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海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海盗- 第47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跃跃欲试。而俄军在东线的行动显然无法牵制更多的德军,给西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此英国政府联合法国政府给俄国施加压力,在他们看来,就算是俄国人全部死光了也行,把全部德军吸引到东线更好!但是现实并不这样,俄国人很有理智地采取了守势。在外交方面也积极地拉拢罗马尼亚并取得了进展。这也给英国和法国出了一个问题:今后不仅仅要支持巴尔干国家,还要支持俄国和罗马尼亚。而两国本身还必须在西线支撑住。

外交大臣来拜访大中华帝国亲王以及总代表,是带着目的来的。这些个目的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希望能够影响中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对同盟国的战争;次一个目标是希望中国能够在向协约国提供战略巩次约供应地同时断绝给同盟国的供应;还有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是落实借路事宜。而借路本身其实并不重要,而是在放弃的实际控制区内建立兵营和前进基地,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外交大臣知道自己摆出来的三个请求都将破坏中国宣布地“绝对中立”。

因此。外交大臣的谈话是谦恭的、热情的、带着强烈的期盼。

秦关知道自己的身份应该在这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因此在接受了英国人地致敬后说了两句表示对英国国王和人民友好的话以后,就把接力棒递给了杨蕴春。

杨蕴春好整以暇地保持着友好而轻松的神态,颇有风度地请外交大臣用茶,在看到爵士端起茶杯后才开口说:“大英帝国地要求我国政府不能答应。很抱歉。阁下,大中华帝国在8月2日就宣布了绝对中立。”

“总代表阁下。中英两国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从长远来看,中英友好合作能够促进世界的稳定。消辫战争的威胁。您不能不看到,目前在大陆发生战争是一场悲剧,是文明世界的悲剧。大中华帝国皇帝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国际责任感,这一直是世界为之公认并颂扬的。恢复世界和平,避免文明世界的残杀,我想也是皇帝陛下想要做的事业吧?现在,战争已经爆发了,暴力行动需要用暴力去遏止,这个时候正是皇帝陛下和大中华帝国承担起国际责任的时机。加入协约国,击败军国主义地中欧同盟是恢复世界和平地捷径……”格雷并不相信杨蕴春那简单地答复。他知道中国人也是有需要的。只不过。他要递话头过去,让性格腼腆地东方人找个机会谈条件而已。到了这个时候。确实也没有什么可以让爵士去保持高傲态度的余地了。

秦关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同时向总代表递了个眼色,他还故意让英国外交大臣看见自己的行动。

杨蕴春假意有些尴尬地用手拨弄着茶杯,道:“帝国可以考虑给友好的英国军队让路。不过格雷先生,您应该知道1906年中英新约的具体条文吧?5年归还香港。可帝国为了加强中英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把这个期限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我想在这里,您和我,还有尊敬的亲王殿下可以就英国政府归还香港一事做出最后的决定。”

格雷面色平静,还强自挤出了笑脸,心里却开始翻江倒海了。香港,也许在1907年的时候还不太重要,她的价值仅仅是英国在亚洲占有的一个良港和英国商品进入中国的桥梁。可是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逐步推进,香港的地位日益凸现出来。如今俨然是中英两国经济交流的纽带,繁荣的贸易为英国每年增加了不少收入,而且还有不断增长的势头!放弃香港。那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在马六甲就此止步不说,目前极度需要资金来维持战争的大英帝国也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困难状况。

外交大臣默默地看了看那位年轻的亲王,希望从年轻人的脸上得到点什么启示,可是他失望了。失望之余他内心很清楚,中国人就算不是在这个英国求中国的场合下提出这个问题,英国也很难拒绝或者说找理由再次拖延。没办法了。香港保不住就保不住吧!至少能够拉中国破坏自己承诺下的绝对中立。迈出靠拢协约国的关键一步,那么以后获得中国的缔约也就有了可能。

“尊敬的亲王殿下。总代表阁下。我个人认为香港应该及早地归还给大中华帝国。领土的纠纷对两个希望建立更近一步国家关系的帝国来说是不应该发生的。因此。我本人会在政府和议会积极地促成香港归还一事。不过,战争在继续。每时每刻都有战士的生命在消逝。为了早日结束战争,请大中华帝国再次考虑我刚才的请求。”

“大臣阁下,帝国给英国军队让路已经违背了中立宣言,您所要求的断绝与同盟国的经济来往。我和亲王殿下都不能表示意见。中国需要市场,同盟国的、协约国的、中立国的市场都需要。作为一个开明的民主的帝国政府。皇帝陛下和总理大臣都不会置商人的利益于不顾,放弃同盟国的大片市场。”杨蕴春这次可就不是满面春风了,而是用严肃的表情和有礼貌的语言在表达一个强硬的立场——经济利益绝对不出卖!除非,你有对等的条件拿出来交换。

格雷明白了总代表的意思。他本身也对这次根本就不对称的谈判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得到了政府的授权。中国人能有多少工业生产能力?欧洲战争没有新势力加入的话。是旷日持久的!那么,英国和法国以及俄国对战争物资的需求是否能够喂饱中国的工农业产能呢?答案很明显。能!而且这个能力必须为协约国家所有,不能让中国庞大的资源去资助德国人继续战争。否则。大英帝国的海军优势就成了无用的摆设。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就成了徒劳无功的浪费资源行为。说不得,还真应该先跟中国人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协议了?不过,这首先要在协约国家内部商议一个妥善的条文来才行……

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4节 牵英引德 作者: 自由与荣耀

赵尔陆上将带着147名军事代表团成员聚集在德国基尔军港的码头上,他们看着从地中海赶到波罗地海的帝国海军武昌号巡洋舰缓缓地靠拢了码头放下了栈桥。

“立即集合!”郝继忠少将下达着口令。这群军阶最低也是上尉的中国军人们立即以最快、最整齐、最安静的姿态排列成三排横队,引得周围的德国水兵们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随着少将“立——正!”的口令和“啪”的一声皮鞋后跟爆响,赵尔陆走到了队列前,斜眼看了看旁边送行的德国皇帝副官米勒海军上将后。标准地来了个向右转面对部下。

“稍息!今天,我们终于可以登上军舰踏上回国的路途,在此之前,我提议,向友好的德国人民致敬!”

旁边的米勒海军上将惊讶地看到中国军人们齐刷刷地向自己这个方向下行军礼,忙含肚挺胸抬手还礼。心里却在着急地抱怨着该出现的人怎么还没出郑?br /》

整个八月是德国军队最光辉的一个月,战场上捷报不断,被修改后的《史里芬计划》成功实施在望,德军统帅部以及皇帝本人都几乎看到了速决战的成功实现。可是。英勇的军队在马恩河疲惫的停了下来,被削弱了的左翼迂回部队没有足够的力量向巴黎发动攻击。随后,在法军突然有效起来的反击下,第二集团军在距离巴黎仅仅11公里的地方后退了,这一次后退是大踏步的全线后退,直到贡比涅一线才稳定下来。当然,这次后退证明了毛奇将军执拗地改变《史里芬计划》的错误性,同时将军也应该为德国发动战争和眼前的挫败负责。毕竟,速决的梦想在9月初就完全破灭了。只不过,兴登堡元帅很理智地选择了9月3日公布坦嫩堡战役胜利的消息,从而避免了德军上下被失败主义的情绪所笼罩而已。

德国皇帝的副官很清楚。政府即将重新审视与中国人的关系以及对中国这支军事代表团地关系。庞大而周密的《史里芬计划》被篡改后失败了,德国必须拿出一个持久消耗战的方案来作为预备。再拿一个延续速决梦想的计划出来,争取在九月里能够在西线得到突破,哪怕是小小的突破也好。不过,这些都摆脱不了德国陷入战争的结局。陷入战争就将丧失德国的优势而面临资源匮乏的处境。中立的、庞大的、资源丰富的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安全地为德国提供战略物资的国家。这个中立国的船只甚至可以不去理睬协约国海军地警告。实际上,海军上将巴不得德国政府积极去争取中国地物资。巴不得英国海军丧失理智向中国商船开炮或者阻挡中国人地正常商业行为。这些,都有助于把中国推向同盟!想一想就令人激动。看看那几排真正的军人吧!他们身后地中国军队如果加入同盟国的话。会发生什么样的奇迹呢?

海军上将不得不走到中国军事代表团的队列前说上几句,他是代表皇帝陛下来送行的,而实际上。也是受政府的委托尽量拖延中国人上船的时间。等待皇帝和总理以及新总参谋长冯·法尔肯海因将军紧急拿出一个决议来。

“先生们。”米勒在心里祈祷着奇迹快出现。眼前这些人走不得,至少中国的上将先生走不得!”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陛下委托我。代表他本人以及皇室全体成员来给先生们送行,而我本人也代表全德国的军人向先生们致敬!”

一阵军礼往返。

“战争无奈却令人热血沸腾地爆发了,德国皇帝和人民理解大中华帝国的绝对中立立场。也能从各位先生们身上看到,体会到中国人民与德国人民的友心  ……”

米勒海军上将突然欣喜地中断了讲话,这个故意去拖延时间的讲话是很恼火的,他看到中国的大使在政府总理和总参谋长的陪同下从远处的车里钻了出来。正在快步走向这边。

赵尔陆陆军上将被任命为大中华帝国驻同盟国的总代表……

伦敦。白金汉宫。

金碧辉煌的皇宫前。英国皇家禁卫骑兵团的2700名官兵正身着盛装整齐地排列在皇宫前的广场上接受检阅。当然,这支英国皇家的近卫军不是要求法国参战。8月的实战经验已经证明,在机枪和速射炮面前。华丽的骑兵,曾经的军事精华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个时候他们聚集在这里。更多的是遂行一些象征性的任务。

昨天。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宣布把自己的姓氏从带有德国痕迹的“科堡”。改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英国的“温莎”,同时宣布辞去德国禁卫胸甲骑兵团名誉团长,也撤消了德国皇帝,他的表弟威廉二世在英国皇家禁卫骑兵团拥有的荣誉团长衔头。今天,这个衔头将落到一位来自东方的年轻人头上。因此,皇家禁卫骑兵团需要集合在这里向新的名誉团长致敬,而英国王室的成员、贵族也需要在这里向一位年轻的行V潞亍?br /》

当然这个仪式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质。

英国人都知道皇家禁卫骑兵团荣誉团长的衔头在以前只给两种人:一是皇储。二是王室的亲戚。某个欧洲大国的皇帝或者国王。如今,这个衔头的转移实质上说明,东方的皇室已经被看重“传统”的英国皇室视为对等的、重要的、有亲密关系的皇室。这个事件也就意味着乔治国王在号召英国人民抛开对东方人的陋见,以兄弟般的姿态来和中国人交往。人种间的“差别”在这个时候被完全忽视,轻视东方人的“西方情绪”被抛在脑后,中国人的形象从10年前拖着辫子的“猪锣”变成了完全对等的。强大的。只不过肤色有些差异的,世界上的一等民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