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海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 第20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军人把政治的利益联盟等同于私人关系混淆起来了。

“兄弟,有个事情向您打听一下。前面兵站有没有弹药仓库?”冯玉祥还是耐不住心里想得到大量手榴弹的想法诱惑,急急地把询问着。

“有,那兵站只处于汉阳码头到汉北之间,物资在那里要中转、盘整一下。兵站负责的是联勤司令部的一个少校,怎么?长官您想搞什么装备?您这个营,可是什么都有了啊!看看,10子枪(03K)、13发(自动手枪)、手榴弹、轻重机枪、小钢炮都齐了。”荆战的任务是传信并负责为冯玉祥解答一切问题,照顾警卫营到上火车为止。因此,对冯玉祥是有问必答。

“警卫营这次出来的匆忙,没带多少瓷实货,想到兵站去补充一点。要不一到彰德府,恐怕就没什么时间了。”冯玉祥的脚步迈得很快,说话也一顿一顿的,他现在满脑子的都是额驸府的地形和建筑,哪里该设置什么样的阵地,配制什么样的火力,该如何安排德龄等人在哪里避弹安全些,抽调哪个连队去紫禁城捣乱?妈的,不想了,还是多弄点手榴弹和炸药块来得实在。

“也是,警卫营跟着司令和参谋长,哪里有闲工夫去捣腾弹药的事,多带些好一点,反正都是坐火车。”荆战哪里知道冯玉祥正打着惊天动地的大主意呐!

三列纵队的队伍引起了满街的百姓注目,这样的军队还真是看不够啊!身上军装,好看!手上的钢枪,好看!背上的背囊,也好看!那些几个人扛的大家伙,更好看!好奇的孩子们大着胆子跟着队伍跑,还伸手去摸摸那冰冷的钢铁,瞪着黑闪闪的眼睛看着满脸严肃却在眼光里流露出温情的官兵。

不一会儿,队伍中就参杂进了不少孩子,把队形也给搞得有些凌乱。官兵们总要躲着在跟前左右的孩子们,特别是那些一看就是从北边逃荒出来小孩子。1905年,全中国的农村也许除了四川和刚开始新政的云贵、两广好一点外,大量的农民破产,农村经济处在大崩溃的边缘。河南夏天干旱,看来秋收无望的农民抛弃了田地,带着家人到南边的逃荒,北边的山西、直隶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穷苦人出身的官兵们,怎么忍心把这些可怜又有点淘气的孩子赶出队伍呢?

“怎么回事?!”冯玉祥觉察到了身后队伍的小小混乱。因为,队伍行进中发出的脚步声不再整齐了。他有点恼火地转身呵斥着,停下来脚步。

整个队伍也跟着整齐地停了下来,夹杂着一时停不下来的小孩子撞到水壶或者其他硬物上哎哟哎哟的惊呼声。

“报告营长,是些小孩子跑进了队列。”钟柏英小跑上来报告着。

“哦,继续前进。”冯玉祥站到了一边,让队伍从身边走了过去。他看到,仍然有几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不死心地跟在队伍后面,连战士们从兜里掏出白花花的龙洋给他们也不走。

冯玉祥向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男孩走去,这个孩子的眼神里透着股机灵劲,要不是衣服实在破烂的话,实在不象个逃荒要饭的。

那孩子突然发现一个肩膀上有花的大个子军官朝自己走来,竟然也不害怕主动迎了上来。

“总爷,俺要当兵,当光头兵。”男孩眼神中流露着热切的渴望,瘦小的脸因为激动从苍白变得泛着红光。

冯玉祥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注意到了这个孩子虽然衣服很破烂,却保持着干净,身上也没有逃荒人那样的肮脏现象。显然,这个孩子受过良好的家教,兴许家里以前的光景还不错。北方啊北方,今年是怎么啦?!

“孩子,你家里人呢?”冯玉祥心里酸酸的,这么点大的孩子要当兵,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吃不饱肚子吗?在四川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四方各省逃荒的人,不都是一个样吗?小小的四川,怎么能够容下全国四万万破产农民呢?!

男孩半天没说话,眼睛却红得渗出了血丝,最后硬邦邦地忍住了眼泪,丢了两个字出来。“死了!”

冯玉祥见识过灾年,陕西隔三差五的总闹饥荒,要不是从小在军营里混粮吃,估计自己也活不下来了!

“走,跟大叔走!当兵去!”冯玉祥一把把这十一二岁的男孩轻飘飘没有多少分量的身子提了起来,翻到自己的背上,大步流星地向队伍排头赶去,那里有青地金龙的警卫营战旗。

身后,传来老百姓的一片叫好称赞声。

冯玉祥打定主意要把这孩子养大,送去上学。自己少校的饷,养几个孤儿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他暂时忘记自己正朝着战场走去,朝着龙潭虎穴的北京走去。

灰绿色的军队向北开进,钢铁的队伍犹如洪流一般滚滚向前!

第52节 乌棱台骑兵

李异峰把胯下的战马勒定,向山丘下的草原望去。秋天在草原上来得似乎特别的早,原本青绿一片的大草原出现了一片一片的斑驳,当然,那并不是裸露出来的地表,而是衰败的草色间杂着一些在深秋季节开放的小野花。乌棱台草原的秋天,天空显得比夏天要高上一点点,那种纯净空灵的感觉,似乎要在老僧入定以后才能体会得到。

“怎么样?我的参谋官,乌棱台大草原足够把我的小马驹儿养成疾风般的战马吧?”乌棱台草原的主人,蒙古土谢图汗部的小王公(小部落首领)巴泰策马来到李异峰的身边,得意地问道。

不由得巴泰不得意啊!整个汗部最肥美的水草地属于以剽悍善战著称的乌棱台部族,这是百战得来的荣誉!乌棱台骑兵除了跟随僧格林沁在镇压捻军时失败过一次外,一直保持着骄人的战绩。英法联军进北京城那会儿,能够在洋鬼子的洋枪洋炮下冲进敌阵的,只有乌棱台七勇士!而巴泰的祖父,恰恰是七勇士之一。

“确实非同凡响,真想在这里放牧打猎终老一生啊!”李异峰这个出身西点军校的骑兵军官,曾经最向往的就是来到蒙古大草原,纵马驰骋,一辈子过上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

“好兄弟,等把老毛子赶到贝加尔以西去,蒙古人收回了旧辖地,咱们呐,就在这大草原上纵马高歌,怎么样?不,我要去美国看看,看看洋人们是不是真的象你说的那样生活,去学学新鲜的玩意。走,去草场看看去,方先生的人应该在收割牧草啦。”巴泰念念不忘的是北边贝加尔湖畔肥美的水草地,那里,可比乌棱台还要好一百倍啊!老毛子用火枪把那草原抢了去,以后,蒙古的好汉乌棱台骑兵,要用好兄弟带来的快枪把那草原夺回来!

“走!”李异峰一夹马肚,胯下的德国栗毛马就跑动起来。

到乌棱台快半年了,半年来,李异峰把现代的骑兵战术和新式武器的知识传授给了乌棱台人,而方维志组织来的草种专家、畜牧产品加工技术人员也开辟了人工草场,建立了简易的畜牧产品加工厂。最多再有几个月,这些工厂就可以启用了。蒙古族人对友好的汉族兄弟很敬重,因为汉族兄弟方维志承诺用最优惠的价钱收购蒙古人手里的羊毛羊皮和牛羊肉,甚至连牛奶也可以收购,在那烧煤的小作坊里变成奶黄色的粉末,装在油纸袋里运到南方,为蒙古人换回布料、草籽、豆料、种马和武器。在乌棱台蒙古人眼里,这些汉族兄弟能够帮自己定居在乌棱台海子边,不再颠沛流离跟着季节走、跟着草场走。在乌棱台蒙古人眼里,李异峰这个汉族兄弟,有着奇异的本领,搞来的轮式机枪小马枪,使得乌棱台骑兵又找回恢复昔日荣光的信心!

渐渐地,蒙古人在接受着这些汉人的说法,他们说得确实有道理啊!他们做的,确实为蒙古人着想啊!乌棱台人,都是能打仗的好汉子,肚子里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他们只相信现实,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

农耕民族会时常幻想在大草原上游牧生活的自由,而游牧民族更向往在大平原上农耕生活的稳定。现在,乌棱台的蒙古人看到了稳定生活的希望,看到了打回贝加尔的希望。这些叫民兴会的汉族兄弟,是真的在帮助蒙古人,这,是确信无疑的事实!

至于,他们不喜欢满清的皇帝,不喜欢老毛子在北边作威作福,乌棱台的蒙古人也不喜欢啊!那个皇帝,也许忘记了他有蒙古人的血统,也许忘记了蒙古八旗和七勇士,也许忘记了英勇善战的乌棱台骑兵。满蒙可以成兄弟,蒙藏可以同信仰,那汉人和蒙古人呢?不也是兄弟吗!什么民族团结,蒙古人不去想,蒙古人只看!

让蒙古人过上好日子的,是兄弟!帮助蒙古人打回贝加尔的,是兄弟!

满人丢了太多的土地,向蒙古人要求了太多的东西!满蒙一家?一家人应该象乌棱台人和这些汉族兄弟一样和谐共处,互相扶持!

反正,巴泰和他的族人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几个汉族青年正帮着蒙古人收割着牧草。这些牧草,是四个月前撒下的,如今已经是割了一茬又一茬了,为乌棱台畜群过冬,提供了充足的饲草。

老人和妇女用皮绳把青草一摞摞地捆扎好,放在大车上,稍微年轻的,就用镰刀努力地收割着,在他们的身后,一绺绺青草整齐地放着,等待着老人去收集、捆扎。更年轻一些的,则成为什么乌棱台骑兵旅的战士,整天训练着列队骑马打枪,操练着战术。再年轻一点的,就和壮年的女人一起放牧,至于那些10来岁的孩子们,则有机会接受汉族先生们教授学问。

巴泰和李异峰并没有在这里逗留太长时间,又向更北边的骑兵旅训练场奔驰而去。

乌棱台海子北边二十里,有条浅浅的山脊,山脊东西横亘着,绿色中夹杂着红色、黄色和白色的树林,几乎把人向北的视界完全遮挡住了。再望北走两天,就是库伦。

山脊上有几个高高的木楼散落在树林间,山脊向南的缓坡下,是一片灰绿色的营帐,那就是骑兵旅的营地了。

周围用石块垒成了一道半人高的矮墙,区分着营地和草地。矮墙留出了东南西北四个出口,出口处都有轮式的马克辛重机枪把守着。

这是一支完全脱离了平民生活的真正军队,7200个精装彪悍的乌棱台人组成了这支蒙古新式骑兵。在李异峰的训导下,这支骑兵不再倡行那种用马刀和长矛决胜负的老旧战术,而是有机地结合了“快速移动重步兵战术”和刀术,还有一些轻便的50mm迫击炮装备其中,成为草原上强大的武装力量。

蒙古汉子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而乌棱台男人们的刀术也驰名草原。所以李异峰做的,不过是传授了现代军队的,新式武器的知识而已。步兵的战法、骑兵的速度结合起来,也许是蒙古骑兵称雄现代的利器。

骑兵旅的军装也是灰绿色的,这颜色跟秋天大草原的颜色很接近。当这一队队的骑兵下马操练步兵战法时,从远处还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火车在许昌停了下来,冯玉祥想起了自己的任务,再有几站就到彰德了,必须把孩子的事情安排一下。他四下里看了看,自己能够托付的人就只有总部参谋荆战中尉了。(奇。书。网…整。理。提。供)

“荆参谋,再求您个事。”冯玉祥放开熟睡的秦关,悄悄挪到荆战旁边,摇醒了荆战。夜深了,部队就在这闷罐车里将就猫着休息。

“啥事?冯副官。”荆战其实也睡不安稳,咣咣的火车行进声刚停,他就从半睡半行状态中清醒过来。他还以为,冯玉祥又想起了什么武器弹药不够,想在许昌这个地方补充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