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明朝- 第6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望高。”

“那也是本事,这年头粮食比什么都要紧,李首领能弄到那么多粮食就是本事。”高大有继续给李世杰戴高帽,道:“而且数万人聚集在一起很容易闹出乱子来,可咱家看那些人都被李首领管理的井井有条,未见丝毫混乱,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也是本事。”

说起这个,李世杰倒真是有几番自得,能将几万人管理的井井有条,一般人真做不到这一点,毕竟李世杰一不是官二不是匪,他既不能以权压人,也不能以势逼人,他所依靠的仅仅只是恩威并施而已,依靠的是赏罚分明的制度,如果换个能力差点的人来,用粮食雇人?那只是个笑话,几万人聚集在一起,只要稍微有人起个哄带个头,几万人随随便便就能将粮食哄抢一空,你有兵怎么了,你手下的兵多半还是那几万人的乡亲友邻,一旦爆发冲突,你看那些士兵还会不会听你的。

这一点的确是李世杰比较得意的事,高大有称赞这一点可算是搔着李世杰的痒处了,高大有在他的眼里顿时变得顺眼许多。

不能不说,太监吃的就是察言观色这一碗饭,他们整天干的就是揣摩别人心思的勾当,他们比普通人更明白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撇开所有太监共有的心理扭曲的通病之外,跟太监做朋友的确是一件比较惬意的事情,因为如果没有利益冲突的话,他们说的话往往让人听着很顺耳,做的事也让人看着很顺眼,因为他们吃的就是这碗饭——也就是说,他们天生就是奴才。

又扯了几句闲话,高大有终于说到正题。

“官职一事已经办下来了,”高大有拿出一套武将铠甲、一套文官常服、两方印信和两份文书,道:“这是从六品抚远招讨使和从五品韦州知州的官服、官印和告身文书,李首领收好。”

李世杰接过一看,官服、印信什么的他只是稍微看了看,主要是招讨使的告身文书和知州的任命文书。招讨使的告身文书没什么可说的,只是证明某人是一个食大明俸禄的招讨使而已,上面赫然写着李世杰的名字,这很正常。而那份韦州知州的任命文书就不正常了,为嘛,文书上的韦州知州这个官职前面多了个“权”字,这是嘛意思?

见李世杰不解地看过来,高大有轻咳两声,颇有些尴尬地道:“之前说好的守御千户的职位没办下来,千户一职的任命要通过三边总督,而现在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和庆王府不怎么亲近,我们是以庆王府的名义办理官职,结果到了洪承畴那儿就被卡住了,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那个洪老匹夫就是不肯松口,最后我们只得想别的办法。正好,韦州知州上书请调,想去别的州府为官,我们从陕西布政使衙门获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就将韦州知州一脚踢开,然后把李首领的名字报了上去,知州一职是从五品,需要内阁和吏部双重批文,正式的任命文书没那么快下来,所以我们走陕西布政使司的关系在知州一职前面加了个‘权’字,这样李首领就不必等朝廷的文书下来,可以马上接任韦州知州的职务。”

李世杰依然听得不明所以,他是不明白怎么加了一个字就可以不用任命文书就直接上任,这个字难道有什么特别?

高大有却将李世杰的不解理解成了不满,忙道:“李首领放心,这只是暂时的,这个‘权’字用不了多久就会去掉,只要朝廷的文书一下来,李首领就是真正的韦州知州,以我们的关系和人脉来说文书是肯定能下来的,只是速度上要慢一点,不过最多也不会超过四个月,这一点李首领尽管放心。”

“这个‘权’字是什么意思?”李世杰疑惑地问道。

“呃,”高大有大汗,感情他刚才是会错意了,这个李首领不是不满,而是根本就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浪费了一番口水,高大有只得解释道:“这个‘权’字就是暂代、临时的意思,官职前面加了这个字,意思是说被任命的人不是真的做了这个官,而是暂时行使这个官职的权力。”

李世杰恍然大悟,却嗤笑道:“我说呢,原来是暂代的意思,那干嘛不用‘代’字,‘代’字多好理解,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高大有听得直翻白眼,这个李首领真是没读过书啊,用‘代’字理解是好理解了,但这不是太直白了么,直白就是肤浅,只有那些下等人的表达方式太会这么肤浅,而用一个‘权’字就正好,不但意思表达出来了,而且用词也显得委婉高雅一些。

好吧,这是四百年的代沟,大部分华人到了大明朝都会是这么肤浅的,这没办法,毕竟李世杰受到的就是那么肤浅的教育——以明人的眼光看来的确是这个样子。

“权韦州知州一职李首领可以马上上任,哦,现在应该叫李大人了,如果李大人不愿意去韦州州城的话,可以把韦州的治所迁到这座城堡来,虽然这么做并不符合体制,不过没人会来追究,只要不追究,违制不违制就无关紧要。”高大有接着道:“本来我们答应李大人的官职是守御千户,千户是有兵马、军器和粮饷的,不过现在却弄成了权韦州知州这个文职,军器和粮饷我们会照给,就按照千户的份额给,不过兵马就不行了,兵马比较敏感,有些事我们也不好办,所以我们会给李大人一些其它的补偿,未知李大人意下如何?”

(从今天起本书每天一更,老刀我已经够厚道了,在没有任何推荐的情况下一个多月每天坚持两更,这牺牲了我大部分的空闲时间,不过起点不给任何推荐,编辑也没有任何说明,我码字的热情被消耗的差不多了,仅靠热情无法长久,所以我已经无法坚持每天两更,改为每天一更,我试着跟编辑联系一下,如果还是没有任何说明的话,我会直接把大纲发出来,然后这本书就算完结了,老刀会另开新书。)

本书大纲,然后本书就算完结了

本书共分六卷,章节不定,预计100到130万字。

第一卷大明朝

李世杰莫名其妙的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物是人非,更让他惊骇的是,他居然回到了四百年前,西元1635年的大明朝。

此时正是大明崇祯八年。

李世杰陷入迷茫之中,他不知道他为什么来到了这里,也不知道来到这里之后他能做些什么,更加不知道以后他该怎么办。

另外,李世杰居然发现一个莫名其妙的系统跟着他回到了这个时代,有点类似于游戏里的系统,有基地。

他身处的地方是固原州的海城,这是什么地方?李世杰不明所以,后来问了救他的苏秀儿才知道,这里是固原卫治下的海城县,位于后世宁夏境内,不过在明代这里属于陕西管辖。

这里是苏家村,地处边陲的一个小村庄,土地贫瘠、百姓困苦是这里最大的特点,这里的人也就是饿不死人的程度而已,勉勉强强的活着。

刚来没几天李世杰就知道了什么叫勉勉强强的活着,前来收税的官差如狼似虎,杀人、抢劫、强奸,无所不为,直如乱匪。苏秀儿兄长是固原卫百户,算是有点地位,所以苏秀儿家倒是没怎么被官差祸害,但苏家村的其他村民就没这么好命了,在李世杰醒来之后官差第一次来收税的时候,苏家村马上变得赤贫如洗,数家房屋被焚毁,一些女子被拉走抵税,若干村民因反抗而受伤或被杀,就是如此赋税还是不够,苏秀儿心善,以自家财产帮村民抵税,但也不够。

而且,这次带队的官差是海城县另一个大户齐家的人,齐家在海城可谓是只手遮天,加上此时固原卫出了变故,因此,早就垂涎苏秀儿美貌的齐姓官差就想强拉苏秀儿抵税,李世杰大怒之下杀戮官差解救村民。

随后,李世杰招募村民开始建设游戏基地,为除后患,他首先训练出若干小兵,然后直入海城杀县令、典史等官吏而还,海城进入无政府状态,并顺势抄了齐家。

不过即使是杀官也没什么关系,陕西民乱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整个陕西早已糜烂,这里到处都有乱匪和乱军,海城,甚至固原州早已和朝廷近乎失去了统属关系,朝廷已经管不到陕北重边。

知道这些以后,李世杰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收拢被他杀怕了的衙役兵丁自任县令,海城只是个贫瘠的边陲小县,本身就没什么特别强势的豪强,战乱爆发之后更是能逃的都逃了,李世杰顺利的接掌了海城,不过这还没完,附近的固原卫要说对海城发生的事毫无反应李世杰是打死都不信的,不过无所谓,固原卫现在剩下的军兵不过一两千,而且这些军兵缺粮断饷多时,军心早已不稳,更是刚刚发生哗变,李世杰训练出了成建制的军队之后攻破固原卫,杀了其千户和几个百户之后,在苏秀儿兄长及其好友的帮助下顺利将这千余兵马收入麾下,在系统的帮助下这很容易。

第二卷发展来自于工业

既然做了县令就要为麾下的百姓负责。

为了改善全县四千余户百姓的生活,李世杰集全县之力建设了数个工厂:酿酒厂、纺织厂和盐井,陕西民乱,往中原方向的商路不用指望,李世杰只得往北与那些回回和蒙古人贸易,这些人可都是豺狼啊,为此,李世杰不得不同时训练那些卫所兵。

高烈度蒸馏酒、羊毛衣服和盐很受回回和蒙古人的欢迎,在刀枪的保护下,贸易顺利进行,而且相对来说市场还算比较大,为此,李世杰不得不招募更多的工人扩大生产才满足市场需求,而大量的工作岗位也让海城县的百姓有了更多的收入,同时,庞大的贸易收入让李世杰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去,而连番的基础建设又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贫穷的海城县开始变得富庶起来,李世杰这个用杀戮得到官位的县令赢得了全县百姓的爱戴。

此时全球正处于小冰河期,气候恶劣天灾不断不说,李世杰所处的陕西更是面临着土地贫瘠并加速退化的局面,好在他有游戏系统,系统的土地改良与建造农场牧场的功能可以将贫瘠的土地、盐碱地甚至是沙漠在瞬间改良为适合耕作的土地,不是一般的神奇。而此时的情况是,谁有粮食谁就可以得人心,李世杰有渊源不断的粮食供给,所以前来投靠他的饥民越来越多。

但这还不够。

生产的扩大带来了新的问题,海城县只是个边陲小县,总人口不过四千余户数万人,因局势糜烂道路不靖,饥民聚拢的速度非常缓慢,很快李世杰就不得不面对人口不足的难题,李世杰的目光投向了周边那数以十万计的乱匪和官军。

率领麾下那少得可怜的军队四处搜刮人口,李世杰从小股乱匪开始清剿,获得人口之后一部分编入户籍为民,一部分则纳入军队编制,渐渐的,生产得以扩大,军队也逐渐增多,李世杰得以清剿些较大规模的乱匪……

海城县的实力逐渐增长。

不过,随着人口的增多李世杰又发现现有的市场已经无法消耗庞大的生产能力,于是他又不得不开拓新的市场,有了新的市场他又不得不去搜刮更多的人口。

海城县的人口逐渐增长到万户、二万户、三万户,人口增加了,李世杰也随之兴建新的道路并扩大城区,开挖更多的灌溉以增加农田,而且,在这个乱世他还不得不修建城墙来保护他的属民。

终于有一天,李世杰发现,海城县的居然有了十万的人口,他已经将一个原本的贫瘠小县发展成了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