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第2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使用。如今是战时,输油管只会更重要。
    毛主任听苏城说的轻松,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神游户外,不知想到了什么。
    丁志鹏心中感慨,也去了说话的性质。其他人反应的很快,很快有人接话,让气氛不冷不热的保持着。
    1990年的中国,也许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界了解最少的一年了。许多干部也不例外,他们就算是关注,也是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两德统一之上,话题快速偏开了。
    一会儿,卡萨利公司的面试开始了。
    受邀而来的上石化、北石化等国企干部,注意力渐渐转移到了篮球场上。
    接受面试的共有160名的大华石化公司的工人。他们将是首批试机的操作员和替补操作员。卡萨利公司必须培训并测试他们,以保证每个岗位有两到三个人完全掌握,才能收回尾款,这笔费用也是包含在数千万美元的设备费用中的。
    对卡萨利公司来说,测试大华的员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一旦所有操作员和替补操作员都通过了测试,试机出现问题,就要首先考虑机械故障,并由卡萨利公司负责到底,直到安全经济的试机成功。但是,如果有操作员和替补操作员未能通过测试,那就不能进行试机,更不可能投产,卡萨利公司的工作也就不算完成,他们必须继续培训大华的员工,直到所有人合格为止。
    这样的条款,虽然形成了两种约束,但最严重的约束还是试机的责任。因为试机产生的维修费用,可比培训贵多了。
    因此,如卡萨利这样的大公司,“面试”向来严格,没有多少人情可讲。
    这个道理,苏城稍微提一下,在场诸人立刻就明白了。一个个的眼神都变了。
    丁志鹏问:“大华此前有测试过吗?”
    苏城答:“没有。”
    “第一次?”
    “第一次。”
    丁志鹏不禁拍桌,用调笑的语气改善气氛道:“你这家伙真是胆大,就不怕未能通过,在毛主任面前丢了面子?”
    毛主任果然抛开了世界观念,哈哈笑道:“年轻人勇气十足值得褒奖。看看大华能不能一次成功。”
    “非得成功不可。我可不想再飞大半个中国来观礼了。”丁志鹏一个劲的摇头。
    众人莞尔,又暗自佩服苏城的人脉关系。丁志鹏轻松的话语,说明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透出的信息着实不少。
    卡萨利公司是瑞士公司,和中国政府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才不管有多少“大人物”看呢,只在操场上做着自己的事,将一个个模拟操作台,按照顺序进行摆放。其形状,就像是把操作部分给拆了下来一样,正是仿真甲醇操作系统。
    这种仿真系统有点像是军队里培养装甲兵的方式。单独做一套方向盘、刹车油门变速箱以及座椅等部分。虽然不具有功能,但操作方式都具有了,考官设定几个条件,操作员依言进行,操作的对是不对一望可知。
    整套的仿真甲醇操作系统稍微麻烦一点,考官设置条件了,操作员不光要据此操作,而且要注意前面操作员的反馈。
    巴克曼却没有给他们讨论的时间,声若洪钟的道:“模拟操作考核2分钟后开始,请操作员就位……”
    大华的员工拔腿就往位置上跑。
    令卡萨利公司的工程师们吃惊的是,大部分的大华员工都跑对了地方,对于上百个座位的混乱模拟体系来说,这是颇不容易的。他们却不知道,大华的浦东培训基地早就有了自己的仿真模拟系统。
    “开始吧,设定条件,热管压力8兆帕,新鲜气单程通过操作……”巴克曼是个日耳曼血统的瑞士人,身材高大,声音沙哑,站在一个篮球架的前面,像是做防守似的。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中方员工翻译。随后,一名班组长提高音量,道:“单机空负荷一次试运转,压缩机热机……”
    王胜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盯着下方,心里的滋味说不清道不明。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市场判断

    随着班组长的命令,操作员聚精会神的拉下闸门,摁下按钮,锁定仪表,记录信息。
    每一组人后面,都有一名卡萨利公司的工程师盯着,不时的在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几个操作员紧张的手心出汗,一个劲的在工作服上抹,神情反而是愈发专注。
    石化系统的国企官员看的神情专注。没吃过猪肉的总见过猪跑,12万吨的甲醇项目,比国产设备大了一些,基本操作是相似的。大家一方面是看仿真系统,一方面也是看大华石化的水平够不够投产。外行人总以为工人就是做体力活的,却不知技工、熟练工和生工的区别甚大。论起来,鲁班也算是个八极技工,他的徒弟儿,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还是两说。
    像是上石化这样的企业,一门心思的想着卖些国产催化剂给大华,它就得估量出大华的用量。大客户谈判,用心与否是非常重要的。
    毛主任和丁志鹏都不懂技术,只看下面的工人忙忙碌碌,并不知情况如何。毛主任看来一会就不明白了,扭头面向苏城,仿若不经意的问:“大华有没有参与到国际石油期货交易里去?”
    国内90年代始建期货交易中心,但对石油期货的关注,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了。自从八月份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开始,国际油价就是一个劲的飙升,至11月,价差最高达到了一倍,牵扯到数以千亿计的资金。引得无数人的关注,毛主任看来也是关注的一员。
    苏城脑筋转了的飞快,道:“8月末,用1000万美元进场试了试,赚到了一些,很快就出来了。大华本小利薄,没有参与石油期货交易。”
    这时候。与王胜一同来的台商饱含着遗憾,说道:“苏董真是谨慎人。原油市场,总的趋势是涨的。把赚的钱投进去,现在说不定变成几亿美元了。这不是白送钱吗?”
    苏城笑了,反问:“是吗?”
    这位台商也是石油行业的商人。微胖,衣着宽松,面露微笑,以幕僚似的摇头晃脑,评价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科威特每天几百万桶的配额完蛋了,国际上又封锁伊拉克,他们的石油也运不出来。两家并到一起,少600万桶原油不成问题。两伊战争可是打了8年,谁知道这一次有要多久。马后炮的说。8月份买原油期货,转手赚到四五倍不止,要是胆大心黑一点,10倍都有了。”
    期货是有杠杆的,简而言之。就是可以轻易的从银行贷款炒期货。因此,市场价格涨了一倍,获得10倍乃至20倍的利润都不稀罕。
    苏城心想,这厮还真的是马后炮。
    台商见他不以为然,面目不喜道:“我是没有苏董的条件,否则的话。定要进场狠赚一笔。您自己就有油田,到时候,不光期货上能大赚一笔,油田还能再赚一笔。”
    苏城禁不住笑了,道:“就是因为我有油田,所以买空容易做多难,适可而止。你做期货是一份风险的话,我有油田可是双份的风险。”
    “苏董觉得油价会跌?”油价下跌,期货赔钱,油田的收入也会减少,所以才是两份风险。
    苏城不做评论,笑笑道:“无论涨跌,我都不准备进场了。”
    他印象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初期,也就是8月初,是石油期货涨的最疯狂的时节,他也是此时进场,参与了短短两周,不等石油价格飙升到35美元以上,就迅速获利退出,以1000万美元赚到了8000万左右。
    不投入更多,是为了控制风险。越是了解期货市场,苏城对期货的风险认识就越深。也许很多人认为,知道市场大势就能稳赚不赔,这一点只能用来买股指期货,连购买单独的股票都不够——天知道会不会股指大涨却某公司丑闻的情况出现。期货更加危险的地方在于波动剧烈,银行杠杆又令波动加剧。
    苏城投入了1000万美元,通过10倍以上的银行杠杆,实际操作的是1亿多美元,原油价格上涨70%左右,他就赚到了8000万。如果他投入1亿美元,的确有机会赚到8亿美元,但是,假如原油价格短暂的下行10%,苏城就必须立刻补仓1亿美元,没有,就会爆仓而亡,血本无归,其后,就算原油价格继续走高,那也与他无关了。
    即使是原油飙升的8月份,短暂下行10%乃至20%的情况,也不止出现了一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一个极快的过程,石油价格也从20美元上升到了28美元。这个时候,很多投资者就会想,伊拉克占领了科威特?没错,28美元也该够了吧。只要这种思想一蔓延,价格就会跌到25美元。这个时候,苏城就要填补相同数量的资金额,1000万美元,或者1亿美元。
    毫无疑问,如果不懂市场而选择满仓操作,苏城就算知道大势,也会因为短线波动而爆体而亡。
    而在石油价格自20美元向35美元,最终40余美元攀升的过程中,跌回30美元以下的情况,屡屡发生。别说满仓操作了,苏城就是用3000万美元入场,也有可能被市场波动毁掉。
    而在他看来,金融市场的机会太多太多,完全没必要孤注一掷。
    其他人的想法,就很难与他一致。台商慨然道:“联合国关于伊拉克的决议一份又一份,现在没有10份也有8份了吧,什么用都没有。依我看,最终还是国际制裁的可能居多,那样的话,石油只有继续上涨。如果打起来了,估计涨的会更快,除非苏联参战。我估计是不会。”
    说到这里,他得意的一笑,说:“所以说,涨是必然的,就是涨多涨少的问题。”
    后人站在结果的角度上,总是能对前事分析的头头是道。然而,身在历史之中,重重迷雾只有少数人才能驱散。
    没错,2月2日,苏联的确放弃了一党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苏联的军事实力变弱了。在普通中国人看来,苏联老大哥是没有那么望而生畏了,但也没有衰弱到任人欺凌。他们仍然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数量最多的常规武器……假使他们支持伊拉克,即使仅仅是“租借”武器,也能令美国感到无比的头疼。苏联的防空导弹,可是确定无疑的能把美国飞机揍下来的。
    不仅如此,许多中**事专家,自始至终都相信,以伊拉克军队的数量和武器装备,以及8年两伊战争的经验,完全能够抵挡美国的地面进攻,充其量是吃些亏罢了。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参与到期货市场上去,输到裤子都当了,也许还会做多,期待一招翻身的幸福。
    台商以正常的思维考虑,估计就没有想到油价下跌的可能性,若是分析历史的话,他的依据更充分。70年代的中东战争,就让世界油价永久的上升了。同样发生在中东的战争,为什么不能再次令油价永久性的上升呢?
    其实,油价下跌的可能途径只有一种,战争以最快的速度解释,中东恢复到战前的事态。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在这里,现实对历史开了一个玩笑,两个条件偏偏都被完成了。因此,1990年的油价上升,注定了是一次脉冲性的上升。价格一度从20美元上涨到40余美元,最终又回落到了20美元。短短的半年时间过去了,什么都好像没发生过似的。
    苏城回忆历史,看着台商自信满满的表情,颇有些感慨的道:“油价上涨的好时间已经过去了,不如冷眼旁观吧。”
    毛主任注意到了,问:“苏董认为油价会停止上涨?”
    苏城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