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第10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吐蕃众臣虽然有众多有异议者,但此次吐蕃内乱,元气大伤,合国之兵损失三分之一,面对中国十万大军的威胁,也都敢怒而不敢言。
    于虚雨又在吐蕃改革兵制,将吐蕃兵改为屯田制,每年轮休三次,让士兵回乡探亲,命云重分派函谷弟子,牢牢控制住兵权。如此,吐蕃各部首领的兵马管理权被架空,慢慢失去对士兵的控制力。
    于虚雨将吐蕃王宫中宫女等人皆遣散民间,又妥善安置王族女眷,在王宫侧盖一个大院落,将这些眷属安置于内。宫内却有两人,身份尊贵,鸠摩智无法处置,只好去找李沧海商议。
    原来吐蕃国王有一爱女,年方二八,生得甚是美貌,宗赞兄弟也待她极好。如今她父兄已亡,后宫遣散,住在吐蕃王妃宫中。吐蕃王妃、公主身份尊贵,如何安置倒成了一个敏感而棘手的问题。
    李沧海闻言,不由展颜一笑,道:“掌门生平好色,将公主嫁给掌门,不是一举两得吗?”鸠摩智闻言如大梦初醒,往于虚雨处与他商议此事。
    于虚雨正在王宫中与康敏等人调笑,闻鸠摩智求见,整理衣物,到前殿见面。鸠摩智说明来意,于虚雨本是色中恶魔,那有不允的道理,当即让他引路,去后宫看望王妃。
    王妃年轻时是吐蕃国出名的美人,又得李沧海传授些内功心法,驻颜有术,因此虽然年近中年,看起来却像三十刚出头的美艳**。于虚雨一见王妃丽色,不由一呆,看她上前行礼,躬身时胸前隐隐露出玉峰一角,不由上前扶起她来,将她搀到座位上坐下。
    王妃连遭巨变,心情忧闷,见于虚雨如此礼遇,觉得有些受宠若惊。鸠摩智委婉提出公主嫁给于虚雨的意思,王妃心中顿时豁亮,才明白于虚雨今日前来是想娶走爱女娅娜。
    王妃二子自相残杀,不得善终,身边只剩下幼女娅娜,自然关心备至。她打量于虚雨一表人材,身份又如此尊贵,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好,当场应允下来。于虚雨决定明日大婚,婚后将王妃母女两人接到汴梁居住。
    吐蕃婚礼没有中原那般复杂,于虚雨又要求大家不要铺张,婚礼顺利结束。吐蕃四位大部落头领都受中国册封,听说于虚雨现在拉萨,纷纷赶到拉萨参见。恰巧正逢于虚雨大婚,晚宴非常热闹。吐蕃人与中国礼节不同,于虚雨入乡随俗,与众人欢宴。
    众人一边跳舞唱歌,一边狂饮。于虚雨在中原有“千杯难醉”的名声,众人凡上前敬酒者,都是一饮而尽,让吐蕃众位头领佩服的五体投地。
    酒罢,于虚雨来到新房,新房布置得有些不中不洋。按照吐蕃习俗,于虚雨在房间前挂上一条马鞭,表示新郎、新娘已经进房。于虚雨看娅娜生得的确不错,心花怒放,与她调笑几句,怎奈公主汉语讲得不很流利,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公主娇柔羞涩,不知所措,于虚雨却是花丛老手,三五下将公主衣裳除下。室内顿时春光四溢,乌黑柔顺的长发自然的飘散在香肩上,柳叶细眉下漂亮的双目由于害羞轻轻闭合着,笔直的鼻梁支撑起秀美的琼鼻,洁白的双颊微微发红,淡红的双唇轻轻闭合,似在期盼着什么,一对雪白的嫩乳高高挺起,平坦的小腹,迷人的小肚脐,一对修长的玉腿紧紧夹在一起,一簇黑色的草丛不可避免的显现出来。
    公主闭上一双美目,被于虚雨压在身下。于虚雨轻轻地亲吻着她微微发红的秀丽脸宠,白晰的秀颈,再往下移,到了那雪白的双峰,最后停顿在醉人的峰尖,像品尝人间的美味,大力吸吮,不时用舌头挑逗,让它更加坚挺,更加醉人。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回 吐蕃变乱(四)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1 15:51:21 本章字数:456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此处删节,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回 吐蕃变乱(五)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1 15:51:21 本章字数:1214

    (此处删节以前三百字,欲求全文请加作者QQ:1160645585)王妃一度云雨之后,功力得到无限提升,同样得到了一生中从未享受的无边快乐,她的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不管以后是否会因此身败名裂,她也毫无怨言。
    于虚雨离开京城日久,安排诸项事项。命鸠摩智搬进王宫,将王宫变为原吐蕃境内,侍奉最高宗教领袖的寺庙。封李沧海为圣女,名列鸠摩智之上。封云重为西南四路兵马大元帅,统领四大部落兵马。分封函谷弟子各项职务,将原吐蕃境内的军事、政事皆抓在手中。
    诸项任务分派完毕,北辽、西夏、大理前来观礼的使者,也纷纷前来告别。北辽使者为耶律洪烈一位侄子,名唤耶律敬,为人豪爽,辞行时道:“陛下不用一兵一卒,而夺得吐蕃全境,确为智勇双全之人,很有资格作为大辽的对手。我契丹人崇尚武力,观陛下武功确实高深,与我大辽南院大王确有得一拼。”
    于虚雨听他语气,虽然有些狂妄,但为人快言快语,也是一条好汉,道:“天下武林,能与我有一战之力者,一为萧峰,一为段誉。其余众人,皆非我对手。前些年与萧峰在北辽大战一场,不分胜负。不知这些年来有何进展?”
    耶律敬哈哈一笑道:“南院大王在我大辽神武无敌,恐怕这些年来进步不小,足以与陛下一较长短。”于虚雨道:“萧峰原为我结义大哥,可惜叛逃回国,不然此人确是益友,也是我生平最为佩服的敌人。”
    耶律敬行过礼后,向于虚雨告辞,率众人回返辽国。西夏国使节因于虚雨既是中国皇帝,又是西夏国的驸马,在于虚雨面前,大气也不敢粗喘,毕恭毕敬的行礼告辞。于虚雨让鸠摩智准备些礼品,让使者带给国王。
    巴天石与于虚雨相识多年,彼时于虚雨尚是平民身份,后来成为段家女婿,更是亲近。于虚雨在大理遭受大难之时,率众驰援,帮助大理复国,对他极为尊敬。
    于虚雨对巴天石道:“回去告诉我二弟,闲暇时到汴梁做客。吐蕃已成为中国疆界,他现在可高枕无忧了。”巴天石笑道:“我国圣上现在效仿陛下施行新法,每日研究如何将新法在国内实施,忙得焦头烂额,连我等臣子每日也不得消闲。”于虚雨道:“实施新政切忌古板,一定要活学活用,尽量符合国情。新政要因地制宜,若不适合,就要赶快废除。新政目的是为了富民强国,若是扰民生乱,则大失原意。”巴天石道:“我回去一定转告圣上。”说完也率众人返回。
    于虚雨与众人护着公主、王妃回返汴梁。回京后,封公主为藏贵妃,其母为藏夫人。将母女两人安置在王语嫣宫侧。
    众臣初见于虚雨久未上朝,不由有些担心,所幸王语嫣出面劝慰,才未让朝野震动。于虚雨手书调兵,将吐蕃并于中国版图消息传来,朝中才知道于虚雨隐藏行迹,原来是去办理此等大事,不由对他更是钦佩,却不知于虚雨这次纯属无心,巧遇此事后略用些机变之心,而获得如此成效。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回 北辽败灭(一)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1 15:51:21 本章字数:2763

    辽国是在五代战乱时建立,此时有九百万人口,八十万军队。契丹族勃兴于东北,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族后,在公无907年建国,逐步统一塞北辽阔地区;国号契丹,公元916年建年号神册,938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耶律德光统治时,帮助后晋高祖石敬瑭夺取帝位,获得燕云十六州作为酬谢,势力又进入长城以内。在中原先进制度的影响下,辽朝逐渐向封建化过渡。为了适应境内不同民族和不同生产方式的状况,辽朝建立了南北面官制,“因俗而治”。北院大王所部大多为北方游牧部落,南院大王所辖则大多以农耕为主。
    辽朝与北宋交战,北宋战败签下“澶渊之盟”,双方长期维持平稳关系。辽国此时经楚王父子夺位后,元气大伤,部分贵族因为耶律洪烈宠信萧峰,暗流涌动。因为辽国体制的问题,对汉人歧视、仇视,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地绿林在函谷的支持下,起义风起云涌。
    辽主耶律洪基最初得悉南朝赵煦夺权,胡七业把持大权,行新政富国强兵,最初尚以为要走王安石的老路,不禁大喜,欲要发兵进攻中国,被萧峰劝住。萧峰道:“臣以为出兵之初,需要将敌国情况打探明白,然后出兵。今闻大宋操练兵马,意欲犯境。若我大军与大宋交战,西夏趁机攻我国后方,则我国危也。不若先行刺探中国虚实,然后再议是否出兵。”
    耶律洪基闻言暗思萧峰所言有理,道:“楚王所言有理,往南朝多派细作,打探其实力、动向后再作举止。”未几日,细作消息传来,说胡七业掌权以后,改革兵制,更新武备,部队战斗力提升很大,现在与西夏联合陈重兵于边境,不知动向如何。
    未几日,在宋使者前来,不仅再无年贡,反而欲讨燕云十六州。耶律洪基闻言大怒,欲要斩使者立威,又是萧峰阻住,道:“我大辽虽然士兵精锐,但大宋人口多我国十余倍。胡七业掌权之后,招募士兵,实行轮兵制度。将国中男丁精壮者征召入伍,每年轮换一次,如此大宋合国总兵力为四百多万,即使轮兵兵力也多于我国。若是轻启战端,则大宋兵力四百余万,皆可上战场厮杀。我国以八十万大军对敌四百万大军,恐凶多吉少。陛下不若暂息怒火,静观时态变化。赵煦此人虽然年少,但是意气风发。胡七业能力超群,与赵煦久后必会发生冲突。若是等到两人矛盾激化之时,突然出兵,成效必然显著。”
    耶律洪基闻言,觉得萧峰所见确实为稳妥之计,放使者回去,但燕云十六州归还之事,却是如何也不会答应。于虚雨当时化名胡七业,本来对索回十六州之时未存多少希望,但是每年不用再交纳岁贡,也使他在大宋百姓眼里成为民族英雄。
    耶律洪基好容易等到朝代更迭,于虚雨取而代之,成立大中王朝,然而此时中国兵力比大宋朝时兵势更盛,虽然最初一年中国国内生乱,但是耶律洪基召集诸将商议,诸将剖析形势,更是不敢主动进攻。
    耶律洪基心犹未死,命萧峰驻守南京,伺机出击。随后亲赴南京,欲要就近观察中国兵容,决定大军行止。当下他轻装简从,率领三千甲兵,径向南行,鉴于上次楚王作乱之失,留守上京的官兵由萧后亲自统领。另有十万护驾兵马,随后分批南来。
    不一日,御驾来到南京城外。这日萧峰正带了二十余卫兵在北郊射猎,听说辽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