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锐秦- 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副将冷笑道:“今日,便要让他们狠狠崩落几块门牙,让他们知道。我锐秦北方军团不是好惹的。”

副将言之有理,杨翁志尔后大声喝令:“结铜墙阵。”

立时他身旁旗手手中的令旗扬起,紧盯着他旗号的各部军官立时此起彼伏地道:“变阵。”

随着中军的号笛旗鼓,野地上的三个型方阵快合拢,随后又慢慢向四边拉长,最后变成一个内空外圆的大阵。这个大阵。便是属于中国古时十大阵形之一的铜墙阵,在野地中,最有利于防守。

喜乐来所部位于董家庄堡外,四面平旷,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作为防守依托,秦将杨文若等人匆匆前来援助,也没带什么拒马鹿角突刺等物。在这野外,没有任何的前后左右之分,松动性极强的匈奴军团精骑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从任意部位动进攻。

只要他们想,只要他们找到机会。侧翼。后方。都将会是他们的目标。

而眼前的锐秦将士,则是他们垂涎三尺的美味大餐。

喜乐来所部没有骑兵,不能作两翼及后方的保护,不拼到新兵都阵亡了他也舍不得拿出最精锐的老兵去与匈奴人拼命。在缺乏足够骑兵的情况下,野地四面布防成为必然。而布下铜墙铁阵,则是最适合不过了。

在野地中,匈奴人的一字长蛇阵是属于不计伤亡后果的进攻型的阵式,而铜墙铁壁阵更节省兵力,更有利于防且只要战局得力,铜墙铁壁阵只要稍稍展开。又可以成为进攻型的长龙北斗阵形。

杨翁子部准备先死死防守,等匈奴精兵锐气耗尽后,再转守为攻,给那些匈奴兵一点颜色看看。

归功于平时统帅赵一按照他前世人民军队操练式的严酷练兵。从混乱之中逐步复苏如常的锐秦军队变阵时有条不紊,没有丝毫的喧哗与队伍错乱。

伴随着旌鼓号令,在第九波匈奴骑兵还在一千多步外,喜乐来的弓弩兵部先结阵完毕,他们大部结在铜墙铁壁阵的正前方,各军士依军官队旗摆开。当点鼓响到第三遍时,各人己是依自己的方位站定,弓弩,刀枪,刀盾各就各位,配合作战!

数百官兵忽然齐声大喝:“风,大风”声音震耳欲聋,他们连喝三声,便肃立不动。

杨文若的第三队步兵的结在了铜墙铁壁阵的左边位置。军士依步隔开,各取方位,在他们单摆开后,弓弩、长矛、短矛、刀盾皆作战势,齐唱“杀、杀、杀”三声,同样静立不动。

很快的,列在右边位置的杨翁子七中一部骑兵也是列阵完毕,他们齐唱“风,大风,锐秦万岁!”

整个圆阵整队完毕后,众军士齐声呐喊“杀、杀、杀”大喊三声后。中军部一声摔扰响,立时整个铜墙铁壁阵一片肃静,所有军士都是严阵以待。没有出一丝声音。

杨翁子看了一眼率领孤军在敌人心腹地区搅扰得翻江倒海的黔布,然后站在阵列的中央,他环顾左右。此时他的周边,己经布下了一个严密有方的防御结阵。

说是防御结阵,其实也不太合适,应该称为攻守自如阵才对。

在正对着匈奴军团凶悍步兵大阵的正前方,由喜乐来部布下了一条笔直的步兵阵列,附近还有弓弩手的原地待命,这些弓弩手由一个小方阵组成。

最前方,是杨文若部的四十五个老兵,百步穿杨木有问题,新兵射杀一人的功夫儿,他们已经干翻了四五人。

他们分为三排张弓搭箭,摆好射击姿势,对准前方敌人。

每排都是十五人。

每个弓弩手身上,尽数身着盔甲,锐秦新政推行逐步取得巨大成功,国力日益强盛,故兵器造打造的玄黑色战甲也日益精良起来。

在三排弓弩手的后面,又是两排的长枪兵,总共一千人,由久经战场的长枪兵们组成,他们个个手持盾牌,成为枪盾兵。护卫前方匈奴飞骑射来的利箭。连上每小队的甲长,还有藏身队列中负责灵活攻击的刀盾手。

其实这处的士兵有三四千人,在旷野草原之上正好分成两排。

在他们后面,后备队的队领着自己的两个护卫,还有一个旗手。一个鼓手在这里指挥。

在这两排枪盾兵的左右两角,又有三十个弓弩手,每角十五人,又分为三排而立。

在杨翁子的布局中,阵中每一哨的连接处,都留下各哨的一部分配有短剑的短矛投掷兵。这样短矛投掷兵可以得到长枪兵的保护,在他们火力射杀后,又可以退回阵内。拿好新的短矛后,再次冲到连接处射击。

这些射击完毕的短矛投掷兵。他们进入阵内后,同样可以拿起其他兵器,作为预备队使用。

最前方那三排弓弩手同样如此。

这块地带的弓弩手、短矛投掷兵皆听预备队的队官指挥,而队官。又听命中军部的号令指挥。

在枪盾兵的后面,又是新的步兵队与长枪兵组成的战斗队列,他们一队两排,安排成四排,都不持盾。连上两队的队官护卫旗手,共有七十人。右面骑着战马的长枪兵排在最后,他们除了准备接战的同时,还有作为预备队使用的考量,这就要看战事如何发展了。

古时排兵布阵。这士兵与士兵之间,行列与行列之间不能排得太密。需要留出一定的间隔距离,各种兵器才能施展,队形才能变化。每个军士占地约一步左右。这样一前一中一后三个步队,就组成了一个长二十多米,有九排军士排列的小方阵。

看看阵形左边的喜乐来部与右边的杨文若部,他们同样如此安排,只不过他们的队列略显狐形,没有韩朝部那么方正。

在杨翁子部中,有甲、乙、丙、丁四个千人刀盾兵队,除了甲、乙、丙三队布置在这里外,还有丁队,则是调到战阵的最后方去,随之调去的,还有杨翁子部的弩骑兵队,杨文若部的重甲枪骑兵队。

匈奴人贯用中路攻击,两翼及后部突击的战术,现在进攻是他们骑兵在前,没有任何的箭矢火力掩护,步兵兵力分列骑军两翼,这样也有利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数多之火力优势。

位于步兵进攻阵列的先锋军有二百四十九人,每波攻击的一队军士,连同队长,甲长。还有各护卫旗手鼓手算在内。一共有六十人。

其中资格老的军士五十人。刀盾兵与长枪兵各占一半。

五六个时辰激烈之战后,匈奴大将安布尔部与坦达胡部都是不满员,安布尔的前军伤亡有一万人,其中骑兵队伤亡更严重,遭到了杨翁子军阵后头的重甲骑兵的突然打击,此时他的骑兵只余两百人。

坦达胡部伤亡九千余人,其中中军部的步卒伤亡也颇为严重,因为他们不是刀盾手,没有盾牌护卫。

此时他的中军步兵只余二百二十四人。

为保持两翼的战力,匈奴大将只能将自己伤亡最严重的战队抽走,布置到阵形后面去。如此一来,全军战士,连同军官护卫旗手在内,还能够勉强维持猛攻的兵力不足三万人。其中领队军官的数量更只有五十人。

黔布环顾四周,看周边各敌军各队旗帜肃立,将士们都己经准备就位。各人紧握手中的兵器,等着接下来的战斗。

黔布部结阵如此之快,这都归功于黔布平时严格的阵列练,所以让黔布军从三个不相连的小方阵变成一个圆阵并没有花去多少时间,只在几鼓之间,看匈奴兵还没有进入二百步之内。黔布军己是变阵完毕。

在圆阵每边的里面,每名队官都是带着自己的几个护卫还有旗手鼓手指挥战斗,此时他们脸上也是露出自得的神情。显然是对己方骑军结阵如此之快感到满意。不过很少对生活事物满足的黔布还是觉得不满足其实应该可以更快的。

他总觉得在战斗中,军队中的步兵军团与骑军军团分拆使用很不方便,以后等扫灭匈奴后,自己要建议统帅赵一组建清一色的骑步混成军团,每两名骑兵配有三名步兵辅助作战,这样作战使用就方便顺手了。

杀得手都软了的黔布眯着眼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此时阳光仍是猛烈,那太阳晒在自己厚实的铁叶上,全身上下有一股说不出的燥热。他估计此时是下午的三点左右,也就是锐秦咸阳的地方时的申时初刻。

估计这个下午,一场血雨腥风的战斗远远不能结束。

黔布平定心神。下令挥动大旗,立时周边敌军同样的挥旗呼应,军中一片旌旗招展。王斗心中豪情涌起,双方都布置完毕。

就看鹿死谁手了。

看敌军步卒仍远,他大喝道:“依阵箭矢伺候。”

黑压压的箭矢从黔布的弩骑兵阵中飞射而出,箭矢落地之处,一大片匈奴骑兵人仰马翻。

紧接着,匈奴军团与黔布部的主力阵来了个亲密接触。

立时哗的一声。甲叶的碰撞声响,圆阵内,除了王斗与各哨军官旗手原地不动站立外,余者人等都是大步向前迈进,手中的战刀或战矛一刻都没有停止将复仇的火焰发泄到敌人身上。

太阳晒在干燥的土地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慢慢的,尘土中那些匈奴步骑离得更近了,最后他们进入到圆阵的一百多步外。

黔布看得很清楚,第一波逼来的匈奴骑兵约有两百余人,位于尖刀位置的。就是那领头的数十个精锐老兵,他们个个都是身批双层重甲,手上拿着重盾,由几个匈奴部落中年头目带领。

在他们身后或是左右,若即若离的跟着百十个个身披轻甲的善射弓手。由一些步兵百夫长带领。再后又是一群手持兵刃的黑压压士兵,有甲或是无甲,人群中,一些头盔上有高高红缨边角毛,背上有狼皮杆旗,看上去野性十足的分外刺目。黔布还看到这波的敌兵中,出现了一个万夫长才配有的官幕大旗。

黔布己经可以判断,这波敌人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自己圆阵的正前方位置。除此之外,还有两波烟尘同样滚滚而来,一波为刀盾兵,一波为骑兵,就不知道他们攻击圆阵的哪个方位。

黔布目光紧盯着对面的匈奴人。他估算着距离,在对手进入百步后。他下令圆阵正方的刀盾手分立左右侧旁,后头半蹲的弓弩手起立。

黔布一声令下,弓弩手手中准备多时的箭矢迅速地弹射了出去,箭雨下过之后,匈奴人原本密集的阵形有好些地方却出现了人员的稀疏空缺。

绝对不会留给敌人喘息的空档时间,他身旁旗手的令旗扬起,紧盯着他旗号的右边步兵队队官雷仙宾立时喝道:“刀盾手出击。”

哗哗声响,圆阵最前方那三排九百个刀盾兵,还有圆阵两边角上的一千个普通辅助步兵个个纷纷起立出列,没人拍自己屁股上的灰尘,只是个个将兵器紧握好,持立手上。

“骑兵队预备。”

一片的“啪啪”的火雷石爆炸声响起,黔布的骑兵队又开始反冲锋进攻了。

他们原本分三排待命,在黔布指令一下达后,立时前排骑兵迅速出击,后两排紧随其后,个个还是将战刀紧握手中,风驰电掣一般扫向敌人,毫不拖泥带水的。

看前方的匈奴兵己经加快了脚步,他们的声音听得越来越清楚,黔布估了估距离,喝道:“准备放箭。”

立时一张弓搭箭动的哗哗声响。前后两排的弓弩手都是举统瞄准了前方奔来的匈奴兵们,他们依着秦国劲弩的杀伤力道,各自准确无误地射杀了自己的目标。

阳光暴晒下来,各个弓弩手的脸上一片通红。不过他们都是紧抿着嘴,只是专心致志地瞄准着。

同时,将第二轮扫射的箭矢插在了锐秦劲弩之上。

匈奴兵很快进入八十步,一声呐喊,他们开始加,狂叫着冲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