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海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 第2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如现在就把基础工作做起来,放两个师去中朝边界,以图最快地消灭关东军和朝鲜军,尽快地展开对日登陆作战!所以,鲍继业师和自己的第三师要混编成一个特大的兵团去北方。这两个师的战力堪比1、2、6师,有这样的部队供北方军使用,小日本的日子就更加的难过了!刘亮师,臧猛师的任务是收复台湾,用刘亮,也是对收复台湾战役成功的最大保证。

“是!”刘亮少将没有带半点情绪地并了下腿。没情绪是假的!可又能怎么样呢?军令就是军令,必须执行!何况,这个任务可是最有油水的!打台湾,自己11师4万部队就足够了,可以保证很快击败日军,收复宝岛。按照B计划,下一步就是等待北方的战事结束或者成定局以后,国防军会抽调得力部队东渡日本。那个时候,咱11师背着收复台湾的名声,有4万休整补充充足的精锐,加上上海一带比较充足的海上运力,那登陆日本的尖刀就是咱11师来当了!这个账,嘿嘿!得算清楚哟!

“臧猛!你部切实配合11师的登陆作战,同时屏障上海以及长江口一线。任命,鲍继业少将为鸭绿江纵队司令官,统一指挥第三师和第十师各部,马上更改战役预令,拟定详细作战计划,在本月底以前完成一次战役演习,等候出击命令!”蔡锷把命令一下达完,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作为一个军司令官、一个军人,他已经做到了大公无私。有哪个军官愿意主动把手里的主力交给别人使用的?恐怕除了蔡锷外,实在找不出第二个来!

也正是这一点,让手下的军官们对蔡锷是真正的服气!看看第三师吧,这个第三师的番号原本是给四川新军第3师的,因为蔡锷在云南训练的新军出色,所以落到了云南新军的头上。这第三师可以说是蔡锷本人亲自调教出来的,这个时候放给赵尔陆使用,能说明什么问题?

北方军的任务,是用22万装备、训练参差不齐的部队去一口一口地消灭日本关东军,说实在的,在将领们的眼里,那是一付重担子!东方军则是因为在英法的海上威胁消除后,腾出了大量的沿海要点守备部队,才得以有余力组建鸭绿江纵队这样强大的奇袭兵团,投入到东北战场上。两大兵力集团,一南一北地相互帮衬着、扶持着、配合着,把中国国防军的整体战力水平在战略上提升了一大截!

“北方军金州登陆战发起以后,得到运力补充的我鸭绿江纵队就出击,从今天开始,鸭绿江纵队正式划给北方军司令部,不过,行政上、供给上和业务指导上,还是由我代管。各位,还有什么问题?!没有的话,吃饭!”蔡锷干脆的一挥手,结束了会议,有的事情在饭桌上谈效果会更好一些。

……

也是在年三十的夜里,王士珍带着他的整编师急速地北进,在松岭的群山小道上奔赴义县,增援北洋第4师。尽管,王英锴给周昆的电报里没有叫苦,可是集群司令部从北洋第4师司令部频频发给所属部队“死战!”“坚守!”之类的电报中,还是看出王英锴师面对的沉重压力。周昆在反复考虑后,把同属北洋系统的王士珍整编师派了出去。整编师跟北洋老部队的编制不一样,是在彰德参加会操的部队基础上选精去弱,重新按照国防军编制、装备水平整编的大师团。

日军的企图很明显了,对义县和北票的攻击绝对不是佯动,而是实实在在的迂回攻击!国防军想吃掉关东军第三军,关东军想吃掉中国国防军的西北纵队。所以,在目前的辽西走廊战场上,比拼的就是实力!赵尔陆和周昆,有王士珍这个大预备队可以调用,其任务就是力保义县,并完善对锦州之敌的包围圈。

在北票、义县打成一团的时候,在王士珍部向北增援的时候,锦州外围的松山小镇,也面临着一场大战的洗礼。

松山,处在锦州南面,与锦州市区隔着小凌河。拿下松山,中国国防军就可以与日本关东军第三军的主力隔河相望了!拿下松山,就可以打通与阎家登陆部队的联系,把第三军完全包围在锦州。

日军京都师团(第16师团)担负着松山的防务。在前田中将的指挥下,日军在松山构筑了三道正面达到20公里,纵深6公里的背水防御阵地。阵地由各级火力支承点和野战堑壕工事、标定射界的炮兵支援火力配置体系组成。配属给京都师团的,是一个炮兵联队付两个重炮中队,对于日军来说,这样的火力配系,是对付俄国人都没有采用过的!由此可见中国军队在对手心目中的分量。20公里的正面上,将近600门火炮。同时在某些关键地段,还可以得到第三军军属炮兵从小凌河北岸的支援……

赵尔陆和周昆,对松山的攻击作战也做了充分的准备。黑夜里,第六师各部悄悄地进入了攻击阵地,在步兵的身后,是520门野战火炮,加上配属到旅、团、营、连的榴弹炮、野战炮和中、小口径迫击炮,第六师的火炮数量是日军的两倍还有余。更主要的是:王坤再一次和郝继忠合作,制定了详细的步炮协同方案。

高桥镇东北3公里的一个小高地上,设置着北线集群的前线指挥部。现在,这里是将星云集,一派大战前的紧张气氛。

赵尔陆摸出怀表又一次看了看时间,却发现仿佛那指针没有动弹一样,怎么还有半小时啊!?

“司令官,别急,好戏得慢慢出场才是啊!老好人,你下去检查的情况怎么样?”王坤看出赵尔陆在心急,这指挥所里紧张的气氛也大半是司令官的心急引起的。所以他故意拿郝继忠开涮,打算把气氛搞轻松一些。

赵尔陆身上的担子有多重?王坤清楚!他不急谁急啊?说到底,现在最急的应该是王坤。作战计划是王坤带着军参谋部、集群参谋部一起搞出来,实际负责人就是自己这个从北京总参下来的联合参谋部长。

“老好人”郝继忠憨厚地笑了笑,道:“赵司令,您放心,绝对错不了!23万发炮弹每发的落点都算过了,火力急袭、饱和炮击、徐进弹幕、重点部位的二次炮击、敌火力压制、步炮协同联络都做好了!您就等着看松山的年夜焰火会吧!”

郝继忠空有一个“老好人”的名头和憨厚的模样、淳朴的嗓音,而说出来的话无一不是要日本京都师团老命的绝户计划。20公里的正面,6公里的纵深,也就是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郝继忠准备倾泻出23万发炮弹。日军的主要阵地和火力支撑点上,几乎每平方米都会按照航空兵侦察后提供的平方图,被中国的火炮照顾到一发炮弹!

“赵司令,想想西藏江孜峡谷口那一战吧,不就是王部长和老好人的杰作吗?我估计啊,冯戡那家伙没来的原因,肯定是猫在哪里骂娘呢!他一师捞个配合攻击的任务,实际上还可能沾不上边,他能不骂咱们吗?”周昆跟王坤不同,他是拿赵尔陆的得力干将冯戡说事,反正,只要把这20来分钟的时间轻松地打发过去就成!从宣战到现在,北方军的主力部队还没放过炮,准备工作做得是万无一失啊。

“我急什么急?不就想早点让日本人见识一下咱们中国人在过年时候的大方嘛!23万发炮弹,老郝,你真毒啊!把成都兵工厂淘空了吧?”赵尔陆抿嘴偷笑了一下,也转身开起了玩笑。责任在肩不假,可手下有精兵悍将也是真啊!穷担心个鸟!英国印度师的下场就是日本第三军的下场!

“尹昌衡司令说,这批炮弹全是旧金山的兄弟们搞的,成都的炮弹估计还在路上呢!出川,真不是容易的事。”郝继忠为了炮弹的事情可没少给尹昌衡拍电报,对炮弹的来源也是非常清楚的。

“那么说,还是美国炮弹喽?还是咱们总司令有办法,老好人,你就使劲地打吧。松山要尽快拿下,至于锦州嘛,还得等上一段时间才打,日本人在凌海还没什么动静。所以,有的是时间给你运炮弹。”赵尔陆现在需要尽快与阎家部队联系上,形成合围圈,所以松山必打!可日军主力还在大凌河东北岸,那就得等,所以锦州要缓打!也许,等台湾光复,金州、鸭绿江登陆战发起后,才是拿下锦州的最佳时机。早拿下锦州,日本人可能成为惊弓之鸟,退出东北,死守朝鲜,那样的话,麻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

看书请投票,呵呵,投推荐的读者朋友请点下面的地址。

第82节 绚烂的炮击

(自由的新书《大画师》正在冲榜中,希望书友们能够相助一把,将推荐票投给《大画师》,自由在此先行谢过。)

中国的年三十,是喜气洋洋和充满希望的日子。对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人来说,从关东军(满洲军)统帅大山岩到松山前沿的值哨小兵,都想到了要在中国人过节的最松懈时候发动攻击。在北票至义县一带发生着的激烈争夺战,就是这种想法的具体表现。

那对乃木希典大将来说,在年夜的时候发动对松山前沿之中国军队阵地的扫荡作战行动,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黑夜中,不仅仅是中国国防军在运动、在准备。在松山的第二防御线前,一队队日军在编组着战斗队形,在稍后一点的地方,山炮、野炮、重型榴弹炮在机轮刺耳的转动声中,伴随着炮兵指挥官的口令昂起了炮口。

两个民族,两支军队在某些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一致。双方军队的指挥官都喜欢《孙子兵法》,都爱研究三国,都把对敌方的攻击时间选在了敌人警惕性最差的黎明。

凌晨四点,这样一个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神经官能最低靡的时候。不过,敌对的双方现在却个个精神抖擞,准备在即将发起的进攻中给对方致命一击!

乃木希典大将的计划是对东边的中国军西北纵队实施监视性防御作战,对西南正面的中国军第六师进行集中的打击,一方面削弱中国军队如虹的士气,一方面为吃紧的松山一线争取更多的纵深空间。因此,参与对中国第六师阵地夜袭的不仅仅是京都师团,还有丰桥师团(第15师团)。

黑夜里,穿着草黄色军服的日本陆军官兵们在一线阵地后集结着,按照进攻计划形成了冲击阵列。军官们提着指挥刀,用简单的动作指挥着自己的部下尽快就位;间或小声地与其他军官交流着侧翼掩护或者战地配合的问题。

几乎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中国阵地上。所不同的是,中国军队的攻击阵列很单薄,但是兵器火力的密度却远远超过了日本军队。在奉行全面打击、重点渗透战术的中国军官们眼里,攻击部队需要的是灵活的战术动作和猛烈的火力,还有充足的预备队,以便及时地扩大任何方向上的战果。中国的士兵大半来自广东,这些个子矮小却精悍的战士们,受过严格的、源自龙剑铭总司令的单兵攻击训练。每人身上,都装备着能够快速射击的步枪、手枪,还有对付坚固碉堡的大装药进攻手榴弹和对付步兵群的预制破片杀伤手榴弹。区别更大的是:在攻击部队的每个连,都装备了一台长波野战便携电台,可以随时要通配属炮兵。

披着白色披风的身影在黑夜里完全融入了大地。岭南子弟们,要在松山打出第六师的赫赫威名,给家乡的父老亲人送上一个春节的大礼!

15旅一团的宋梓名团长在自己的指挥所里观察着黑沉沉的敌方阵地。日军的阵地上一片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