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缓缓而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词里缓缓而吟- 第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此词读之便觉有浓浓的柳七风味,浅俗用语,述离别相思。时候已不再是料峭春寒,清明过后,一场疏雨将早春涤荡得干净,全然没有孟襄阳〃疏雨滴梧桐〃之清苦感,但是让人觉得如飞卿诗〃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般温馨。雨疏风骤,落红无数,风尘又起,吹皱一池春水。庭户中飞动着呢喃的燕子,落花飞絮,有暗香盈袖,一派春光烂漫之色,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所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米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幅佳景,尽在斜阳晚照中。花下销魂,似饮陈年佳酿。醉眼迷离,相思让人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见却是相思,相思还是依旧。真如才子唐泊虎词〃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近代刘半农一首情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就如此般。
  地上吹著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
  海洋恋爱著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麼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上天太无情,相爱之人却要互成离别,如此叫人怎么不心伤。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还是将那满腔的怨恨,留给那庭前的垂柳,杨柳无情,也是依依而尽。
  李之仪因得罪蔡京而被贬至当涂,当涂有太白祠、谪仙楼。他将自己的不平的遭遇,同太白落寞的人生相较,遂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当他登上凌敲台,(此凌敲台为南宋孝武帝避暑离宫)想起自己远离京师,触景生情,于是仿李白而作词《忆秦娥》: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李白作《忆秦娥》也是见到汉家陵墓,感慨历史沧桑而作。引其词:〃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之仪登高而望,见到一幅深秋远景,流水深澈,幽咽作响。起于青苹之末的寒风裹着一层霜气,不停地吹,将那山头之月涤得清明。清明之月静静地看着天边的云卷云舒,迎得云归,还送云别。词人因为贬谪的时间长久而不敢去想今是何年,他一直望着那凌敲台,他是多么盼望能重回京师,然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归期茫茫呀。他只能看着帆来帆去,成为一失路之人。全篇溢着愁苦之音,全然没了花间绮艳,笔下之景也是显得极为清峻。纪昀曾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李之仪词:〃小令尤清婉峭倩,殆不减秦观。〃纵观李之仪词,确如纪大才子所言。
  郁达夫曾作诗说:〃曾因酒醉鞭名马,也恐情多累美人。〃没有酒醉的李之仪也是多情的。东坡曾作诗《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云:〃须知李居士,重说后三三〃。三三乃九,即为李之仪在贵州相识的一位营妓董九,李之仪与其有过一段情深的往事。后终念念不忘。贬于当涂地时,心情非常怅廖,经常徘徊在姑溪河畔,后在此遇上了一绝色女子杨姝。杨姝为一歌妓,曾在花园洞地为黄庭坚等一干文人奏过《履霜歌》。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李之仪对其神往已久,只是一直无缘相见。就在这湖畔,李之仪与杨姝一见钟情,两人便经常在夕阳晚照时,徜徉在姑溪河畔小径间,吟诗赋歌,相斟共饮。当杨姝又一次深情地弹起这《履霜歌》时,李之仪听后热血沸腾,大笔挥毫作下一词《清平乐》:
  殷勤仙友。劝我千年酒。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
  坐来休叹尘劳。相逢难似今朝。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有了情感的抚慰,李之仪那颗霜冻的心又渐渐地复苏。冬去春来,他在闲暇之时作了大量的诗词。在其文字里也渐渐地少了那些愁苦之声,如其《浣溪沙》:〃道骨仙风云外侣,烟环雾鬓月边人,何妨沉醉到如今。〃他沉浸在两人的温馨世界中,对世事不再那么关心,这对他来讲也是一种解脱。在此期间他写了一首千古被人传诵的名作《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江头江尾不能阻隔女子的思君之心,同在江畔,却是见水而不能见人。别后相思如若烟水,菖蒲发花五云之高。女子心中定是思情泛滥。苦在江水如刀,忍断情丝,幸在柔情似水,脉脉牵连。悠悠的江水,何时才能流尽心中的怨恨呀。唐人姚合有诗《送薛二十三郎中赴婺州》云:〃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东。日日心来往,不畏江东风。〃情比石坚,所以女子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人世间的情感太过于反覆无常,爱得越深,忧得也越深。她想对他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可是她又怕是自己自作多情,她唯愿的是君心似己心,这样一定不会负他一片相思之意。
  李之仪用淡语道出了深情,正如他自己所言:〃意尽而情不尽〃。后陈廷焯在《词则•别调集》中讲李之仪词〃清雅得古乐府遗,但不善学之,必流于滑矣。〃
  李之仪一生最让人觉得遗撼之处便是晚年有失节之举。蔡京当时权倾天下,李之仪在《姑溪居士文集》中赞讼蔡京〃鲁公居义,皎如星日〃。他大概是忘记了当年《遗表》一案,自己被贬太平州系何人所为。想当初李之仪誓随东坡终不悔弃的高风亮节,与此相较不免让人唏嘘。后有吴芾为其文集作序讲出一番掩盖之辞:〃或谓端叔晚年锐意进取,有所附丽,虽着可疑。然范忠宜公遗奏,极力鲠切。讵可以微瑕,掩之哉。〃欲盖弥彰之举,仍是会受到后人诟病,此为李之仪的大不幸。
  【小传】李之仪(10471117),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神宗元丰进士。苏轼任定州知州时,为幕僚。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原州通判等。徽宗初,提举河东常平。后以文章获罪,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久之,徙唐州,终朝请大夫。能文。词亦工,以小令见长,毛晋《姑溪词跋》称其〃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风格清婉峭茜,近似秦观。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楼主'  '26楼'  作者:一步两搭桥 发表时间: 2008/03/11 19:20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  【卷二四】周邦彦


  【派别】雅正派
  【文集】《片玉词》
  师师,那年我们爱得深沉
  一生沉浮在宦海波澜的周邦彦,命运也确实让人叹息。他的仕途极其坎坷,无论当道的是新党还是旧党,他都是一个失意者。周邦彦醉心在词曲中,无意却成了宋词的集大成者。王国维说他是〃词中老杜〃,这一说让他成了圣人。当欧阳修过于旖旎;柳永过于俚俗;王安石过于随意;秦观过于纤弱;周邦彦带着他的片玉词在百家中便脱颖而出。
  周邦彦生在一个诗礼簪缨的家庭,少时在西子湖畔长大。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典籍,年少便是才华横溢。但周邦彦并不仅仅是一心只读圣贤书本,读书之余他经常出入秦楼楚馆,过着恣情而欢的日子。因为随意放纵,在乡里留下了不好的名声。古书上一段文字记载他说:〃性落魄不羁,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年少气傲的周邦彦在钱塘这个地方得不到重用,心里又是不甘寂寞,刚好当时朝廷扩充官员,在科举考试中,周邦彦高中,于是成为一名太学生,开始了游学和仕宦的人生旅程。
  做太学生时,周邦彦写过一篇《汴京赋》,大力赞美当时北宋京都汴京的繁华与富庶。那个时候朝廷正值王安石变法,周邦彦在赋中顺带歌颂了新法,这一举给他以后的仕途埋下了祸根。因为周邦彦是真才实学,那赋写得流光溢彩,中间他又多用一些古文奇字,神宗皇帝让亲近的侍从在宫廷中大声地诵读,侍臣知识有限,字大都不认识,就取偏旁来念。这一来,神宗对这个有才学的年轻人很是赏识,一高兴便将他提拔为太学正。以前做太学生时相当于布衣平民,现在太学正职务是掌管太学生,周邦彦可谓是春风得意。
  正当周邦彦认为前途一片光明时,神宗皇帝薨。太皇太后执掌政权,她极其反对新法,于是将新党人物逐一罢黜。周邦彦一个小小的太学正,正因为当年写过一篇《汴京赋》,被人告发,于是贬出京师,远赴庐州做教授。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周邦彦第一次经历人生的挫折,心里那番苦楚不知有多深。他一个人默默地上路,去一个偏远的群山连绵的僻野。
  周邦彦是一位全才,除了精通诗词歌赋外,书法也写得绝妙,苏黄米蔡之后,恐怕能与周邦彦争锋的人寥寥无几。他又是民间音乐手,当年逛青楼时为风尘女子大量倚声填词,使得他精通音律。他还会自己谱曲,和柳永合在一起被称为音乐界的〃双子座〃。后来南宋词人一直奉周邦彦为圭臬,并把他的词集当作填词的准绳。
  周邦彦作词如同杜甫写律诗,行思非常严格。她妙解音律,并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顾曲堂〃。吴人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这周郎便是当年火烧曹营三百里,美女小乔的相公周瑜,周瑜死地惨烈,被诸葛亮三气之后连呼〃既生亮,何生瑜〃吐血幽愤而亡。周瑜不仅是玉树临风,对音乐也是很有造诣。当年有一歌女为了使风流倜傥的周瑜看她一眼,故意将曲子弹错,引来美男子的侧目而望。周邦彦的顾曲堂,已不知当年是否也有过美人来听他弹弦。
  周邦彦诗书儒雅,从帝都到地方都有他的风流韵事。当年汴京最有名的歌妓是李师师,无数男人为她的美貌而痴迷,一曲罢后,贵族公子赠给她的红绡不计其数。周邦彦对师师也是一见钟情,他用他的那支翰笔,为师师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词,师师被周邦彦的才气打动,对他也是暗自心许。多少次的密约,让他们爱得深沉。
  喜爱风流的天子宋徽宗,微服游逛青楼时见到师师后,便是欲罢不能。经常换上便服,由几个小太监陪着往师师这边来饮酒寻欢。这种情景在《三国演义》中也出现过,元宵灯会时,宋江在青楼里听师师弹琴,突然有人来报徽宗来临,师师忙谢客起身迎接,宋江让师师转达招安的事情。
  一次,周邦彦正与师师会得难解难分,不料徽宗来访,周邦彦来不及避开,急中只好躲入床下。徽宗不知道床底有人,与师师照例卿卿我我一番。后拿出一枚新橙对师师说:〃这是江南刚呈过来的橙子,味道极美。〃师师破开新橙浸入盐水中,调笙奏乐,与徽宗共赏。周邦彦回家后,根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