。

翠珠上前见了礼,喘息着道,“太皇太妃,小元子公公他……”

☆、第一章 先帝遗妃(十九)

“不必着急,慢慢道来。”

“奴婢方才经过太医院的时候,听说小元子公公打翻了淑妃娘娘亲手给皇上炖的滋补药膳,说是要将小元子公公拖出去杖打一百大板。”

玉秀不禁焦急起来,“太皇太妃,杖打一百大板哪儿还有命在?都是奴婢不好,不该让小元子去太医院取药。”

孟月伸手轻拍了拍玉秀的肩,安抚道,“不必担忧,哀家亲自去瞧瞧。你有病在身,先回去歇着吧。”

翠珠忙上前扶住玉秀,“太皇太妃放心,奴婢会侍候好玉姑姑的。”

孟月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太医院而去,才走近太医院,便听得里面传出来的惨叫声,孟月不禁加快脚步进了太医院,只见庭院正中央的长凳上趴着一个只着里衣半身染血的瘦弱身影,孟月不禁眉头紧颦,喝道,“住手!”

执行杖刑的太监寻声看去,只见一身青衣的孟月立于太医院门前,她神情冷然、不怒而威,执行太监忙跪地行礼,“奴才见过太皇太妃,太皇太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孟月一言不发,步履平稳地走了过来,在小元子身旁站定,抬眼瞧着正从药房中走出来的云淑妃,她一双眸子黑得透不出半分光亮。

云昕走下台阶,向孟月款款而来,俯身见礼,“臣妾见过太皇太妃,太皇太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孟月微抬了抬手,“不必多礼。”

云昕转头瞧了瞧长凳儿上的小元子,道,“太皇太妃来此是为了这奴才吧?”

见孟月一言不发,云昕又道,“今个儿这事本是这奴才笨手笨脚,那药膳臣妾自是费了不少功夫,纵然这奴才罪该万死,但看在太皇太妃走这一趟的份儿上,臣妾这晚辈自没有如此不孝的道理。”

“来人呐!将这奴才放了。”

“是,淑妃娘娘。”

孟月挥了挥手,自她身后走出两名太监,上前扶起小元子,“如此,哀家便谢过云淑妃。”

“臣妾愧不敢当,身为晚辈,理当如此。”

回到空庭苑,太医为小元子诊了脉,开了药,孟月问及病情,太医道,“回太皇太妃,这位公公伤及筋骨,怕是三个月之内难以完全康复。”

孟月眉头紧颦,待太医走了,方才开口相询,“今日之事,究竟是因你疏忽还是云淑妃寻衅?”

孟月问得如此直接,倒叫小元子怔了一怔,方道,“太皇太妃,这一切都是奴才的错,是奴才见着淑妃娘娘没有回避,才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休要说些没用的!你只说原因在你还是在她。”

“是……是淑妃娘娘身边的黑砂打翻了药膳。”

当真是好一个晚辈啊!既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她孟月也不是个怕事儿的人。

孟月深吸一口气,道,“来人呐!笔墨伺候。”

云昕回到昭华殿,进得寝殿,青禾方才开口道,“奴婢驽钝,请娘娘赐教,今个儿为何如此轻易的放了那打翻药膳的奴才?”

“如今朝中局势逐步稳定,想来不久后便会选妃。而赵修仪那贱人又独占圣宠,皇上虽是时常到空庭苑小坐,可她终究是太皇太妃,能与皇上怎样?当下同太皇太妃修好,将心思放在子嗣之上方为上策。明个儿你嘱咐黑砂多留心些,莫叫赵修仪那贱人占了先机。”

☆、第一章 先帝遗妃(二十)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右侧一文官走了出来,“臣赵佶有本启奏。”

“赵爱卿请讲。”

“皇上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于政事,此乃万民之福。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后,如今朝局稳定,皇上当广纳天下美人,充实后宫,册封皇后,以绵延子嗣为重。”

“皇上,刘大人所言极是。”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老臣也附议。”

眨眼功夫,便有十来个大臣上前附议,就连三朝元老杨忠义老丞相也站了出来。刘瑜晓得此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便道,“如此,便依赵爱卿所奏吧。择个良辰吉日,广纳天下美人,以充后宫。”

孟月用罢早膳,正倚在榻上看书,翠珠从外面匆匆忙忙走了进来,见了礼后,便道,“娘娘,今个儿自朝堂传出件大事儿。”

孟月抬眼瞧着有些气息不稳的翠珠,对于这丫头,她算是喜欢的,当下,小元子伤势未愈,玉秀又卧病在床,她便提升她为一等宫女,贴身侍候,这丫头倒是勤恳忠厚,而美中不足的是不够机灵,且缺乏调教,处事带着新进宫女的风风火火,稳重不足。若要将她留在身边,不好生调教一番,日后怕是要惹出祸端来的。

“何事?”

“回太皇太妃,皇上今个儿在朝堂上下旨广纳天下美人,扩充后宫。”

孟月敛眸看书,一言不发,半个时辰后,她方才抬眼看去,见着翠珠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道,“翠珠,去库房取半斤豆子与一只锦囊来。”

翠珠虽不解孟月是何用意,但还是乖乖听命去了库房。两盏茶后,她取了豆子与锦囊回来,孟月接下锦囊,取下头上的发簪将锦囊挑破了一个小洞,又将豆子装进锦囊中,方才递给翠珠,“日后你便戴着这锦囊吧。若无急事,但凡豆子掉出来,你都须得将它捡起来再放入锦囊中。这锦囊中共有两百粒豆子,哀家隔日便会查看一次,若是少了十粒以上,你便做回你的二等宫女吧。”

翠珠接过锦囊系在腰间,俯身行礼,“是,太皇太妃。”

孟月瞧了瞧即将掉下来的豆子,挥手示意翠珠退下,翠珠还未走出两步,豆子便掉了下来,她忙俯身捡起,一手握住锦囊,匆匆退了出去。

此时的昭华宫,自听得朝堂传来的消息,便人人自危,云昕即刻命青禾前去查探究竟是谁提及了此事。青禾还未归来,本应守在景华宫的黑砂却回来了,给云昕带来一个消息,“娘娘昨个儿奴婢瞧见空庭苑的翠珠匆匆忙忙出了宫,也不知是什么事儿,她回来的时候两手空空,并未带回什么东西。这其中怕是有些蹊跷。”

云昕将两件事儿一串和,不禁大怒,一把拂落桌儿上的杯盏,瓷片儿四处飞溅,黑砂下意识的抬袖去挡,云昕瞧了更是怒火高涨,骂道,“你这贱蹄子!这么重要的事儿,为何当时不来回禀本宫?此时竟还有脸心疼你那不堪入目的容颜?”

黑砂连连磕头,“奴婢知错了,请娘娘开恩呐!当时天色已晚,奴婢唯恐扰了娘娘休息,这才未曾前来回禀,还请娘娘恕罪。”

云昕胸中的怒气稍稍消了些,不耐地挥了挥手,“还不快滚!”

见黑砂出去,云昕一脚踹翻了桌儿边的凳子,咬牙切齿,“你这老女人!本宫宽宏大量放了你身旁的狗奴才,你却反过来对付本宫,当本宫是泥捏的不成?”

☆、第二章 家国天下(一)

云昕费尽心思,布局撒网,只待时机成熟。孟月闲来无事,品茗、看书,享受最后宁静时光,等待即将来临的狂风暴雨。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景丰二年春,天降大雪,正值农耕之季,多州受灾,素有“粮仓”之称的豫州亦不曾幸免。

刘瑜为此事忙得焦头烂额,再无暇顾及其他,选妃之事被暂且搁置一旁。孟月与云昕之间一触即发的矛盾,随着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与选妃的搁置而暂缓。云昕纵是嚣张跋扈,却也不敢在这节骨眼儿上生事,只得暂时隐忍,以寻良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