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海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 第1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港口,最后按照中国满清政府的《局外中立宣言》解除了武装。在为时155天的旅顺攻防战中,俄国守军共阵亡21000人,1000多名水兵随舰突围,其余33000多人全部被俘。日军则先后投入了136000人的兵力,伤亡62000人。在攻防战最激烈的时候,日本军部差点解除了乃木希典的职务,还幸亏明治天皇力挺这个“忠勇”的司令官……

日本方面付出极大的代价占领旅顺,结束了南线的战斗。这对日本来说,是急切需要的结果。从此,日本陆军被俄军牵制在南线的兵力可以投入北线战场;对抗库罗巴特金的33万俄国陆军。而日本海军也彻底不用担心旅顺军港的俄国海军问题了,得以全军休整,以对付远道而来的俄国海军第二太平洋舰队……

俄国国内听到这样的消息会如何反应?“流血星期日”会在这样时空重现吗?法国民间对俄国战争债券的认购会因此陷入停顿吗?但愿,俄国的太平洋第二舰队会因此打道回府,为俄国在欧洲保留一点海军……可是,历史不是这样写的!而龙剑铭作为一个中国四川的地方官,还没有能力影响俄国的决策。因此,在他的脑子里的一些想法,只能用如果、但愿之类的词语来标注。

正如龙剑铭所想。旅顺的陷落在俄国引起了掀然大波,战争失败的消息进一步激化了俄国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和民众的不满情绪。1905年1月22日清晨,在英国间谍加邦(俄国暗探局的侦探)的煽动和带领下,15万圣彼得堡(苏联期间叫列宁格勒)工人、妇女、儿童和老人来到冬宫广场请愿。他们穿着最好的衣服,举着十字架、圣像和尼古拉二世画像,口中吟唱着赞美诗,请求沙皇接受他们的请愿书。请愿书中包括结束日俄战争、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赐予”帝国臣民完全的政治权利等要求。但是沙皇已经和他的一家子搬到了郊外的皇村行宫,因为沙皇的心情也很不好,特意去皇村散心。游行队伍面对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宫殿和荷枪实弹的军队。冬宫卫队看到涌进广场的人潮后十分惊恐,命令他们散开。卫队先向天空两次鸣枪示警,但是排在游行队伍前面的人由于后面的人潮推搡根本无法止步,于是士兵便擅自向继续前进的人群开枪。在后来被称为“流血星期日”的这场冲突中,约300多人被打死、踩死、挤死,1000多人受伤。这一事件成为俄国国内革命的导火索,俄国人不再把指责目标放在沙皇身边的腐败官僚身上,而是直接瞄准了沙皇本人及其封建专制制度。大大小小的起义从此此起彼伏,沙皇的统治摇摇欲坠。

作为俄国的盟友,法国人购买了大量的俄国债券,而俄国为了镇压革命和继续日俄战争,还需要在法国继续募集资金。这一事件传到法国后,舆论大哗,法国人纷纷把这一事件和俄军在中国战场上的失败联系起来,纷纷拒绝购买俄国战争债券……

似乎,是时候代表法国人民向沙俄伸出援助之手了!

司徒燕和张妈几近于无声地布置着宵夜,这个夜晚,估计会在龙剑铭的思考和谈话声中变得很漫长。

李义安在回军营的半道上被截了回来。

“守甫,请进。没什么大事情,就是找你吃广东风味的宵夜,说说话。”龙剑铭招呼着李义安进门坐了下来。这个房间很大,卧室在里间,外面作为客厅使用。

“就是,打扰您和大小姐了。为旅顺的事情?”李义安可不相信龙剑铭拉自己熬夜安着什么好心,还不是想讨论下日俄战局吗?!“地图我可带来了,随时可以看,不过,得先吃点东西。开了一晚上的会,还真有点饿。”

“那,边吃边说。旅顺陷落,则北线的战事会更加的激烈。俄国人是不会甘心失败的,这个心理值得我们利用。我先谈谈我的观点,你吃,听着就行。”龙剑铭可没有心情吃东西,而李义安本来也不是为宵夜而来的,停了筷子却被龙剑铭“客气”了一把,只好边吃边听了。这种在督办后院吃宵夜的待遇,少有!

“战事失利,对俄国政局的稳定冲击必定很大。沙皇尼古拉二世现在得面对三条战线作战。一是陆军得试图夺回旅顺;二是国内可能发生的起义要镇压;三是法国方面的援助要争取。如果加上他们还在海上飘荡的海军,那,沙皇的麻烦是越来越多了!上次在北京吴佩孚就分析过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必败的原因,他回川后的报告你看过没有?”

“看过,不错。论据充分,很有参考价值。这个人是人才,现在在第三师猫着呐!准备提成旅参谋长。督办,你这宵夜不错,来点?”李义安简单地说了下,还是打定先听先填肚子的主意。

“俄国人看来是早晚必败,我打算让它败得晚一点,体面一点同时也彻底一点。”龙剑铭展开了自己的思路,未来中国革命成功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收复东北,面对一个日本比面对日本和俄国两条狗,从政治、外交和军事方面要容易的多。所以,让俄国坚持战争,让日本不得不接俄国的招,那是既定的策略。不过,龙剑铭希望把俄国的陆军更大量地消耗在东北,到时候,自己就没必要考虑俄国军队的威胁,集中全力攻打日本了。毕竟,在这场战争中,涉及的不是中、日、俄三家。国际上的风云会根据战争的结果而变幻。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虽然支持日本打败了俄国,但是并不能保证中国东北在日本的控制下一定会门户开放。美日两国会在这个问题上扯皮,闹僵,最终把日本推向俄国。历史上,日本不是和俄国在战后几年就结成盟国了吗?为的是什么?就是联合俄国对付美国。而中国要在这种情况下收复东北,驱逐日军,首先就得尽量避免与日本和俄国同时开战。打饿狗也要一条一条的来打,心太急恐怕会被某条狗咬上一口,那多不划算啊!

“彻底还体面?”李义安有点搞不懂了。败的彻底还有什么面子呢?

“彻底是指俄国的陆军兵力尽量的消耗,体面指战后和日本的和谈方面,条件不会太难以接受。这个,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影响日本和俄国。暂时,我会通过在巴黎的公司在俄国以建设法俄联合电力公司的名义,给俄国输血打气,日本方面,通过美联给支持日本与俄国开战的犹太银行家借贷资金,让他们可以认购日本的战争债券。两方面输血的结果是日本和俄国在谈判桌上的不满足,那战争就得继续,还得打到我们满意的程度。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输血者变成讨债鬼了!怎么样?”龙剑铭有点兴奋地说着,这样的话也只有对李义安说才合适。

“督办,你成了战争的幕后操纵者,这样的感觉不错吗?”李义安可不想在政治方面绕得那么深,那样容易把本来还清晰的思路给搅混,这些问题,还是等龙剑铭去考虑合适一点,自己不过就是陪他说话而已。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中国在东北问题上得到最大的好处。战争,其实我们也有参与的,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中国要取得在对日作战时的国际支持,甚至是俄国的支持!而对俄作战,同样需要国际势力的支持。你看,我们要想办法让美国认为中国一直在被他利用。对日是如此,对俄也一样。”龙剑铭说完,颇有点自得地笑了笑,因为兴奋的情绪使得大脑在深夜仍然可以高速地运转。

“那,这个法俄电力公司通过什么渠道来控制俄国战后归还贷款呢?美国那边还好理解,毕竟美联集团是对犹太银行发生资金交流关系。可俄国这边……”

“法俄电力只是个幌子,顺便为我们铺开在欧洲的情报网服务,资金还是通过购买战争债券的方式输送。这样,法国政府就有责任敦促俄国兑现这些债券了!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大量债券持有者的身份,跟沙俄直接沟通。”

“情报网?这个看来不错。情报人员怎么招募?可靠吗?噢,我知道了,美联的员工中好像有不少是法裔。美联船舶的总经理,还有成都电厂的约克,好像都是法裔美国人。想不到,我们的军事情报工作能这么快发展到欧洲去。”李义安在旧金山的时间比较长,对美联集团也非常的熟悉。

……

圣彼得堡发生“流血星期日”大屠杀的消息于当日下午4时传到巴黎,沙俄政府的财政信用立刻一落千丈,许多预约认购最近一期俄国债券的法国人纷纷要求撤销预订。法国的报纸对沙皇专制制度大加伐挞,沙皇的警察和新闻检察官对此鞭长莫及,不得不在此后整整一年中,每月以“广告费”的名义付给法国报界25万法郎作为“堵嘴钱”,请他们笔下留情。这个时候,一家名为法俄电力公司的企业在俄国圣彼得堡成立,法国的一些媒体也突然转变了口风,放开俄国的政治问题,继续鼓吹支持俄国打败“黄种人”的挑衅。几天后,法国人对俄国战争债券恢复了购买的热情,一笔笔的资金进入俄国财政部,一批批俄国农民被武装起来,继续向远东增援……

第26节 旅顺效应

旅顺的易手,引发了全世界政治格局的震荡。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他的政府幕僚和海军高官们经过激烈的争论,得到一个关于远东战局继续发展下去后的结局猜测。

俄国海军第二太平洋舰队在美国海军将军们的眼里,是一堆乌七八糟的大杂烩,是送给日本联合舰队的礼物。航速24节的新型巡洋舰和航速10节的近海装甲舰混编在一起,强大的新战列舰和满载水雷的铁皮船(水雷舰)在一起,只有风帆舰队指挥经验的罗日斯特文斯基海军上将担任司令官,而下面的官兵则是几乎没有经验的新丁……这,就是俄国海军远道而来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写照。美国海军将军们有充足的理由下这样的论断,多格尔沙洲事件(俄国军舰炮击英国渔船)就是最好的注脚。这样的舰队要承担远东战局的关键性角色,显然是不行的!

而海战,将是日本和俄国在远东决出胜负的唯一手段。如果俄国舰队击败日本海军,那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日本陆军将失去补给,而日本本土也将遭到俄国海军的攻击,战争的天平将急速地向俄国方面倾斜!如果日本海军击败俄国舰队,那俄国就失去了唯一转败为胜的希望……不过,海军权威们(马汉上校此时在英国)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俄国舰队必败!

因此,罗斯福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俄国在日本的重拳下引发更大规模的国内革命,那就会使沙皇政权化为齑粉,俄国将失去在远东牵制日本的能力。那日本,将会毫无顾忌地发展其实力,最好的方向就是南下,南下的敌人就是美国!美国需要日本去对付俄国的扩张,也需要俄国来牵制日本的南下。这,就是美国的利益。

美国驻日本公使开始频繁的活动起来,提议日本桂太郎政府与俄国展开和平谈判……

支持日本的另一个国家是英国,这个占有全球25%土地的大帝国,如今并不好过。布尔战争花费了它接近三亿英镑的战费,而南非的重建,也需要大笔的资金。所以,英国不得不向海峡一边的法国请求资金上的帮助,整整1。5亿法郎的资金进入伦敦的交易所,维系着英国的金融稳定。因此,英军在西藏吃了败仗,英国政府没有习惯性地大规模报复!也因此,当俄国的盟友法国提出撤资威胁的时候,英国不得不考虑敦促日本与俄国媾和。

事实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