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2014-05-06起点vip完结,都市,商战风云)- 第55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肆建造,差不多是现代国家的通用手段。
  否则,遇到长时间的和平期,专营军火的公司都是要倒闭的。这年月,地区冲突连坦克用到的都少,航空母舰或者驱逐舰一类的产品,还真是不如去卖茶叶蛋。
  LNG船就幸福的多了。
  90年代可以说是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发育期,大家都在拼命的建设相关的产业,积累相关的技术。但是,世界能源需求实在是太庞大了,别说是十多年的功夫了,就是再过20年,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也没有完全释放。
  在所谓的绿色经济的导向下,液化天然气至少会在工业能源领域,取代燃油的地位。
  这意味着如今一半以上的油轮,都会变成液化天然气船。
  大华船业的LNG订单也是越积越多。
  尤其是在苏城满载回国以后,各地的船东心里都清楚,大华船业至少是有钱赔付违约金的,于是纷纷投给船业集团LNG船的订单。
  总则大华船业的闫学灿,也干劲十足,立刻向苏城递交报告,要求购进大量的机器。
  像是LNG船这种庞然大物,就造难度上。只把它看成是横着的变形金刚就对了,尤其是工作量最大的焊接,总长度130多公里,就是用乡镇小厂的民工操作法,130公里的焊接长度也能累死一个厂子的人。而在要求严格的LNG船上,好焊接的地方通常都用焊接机器人来焊接,剩下焊接机器人不好上场的地方,才由数百名G证焊工去做。就是这样,还得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工作时间之长。要求之多,能写一柜子的说明书。
  至于精细到丝的5万多个规格不同的木制绝缘箱,更是能让普通的工厂绝望。
  没有极高的产品控制能力,光是一个木箱子,就能耗费一个普通船厂几年的时间。
  不似散装货船这种大而粗糙的玩意,LNG船上装的都是液化天然气。始终保持着零下160度的低温,稍有不慎造成泄漏,那都是要命的事。
  而为了提高LNG船的建造效率,每年都有大量的专业机械被发明和制造出来。它们并非是一定要用的,但你用了,速度就能提高,船的质量就更能得到保障。相应的。花费的成本也就越高。
  以前的时候,闫学灿手上尽管积累了数艘总值20亿美元的LNG船订单,可他还是不敢花费巨资去采购数量繁多的机械。因为订单的履行和付款都是分阶段的,而提前采购的成本却不然。
  等苏城从伦敦带了大笔的资金回来,闫学灿却是再也忍不住了,几乎是天天蹲守在集团总部。
  他的资历较浅,不能像是济柴的高管那样,直接找到苏城插科打诨的要经费。
  闫学灿绕了个圈子,找到了中船重工的总经理荣尚国。
  如今的中船重工,因为被大华实业持股四分之一。所以属于大华实业的关联公司之一。总经理荣尚国也是经常到大华实业总部来的。
  又因为他的国企身份,苏城对荣尚国向来都很客气。
  有了荣尚国的出面,闫学灿的报告就能以比较好的姿势送到苏城面前,没过几天,就有采购委员会的人与闫学灿接洽。
  这时候。苏城还在京城忙的飞起,却是将这种事儿都交给了下面去办。
  直到一个月后,苏城才有时间,逐个去各工厂考察。
  而他第一站的目标,就是大华船业。
  作为曾经合资,继而又私有化独资,进而收购了外国企业的船业公司,,大华船业还残留着一些西方企业的文化,在大华实业的数个分公司里,颇为特殊。
  这与大华船业的许多员工接受过西方企业的培训也有关系,尤其是普通工人,都因为严格的操作要求,不得不到国外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培训,所以,站到厂区内,立刻就能感觉到一种与中国国企截然不同的气氛。
  行色匆匆的工人,笑容而自信的员工,还有大量的机械化操作,都让没见过这一幕的供应商们应接不暇。
  就是荣尚国,其实也很少有机会到大华船业来。
  这一次,趁着苏城检查工作的当口,荣尚国干脆拉着中船重工的一票高层,美其名曰陪同,实际也是观察和对比。
  中船重工终究是不会满足于做分段工厂或总段工厂的,他们也想做最终的组装,从而吃到最大的蛋糕。
  特别是看到闫学灿还能挑拣订单,这就更刺激他们了。
  闫学灿兴奋的等在船厂门口,身边拉着新近决定全职加入大华实业的船业专家李沧。
  而在他的身后,秘书抱着厚厚的船只资料。
  大华实业的第一批LNG船已交工,由大华海上运输公司承运,效果不错,他们现在建造的LNG船,则是苏城在法国工业设备展上获得的订单而在这中间,大华船业还有完成数十艘普通船舶的订单,其中包括与中船重工一起参与竞标的新加坡航运集团订单。
  不过,闫学灿并没有将普通船舶的建造拿出做介绍。苏城的时间有限,闫学灿可不想用这些没意思的项目,削弱了大华船业的发展重点。
  因为参与了相关项目,中船重工的人却竖着耳朵等着听介绍,颇感疑惑。
  毕竟,在他们看来,万吨以上的货轮已经可以用来讲一讲了,这些数万吨乃至十数万吨的货轮,又怎么可能不做介绍。





第六百六十一章 船业速度

  闫学灿的心思都放在苏城这里,哪里顾得上中船重工的先生们的想法。
  他一面介绍总段造船法的速度提升,一面又将船业开发的新技术一一拿出来显摆。
  以前的大华实验室是重点投入,再加上技术收购的方式,如低压柴油机技术,苏城就在法国展会期间与大西洋船厂谈妥了共同研发,大华实验室借用自己研究了差不多30%的技术,以及2000万美元的现款,说服大西洋船厂投入自己的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源。
  如今,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项技术也已有了原型机,正在被刘秋等人像玩具一样耍弄,注册的上千种专利更是让闫学灿底气十足。
  按照大华实业内部的分配,大华船业委托大华实验室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的研究项目,就算是大华船业和大华实验室的共同技术。
  当然,只有大华实业内100%私有的分公司才有这样的内部分配模式,如德邦热水器或者中船重工这样含有部分股份的关联公司,根本就没有委托研发的说法,只能寻求某方面的专利授权,哪怕大华实验室拿着他们的钱开发出了新技术,技术专利也是留在大华实验室的。
  荣尚国瞪着眼睛听,却是在等着大华船业关于普通船舶的建造说明。
  对于大华船业究竟接了多少吨的船只订单,又完成了多少,中船重工根据自己的总段工厂和分段工厂的产能,可以有些猜测。但是,给大华船业做配套的船厂不止中船重工一家,总数如何。荣尚国还是非常好奇的。
  对他们来说,大华船业在国际造船市场上的表现,也是他们评估自我的重要参考。
  至于LNG船的技术,荣尚国本人是早就放弃了。要说起来,荣尚国和他所代表的中船重工以前也是追求过LNG船技术的。但那时候是对LNG船技术完全没了解,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想闯关,如今有了了解,他顿时断了心思。
  大华船业亦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勇气更甚。底气更足,方向也更明确,而且坚持到底了。
  在此过程中,苏城光是为了获得LNG船的技术,前前后后就付出了3亿美元左右,还有超过两年多的时间。更别提中韩建交,欧美造船业转移等非常讲究的机会了。
  以国企目前的经济状况,中船重工最多也就是拿出3亿人民币而已,这还是在与大华实业合作中赚到的。掏3亿美元博几年后的回本,荣尚国相信,自己的面子再大,这样的报告打上去。发改委也根本不可能同意。
  而今的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两年前曾有的市场空缺,早就被日本、韩国以及大华船业这样的公司给填掉了,中船重工再想入场,门槛比大华船业当年要高不少,首先技术转让的价格就会飙升,韩国人估计也不会再卖了。法国人尽管开放,要价却是够狠。同时,荣尚国也没有自信再用三年时间去搞马拉松的谈判。
  另一方面,拿到了技术要消化。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中船重工的负担沉重,和其他类似的国企一样,从80年代末期就减少了对研究机构的投入,旗下的研究员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安于现状。虚度生命,但有了大华实验室的招揽,投入期间的不在少数,新的招聘工作更是大受影响。
  中船重工如今做研发,都是依托大华实业来做的,普通的图纸设计他们自己做,技术改造自己做,技术研发却往往与大华实验室合作或直接转包给大华实验室,他们很乐意省下采购维护设备,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成本,大华实业有中船重工的股份,双方关联公司的合作也是理所应当。
  可荣尚国清楚,一旦中船重工要抛开大华实业,自己搞LNG船,再要想获得大华实验室的帮助,那就难上加难了。
  或许再过个几年,十几年,等中船重工缓过劲来,他们还会重组自己的研究院,搞独立自主的LNG船研发,但到了那个时候,LNG船的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华实业也不会仅仅是今天的规模了。
  这也是国有企业的无奈,即使中船重工的高层管理明知道越早研发LNG船越好,但在全国一盘棋的传统下,在发改委和国资委的管理下,资金不足又没有批准,他们连贷款都难做到。毕竟,就目前的国内局势,3亿美元可是能做太多的事了。
  荣尚国只能将目光投向能够建造普通船舶的总段造船法。
  以他们现有的技术,只要能掌握一些关键性的步骤,同时采购必须的设备,学会总段造船法并非不可能。
  当然,绕过大华实业掌握的专利壁垒还有困难,但比LNG船的无数技术壁垒要现实的多。
  荣尚国也因此很想听听大华船业本身,是如何评价他们的普通船只建造的。
  总量如何?建造速度如何?是可以更快?还是已经达到了速度极限?或者能否继续降低成本?
  可是等啊等,等啊等,等闫学灿都将大家领到正在建造的LNG船跟前了,普通船舶的说明,仍然没有出现。
  荣尚国不得不使了个眼色,给旁边的副总钱腾。
  自从大华实业入股中船重工,原先的常务副总詹志芳就退居二线了,取而代之的副总钱腾,正是苏城当年的同盟军,他也是小胖黄平的父亲黄恒丰的老领导。
  由于这层关系,钱腾是中船重工内部和苏城联络最紧密的人之一。荣尚国不好问的话,钱腾毫无顾忌的打断闫学灿,道:“工厂前两月不是送了三艘巴拿马型的总段过来,船业组装完了吗?”
  巴拿马型船只是能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最大型散装货船,载重量在6万吨左右,也是各个船厂生产的主力船型之一。
  闫学灿正说的口干舌燥,趁机抿了一下嘴,笑道:“两个月前的巴拿马船型,肯定是组装完了,我让人去查一下。”
  为了接待苏城,他后面跟着十多人充当助手,立刻有人从最近的订单中找出符合的,道:“两个月前,我们一共有7艘巴拿马船型的订单,其中3艘船的总段交给了中船重工,目前已组装完毕,交付使用了。嗯……回款是在下个月的中旬。”
  像中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